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大汉帝国

汉王国和汉帝国大事年表

大汉帝国 萧然 22060 2021-04-06 04:38

  汉王国和汉帝国大事年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前206年 汉王元年

  刘邦入咸阳,秦王子婴降。刘邦还军霸上,与父老“约法三章”。/项羽击破函谷关,进屯新丰、鸿门。/刘邦赴鸿门宴,侥幸脱险。/项羽杀子婴,屠咸阳,烧宫室。/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封刘邦等十八王。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羽旋废杀韩王成。/田荣逐走田都,攻杀田巿,自为齐王。又击杀田安。/臧荼杀韩广,并其地。/汉王以萧何为丞相,因萧何的推荐,拜韩信为大将,还定关中。/项羽以郑昌为韩王拒汉,引兵攻齐。/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

  公元前205年 汉王二年

  项羽使人杀义帝。/项羽攻齐,杀田荣,立田假为王。田荣弟横起兵,立荣子广为齐王。/陈余袭破张耳,张耳投汉。/陈余复立赵歇为赵王。/汉王东进。降河南王申阳、魏王豹,俘殷王司马卬。以韩信为韩王(称韩王信)。/陈平投汉王。/汉王为义帝发丧,讨项羽,率诸侯兵五十六万入彭城。/项羽以三万人自齐南下破汉军,汉王败逃。/田横逐田假,尽有齐地。/魏王豹叛汉。/汉使韩信破魏掳豹。/汉王立刘盈为太子。

  公元前204年 汉王三年

  韩信破赵降燕。/黥布从随何说而投汉。/陈平行反间计,项羽疑范增等,增怒而辞去,病死于途。/荥阳围急。汉王以纪信伪装汉王出城降楚,乘间逃脱。/汉王入关中收兵。/彭越游兵于楚后方。/项羽破彭越,西还,破荥阳成皋。/郦食其说齐王附汉。

  公元前203年 汉王四年

  韩信破齐,齐王烹郦食其。/汉重占成皋,屯军广武;项羽还至广武,与汉相持。/项羽遣龙且救齐,韩信以计大破楚军。/田横自立为齐王,复为汉所破,逃依彭越。/汉立张耳为赵王。/韩信请为假齐王,汉因封信为齐王。/武涉、蒯彻先后说韩信三分天下,信不听。/楚汉议和,以鸿沟为界。/项羽东归彭城;张良、陈平劝汉王追杀项羽。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五年

  汉王追项羽至固陵,因韩信、彭越不来会合而败。用张良言,许二人封地,两军始至。/项羽至垓下,被围,突围南走,至乌江,乃自刎。/改立韩信为楚王;立彭越为梁王。二月,汉王即皇帝位,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高祖。初都洛阳,后从娄敬(即刘敬)言迁都长安。/召田横赴洛阳,横于途中自杀,岛上五百壮士皆以身殉。/燕王臧荼反,汉掳臧荼,封卢绾为燕王。/修长乐宫(原秦兴乐宫)。

  公元前201年 汉高祖六年

  用陈平计,执韩信,降以为淮阴侯。/封诸功臣为侯。/封刘贾等同姓王。/时匈奴强大,冒顿单于尽夺河南地。/是秋,匈奴围马邑,韩王信降匈奴。

  公元前200年 汉高祖七年

  长乐宫落成。/行朝仪,高帝谓今乃知皇帝之贵。/高帝亲率军击匈奴,被冒顿围于白登七日,用陈平计始得出。/是年,始筑未央宫。

  公元前199年 汉高祖八年

  匈奴攻扰北方。/刘敬奏议和亲。

  公元前198年 汉高祖九年

  使刘敬赴匈奴结和亲约。/赵王张敖因贯高等谋害高帝事,降为宣平侯。以代王如意为赵王。

  公元前196年 汉高祖十一年

  韩信被人告与陈豨通谋欲反,吕后、萧何诱杀韩信,并夷三族。/彭越被诬谋反,遭族。/以刘恒为代王。恒即文帝。/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与高帝对论马上得天下、治天下。/黥布举兵反,高帝带兵击黥布。

  公元前195年 汉高祖十二年

  黥布兵败,走江南,被杀。/高帝还过沛,因作《大风歌》。/封刘濞为吴王。/卢绾反,兵败,逃入匈奴。/四月,高帝死。五月,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惠帝。

  公元前194年 汉惠帝元年

  吕后毒杀刘如意,残害戚夫人为“人彘”。惠帝见之大哭,不治政事。/始筑长安城。

  公元前193年 汉惠帝二年

  萧何死。曹参为相国。

  公元前192年 汉惠帝三年

  匈奴冒顿单于致吕后“嫚书”。吕后畏匈奴,用季布言卑辞复之。/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单于。

  公元前190年 辛亥 汉惠帝六年

  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以周勃为太尉。

  公元前188年 丑癸 汉惠帝七年

  八月,惠帝死。立假子刘恭为少帝。高后吕雉临朝称制。

  公元前187年 汉高后元年

  吕后欲封诸吕为王,王陵持异议,罢相。以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废除秦夷灭三族罪及“妖言”令。/封吕台为吕王,吕禄为胡陵侯。

  公元前184年 汉高后四年

  吕后杀少帝,立惠帝另一假子刘义为少帝,改名弘。

  公元前180年 汉高后八年

  吕后病重。以吕禄居北军,吕产居南军,以防大臣为变。七月,吕后死。遗诏以吕产为相国。/齐王刘襄举兵讨吕氏。吕产等遣灌婴击齐。婴至荥阳屯兵不进,与齐连和。太尉周勃诈以帝命入北军。勃与陈平、刘章等尽诛诸吕。/大臣议迎立刘恒。/九月,刘恒即位,是为文帝。

  公元前179年 汉文帝前元元年

  周勃为右相,陈平为左相,灌婴为太尉。/勃请免,陈平乃独为丞相。/诏废除《收孥相坐令》/立刘启为皇太子。/诏赈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吴公荐贾谊,文帝召为博士。谊一年中升至太中大夫。

  公元前178年 汉文帝前元二年

  丞相陈平死。周勃为丞相。/文帝征求直言。贾山、贾谊等皆有奏。/文帝耕“籍田”劝农,赐民当年田租减半。/废除诽谤、妖言之罪。

  公元前177年 汉文帝前元三年

  周勃免相就国。以灌婴为丞相。/匈奴入居河南,攻扰上郡边地。命灌婴率兵击退之。/刘兴居反,败死。

  公元前176年 汉文帝前元四年

  丞相灌婴死。以张苍为丞相。/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有告周勃欲反。勃被捕下狱,旋得释。

  公元前175年 汉文帝前元五年

  除盗铸钱令,使民得自铸。

  公元前174年 汉文帝前元六年

  刘长反,谪迁蜀地,途中绝食死。/匈奴冒顿单于死,子稽粥立,号老上单于。/文帝以宗室女嫁单于,使宦者中行说从往。中行说怨汉,降匈奴。

  公元前173年 汉文帝前元七年

  贾谊上《治安策》。

  公元前172年 汉文帝前元八年

  封刘长四子为列侯。

  公元前171年 汉文帝前元九年

  遣晁错往齐从伏生治《尚书》。伏生所传《尚书》以汉时通行隶书书写,后称“今文经”。

  公元前169年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

  匈奴攻扰狄道。/晁错奏议募民实塞,且耕且战,以御匈奴。文帝从之。

  公元前168年 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晁错言农民困苦,商人富厚,主张募民入粟,得以拜爵、除罪,籍以贵粟。文帝从之。/贾谊死。

  公元前167年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

  齐淳于意有罪,女缇萦上书愿代父受刑。文帝诏废肉刑。

  公元前166年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

  匈奴十四万骑入塞。/汉发兵屯长安及左近三郡。文帝欲亲征,以群臣谏及太后劝阻乃止。匈奴留塞月余,大掠人畜而去。

  公元前165年 汉文帝前元十五年

  以公孙臣为博士,起草改制事。/始用方士新垣平。/是年,举贤良直言极谏。晁错对策高第,言削藩等事。

  公元前164年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

  新垣来平使人献玉杯,又为种种妖妄事。

  文帝信为祥瑞,改明年为元年。

  公元前163年 汉文帝后元元年

  新垣平骗局败露,被诛夷。

  公元前162年 汉文帝后元二年

  匈奴连年侵扰,云中、辽东损失最重。文帝致书单于,复和亲之约。/丞相张苍免。申屠嘉为丞相。

  公元前161年 汉文帝后元三年

  匈奴老上单于死,子军臣单于立。

  公元前158年 汉文帝后元六年

  匈奴大入上郡、云中,杀掠甚众。/文帝遣诸将分屯诸要塞,并亲往劳军,以周亚夫细柳军最严整,拜以为中尉。

  公元前157年 汉文帝后元七年

  六月,文帝死。/皇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公元前156年 汉景帝前元元年遣使与匈奴和亲。/复收民田半租,三十而税一。/文帝以加笞代肉刑,多死。此年减笞数。

  公元前155年 汉景帝前元二年

  丞相申屠嘉死。以陶青为丞相,晁错为御史大夫。/错多次进言削藩。

  公元前154年 汉景帝前元三年

  吴楚七国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举兵反叛。汉以周亚夫为太尉,击吴、楚。/景帝听袁盎言,杀晁错以谢七国,吴、楚等国仍不肯罢兵。/周亚夫破吴、楚军,乱平。

  公元前150年 汉景帝前元七年

  丞相陶青免。以周亚夫为丞相。/废皇太子荣为临江王。立王夫人为皇后,立刘彻为皇太子。/窦太后欲以刘武为嗣,因袁盎等反对而止。

  公元前148年 汉景帝中元二年

  刘荣因侵太宗庙地事受审,自杀。/刘武使人杀袁盎等。

  公元前147年 汉景帝中元三年

  周亚夫免相,以刘舍为丞相。

  公元前144年 汉景帝中元六年

  刘武入朝,归国后死。

  公元前143年 汉景帝后元元年

  丞相刘舍免,以卫绾为丞相。/周亚夫被诬谋反,下狱绝食死。

  公元前142年 汉景帝后元二年

  故制,有资十算方得为官,是年改为四算。

  公元前141年 汉景帝后元三年

  正月,景帝死。皇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武帝。

  公元前140年 汉武帝建元元年

  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卫绾请罢所举贤良中治申、韩、苏、张言者,武帝从之。卫绾旋免相,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历史记载用年号始于此年。

  公元前139年 建元二年

  窦太皇太后喜黄、老,恶儒者。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均免。/武帝在平阳公主家得歌者卫子夫。其同母弟卫青也随同入宫。

  公元前138年 建元三年

  闽越围东瓯,东瓯求救。武帝使庄助发会稽兵浮海往救。/张骞应募使西域,中途为匈奴所执。/是年,武帝常微出行游猎。命吾丘寿王等扩建上林苑。

  公元前135年 建元六年

  太皇太后窦氏死。/田蚡任丞相。/南越遣太子婴齐入宿卫。/匈奴求和亲。王恢以匈奴屡背约,主战;韩安国主许和亲。群臣多附安国,武帝从之。

  公元前134年 武帝元光元年

  诏贤良文学对策。董仲舒以《天人三策》对,提出后人概括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以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防匈奴。

  公元前133年 元光二年

  聂壹建议诱匈奴入边,伏兵袭击。王恢赞成,韩安国反对,武帝从恢议。/命韩安国、李广等五将军统兵三十万匿马邑旁谷中,遣聂壹诱敌。谋泄,单于退去。/王恢下狱自杀。/匈奴攻扰更甚。

  公元前132年 元光三年

  春,河决顿丘;夏,又决濮阳瓠子,泛滥十六郡。塞之又坏。田蚡为利己,奏不复塞。灌夫忤田蚡。/借故捕夫,窦婴上书救之。灌夫,与田蚡相攻讦。武帝因太后故,族诛灌夫,案治窦婴。

  公元前131年 元光四年

  杀窦婴。/田蚡病死。/薛泽为丞相。

  公元前130年 元光五年

  陈皇后以巫蛊罪被废,居长门宫。张汤治此案,杀女巫楚服等三百余人。/张汤与赵禹共定律令。

  公元前129年 元光六年

  匈奴攻扰上谷,杀掠吏民。/命卫青等四将军分道出击。卫青兵直至龙城,大胜,封关内侯。李广战败被俘,夺马逃还,免为庶人。/修渭渠供漕运,关中大便利。

  公元前128年 汉武帝元朔元年

  卫夫人生皇子刘据,旋即立为皇后。/匈奴入辽西、渔阳、雁门,杀掠甚众。/复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广为“飞将军”。/卫青、李息分道击匈奴,卫青军获胜。

  公元前127年 元朔二年

  用主父偃策,颁《推恩令》。/匈奴攻扰上谷、渔阳。遣卫青、李息出击,逐走白羊、楼烦王,取河南地。/主父偃奏请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者于茂陵。/主父偃为齐相,治齐王淫乱事甚急。王自杀,偃族诛。

  公元前126年 元朔三年

  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张骞出使西域归,拜大中大夫。前后共经十三年。/匈奴攻扰代郡等。

  公元前124年 元朔五年

  薛泽免相,以公孙弘为丞相。/命卫青辖苏建等军出朔方,李息等出右北平,攻匈奴右贤王。大胜,即于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

  公元前123年 元朔六年

  卫青率六将军兵出定襄击匈奴。霍去病以功封冠军侯。/因军费不足,使民得买爵及赎罪。

  公元前122年 汉武帝元狩元年

  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谋反案发,二王自杀,牵连死者数万人。/立刘据为皇太子。/重开西南夷。

  公元前121年 元狩二年

  丞相公孙弘死。李蔡为丞相。/霍去病出陇西,深入击匈奴。俘获浑邪王子等,得休屠祭天金人。/霍去病、公孙敖分道出北地,张骞、李广分道出右北平。去病越居延,至祁连山,大捷。李广力战,因伤亡多,无赏。公孙敖、张骞均以留迟误期当斩,赎为庶人。/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降汉。汉尽有从金城河西直至盐泽之地。

  公元前120年/元狩三年

  山东大水,迁贫民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七十余万口。/立乐府官,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匈奴攻扰右北平、定襄。/用白鹿皮造皮币,值四十万;用银、锡造白金三品,分别值三千、五百、三百。

  公元前119年 元狩四年

  以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专卖事,禁止私营。/令商人自报资产,每缗钱二千出一算。/卜式捐资击匈奴,拜为中郎。/卫青、霍去病大出兵击匈奴,李广等皆属之。/卫青越漠,破单于兵,单于逃去。霍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封狼居胥山。从此漠南无王庭。汉士卒死者数万,马十万余。/将军李广迷失道,被责令受审,广愤而自杀。/张骞奉使赴乌孙,是为第二次使西域。/方士少翁作伪事泄,被杀。

  公元前118年 元狩五年

  丞相李蔡有罪,自杀。庄青翟为丞相。/罢三铢钱,铸五铢钱。汉币制始定。

  公元前117年 元狩六年

  命杨可主“告缗”。/张汤奏以“腹诽”杀颜异。“腹诽”从此成为案例。/霍去病死。年号可能始于此年,并追定此前建元、元光、元朔等年号。

  公元前115年 汉武帝元鼎二年

  丞相庄青翟惧为张汤所害,与人共谋陷汤于罪。汤自杀。事泄,青翟等亦死。/以赵周为丞相。/废白金三品;禁郡国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此后私铸无利。/张骞从乌孙还汉,拜为大行。骞在乌孙时,分遣副使赴于阗、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等国,“丝绸之路”从此开通。/在河西置酒泉郡,后又置武威、张掖、敦煌三郡。

  公元前114年 元鼎三年

  移函谷关于新安,以旧关为弘农县。/关东十余郡国饥荒,人相食。/令民告缗者,可得被告资产之半。告缗结果: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商贾中家以上大抵破。/匈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单于立。

  公元前113年 元鼎四年

  在汾阳立后土祠。/闻汾阳得大鼎,令迎至甘泉宫,因追改年号为无鼎。/召南越王兴入朝内属。

  公元前112年 元鼎五年

  南越相吕嘉拒朝,起兵反。/汉遣路博德、杨仆等击南越。/匈奴入五原,杀太守。/丞相赵周下狱自杀。/以石庆为丞相。

  公元前111年 无鼎六年

  杨仆出豫章,路博德出桂阳。两军至番禺,俘吕嘉等。以其地为南海、苍梧等九郡。/夜郎侯入朝,封夜郎王。/卜式为御史大夫。召儿宽议封禅事。

  公元前110年 汉武帝元封元年

  武帝率十八万骑巡行北边,以威慑匈奴。/贬卜式为太子太傅,以兒宽为御史大夫。/以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掌盐铁;在地方置均输,在京师置平准。/封禅泰山,/太史令司马谈死。/谈撰史未成,子司马迁继承其事。

  公元前109年 元封二年

  塞瓠子黄河决口。/因公孙卿言仙人喜楼居,大修宫观。/遣杨仆、荀彘击朝鲜。

  公元前108年 元封三年

  赵破奴掳楼兰王,遂破车师。/朝鲜归汉,置乐浪等四郡。

  公元前107年 元封四年

  武帝北巡。/汉与匈奴议和亲,无果。匈奴屡袭汉边。

  公元前106年 元封五年

  武帝南巡。望祀虞舜于九疑山。/设十三部刺史。/卫青死。

  公元前105年 元封六年

  以宗室女细君嫁乌孙昆莫/匈奴乌维单于死,子乌师庐立,号“儿单于”。公元前104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武帝东巡至海滨,所派入海求仙方士,均无所获。/修造建章宫。/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共造《太初历》。/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击大宛。/董仲舒可能死于是年。

  公元前103年 太初二年

  李广利军败还敦煌。/赵破奴击匈奴。/丞相石庆死,以公孙贺为丞相。

  公元前102年 太初三年

  武帝东巡海上,求神仙,均无验。/匈奴儿单于死,其叔呴犁湖为单于。/博德筑居延泽上。/匈奴大入定襄、云中,又入酒泉、张掖。发兵击之。/发“七科谪”等由李广利统领击大宛,杀其王,另立新王。

  公元前101年 太初四年

  李广利军还。从此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轮台、渠犁有田卒,置使者、校尉。/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弟且鞮侯嗣立,向汉求和。

  公元前100年 汉武帝天汉元年

  因连年苦旱,改元天汉,以祈甘雨。/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拒降,徙牧羊。

  公元前99年 天汉二年

  李陵自请击匈奴,为被单于所围,败降。/司马迁言陵降非本意,遭腐刑。/时关东民变纷起,因颁《沉命法》。

  公元前98年 天汉三年

  初榷酒酤。/武帝修封泰山。/匈奴入雁门。

  公元前97年 天汉四年

  李广利、韩说、公孙敖分道击匈奴。

  公元前96年 汉武帝太始元年

  匈奴且鞮侯单于死,子狐鹿姑嗣立。

  公元前94年 太始三年

  武帝东巡,至成山拜日,登芝罘,浮大海而还。/钩弋夫人生皇子刘弗陵。/江充因告密得武帝召见,拜直指绣衣使者。

  公元前92年 汉武帝征和元年

  丞相公孙贺为救子自请捕大侠朱安世,获,反受其诬。巫蛊案从此起。公元前91年 征和二年杀公孙贺父子,灭族。/武帝住甘泉,病。江充言病在巫蛊,遂受命治巫蛊狱。/充诬称在太子宫得木人最多。太子刘据急,杀江充,发卫卒。/武帝还建章宫,命丞相刘屈氂发兵击太子。/刘据兵败逃亡,自杀。/卫皇后被废,自杀。/是年,匈奴入上谷、五原,杀掠吏民。

  公元前90年 征和三年

  命李广利等分道击匈奴。/刘屈氂与李广利共谋立刘髆为皇储及屈氂妻咒诅上两案齐发。武帝杀屈氂,捕广利妻、子。/李广利闻而欲深入求功以自免。匈奴破汉军,广利降。/巫蛊案渐白,田千秋上书为故太子讼冤。武帝任千秋为大鸿胪,族灭江充。

  公元前89年 征和四年

  武帝至东莱,欲浮海求神仙,因风浪而止。/田千秋请罢斥遣散方士,武帝从之。/以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桑弘羊等曾上书请增轮台屯田吏卒,武帝因下诏拒所请,史称《轮台诏》。从此不再出兵、扰民。/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行养民富民之策。/李广利在匈奴为卫律所谗,被杀。

  公元前88年 汉武帝后元元年

  江充余党马何罗谋刺武帝,被金日等擒杀。/武帝将立刘弗陵为嗣,杀其母钩弋夫人。

  公元前87年 后元二年

  武帝死。子刘弗陵立,是为昭帝。/霍光、金日、上官桀等受遗诏辅政。

  公元前86年 汉昭帝始元元年

  燕王刘旦以不得立,谋反。事泄,杀其党。/金日死。

  公元前85年 始元二年

  因连年多灾,免此年田租。/匈奴狐鹿姑单于死,子壶衍鞮单于立。左贤王、右谷蠡王拒之。匈奴始衰。

  公元前83年 始元四年

  立皇后上宫氏,年六岁。公元前82年 始元五年令举贤良文学。杜延年劝霍光修孝文时政,光纳其言。

  公元前81年 始元六年

  诏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间疾苦,与桑弘羊等论辩盐铁之事。后桓宽集为《盐铁论》。匈奴释苏武还汉。被拘十九年。

  公元前80年 汉昭帝元凤元年

  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与盖长公主、燕王旦谋杀霍光,废昭帝,立燕王为帝。谋泄。上官桀父子、弘羊等族诛,长公主、燕王自杀。/匈奴攻扰汉边。汉兵追击,俘瓯脱王。

  公元前79年 元凤二年

  匈奴畏汉,在余吾水上造桥,以备奔走。/令郡国免此年马口钱。

  公元前78年 元凤三年

  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枯柳复生。眭弘据以上书谓汉当求贤禅让,以妖言罪被杀。/以百姓遭水灾,停明年漕。

  公元前77年 汉元凤四年

  昭帝加冠,免前欠缴更赋。/田千秋死。/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立其弟尉屠耆为王。

  公元前74年 汉昭帝元平元年

  四月,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继位,立二十七日废之。霍光等定议立刘病已(后改名询),七月即位,是为宣帝。/丞相杨敞死,蔡义为丞相。/立许氏为皇后。

  公元前73年 汉宣帝本始元年

  霍光请归政,宣帝不受。/免此年田租赋。/追定故太子刘据谥曰戾。

  公元前72年 本始二年

  乌孙为匈奴所侵,求救于汉。汉发五将军兵击之。

  公元前71年 本始三年

  霍光夫人使女医毒杀许皇后。/丞相蔡义死,韦贤为丞相。

  公元前70年 本始四年

  立霍光女为皇后。/是年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处同日地震。

  公元前68年 汉宣帝地节二年

  霍光死。宣帝亲政。以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魏相上书,请损诸霍之权。/匈奴壶衍鞮单于死,弟虚闾权渠单于立。

  公元前67年 地节三年

  立刘奭为皇太子。以魏相为丞相。/命吏民奏封事可不经尚书,以削霍氏之权。/霍氏亲族领兵者悉罢,改用许、史子弟。/郑吉发西域兵击车师。车师王逃往乌孙。

  公元前66年 地节四年

  霍氏阴谋废宣帝。事泄,皆诛灭。霍后废,十二年后自杀。

  公元前65年 汉宣帝元康元年

  莎车呼屠征杀其王自立。汉使冯奉世发诸国兵破之。呼屠征自杀。

  公元前64年 元康二年

  诏令二千石勿用“分破法律、出入人罪”之吏。/免收此年租赋。

  公元前61年 汉宣帝神爵元年

  赵充国破先零羌,留步兵击田。是年,充国已七十六岁。

  公元前60年 神爵二年

  羌首多降。罢屯兵。/匈奴虚闾权渠单于死。此后匈奴更弱。

  公元前59年 神爵三年

  丞相魏相死。丙吉为丞相。

  公元前57年 汉宣帝五凤元年

  匈奴出现五单于并立混乱局面。

  公元前56年 五凤二年

  匈奴贵族多人率部降汉。

  公元前55年 五凤三年

  丞相丙吉死。黄霸为丞相。/置西河、北地属国以置匈奴降者。

  公元前54年 五凤四年

  以边塞无事,减戍卒十分之二。/杨恽因致友人信有怨望言又会有日蚀,被腰斩。恽系司马迁外孙,曾奏请准《史记》流布。

  公元前53年 汉宣帝甘露元年

  宣帝谓皇太子刘奭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匈奴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先后朝汉,遣子入侍。/乌孙乱。冯夫人秉汉命分立大小二昆弥。

  公元前51年 甘露三年

  丞相黄霸死。于定国为丞相。/令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同异,宣帝亲自临决。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宣帝因“思肱股之美”,设麒麟阁,图画功臣,有霍光等十一人。

  公元前49年 汉宣帝黄龙元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郅支以汉助呼韩邪而率部西迁,都坚昆。/十二月,宣帝死。皇太子刘奭即位,是为元帝。

  公元前48年 汉元帝初元元年

  关东十一郡国大水,渤海水大溢,饥荒,或有人相食者。令运钱谷救济。/征王吉、贡禹入京。吉病死。贡禹至,劝元帝改变武帝以来奢侈之习。

  公元前47年 初元二年

  宦官弘恭、石显从宣帝时典事,为元帝信任。萧望之被诬下狱,自杀。

  公元前44年 初元五年

  用贡禹言,罢盐铁官、常平仓等;博士弟子不限员数,以广学者。/匈奴郅支单于杀汉使谷吉,西迁康居,侵乌孙。

  公元前43年 汉元帝永光元年

  四月,“日黑居仄”,即太阳有黑子。九月,严霜杀稼。/丞相于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御史大夫薛广德均以灾异辞官。

  公元前42年 永光二年

  以韦玄成为丞相,郑弘为御史大夫。

  公元前41年 永光三年

  因用度不足,复置盐铁官,限博士弟子员额为一千人。

  公元前40年 永光四年

  召用儒者周堪、张猛。为石显和外戚许、史所不满,屡用屡贬。是年进用后,堪即病死,猛遭石显诬害致死。

  公元前38年 汉元帝建昭元年

  元帝至虎圈。有熊出圈欲上殿,冯婕妤独以身当之。

  公元前37年 建昭二年

  京房奏“考功课吏法”,朝臣多以为不可行。房与元帝言灾异,谓天变由任用石显等所致。显诬以“诽谤政治,归恶天子”,下狱弃市。

  公元前36年 建昭三年

  丞相韦玄成死。以匡衡为丞相。/甘延寿、陈汤发城郭诸国兵及屯田吏士,攻郅支单于,城破,杀郅支。

  公元前33年 汉元帝竟宁元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愿为汉婿。元帝以后宫王嫱(即王昭君)赐之。/五月,元帝死。六月,皇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成帝。/以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王氏专权自此始。

  公元前32年 汉成帝建始元年

  免石显官。显还济南,死途中。/封王崇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

  公元前31年 建始二年

  匈奴呼韩邪单于死,子复株累若鞮单于立,复妻王昭君。

  公元前30年 建始三年

  是秋关内大雨四十余日,京师谣传大水将至,秩序大乱。/丞相匡衡因多取封邑土地事免为庶人。

  公元前29年 建始四年

  罢中书宦官,初置尚书,员数五人。/以王商为丞相。/是秋,大雨十余日,河决东郡金堤,灌兖、豫四郡三十二县。

  公元前28年 汉成帝河平元年

  杜钦荐王延世使塞决河。三十六日,河堤成。

  公元前27年 河平二年

  悉封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侯,时称“五侯”。公元前26年 河平三年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任宏校兵书,尹咸校数术,李柱国校方技。/刘向上《洪范五行传论》。/河又决于平原。再派王延世往塞。

  公元前25年 河平四年

  王商免相,病死。以张禹为丞相。

  公元前24年 汉成帝阳朔元年

  帝欲用刘歆为中常侍,为大将军王凤所阻。/帝欲以冯野王执政,为太后所阻。王凤藉端免野王官。/王章因推荐冯野王及言凤专权事,以“大逆”罪死狱中。

  公元前23年 阳朔二年

  王氏愈盛。刘向上封事极谏,谓“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是秋,关东大水。

  公元前22年 阳朔三年

  王凤死。以王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公元前21年 阳朔四年

  乌孙内乱。西域各国上书请再用段会宗为都护,从之。城郭诸国闻之均亲附。

  公元前20年 汉成帝鸿嘉元年

  成帝时出微行,斗鸡走马。/丞相张禹以老病罢。以薛宣为丞相。

  公元前18年 鸿嘉三年

  许皇后为赵飞燕姐妹所谮,被废黜。

  公元前16年 汉成帝永始元年

  封王莽为新都侯。/立赵飞燕为皇后,妹为昭仪。/刘向撰《列女传》,为《新序》、《说苑》,奏上。

  公元前15年 永始二年

  王音死。以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薛宣免相。翟方进为丞相。

  公元前14年 永始三年

  尉氏人樊并等十三人起义,杀陈留太守,称将军,旋败。/山阳铁官徒苏令等二百二十八人起义,令称将军,经历十九个郡国而败。

  公元前12年 汉成帝元延元年

  王商死。以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谷永、刘向等因灾异上言,谏王氏专权事。朱云请斩阿顺王氏佞臣,抵死强谏,槛为之折。

  公元前8年 汉成帝绥和元年

  立刘欣(成帝之侄)为皇太子。/建三公官。赐王根大司马印绶,以何武为大司空,与丞相共为三公。/王根病免。王莽为大司马。

  公元前7年 绥和二年

  三月,成帝死。/赵昭仪自杀。/孔光为丞相。/四月,皇太子刘欣即位,是为哀帝。/师丹请限豪富;孔光、何武请限名田及奴婢。均不得行。/傅太后怨王莽,罢莽大司马官。/刘歆继父业而领《五经》,总群书奏《七略》。

  公元前6年 汉哀帝建平元年

  以傅喜为大司马。/冯昭仪遭丁、傅诬陷祝诅,自杀。/刘歆请立古文经学于学官,遭今文经学诸儒拒绝,出为河内太守。

  公元前5年 建平二年

  傅太后欲求尊号,傅喜、孔光、师丹以为不可。喜、光均免。/以丁明为大司马、卫将军,朱博为丞相。/尊傅太后为帝太太后,丁太后为帝太后。/遣王莽就国。/丁太后死。/夏贺良等陈说汉家当再受命,改元易号。六月,乃诏改元“太初”,称“陈圣刘太平皇帝”。月余而废。贺良等下狱死。/丞相朱博因诬告事自杀。以平当为丞相。

  公元前4年 建平三年

  丞相平当死。以王嘉为丞相。

  公元前3年 建平四年

  关东民众哄传“西王母筹”,自春至秋方止。/哀帝宠董贤,赐与无数。鲍宣上书极言民有七亡、七死。

  公元前2年 汉哀帝元寿元年

  以傅晏、丁明同任大司马,旋以日食罢晏。/召王莽还京,侍太皇太后。/傅太后死。王嘉反对增董贤封户,下狱,不食死。/以孔光为丞相。/以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哀帝甚至一度有禅位与董之意。

  公元前1年 元寿二年

  六月,哀帝死。/太皇太后收玺绶,诸发兵符节、百官奏事、中黄门、朝门兵皆属王莽。/免董贤官,贤自杀。/以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七月,迎立中山王刘箕子(后改名衎)为嗣,年九岁。/追贬傅太后、丁太后号。成帝赵皇后、哀帝傅皇后被废,自杀。/九月,刘衎即位,是为平帝。王莽秉政,以孔光为太师。

  公元1年 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越裳氏献雉为祥瑞,乃加王莽“安汉公”号。/定“四辅”官。/封孔子后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公元2年 元始二年

  郡国大旱,蝗灾,青州尤甚,人民流亡。王莽献钱百万、田三十顷,助贫民。公卿效而献田宅者,计二百三十人。遣使者捕蝗。百姓捕蝗,按升斗得钱。/免除灾区部分租税。以安定呼池苑为安民县,募徙贫民,给田宅、什器,借给犁、牛、种、食。

  公元3年 元始三年

  聘王莽女为后。/王莽定车服等制度,立官稷;郡国、县邑、乡聚皆置学官。/“血洒莽第”案发,王莽杀其子宇,尽灭卫氏家属,株连死者数百人。

  公元4年 元始四年

  诏:妇女非本人犯法,及男子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非因家犯不道罪、下诏特捕者,均不得拘捕。/尊王莽为“宰衡”。/使刘歆等治明堂、辟雍;为学者筑舍万区。/征天下通《逸经》、《尔雅》等十三类教授,至者数千人。又征能治河者,至者以百数。/分天下为十二州。改官名及州界。

  公元5年 元始五年

  加王莽九锡。/王莽奏为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十二月,平帝死,传为王莽毒杀。/征宣帝玄孙刘婴,议立嗣。/谢嚣奏武功浚井得白石,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莽乃居摄。/约于此年依刘歆奏立《左传》等古文经学于学官,置博士。

  公元6年 王莽居摄元年

  立刘婴为皇太子,号孺子,年二岁。/刘崇起兵反莽,攻宛,败。

  公元7年 居摄二年

  改币制,有错刀、契刀、大钱三种,与五铢钱并行。/翟义起兵反,立刘信为天子。王莽发兵击之。又遣兵分屯函谷关、武关、宛。翟义旋败死。/三辅兵起,赵朋、霍鸿等称将军,谋乘虚攻长安。王莽发兵镇压。

  公元8年 居摄三年(初始元年)

  赵朋等败死。/是年,齐郡、巴郡、扶风等地符命大起。未央殿前出现铜符帛图,以为“摄皇帝当为真”之兆,乃改元以应“天命”。/哀章作铜匮,造作高帝遗命,令莽为帝。/王莽宣布即天子位,国号新,以十二月朔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 大汉帝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