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大观园的吃相看个性
5
从大观园的吃相看个性
四大名著中,对于吃的描写都不乏篇章,但都缺乏细节。《水浒传》里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最详细的描写竟是孙二娘如何制作人肉包子;《三国演义》里曹操煮酒论英雄够雅的了,但轻描淡写即带过了;《西游记》里蟠桃宴美不胜收,但神仙口味过于高远,反而勾不起凡人食欲。
而“四大”之外,像《醒世姻缘传》也常写到吃的,但都家常得很,偶尔上了席,总是不忘了写上一品燕窝,以示高贵;《金瓶梅》里更是口粗,潘金莲最欣赏蕙莲媳妇用一根柴将个猪头烧得熟烂——能想象如花似玉的娇妻美妾们围着一只猪头豪啃吗?
《红楼梦》里的女人都清雅脱俗,所以吃相也细致,海棠社、桃花社里,再不会出现烧猪头这样的粗菜。
惟一的一次“野炊”是史湘云烤鹿肉,从她们用的工具“铁炉、铁叉、铁丝蒙”来看,其形式应该跟我们今天吃烧烤差不多,在大观园里,已经算是粗吃了,难怪黛玉会说:“今日芦雪广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广一大哭!”
然而史湘云自称“是真名士始风流”,且说:“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便又把吃的境界提高了,不是“粗俗”,而是“潇洒”。
所以,《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回,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带来饕餮的感觉,而只会赞叹一个“美”字,“好”字!
试想想,大雪天里,宝琴穿着贾母赏的凫靥裘,宝玉一袭大红猩猩毡,黛玉穿着白狐皮斗篷,宝钗则是莲青斗纹锦,而湘云则脱了斗篷烤鹿肉——众人或立或坐,或食或看,或说或笑,何等优游俏丽!而每个人鲜明不俗的个性,便也都益发彰显了出来。
黛玉因为脾胃弱,不敢吃鹿肉,也不能多吃螃蟹,略吃了一点点夹子肉,便“觉得心口微微的疼”,唬的宝玉忙吩咐人“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平日里吃饭,三顿最多吃一顿,吃药的遭数儿倒比吃饭都多。
凤姐送了众人茶叶,众人都说味轻,惟独黛玉却道:“我吃着好,不知你们的脾胃是怎样?”
由此可见,黛玉口味极轻。这不但进一步表现出她的弱,也看出其心性的清雅。
贾母分菜时,指着几道菜吩咐:“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三碗菜,三个孙儿、孙女、曾孙子,可见并非分菜,而是一人一碗。贾母深知黛玉口味,所以把最清淡的鸡髓笋留给她,而把果子狸和一碗肉给了宝玉和贾兰。这也侧面写出黛玉口轻,可不是贾母偏心,给孙子吃肉,让孙女吃素。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所以也口轻,而且刁。
她喜欢吃豆腐皮儿包子,何等刁钻古怪,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豆腐皮儿”,到底是做包子的皮儿呢,还是做包子馅儿的?如果是做馅,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是指拿豆腐衣加别的菜丁拌成馅儿做的包子吧.
有一次晴雯打发了小丫头去厨房单点炒芦蒿,厨房问肉炒素炒,小丫头回:“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
少油,去荤,可见也是个口淡的。正符合了那句“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夭巧招人怨。”
芳官虽是二等小丫头,有样学样,便也刁钻起来,不但在屋里单独开席,还要挑三拣四。
柳家的遣人送来一个食盒,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有菜,有饭,有汤,有点心,真是色、香、味俱全,看着字面都觉得眼馋。偏偏芳官还矫情地挑剔:“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拣了两块腌鹅脯就不吃了。
《红楼梦》看到这一段,真想跳进怡红院去大叫一声:“你不吃我吃!”
书里说宝玉闻着,倒觉比往常之味有胜些似的,遂吃了一个卷酥,也拨了半碗饭泡汤,只觉香甜可口。
——这已经不是在写饭菜,而是写人的性情了。正如袭人说的:“隔锅饭儿香。”他是因为那些饭菜是芳官的,吃的时候有美人相陪,才倍觉开胃。
宝玉是口味较杂,荤素不忌的,喜欢吃糟鹅掌鸭信,用野鸡瓜子下饭,可是挨了打之后,最想吃的却是荷叶莲蓬汤。
之后袭人给他吃糖腌的玫瑰卤子,也嫌絮烦不香甜,于是王夫人特地赏了他玫瑰清露和木榍清露。其效用同荷叶汤相似,都是和血平肝、清暑解毒的。
而他平日喜喝之汤,诸如火腿鲜笋汤,酸笋鸡皮汤,建莲红枣儿汤,桂圆汤,酸梅汤等,也都是营养均衡,有荤有素的。恰如宝钗评价他的学问,“杂学旁收”。
而博闻广记的宝钗口味又如何呢?书中不曾明写。只说她生日时,贾母让她点吃的,她揣度着贾母爱吃甜烂之食,便照着点了。
后来园子里有了内厨房,她与探春常在一起议事,偶尔起兴,特地拿了五百钱去厨房,让做油盐炒枸杞芽儿。菜品清雅不俗,但一看就是探春的主意,宝钗大约只是随和迁就。
螃蟹宴上,宝玉写诗赞美:“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贪馋任性之气尽皆显露;而宝钗却说:“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则严谨端庄得多,未等吃蟹先忌腥冷,非常注意养生。
所以,她才会劝宝玉喝酒要先烫热,“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对于饮食之道的顾忌很是讲究。
而她劝黛玉的又是别外一番话:“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还开了一个药方:“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食疗通医理,宝钗果然博知。所以书中不写宝钗喜欢吃什么,恰恰是表现了她的中庸,不挑食,正同做人一般,端方周正。
贾母为两府之尊,自然吃得最奢华,也最讲究。她的“特贡”牛乳蒸羊羔,说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见是羊胎,大补之物。
子孙们每日里孝敬了一大桌子菜,她独钟意“野鸡崽子汤”和“椒油莼齑酱”,不但补,而且鲜。还特地叮嘱凤姐:“若是还有生的(野鸡崽子),再炸上两块,咸浸浸的,吃粥有味儿。那汤虽好,就只不对稀饭。”又喜吃螃蟹,鹿肉,群芳于芦雪广联诗,贾母赶来凑热闹,看到碗里的糟鹌鹑,便让李纨撕点腿子来吃,显然也是口味重的。
同时贾母喜甜食,所以贾府里点心花色极多,什么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啦,瓜仁油松瓤月饼啦,菱粉糕,鸡油卷,藕粉桂糖糕,连个蟹黄饺儿都要攒成牡丹花样的,真是引人遐思,美不胜收。秦可卿病得奄奄一息,尚想着老太太送的“枣泥馅的山药糕”,说是克化得动,想来该是甜烂酥软,入口即化的。因为可卿之症在于“阴虚”,而枣泥山药就是滋阴补肾的,非常合理。
元宵节消夜,荤有鸭子肉粥,素有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却选了杏仁茶,这和元春省亲后赏的糖蒸酥酪一样,都是补品,最宜消寒。
但贾母很懂得饮食搭配,众人往拢翠庵参佛,妙玉送上茶来,贾母说:“我不喝六安茶。”妙玉忙说:“这是老君眉。”贾母便接了。因为,老君眉是典型的老年茶,有降血脂的妙效。
而喝红稻米粥时,贾母只吃了半碗,忽然想起凤姐来,遂令人给凤姐送去。因为凤姐有血亏之症,而红稻米粥正有补血的功能。
凡此种种,都可以见出贾母深明养生之道,难怪可以长寿。
红楼里写家宴的次数不少,其中最细致、最生动的描写就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领着她游园吃酒时的所见,所闻,所尝,所感。这里出现了红楼里惟一细写烹调过程的一道菜式,就是让姥姥赞叹不已的茄鲞:
把才下来的茄子削皮,只要净肉,切成碎丁,用鸡油炸,再用鸡脯肉和香菇、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都切成丁,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封在瓷坛子里封严实,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如今会这样做一道茄盒子的人不多,但是这道汤倒是很实在:鸡脯肉、香菇、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都切成丁,慢火炖焙,不但鲜美可口,而且营养均衡,滋补得很。
紧接着又写了一个螃蟹宴,由史湘云做东、薛宝钗赞助,请贾母来赏花吃酒。吃之前先选地方,凤姐道:“藕香榭已经摆下了,那山坡下两颗桂花开的又好,河里的水又碧清,坐在河当中亭子上岂不敞亮,看着水眼也清亮。”
正所谓“春在花榭,夏在乔林,秋在高阁,冬在温室。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未等设宴,先学取景,古人食文化的讲究、奢华、雅致,于此可见一斑。
螃蟹性寒,故而凤姐吩咐烫滚酒,要姜醋,以此祛寒。贾母又嘱咐湘云:“别让你宝哥哥林姐姐多吃了。你两个也别多吃。那东西虽好吃,不是什么好的,吃多了肚子疼。”
然而凤姐却偏偏吃不够,不但吃蟹黄时特别强调:“多倒些姜醋。”后来还打发平儿专门又多要了十个大的,还特意声明:“多拿几个团脐的。”也就是母蟹,可见多喜欢吃蟹黄。
同时凤姐也喜欢吃肉。李嬷嬷挑袭人的短儿,她去劝架,说:“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贾母往园里赏雪,她去接,也是笑言:“已预备下希嫩的野鸡,请用晚饭去,再迟一回就老了。”
安慰邢夫人时,则是:“舅母那边送了两笼子鹌鹑,我吩咐他们炸了,原要赶太太晚饭上送过来的。”
孝敬贾母时,也是一碗野鸡崽子汤——竟是四时野鸡不离席的,可见凤姐喜吃野味、海鲜,而且味重。
就连她小产吃燕窝补养时,都要就两碟精致小菜,吃不得一点素淡。无愧是“凤辣子”,十二钗中性格最悍、口味最重的一个人。
而夏金桂“颇步熙凤之后尘”,是个“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的人物,自然口味也相仿。
书中说她“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
这“油炸焦骨头”有何滋味想不通,但是想象一下夏金桂啃骨头的吃相,已经可见其风雷性格之一斑了。
可见,一个人的口味,不但可以决定健康,还能够影响性情。
所谓“居移气,养颐体”,红楼梦里写食物,不是简单地罗列菜名,而是通过不同人对食物不同的选择来突出人物形象,使其更加立体。
也许,真该劝金桂多喝喝张道士胡诌的疗妒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么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甜丝丝的,又止咳嗽,又好吃。话虽荒唐,理却平实,的确是医家之道。“吃过一百岁,人横竖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倒也真是人生至理。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