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七雄归汉

第383章垂拱(四)

三国之七雄归汉 思无邪 3309 2021-04-06 04:29

  端午朝会之后,基本确定了大修汉律的决定。天子刘协在六月召集了凡六部侍郎以上所有高层官员数十人,于前殿商议变法事宜。

  杨彪、马日磾、张喜、黄琬等元老重臣,以及被贬出外的杨瓒、郑泰甚至赵谦都被请了回来。和政事堂一众尚书侍郎,一起来到未央宫。

  修改法律自古以来就无小事,所以未央宫内外皆是全副武装的羽林军和金吾卫。咸阳、渭南、蓝田等地驻扎的十万京畿卫戍军也是演习频频,以武力威慑潜在的动乱分子。

  宣室殿内,赐座群臣。蔡邕的得意门生王粲正在一旁研磨弄纸,要将今日之事一一记录。众人都知道今天必定会被载入史册,所以正襟危坐不敢失礼。

  不多时,天子刘协大袖飘飘的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穆穆天子不怒自威之感油然而生,使得丹陛下杨彪等久未得见的人心中暗暗称赞。

  乱世英主、中兴之皇,在年仅二十来岁的刘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就算是一向唱反调的赵谦,也不得不承认刘协确实是大汉百年来不曾出的英武帝王。

  要不是因为面容轮廓和身高,他甚至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灵帝的儿子。

  “众爱卿,前朝废分封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开创华夏三千载未有之大一统,可谓是旷古烁今。然其律法苛暴,徭役繁重,终招灭亡。本朝虽谓承秦之制,然也对秦覆灭有所反思。故有初期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至武帝之后变有为而治,沿用至今...”

  刘协不像其他朝臣一样总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笏板上作为讲稿,他开会从来不打草稿。但却是条理清晰,言之有物。令很多元老重臣,都叹为观止。

  刘协先从秦说起,重新强调了一次汉室得国甚正。从侧面上,也反映了律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见他说着,忽然话风一转,语调渐高:

  “然,自孝安皇帝之后,国势日蹙。先有阉宦弄术后有黄巾作乱。朝廷衰微为诸侯逆贼若胁迫,几近至灭亡边沿...”刘协回想十年前的食不果腹的日子,不禁潸然泪下。

  下方的公卿重臣们也被刘协所感染,心有戚戚。亲身经历过苦难的他们忆往昔简直不堪回首。以前董卓专横的时候,哪有他们说话的份?

  “...幸在王司徒公以及爱卿等出力,将士用命,终使大汉从亡国边沿拉回来,拨云见日!”

  “皆乃陛下英明神武之故,臣等不敢居功...”杨彪等人当即站起来,对着丹陛之上的刘协长身一揖。

  刘协摆摆手自觉失态,抹去眼角泪水后目光炯炯地环视一眼下方众臣,一脸严肃地说道:

  “近十年来朕和众爱卿皆致力于中兴大汉,革除陈弊破旧立新。盐铁产量税赋逐年攀升,市场繁荣人民安定,将士以为国捐躯为荣,使得国力得以蒸蒸日上...”

  耄耋之年的赵谦回想当初极力阻止朝廷开建轨道,不由老脸一红。现在各地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他这双老花眼也是看得见的,也为此感到羞愧不已。

  “陛下,老臣往日多有不是之处,还望陛下莫怪...”赵谦柱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出来,竟然当着大家的面跪了下来,声音嘶哑颤抖。

  这让在座的公卿们感到地动山摇,天雷滚滚,难以置信。往日坚定的反对者,今日竟然当廷惭悔了,一时之间他们都无法接受。

  更让他们感到惊讶的,就是刘协的反应。

  “赵卿快快请起...”只见刘协当即从上方走了下来,将老泪纵横的赵谦拉了起来。

  “陛下,老臣...”刘协越是客气赵谦越是难过,竟然当众哭了起来。就像个小孩子一般眼泪鼻涕一并流,哭着鼻孔忽然吹出了一个小泡泡,令殿中侍候的宫女们忍俊不禁。

  刘协凝视了他片刻,从袖筒取出小帕子亲自帮他擦拭眼泪鼻涕。

  一副感人的画面让在座公卿们,感概万分。同时又对刘协宽阔如海一般的博大胸襟,崇敬之至。

  “陛下所言甚是,国家兴亡运数皆在当政者之手。着眼全局掌舵者,虽风旋浪急犹能使智化险,短视之辈虽荡舟沙溪而难免触礁之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善改不足方能继往开来...”

  老迈的赵谦有些口齿不清,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才停下,柱着拐杖气喘吁吁。

  刘协对赵谦能说出这番话感到欣慰不已,同时也不禁另眼相看。看来这个老家伙几年里,可是反思了不少。

  刘协一边搀扶着赵谦,一边面向在座的公卿重臣:“赵卿所言正是朕之本意,卿等不论使修法还是为政,都必须着眼全局,吸取往昔一切兴亡教训...”

  “臣等,谨记陛下圣嘱咐!”

  经过三天的商议之后,确定由德高望重的杨彪担任为新汉律主撰,张喜和黄琬等人担任副撰。而实际执行人则是士孙瑞以及新一派律学官陈群、刘劭、诸葛亮、董允等人负责。

  自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之后,以礼代法的情况几乎成为了主流。汉律的特点便是讲求人情,一反先秦严刑峻法以仁厚治国,这一点在汉初是很成功的。

  但随着年代推移,一些在当初看来是细不可见的小漏洞被无限放大。造成了偏袒有钱有地位的名门世家,而对老百姓则是毫无情面可言。

  比如高第家故意犯罪杀人只需要缴纳五十万钱即可无罪释放,美其名曰彰德慎刑,是为礼。而穷人误杀则是必死无疑,称之为礼不下庶民。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不公正,为黄巾起义埋下了祸根。

  所以新汉律必须去掉所谓的以礼代法,排除儒家经论对律法的左右。定下刑礼兼施,赏罚分明的主调。同时抛弃多项不平等律令,使律法更公平公正。

  同时加入了许多新发令,比如列出了十恶: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 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此十恶者为常赦所不原;也就是不在以后国家大赦名列中。

  另外,随着科学进步越来越快,所以顺应时势增加了专利法。来保护研发者以及创造人的利益,防止出现工具满市,鲁班饿死的情况。

  还有因为朝廷近年又是战争又是建城,财政时常入不敷出。开源节流,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了。为此,专门为商业立法并增加条例,维护市场平稳以及防止恶性竞争。

  同时,银行也开通了便民贷款业务,帮补朝廷财税收入。工厂方面的法规也定了下来,好作扶持。丝绸之路治安法得到加强,同时相应赋税也有所提升...

  此前的民兵制度同样列入汉律之中,要求农闲时青壮年必须到州中参加军训。

  同时,也有针对地方的法令。比如对新近收回的河南道才用均田制,按人口比例重新分派田地耕种。不过农民直接拥有的,则是每人十亩的永业田,其余皆属国家所有...

  朝廷变法开展得如火如荼,派出官员四处有访民情。对此长安百姓则是表示强烈支持,毕竟从宣传上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甚至有人将这次建安修宪比作商鞅变法,预示着大汉王朝由此再度走向鼎盛... 三国之七雄归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