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桃花那些柳
■ 那些桃花那些柳
(一)
中唐的浪漫,从一片流出御沟的红叶开始。
自从顾况与宫女的红叶传情在诗人落魄的安史之乱中成了唯一的亮色,中唐诗人便开始了浪漫的征程,纷纷种下无数灼灼的桃花,比盛唐更香艳,更缠绵。
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叫作“章台柳”。
诗人韩翃(音hóng),也有版本作韩翊(音yì),位列“大历十才子”之一,姓名不确定,生卒年月也不详,但是中举的时间却记录在册,明明白白,乃是天宝十三年(754),还没等到选官就发生了安史之乱,运气也是够差的。
好在官场失意,情场得意。韩翃滞留长安时,曾往李王孙家赴宴,对一位才貌双全的歌姬柳摇金十分倾慕。李生也很大方,便将柳摇金送给了韩翃。
柳摇金不仅能歌擅舞,容貌秀美,而且举止娴雅,通晓翰墨。有这样的美人红尘作伴,也足可安慰韩郎那不羁的浮云游子心了。
两京沦陷后,韩翃入淄州节度使侯希逸府上为书记,因战乱不便携眷前往,只好与柳氏暂时分别。柳氏为避兵祸,寄居法灵寺中。
肃宗收复长安后,韩翃派人往京中探访柳氏消息,又怕她已经改节另嫁,所以在寄赠一囊碎金外另附了一首诗: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章台是战国时宫殿名,此处代指长安。意思是,亲爱的柳氏,你在长安还好吗?许久不见,想你花容月貌,即使依然娇艳,也只怕另许他人了吧?
请注意,这时的章台柳应该是没有任何贬意的。但是因为汉代时长安有章台街,是妓院集中地,所以风声很是不雅。
比如以画眉闻名的张敞,曾为京兆尹,有时下了朝,为抄近路,骑马经过章台街。虽然会让吏卒赶马,自己以手挡脸过市,但仍然因为“走马章台”而为人诟病,甚至上奏弹劾。可见公务员们谈章台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尤其到了唐朝时,章台几乎已经成了红灯区的代名词。
以狎妓为乐的李白,就曾在诗中写道:“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韩翃的《少年行》一诗中,也曾有“鸣鞭晓出章台路,叶叶春衣杨柳风”的句子,可见他曾经少年轻狂,颇多流连章台之事,所以想到长安,本能地就用章台来替代了。
但是这样称呼自己的心上人是非常不妥当的,属于典型的乱用修辞,简直脑子短路。如果柳氏不给他戴一打绿帽子简直都对不起他。
也就难怪一语成谶,有了后来的诸多波折。
柳氏接到信后,知道夫君在为自己的安危担心,还送来大捧金子,固然欢喜;可是看到他这样不放心自己,又觉难过,遂依谱填词,答赠了一首《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这两首词用的是同一个词牌,格式声调完全一致。是比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更早的夫妻唱和之作。
这首词的意思说生而姓柳,纵使在最好的时节,也是专门用来折枝赠别的,注定薄命。如今正是动荡之秋,柳叶已老,你再不归来,就连折取也是不屑的了。
要说这两首《章台柳》真是不祥。韩翃平白无故地担心老婆红杏出墙,柳氏将错就错地抱怨无人堪折。结果怕什么来什么,寄诗的时候柳氏还好好的,可是回信不久,就被番将沙吒利劫走了,纳为宠妾。
原来,唐肃宗为了早克京都,曾向回纥借兵,并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因此复城之日,对于唐朝廷来说自是天大的喜事,但对于百姓来说却未必如此。回纥兵横行无忌,烧杀掳掠,比叛军尤甚。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柳氏,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沙吒利劫走的。
过了一年,韩翃随侯希逸入觐京师,急吼吼赶到法灵寺时,方知“佳人已属沙吒利”,不禁失魂落魄。
这一日,韩翃忧伤地踟蹰在长安闹市中,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正失神,忽然听到耳边传来一声低低的呼唤:“那不是韩郎么?”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香车纱帘后。韩翃伫立街头,柳氏挑帘相望,两人四目交投,擦身而过,悲感交集,恍如隔世,千言万语,无法交谈。
经过的瞬间,柳氏匆匆丢下一个装了口脂的小金盒,也丢下了自己昔日的芬芳。
韩翃上街本是去赴一位将军的酒宴的,如今捧着这只伤心的脂盒,闻着佳人熟悉的芬芳,越想越伤心,三杯闷酒下肚,不禁流下泪来。
座中人无不诧异,自然问起缘故,韩翃乘着酒意,也就托盘道出。座中有一位小将名许俊,听说后十分义愤,拍案而起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韩兄莫急,我这就请夫人来与你相会。”
说罢,许俊乘醉上马,一路扬鞭来到沙吒利府上。也合该他成事,那天番将恰好不在家,于是许俊临时打定主意,从明抢改为巧夺,传令说:“哪位是柳夫人?将军命我接夫人赴宴。”
柳氏因为能歌擅舞,又颇通文墨,经常陪将军赴宴,所以众人也都不以为异,哪里想过要问是哪位将军接柳氏赴宴呢?
要说那许俊还真是没撒谎,真真儿的就将柳氏接到了将军的宴会上,交给了韩翃。
举座惊叹之余,却又怕起事来,担心惹怒番将,违背了肃宗与回讫的约定,破坏民族关系,纷纷去向侯希逸请罪。
不料老侯豪气干云,竟抚髯大赞说:“小许英雄仁义啊!颇有俺当年风范。我要是年轻几岁,我也这么干!”遂写了一封折子向皇上表奏,极说韩翃夫妻恩爱,沙吒利夺人之妻,有错在先。
唐代宗阅后,亲笔御批,将柳氏判归韩翃,又赏了沙吒利许多银两绢匹以作安慰,拿钱摆平了。
这个故事的始本,记录在《太平广记》的《柳氏传》中。唐传奇喜欢以真人真事入传,即使虚构,也都多有所本,所以这个故事还是可信的,而且影响深远。
晚唐时,曾写过“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诗人赵嘏有位爱妾,在中元节看花时被一位不知名的浙帅抢去。赵嘏写了一首诗寄给那军阀,便是用了柳氏的典故:
寂寞堂前日又醺,阳台去作不归云。
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事情发生时赵嘏正在京中赶考,写这首诗时已经中了举人。军阀听说赵嘏及第,不知道他将来会做多大的官,反正美人已经享用过了,犯不着结怨,便把美人送还了赵嘏,且派人敲锣打鼓地将女子送往长安。
赵嘏接信后,特地出关远迎,双方于横水驿马上相逢。姬因抱嘏痛哭,竟然一恸而亡,遂就地葬于横水之滨。
这个故事在《唐摭言》《唐才子传》中都有记载,且说姬去后,“嘏思慕不已,临终目有所见,时方四十余”。
“临终目有所见”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赵嘏眇一目。同科状元施肩吾与其不睦,以与其同年为耻,就曾吟诗讽刺:“二十九人同及第,五十七只眼看花。”
说这年同科及第的共计29位举人,原本应该58只眼,不过赵嘏只有一只眼睛,所以加起来是57只眼。可谓刻薄之至。
不过以前常听说有人因为伤心哭瞎了眼睛的,而美姬是痛哭而死,赵嘏竟然因为伤心而渐渐治好了眼疾,真够传奇的。莫非是那美女死后精魂不散,化为了他另一只眼睛吗?
果然如此,倒真是浪漫之至。
赵嘏最有名的诗句乃是“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故而又称“赵倚楼”。传说他的名诗《江楼感旧》,就是为纪念爱妾而写: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说回韩翃。
韩翃虽然生卒年月不详,但是从他的经历可知,至少历经了四朝皇帝:首先他中举是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中肃宗继位,而成全了他婚姻的是唐代宗。
直到这时,韩翃都还是一个藉藉无名的幕僚,直到唐德宗时,他终于得到了重用。
关于他的平步青云,还有一个小故事。
因为宫中缺少制诏(起草皇帝文告命令的人),中书省提了几个人选上来,德宗都没批,御笔钦点:用韩翃。
恰好当时有两个同名同姓的韩翃,另一位还是位江淮刺史。中书省便把两人的资料一起报了上来,德宗并不审阅,只轻轻吟起一首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中书省这才知道,原来是这个作诗的韩翃啊。
这首《寒食》非常著名,字面浅白易懂,然而意韵无穷,角度独特,写尽长安城中寒食特色。
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都城东风殆荡,处处飞花,正值寒食节日,举城禁火。傍晚时,汉宫赏赐蜡烛,送往王公近臣之家,袅袅轻烟飘散,代表着王侯的无上地位。
以汉代唐,是唐诗的一个习惯笔法,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这里要特别解释的,是关于“寒食节”的典故和“传蜡烛”的习俗。
时间要远溯到春秋时期,因晋国内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十九年,风餐露宿,百折不挠,历尽艰辛苦辱,最终在秦国帮助下返晋称帝,史称晋文公。登基后,仅用了四年时间,便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二霸,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
在他流亡过程中,有一位叫介子推的随行贤士,曾立下汗马功劳,甚至“割股奉君”,就是在重耳病饿晕死的时候,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和野菜一起熬汤为他补充体力元气。
但是重耳返晋后,“未尽行赏”便出兵伐敌,封赏之际竟然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功成身退,携老母隐居绵山,从此远离了朝廷。
有邻人替介子推抱不平,便写了一首打油诗张贴在城门上。重耳惊觉自己的忘恩负义,连忙派人寻找介子推,然而绵山如此之大,何处寻得?
重耳寻人心切,竟然命人三面烧山,网开一面等介子推出现,谁知竟然因此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重耳铸成大错,抚尸痛哭,遂将介子推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从此在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从此,中土人们在这一天冷食、祭祀、踏青,以此纪念介子推。韦应物也有一首诗写《寒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便是描写此民俗。
但是民间禁火,皇宫却是可以点蜡烛的,而且还可以赏赐亲近的王公近臣,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缘故了。
清朝汤若望修历法,将寒食节定在清明前一天,现代二十四节气沿袭此规。
清朝大诗人王士祯有诗云:“江乡春事最堪怜,寒食清明欲禁烟。”可见到清朝时寒食节仍然沿袭禁烟冷食之俗,却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废除的。
(二)
和韩翊一样,因为唐传奇《太平广记》而闻名的诗人还有一位,叫作李益(750—830)。不过这个故事,可就没有那么皆大欢喜了。
事见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李益被收入中学课本的诗是《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和受降城都是地名,代指边塞。
前两句写了塞外沙漠无垠,月下清冷如霜雪,有种寒寂之感。
在这一片空茫天地间,忽然远远传来吹芦笛的声音,大概是乡音吧,顿时把所有战士的思乡之情都挑逗了起来。
这四句诗中从景物到声音,再到情绪,而且自下而上,由近及远,从城外的沙漠到头顶的明月,从眼前的军营到遥远的家乡,一缕笛音,袅袅不绝。
这首诗一经传出,广为传诵。《唐诗纪事》说这首诗曾被度曲入画;刘禹锡诗中提及李益时,以“边月空悲芦管秋”来代替。可见这首诗流传之广,确是中唐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除了这首诗外,李益还有一首曾被谱曲传唱的名作为《江南词》: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瞿塘贾,指在长江上游一带做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弄潮儿,指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靠水吃饭的人。
这首诗极其轻巧灵动,兼具了乐府民歌的明白如话和唐朝格律诗的韵韵和谐。以潮水比喻人心,说嫁给弄潮之人,还至少会随着潮信得知他的行踪,然而嫁与商人,则只能独守空闺,夜夜空盼。真是非常漂亮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只不知是不是夫子自道。
因为李益自己,就是一个失信负心的典型。
李益于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年仅20岁,堪称少年才俊。
他与霍小玉的相识,发生于中举之后,选官之前,脂粉之地,烟花之所。
霍小玉本是霍王的小女儿,母亲是府上的婢女。霍王死后,母女俩被赶出王府,无以为生,沦为娼妓。遇到李益时,小玉年方16,明眸皓齿,娇声低语:“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这正是李益的诗作。两人郎才女貌,一见倾心。接下来的情节不用说都知道了,无非指天誓海,软玉温香,不尽缠绵之意。
一日,小玉流泪说:“妾本倡家,自知难为佳配。今以色爱,托其仁贤。但虑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萝无托,秋扇见捐,极欢之际,不觉悲至。”
李益听了,立刻索缣素立誓,引谕山河,指诚日月,句句恳切,闻之动人。小玉自以为终身有托,将缣素珍藏匣内,自此两人更加恩爱。
次年春天,李益参加制举考试,得授郑县主簿。
临别时,小玉对李益说:“以君才地名声,一定有很多人家争着与你结亲,况你上有高堂,严命难违,我也知道所谓盟约之言,不过都是虚话罢了。但我只有一个心愿,望你答应我。”
李益忙问:“你有何愿,我决无不应。”
小玉说:“我今年18岁,郎君22岁,离三十而立还有八年。我只望求你能再给我八年时间,容我在年华最好的时候陪伴于你,然后再另选名门贤妻,到那时我剪发披缁,遁入空门,此生无憾。”
李益指天发誓说:“我从前说的话都是假的吗?你放心,我到任上稍作打点,最晚八月,必遣人来接你,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然而李益到任不久,回洛阳省亲,听从太夫人意思,很快就娶了名门卢家的小姐为妻,并且从此绝了和霍小玉的联系,来信不回,约见不理。
霍小玉听说了李郎负心的消息,又伤心又委屈,忧思成疾,渐至枯槁。
章台柳的故事里有一位侠客许俊前往番府绑架柳氏,霍小玉的故事里也有一位侠客,没有名字,就叫黄衫客。“衣轻黄纻衫,挟弓弹,风神俊美,衣服卿华。”听说了这件事后,一时打抱不平,竟然将李益绑了就走,带至霍小玉家中,报称:“李十郎至矣。”
霍小玉已是油尽灯枯,手握李益臂叹道:“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说罢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此后,李益连续娶妻休妻三回,终生婚姻不谐。
这个霍小玉的故事听起来很有几分聊斋意味,不过小说作者蒋防(792—835)虽然比李益小四十岁,却只比李益晚死五年,小说写成的时候,李益还活着,且高居尚书之位。所以蒋防造谣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蒋防为翰林学士,善诗文,但是作品中最著名的,却是这部《霍小玉传》。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推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紫钗记》,就是以此为素材的。
最有趣的是,明朝还有一位叫陈季同的作家,竟以《霍小玉传》为蓝本,写了一部法语长篇小说《黄衫客传奇》,1890年在巴黎出版,1900年被译成意大利文在罗马出版。这是第一部中国人用西方语言创作的长篇小说,实在是太牛了。
遂有人题诗赞叹霍小玉:
一代名花付落茵,痴心枉自恋诗人。
何如嫁与黄衫客,白马芳郊共踏春。
李益劝人嫁与弄潮儿好过嫁商贾,而后人则劝霍小玉嫁黄衫客好过嫁诗人,真是“且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一个色若春花的女子,爱自己爱到绝命,这给李益造成的情感打击也必不小。
他有一首情诗极其缠绵,是我最喜欢的七绝之一,不知道是不是写给霍小玉的:
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多少是因为《霍小玉传》的影响,李益在唐朝时名声一向不好,私生活方面尤其为人诟病。他自己喜新厌旧始乱终弃,还总是担心老婆失节。《唐才子传》说:“益少有僻疾,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有散灰扃户之谈,时称为‘妒痴尚书李十郎’。”——锁上门户,在门里门外撒上煤灰,这样子,如果老婆出门,或者奸夫进门,都会留下脚印来——这是谍战剧《潜伏》里余则成做地下工作时用的招术啊,原来鼻祖竟是唐才子李益。
《旧唐书》的记载更加离谱,说李益每次出门前要把妻子绑起来,脱光了盖在澡盆下面,周围再贴上封条,实在变态得可以。
“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难道,是霍小玉的诅咒真的灵验了吗?
(三)
我一直觉得戎昱(744—780)是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好诗人。
他是杜甫的忘年交,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白居易、元稹等人“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他的名字罕有人知,诗作也没有一首特别著名的,既没选入中学课本,也不会被当成儿歌传唱,但是明明写得非常不错,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其实,在中唐时他还是很有名的,连宪宗皇帝都知道他的诗。
彼时北狄扰境,大臣们奏议和亲,宪宗李纯就背诵了一首戎昱的《咏史》,并且说:“此人若在,就给他封个郎州刺史。”
大臣们听了诗文,立刻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就再不敢多话了。
且看这首诗: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咏史之诗,最重要是有所议论,发前人所不能发。
正如薛宝钗所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
这段话堪称咏史诗创作指南。而戎昱的这首诗,虽未特指昭君和番,却也一样说的是女子和亲事,正应了宝钗之语,作诗人须得翻古人之意,否则便算不得好诗。
我们来看看戎昱这首诗是否翻新古人之意。
先看首联,开门见山,明确提出在汉代历史上,和亲是最低等的外交手段。
颔联进一步说明,江山社稷的治理应当依靠英明的皇帝,而和亲政策却是把国家安危寄托在一个女人身上,何等软弱可笑。
颈联以反问句更加辛辣地指出,怎么能指望借用女色来扫平胡虏,乞求安宁呢?
尾联以历史的名义厉声责问:是谁制订了这些政策,如此计拙,难道算得上是辅佐皇帝的忠臣吗?
安史之乱后,朝政动荡,藩镇割据,边患严重。唐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都为了求和而先后采取过和亲政策来绥边,但是边境滋扰不断,从未停止。
戎暗借古讽今,视和亲为国耻,遂写下这首诗。
大约他自己也没想到,在他死后多年,因为这首诗而阻止了一次新的和亲朝议,救下了一位差点被送到塞边的可怜公主。
如果那位和亲人选知道自己得免流配是因为戎昱的一首诗所救,会不会穿越时光爱上他?
戎昱不但诗写得好,据说长得也好,风流潇洒,器宇不凡。京兆尹李銮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嫌他的姓氏不好,容易让人联想到犬戎之意,提出让戎昱改个姓。
戎昱听说后,便写了一首诗答他,感谢李銮的赏识,但决不肯为婚事易姓。一不小心,这首拒婚诗的颈联成了名句,流传一时: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一诺从来许杀身”用的是侯嬴重诺的故事,前面我们讲魏徵诗“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时说过的。
这句联是说,我是个重承诺的人,当然也重视祖宗所给的名姓,千金不能易姓。这并非是因为我不懂感恩,只是贵千金如山上青松,我只不过是陌上尘土,身份贵贱有别如云壤,尽管您不嫌弃我贫贱,但毕竟门不当户不对,不是一门好亲事。
这首诗有两层意思,一则虽然拒婚但不肯得罪人,所以盛赞对方门第;二则表面自惭形秽,却又骄傲地自称卧龙,对于自己的才情品行都是很自负的。
要我说李大人既然看中戎昱才华,却为了一个姓氏问题坐失良姻,也是小气了。
像戎昱这样有文采又长得好的英俊小生,自然是有些风流事的。
他在浙西节度使韩滉的幕府任刺史时,曾与郡中一位色艺双全的侍酒女相好。
但是浙西府管歌舞的乐官听说了这位酒家女的美名,就向韩滉建议,把她召进府纳入军伎。
戎昱不敢强留,就写了首词给女子,说等下湖上侍宴,你就唱这首歌,必能自保。
女子到了宴上,果然韩滉命她唱歌助酒。于是女子唱道: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一曲既终,两行清泪长流。韩滉惊问:“这歌词,是戎使君写给你的吧?”
女子答是。韩滉立即命女子下去更衣,并对乐官说:“这是戎使君钟情的女子,你怎么能召入府中,坏我名声?”打了十棍以示惩罚。又送了女子百匹素缣,令其自便。
戎昱的一首诗,再次改变了一个女子的命运。
从上面的三首诗,我们已经足可看出戎昱的诗作风格多样,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为了替他的藉藉无名抱不平,最后再附录三首:
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途中寄李二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出军
龙绕旌竿兽满旗,翻营乍似雪中移。
中军一队三千骑,尽是并州游侠儿。
(四)
说到中唐浪漫故事,压轴上场的必须是最著名的,叫作“人面桃花”。
男主角崔护(772—846),是绝对的单片歌手,只靠一首诗成名,就是这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也是位少年得志的,后来官至京兆尹、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属于诗人中事业爱情双丰收的那种。《全唐诗》中存诗六首,唯有这首桃花诗最为著名,用一个“人面不闻,桃花依旧”的对比,来真切地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人生常态,道出了千万人似曾相识的心声,因此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更何况,这首诗后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故事发生在清明时分,非但没有淫雨霏霏,反而鸟语花香,春光宜人。于是诗人远郊踏青,来到城南山村闲游,因为口渴,就敲开一户农家小院讨水喝。
艳遇,就这么不期然地发生了!
小院门口一株大桃树,而院门打开,树下的少女竟比桃花犹娇,对着诗人看呆了的眼睛含羞一笑,轻问:“公子何事?”
崔护忙收敛心神,道明来意。少女微微点头,转身回屋端出一盏茶来,含笑送上。崔护啜着香茗,心头打叠了一万个念头,然而素昧平生,怕人家误会自己是登徒浪子,到底不好意思说出口来。
这只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崔护回家后继续寒窗苦读,渐渐也就将这件事忘了。
然而时隔一年,桃花再开时,他却忽然想起了那个桃花树下捧茗浅笑的山村少女,越想就越心热,再也忍不住,终于再次拄杖前往。
重新回到那熟悉的农家,桃花灼灼,门扉紧闭,敲了半天也没人应。那门内的女子呢?是不在家,还是已经出嫁?
崔护惆怅不已,遂在院墙上题下这首《题都城南庄》,落款:博陵崔护。
要注意,这“博陵崔护”四个字可不是白写的。
中原自古重门第,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施行后,高门大户的观念尤重。李唐立国后,曾下令重修氏族制来抬高李姓地位,但是时人根本不买账。
从《新唐书》可知,北朝以来,世人最瞩目的高门大姓为“五姓七族”:博陵、清河两地的崔姓,范阳卢氏,陇西和赵郡的李姓,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因此观念,与五姓结亲成为唐代文人婚姻的最高理想。《隋唐嘉话》载,初唐宰相薛元超曾感慨:“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未能娶五姓之女,竟和中举取仕、得修国史相提并论,可见对一生清名影响之巨。
这崔护题了“博陵”二字,自重身份,显然出自名门,乃五姓之首。
那桃花人家的少女乳名绛娘,去年见过崔护一面后,原本对他念念不忘,但也只当作萍水相逢,不敢多作他想。谁知道隔了一年,崔护又来了,还题了那首诗。偏偏,那天绛娘合家去山上扫墓,竟然失之交臂。回来看了院门题诗,知道是去年讨茶的书生所题,原来他叫崔护,乃是博陵崔氏。这样高贵,这样才俊,多好的一个如意郎君啊;最难得的,是原来他心里也是有着自己的,特特地前来相会,却当面错过,一生心事,尽付东水,何其憾也?
绛娘越想越痛,一口血喷出,从此病倒。
如果从此没了下文,那么诗人就成了少女的催命符,少女也成了诗人心口永远的朱砂痣,床前夜夜的白月光。
但是幸好啊幸好,崔护朝思暮想,终究不甘心就这样从此云水天涯,过了几天,再次去了山庄,想着好歹问个清楚,结缘也好,死心也好,总要有个明确答案。
没想到,刚走到院门前,就听到里面传出哭声,还夹杂着老妇人的絮语:“女儿啊,你死得好惨哪!”
崔护大惊,夺门而入,询问:“请问死者何人?”
只见一翁一妪两位老人正抱着一位少女痛哭,听见崔护声音,回头问:“你是何人?干嘛闯到我家来?”
崔护讷讷:“小生崔护,博陵人,去年清明曾在府上叨扰了一盏茶,与令千金有一面之缘……”
话未说完,老妇哭得更惨了:“你就是博陵崔护?你可把我女儿害惨了!”
崔护这才知道,绛娘自从清明回来见了诗,吐血病倒,水米不尽,今已七日,眼看是不活了。
老汉夫妻也曾想过寻访那崔护下落,可是博陵路远,朱门难进,哪里想到他正在京城备考?所以只当今生无缘,徒呼奈何。
谁想到崔护竟然又上门来了!
崔护听到绛娘竟如此深情,忙上前轻唤:“绛娘,绛娘,我是崔护!”
如此三声,本已气绝的绛娘竟然缓缓睁开眼来,微微地问:“果然是崔郎来了么?”
后面的故事不用说了,自然是才子佳人,花好月圆。
最后,让我们用这个温暖的故事来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愿世间鸳鸯侣,都偕白头。 诗说唐朝:那些诗人那些事儿·初唐(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