首页 男生 其他 易中天中华史:严嵩与张居正

发现新人

  发现新人

  嘉靖的头号帮手叫张璁(读如聪)。

  张璁是个仕途不顺的。他很早就中了举人,但之后七次参加考试都名落孙山,中进士时已经四十七岁,而且名次还低得可怜。这种境遇很容易地就使人认为,他站在皇帝一边是怀才不遇又急于求成,因此投机取巧。更何况,这家伙还撰写了《大礼或问》一书,供嘉靖在辩论时使用。

  于是,杨廷和便把他打发到南京去了。

  南京是官员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之一。我们知道,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因此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便在南京保留了中央政府的设置,六部和都察院等等一应俱全。可惜这些职务虽然级别不低,却是闲差,很难有上升空间,简直就像驿外断桥边的梅花,寂寞开无主。

  张璁担任的,就是南京刑部的主事。

  这个主事其实无事可主,杨廷和也清楚这一点,便托人带话给张璁:本不该让你去南京,请你姑且屈就此职,但是不要再写什么礼学文章来为难我就好。言外之意是只要张璁安分守己,平平静静过上几年,就会有肥缺给他。

  张璁只好气哼哼地走了。

  然而杨廷和没有想到,他的釜底抽薪反倒成全了张璁和嘉靖,因为南京还有一个无事可主的刑部主事桂萼。这个人原本百无聊赖,便以研究礼学来打发时光,对杨廷和他们的说法很不以为然。张璁来到南京,两人既同僚又同道,很快就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为反对内阁的统一战线。

  碰巧的是,南京还有个无所事事的兵部侍郎席书,北京则有职务未定的方献夫,也都被桂萼拉进群里。那两人同样写了礼学论文,只是慑于舆论压力不敢发表。桂萼却是敢做敢为的,竟将那两篇文章连同自己的一并上奏。

  由此可见,设置闲职是极其愚蠢的事情。无事可主就会无事生非,何况那些“闲杂人等”还是朝廷命官,并不能够等闲视之。他们闹出事来,只能怪制度有问题。

  嘉靖却喜出望外。

  事实上,自从有了张璁《大礼或问》这本参考书,他与群臣辩论就得心应手,所向披靡。现在,支持者从张璁一人发展为多人,便更显得自己是真理在握。于是,杨廷和退休离开内阁以后,他就下令让张璁和桂萼进京。

  这是嘉靖三年,皇帝十八岁时的事。

  消息传出,群情激愤。当时的内阁首辅蒋冕甚至当面对皇帝说:那两个家伙如果敢来,臣等一定打死他们。事实上这在朱明王朝是有先例的。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太监王振的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就在午门被朝廷官员一拥而上活活殴毙。接着,他们又打死了两个太监。蒋冕那样说,显然是有这“前朝故事”作为行动的合法性依据。

  张璁和桂萼闻讯,吓得东躲西藏。

  害怕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这两人到京之后,北京城里就是一片喊打之声,弹劾的奏章更雪片般地飞到御前。有位监察官员甚至将这些罪状收集起来向刑部举报,刑部尚书则表示只要圣旨一下,就立即将张璁和桂萼乱棍打死。

  圣旨很快就下来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张璁和桂萼任翰林学士。

  方献夫任侍讲学士。

  至于席书,则在此前已被任命为礼部尚书。

  于是舆论哗然。因为从唐代以来,翰林学士就是清高之职务,只有像司马光和苏东坡那样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才可担任。任命张璁和桂萼这样的,岂非斯文扫地?

  羞与为伍者,马上就有一大批。

  更让那些人气愤的,是张璁和桂萼还要兴风作浪,上书朝廷要求再议兴献王夫妇名分,并得到皇帝支持。这就犯了众怒。以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为首,数以百计的官员在左顺门集体请愿。当时,有哭着喊太祖高皇帝的,有哭着喊孝宗敬皇帝的,还有边哭边敲打宫门的,完全不成体统。

  当然,他们呼天抢地时,是跪着。

  跪着也是跟皇帝作对,更只能激怒嘉靖,结果受到处分的多达二百二十人。其中一百三十四人被捕,一百八十多人廷杖,活活打死的十七人,杨慎等人则被发配边疆。

  这件事闹得惊天动地,却其实并无是非可言。嘉靖要求将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尊为皇帝固然无理,杨廷和等人硬逼他更换父母同样无聊。最好的办法是含糊其辞,反正争来争去天下都是他们朱家的,一毛钱权益都没有的闹什么呢?

  何况归根结底,也只能说世袭制度不合理。

  然而杨慎等人的心中却充满正义感。他们认为,自己是在跟逢君之恶的奸臣做斗争。可惜,这种动辄就对不同政见进行道德批判,以君子和小人画线的做法,恰恰是中国传统政治和史学中最无聊的部分,也不符合事实。比如席书就是清官和好官。他在南京兵部右侍郎任上奉命救灾,由于认真负责亲力亲为,救活的灾民不计其数,怎么是小人呢?

  本图展现的是清代杖刑的情景,引自George Henry Mason编著《中国酷刑》(The Punishments of China),1804年英国伦敦出版,据此可以想象明代廷杖的场景。

  反对派却攻击说:席书“督赈乖方,煮粥误民”。

  嘉靖无奈,只好派出由司礼监、锦衣卫和户刑两部高级官员组成的专案组实地考察。考察是席书请求的,很显然他并不怕查。而且,当杨慎等人惹怒皇帝时,他还上书为这些政敌求情。那么请问,哪个是小人,哪个是君子?

  实际上,如果说谁有问题,那就是嘉靖。因为按照明代惯例,礼部的正副长官都必须从翰林院中挑选,任命席书则是坏了规矩。可惜嘉靖不吃那一套。或者说,他的规矩就是他的意志。所以,他还要让张璁和桂萼入阁。

  这件事就更大了。

  我们知道,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永久性废除中书省以后,大明帝国就不再有相当于国务院的宰相府或者政事堂,只有内阁。内阁其实是皇帝的秘书处,内阁大学士也只是皇帝的政治秘书,级别正五品,其地位和待遇往往要靠所兼其他官职,比如六部尚书或侍郎等等来体现。

  但是到了嘉靖时期,内阁大学士已经变得越来越像汉唐的宰相,入阁也越来越像拜相了。因此谁能够入阁,便非同小可,必须像吏部尚书一样,或由廷推,或奉特旨。

  廷推就是帝国高级官员联席会议的集体推荐,这是入阁最正规也最体面的方式。程序则一般是:先由有关部门或者主持人提出候选名单,其他人附议或者争议,最后形成推荐结果,联署于册上奏。结果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联席会议主张的,叫正推。另一种则是备选的,叫陪推。皇帝可以从中选择,坚持不同意见的还可以单独上书提出人选。

  这就有些“民主集中制”的意味,也兼顾了皇帝与朝臣两个方面,因此如果双方意见一致,便是最佳选择。实际上这种一致皇帝也未尝不能操作,上策是暗示或者授意主持人提名某某,中策是选择陪推不选正推,下策是拒不同意廷推结果并要求再议,直到选出自己满意的人为止。

  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就不和谐了。

  当然,皇帝也可以不由廷推而直接任命,叫特简。这在明代初期是正常现象,因为太祖和成祖非同寻常。嘉靖皇帝没有祖宗的崇高威望,也用这种手段便不得人心,尽管由于此人刚愎自用,特简入阁的在他那朝人数最多。

  然而即便如此,嘉靖也不敢马上就让张璁入阁。这固然因为张璁人缘太差,也因为他资历太浅。如果特简,那诏书肯定会被内阁封起来退回,可就很没面子了。

  好在嘉靖年轻,有的是时间耐心等待。

  更何况,他也没有等太久。 易中天中华史:严嵩与张居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