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楼,二层小楼可以眺望城中多个地方。
还是那个熟悉的包厢,还是一样的伙计。只不过仅次前来喝早茶的,只有的陈登和糜芳二人和一个年纪相仿的青年儒士。至于孔融,由于不受重用东出直接投了赵国成为了反对长安的赤帜。
陈登自己动手将小二端来的瓷杯茶具洗好。然后给三人都满上了一杯。不得不说陶家却是会做生意,这几年为了迎合长安中外茶友的口味,频频推出新茶。比如这次春节后推出一种全新的茗茶,名曰洞庭碧螺春。
现在他们所煎的茶叶,就是这种碧螺春茶。茶香四溢,与端上来的肉包子糕点截然不同。仅仅放在鼻尖稍稍一吸,那淡淡清芬仿佛能把人带到绿波万顷的洞庭湖畔。
“据闻昨晚杨经略府邸被数十法兵闯入,按理说应是百官震动之事。不过直至今早都未有任何传闻,仿佛那并未发生?”糜芳推了一杯茶给儒士,自己再拿起杯子疑惑的说道。
“呵呵,发兵之所以搜杨瓒家,是因杨瓒触犯了今上忌讳。不过最终法兵未能搜得证据,反而在其内书房搜出了一份歌颂新法以及真心实话”
儒士正是名士贾逵,为人喜好结交朋友。由于本身多才多艺,在士林中倒也小有名气。喜好诗赋绘画,现在兼职新汉报编辑工作,所以长安发生的,事无巨细他都略知一二。
不过他对杨瓒没什么好感,所以一直都是直呼其名。
“梁道如此说来,那杨瓒岂不是逃过了一劫?”陈登夹起一只包子,放在碗里然后说道。
“呵呵,不尽然!杨瓒在今上出征时所作所为明显不合上意,到最后甚至恶了天子。所以这次虽不至流放,也不会好到何处去”
贾逵双目精光闪烁,似乎自有一番独特见解。他和王粲阮瑀一样,师从蔡邕。不过相比起前者偏重于文学成就,他更善于揣测时局变化,以及灵活捕捉其中契机。
“至于子方所问,乃是因此之故。”贾逵顿了顿,取出一份新汉报。
糜芳当即接过来摊开,只见第一页头条赫然印着‘皇后喜孕’四个大字。
“难怪!皇后怀孕可是普天同庆之事,将杨瓒那档子事掩盖也不出奇”糜芳一边看报,一边啧啧称叹。
皇后有喜意味非凡,这个时代盛行立长立嫡。皇后有喜意味着刘协有后,而这样才能保证官僚集团们的利益得以延续。另一角度来看,刘协的皇位更加稳若金汤了。
刘辨即使是前任皇帝,是先帝的嫡子。但是本身并无半点恩德布施又没有子嗣,天然就无法与刘协一较高下。
就在这时,楼下面的街道忽然传来的童子呼喊的声音。
“号外号外!科举考试将提前至秋后,各州夏至后进行解试”
“呵呵,关内报是后来者居上啊!”贾逵凭窗看着报童手中厚厚一沓报纸被一下子被抢买光,不由摇头苦笑道。
“梁道兄也不要妄自菲薄,新汉报每天发售最早消息最新,当之无愧是报社魁首咧”陈登翻看着字体鲜明墨香阵阵的报纸,笑着夸奖道。
贾逵嘴角一阵抽搐,这简直就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每天挑灯起草,还要筛选出有价值的消息。他们这些人每晚都要工作至深夜,回到家时小孩都起床上学了。
“唉元龙你是不知个中艰苦!额,对了!你们两人准备什么时候去贡院报名参加解试?”贾逵叹了一口气,随即想起了什么忽然回头问道。
陈登和糜芳都没想到贾逵会说起这事,当即面面相觑。随即,糜芳笑着摆摆手:“今科仓促草创,我等不打算去考。待下一科朝廷经验充足之时,再考未迟”
一旁的陈登也是频频点头,显然和糜芳一样持着观望态度。毕竟河北一开始也是沸沸扬扬天下倾动,可最终在许攸的手上,变成了大世家们垄断官职的新工具。上榜四十七人,全部都是河北青州的士族权贵子弟,什么贵贱平等只是一个笑话。
“不!二位此言差矣,今科报名好处多多!其一,持二人这种观望想法的人居多,竟然压力不大。其二,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上榜可能性高!其三,首试天下瞩目,朝廷必然以此为千金市骨。即便自身实力不足,只要能熬至最后院试,结局都不会差。其四...”
贾逵扳着一根又一根手指,循循引诱道。从他光芒四射的双眼中,可以看出对科举期望很高。
“梁道如此说来,是否也有参试之意?”陈登放下茶盏,试探地问道。
贾逵当即重重地点着头:“当然!今科参试关中士子居多,我对进士可是志在必得!”说着,从袖筒中拿出了报名表。
今科进士待遇已经众所周知了,凡是得中举的直接由朝廷安排县官职务;前三十名则可入州衙任职。而状元郎,直接成为天子的侍从官。
陈登将台面上的报名表拿过来看,只见上面需要填写姓名籍贯,年龄以及报考学科。
科举可不止有进士科,还有明工科、明算科以及明法科。
再下一项,则是写考状。即是将自己考科举的目的,又或者是理想抱负道明。
贾逵的典型的寒门学子,所以虽然有名气,也没能做官。不过他的考状,却是让陈登和糜方看得双眼发直。
只见空白处,填写着寥寥一行字:‘游永乐遇寒畏冻借舅裤,待来年遂志还以天下富!’
陈登和糜方看完后相互对视一眼,随即一同冲贾逵竖起大拇指:
“好!妙哉也!”
...
尽管已然辰时过半,但宣室殿的朝会还没有结束。殿前宦官手捧着圣旨,大声宣读着。
“其一等为三馆秘阁学士,谓曰昭文、集贤、史馆也。今观朝中德隆文博者,唯郑玄、杨彪以及蔡邕可领之也!”
群臣纷纷侧目,羡慕嫉妒恨者俱有之。是因这些学士头衔都有另一份工资可领的,属于寄禄勋。更是朝廷,对读书人水平的认可。
“其二等,翰林学士也!学富五车,经天纬地之才,军谋宏远之术者可居之。有弥衡、贾诩、王粲、阮瑀、荀彧、郭嘉、田丰、张昭、蒯良者也...”
殿中群臣再度惊呼,天下翘楚几乎囊括其中。翰林学士可是实职,有官职的人是不能担任的。不过关内的四个钦点翰林,却是不怎么让人心服。
接下来,宦官一一列举了各级学士。分别有殿学士以及阁学士两大类,全部属于虚贴职官,给文士的褒奖或者是在职官员加工资的名目。
宦官宣读结束后,刘协便起来宣布朝会结束。百官们纷纷退出前殿,只有赵岐一人还在原地不动。
“陛下,臣请求留对!”
刚走出没多远的赵温等人,脚步明显停顿了一下。随即,还是退了出去。
看着文武百官都退出了大殿,刘协方才看着身材高大魁梧的赵岐。
“赵卿,你请求留队又何事教朕?”
赵岐显然是有备而来,当即从袖筒里取出一沓文书。交由殿中内侍,呈上给刘协。
“陛下,臣要举报士孙君荣家侵占、强买良田,纵容姨甥亲戚为恶一方...”
半天后,尚书令士孙瑞因渎职被贬甘州(张掖)刺史。除却扶风族田外,所有赐田、新得地尽数收归国有!
党羽吏部侍郎张时、谏议郎中李乐以及旧部荣欣尽数被贬谪出任地方。
另外出人意料的是,皇甫嵩、朱隽皆被免去参知政事职务,黄琬、马日磾再度出知地方。原关内道经略使杨瓒,出任代州刺史。
经此一役,刘协铁血手腕再度使朝野为之震动。同时,也不由自主收敛起贪腐之心... 三国之七雄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