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七雄归汉

第275章华歆纪灵

三国之七雄归汉 思无邪 4049 2021-04-06 04:29

  南京政府公厅,各级官员济济一堂。刘协包扎着肩膀,高坐在虎皮裹着的主位上,天子穆穆之威油然而生。下面的县令县丞甚至是勾当公事的吏长都正襟危坐,大气都不敢呼。

  天子西山亲手打虎的事情早已在宛州府传得沸沸扬扬,英明神武的形象也是家喻户晓。甚至被茶楼说书人称之为有武王之勇,始皇之志的千古一帝。

  “咳!卿等为官一方多年,勤恳务实政绩斐然。可知这南京一府,可养生民几何?”刘协轻咳一声,打破了沉寂。

  他这是来到南阳后,第一次与当地的官员聚首。本来刘协是打算全部来个大换血,将面貌整顿一新。不过现在关中也缺官员,明显是不现实的。思前想后,刘协最终还是决定给这些人一个机会。

  “额若一亩田养活两个人计算,宛州府大概能活人三百万。”有些老迈的宛州府少府冯唐,思量了片刻后出列应答道。

  刘协眉头一皱,他即使没有踏遍南阳一山一水,也知道绝不可能仅仅养活三百万人那么少。要知道在后世这可是河南第一大城,常住人口上千万。

  这个时代虽然条件有限,但地域可是比后世阔得多,至少也能养下五百万人吧?

  “宛州如今口众几何?”刘协点点头不动声息,继续问道。

  “回陛下,全境共有在籍者二十万户,约一百余万口...”冯唐似乎早已准备好,显得对答如流。

  可是角落处站着的一名青袍官员却是嗤笑了一声,不断摇头。

  “若是迁入生民二百万,卿以为能临时安置否?”刘协敲了敲案台,忽然问道。

  下首的政府领导以及县令们,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两百万人可不是少数目,一个不好闹个民变他们都得玩完。

  “肃静!”

  忽然,座山雕大声一喝,整个大厅顿时安静了下来。这些官员才醒觉上面坐着的是天子,而不是从前那个郡太守。

  “陛下,老臣以为迁入生民如此之巨,不利于南京治安”

  冯唐没有直接回答刘协的话,而是从侧面扯到其他去。目的也就是告诉刘协,霎时间迁入流民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须谨慎行事。

  刘协如何不明,这些都是士大夫们一贯作风。做多就错多,容易被人抓把柄。只有少做事甚至不做事,才能靠资历混到中枢去。

  这些人尸位素餐暮气沉沉,是正值锐意创新的年纪的刘协所不喜的。冯唐还没说完,刘协的剑眉便紧皱不舒了。

  “陛下,臣以为冯少尹之言有所保守!以臣看来,宛州府土地肥沃一马平川,五百万也不在话下!”一个中年官员仪表堂堂,气度沉稳地出列说道。

  咦,这个人的回答却是让刘协整个人都醒神了起来。他当即身子前倾,有些期待地看向对方。

  “哦?爱卿须知此地并非茶楼酒肆,言语得有所根据”言下之意,就是你这叼毛要是牛逼吹得太大,劳资可保你不得。

  “宛州下辖县三十有六,除却弘农也有二十二县。北至伏牛东达汝水,南接襄樊西连上洛。其地足有五十万顷,若按少尹一亩二人之说,可尽养大汉五千万人...”

  中年官员笑意盈盈自信满满,一边比划着手指一边说道。

  刘协这回却是相信了他的话,因为他早就觉得冯唐这个老家伙是在虚言诳骗自己。要不是有过贴近实际的估算,他也不能满口大数据。

  “哼!华提点,平时玩笑就算了,陛下面前可不得胡言乱语...”冯唐老脸微红,脸面有些挂不住了,当即沉下脸呵斥道。

  “我有无胡言乱语冯少尹,梁转运心中有数。要是少尹一时记不清,华歆也不嫌麻烦到各县去丈量...”

  “陛下,万万不可信华歆悖论!”一众州官以及几个县令纷纷走了出来,齐齐躬身。

  看见他们这样子,刘协便放心了。他当即就将不出列的人记住,还有华歆。

  “好了。光武曾云南阳为小天下,如今天下有民五千万,朕估摸南阳也能安置个三五百万人。等到时机成熟,就转移他地...”

  “陛下圣明!”既然天子都开口了,他们这些本来都没有资格列席的人当然不敢违抗。

  “嗯,华歆!”刘协也站起来,负手在背看向华歆。

  “臣在!”

  “朕临时命你为山南道经略司机宜文字,可调用宛州府一切资源,负责接下来的安置难民工作!将无主荒地以及可开垦土地统计清楚,然后合理分配。实在不足,也可向本地大户租借...”

  刘协对于华歆这个人自然不陌生,历史上就是这个家伙逼他让位给曹丕的。不过人才嘛,当然不能因为成见而不用。

  “臣,多谢陛下!”华歆在一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接过了盖上天子大印的临时授命诏书。随即好像想到了什么,再度拱拱手:

  “陛下,臣要举荐二人为助手,不知其可?”

  “自然,是何人?”刘协心中似乎猜到了一点,不过还是试探道。

  “一个是北海人管宁,另一人乃是歆之同乡,名为陶丘洪也!”

  果不出刘协所料,华歆推荐两人刘协都听过他的大宝号。要不是这个时空华歆没有去江南,还可能会把王朗给推荐来了。

  “好,朕允了!遇到甚困难可以直接来找朕,莫要因顾忌而损害移民大计。”刘协说着,亲自给对方接起衣领以示器重。

  华歆感激涕零,连连表忠心。

  安置好了南阳的事情后,刘协当即便启程前往确山以东。因为淮河两岸如今起义不断社会秩序混乱,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等治安问题情况堪忧。

  正所谓高丽有变京师难安,汝南这边乱,直接影响到一衣带水的南阳。所以刘协留下三万骑兵,带着两百神机营东出。

  雪橇车上,只有裴潜对坐同行。而司马懿、杨修以及贾诩都被刘协安排在南京政府帮忙做事,也对冯唐这些老官油起到督促作用。

  刘协在拿下南阳之后已经飞鸽回书长安,任命了杨瓒出知宛州府。自行挑选助手数人,即刻东出潼关然后从东都洛阳南下。

  出了竹沟山口,队伍忽然停下了。车壁被敲了几下,随即传来座山雕大嗓门子的声音。“陛下,是往息县还是慎阳?”

  “汝南!”

  “哦...啊?”外面的座山雕先是点点头,随即惊讶地瞪大眼睛。现在汝南还在楚军的控制之中,极度不安全。直到里面的刘协随即又再度重复了一遍, 他才领命而去。

  汝南

  这个酣战中被遗忘的角落,却有数万楚军守卫着。这些正是溃退的淮北军,被纪灵收拢起来回到汝南防守。这里是袁家宗祠所在,也是顺应大势下的无奈之举。

  纪灵的忠心天人可鉴,不过袁术却是视若无睹或置若罔闻,将其全家斩杀于市。这么大一件事自然无法掩盖,远在汝南的纪灵前日便收到了故友通报来的消息。

  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独自躲在帐中连续数日不吃不喝谁也不见。首领如此,淮北军士卒们更是人心惶惶。他们的家眷都在寿春对岸的潘集一带,连纪灵都被抄家,谁又能保证安全呢?

  思归心切之下,汝南每天都有不少兵卒东逃。而纪灵对此不闻不问,手下部将看在手足之情的份上也没有多加阻拦。使得淮北军逃亡成风,严重影响编制。

  “都督还不愿意进食吗?”一个亲兵校尉来到中军帐边,低声询问道。

  亲兵们纷纷摇头,校尉接过了托盘径直掀帐而入。看到精神萎靡、面容消瘦的纪灵看向舆图发呆,不由一怔。随即悄悄上前,将托盘放到案上然后转身要退出。

  “纪霸,我等应该何去何从?”如同雕像一般的纪灵忽然开口,使得蹑手蹑脚的亲兵校尉略一吃惊停住了脚步。不过听闻纪灵的话,他立即浓眉一竖咬牙切齿。

  “都督何必讲求迂腐仁义?袁术既然敢灭都督家门,末将这就去挖了他家祖坟,夷平袁氏宗祠!”校尉纪霸气冲斗牛,一副谁有我狠的样子。

  纪灵布满血丝的双眼回过神来,仇恨的光芒在闪烁。袁术杀了他全家,说不恨是假的。但他这个人恩仇分明,袁术虽杀他全家,可两个袁老太公都对他纪家不薄。

  纪霸见纪灵久久不答,随即又改了口风:“都督,不若干脆投了刘协?”

  就在这时,一个亲兵在外面大喊。

  “报都督,秦王到达营外...” 三国之七雄归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