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七雄归汉

第380章垂拱(一)

三国之七雄归汉 思无邪 4119 2021-04-06 04:29

  从武都回来,不知不觉离出京已经两个月了。刘协返回陈仓以后,当即又发动民夫进山挖通堰塞的渭水。

  由于山体坍塌面积过大,而山谷又太狭窄,挖掘民夫根本铺不开。所以只能几百人轮流开挖,进度相当缓慢。

  刘协没有继续留在陈仓坐镇,下令将渭水上游沿岸百姓全部迁来陈仓帮手挖河后,就带着伏德等人返京了。

  此时已经四月初,关中平原已经春意浓郁了。夹杂着青草气息的春风吹拂着刘协肩上长发,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万里碧绿,使人心旷神怡。

  只是渭水缩水了许多,只有河心处有少量水流。这些都是各条小支流补充的水,渭水河道中满目尽是坎坷坑坡坭圪塔,不复往日波涛汹涌沣沛满。

  刘协一行正沿着渭水边上的一条古老的官道东行,远处飞檐斗拱的眉坞废墟遥遥在望,令刘协不由自主地想起董卓。

  按照原主的思维,其实对董卓也是又爱又恨的。正是董卓专横的一双大手,把他扶上了大汉第二十五代国君的宝座。

  可又是那双蛮横的双手,将大汉最后的国力消耗一空,让他承担了无能懦弱的罪名。

  刘协纵观历史来看,黄巾只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根基,而董卓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因为有他在,汉室才彻底名存实亡,让如今割据南方的那三个黑帮头目捞了死鸡。

  多少往事已然不堪回首,惟愿时光善待青春年少。

  长城内,古道边,荒草碧连天。刘协所过之处,官道两侧尽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风儿在田间吹过,泛起一阵阵碧绿的波涛。

  刘协胯下的马匹,不由自主地走出了官道跑到田野去啃了几口。

  卧槽你马!刘协从思绪中被拉了回来,当即猛扯缰绳。但奈何胯下畜生实在嘴馋,尝到了麦叶的嫩绿美味竟然任由雷打而四蹄不动了。

  刘协见这匹畜生竟然踩坏了一大片庄家,心中莫名火起。纵身跳下了马,试图用缰绳去抽马面。

  “咻咻...”战马若有所感嘶鸣着眯了眯双眼,但那扬起的缰绳最终却没有抽过来。

  刘协忽然扔掉了缰绳,踩踏到了麦地上去。而且每走一步,都会踮起脚踝,单脚用力踩几下。

  “吁...”伏德和座山雕等人当即止住了坐骑,飞身下马走了过来:“陛下?”

  刘协冲他们摆摆手,随即蹲下来,用手挖起一块泥巴。被挖起的这块泥巴是湿润的,但再往下则是干硬坚固。

  刘协再看向麦地的时候,猛然间发现麦子完全没有同时期该有的高度或株头。整体都显得很矮细,而且新吐的芽也是带着黄褐。

  这让刘协想起一件事,那就是奏报上说的关中自西部地震后两月未雨!

  “喂...尔等在作甚?”一个扛着锄头的老农夫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小跑过来指着刘协大声质问。感情这地是这老头的,见到自家庄稼被践踏谁都有火气。

  座山雕等人刚想暴起呵斥,却被刘协用眼神止住。

  “老人家且息怒,小子并非有意坏你庄稼。”刘协放下泥巴走到田埂,掏出两枚银币给怒气冲冲的老头。

  老头见刘协态度尚好,脸色稍霁。随即,放下锄头还给刘协一个银币又找回了一个银钱和几个银角子:

  “给,不用那么多!不过小伙你得注意,不是谁都有老夫那般好说话!”老头漠视了刘协身后数十骑,言语间颇带训斥口吻。

  刘协堆起笑容一副憨厚小子的模样,冲老头拱了拱手:“晚辈不晓农村路也滑,给老前辈添麻烦啦!”

  “嗯,投稿就来阿里找MC,后宫佳丽带你去装逼...”

  “好,一定一定!对了老前辈,此处濒临渭水,去岁也是普降瑞雪,此地为何如此干旱?”刘协忽然想起了什么,指了指四周围的麦地问道。

  “有屁的瑞雪,今年眉县可邪门了!全关中都下大雪,唯独这方圆百里片雪未降。加上渭水干枯,今年收成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老头的粗鲁让刘协嘴角一阵抽搐,不过回想来时途径这里确实不见有雪。由于当即只顾着西去,并没有留意。不想,右扶风这边当真是祸不单行。

  刘协点点头,没再说什么。拖回马匹的时候,又在田埂的泥土里发现不少蝗虫的卵子。这些大嘴吃货喜旱好碱,这里是完全适合他们滋生的土壤。

  意识到严重的刘协没有过多逗留,骑着马往长安奋蹄疾奔而去。就连外观看起来还是富丽堂皇的眉坞,也略略瞟了几眼了事。

  长安

  这两个月来人们听得最多就是关于地震以及刘协亲自率军荡平趁火打劫的氐人的事。他们一面为渭水堵塞感到担忧,一面为汉军深入高原大胜蛮夷而自豪。

  而政事堂中,气氛同样复杂。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对刘协偷偷溜走感到颜面扫地。百官苦劝,天子却转身就独自去了陈仓,这让他们这些人成了京师人民的笑柄。

  不过木已成舟,他们也只能下令让西部各军务必保证刘协绝对安全。可是,紧接着又传来刘协随张任军出征武都,使得朝廷诸公一夕三惊。

  没办法,谁让他们的利益已经和刘协牢牢捆绑在一起。他们这才体会到,蔡邕嫁女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奈...

  “报...天子已至城外十里,京兆府派人来询问诸公是否出城迎驾?”

  政事堂的会议忽然被一个冒冒失失的堂后官打断,随即大家都沉默下来以杀人于无形的眼神瞥向站在门口的堂后官。

  “额...”堂后官被看得一阵不自在,尴尬地讪笑了一声。

  “孙堂后,天子何时出城了?”赵岐端起茶盏,淡淡地问道。其他公卿也是默默无语,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

  “额...天子...貌似不曾出城...是下官发鸡盲,呵呵!”堂后官连连掌嘴卖笑,随即就要转身退下去。

  “且慢!”一直不说话的士孙瑞,忽然和赵温异口同声地唤道。

  堂后官又转过身来,恭恭敬敬地弯着腰,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既然是天子回来,岂能不去迎接?天子任性,我等身为宰辅可不能锱铢必较!相公,你说是否?”士孙瑞说完,看向斜对面的首相赵岐。

  “嗯,参政所言甚是!”赵岐暗暗咬牙,点头说道。

  士孙瑞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赵岐若是执意不去就是气量狭窄。不用等明日,就可以见御史台那帮人的弹章纷至沓来。

  赵温始终面带笑意,静静看着二人明争暗斗。

  一众宰辅最终还是出城十里,把刘协迎回长安。

  刘协没有小心思去理这些小事,未来得及换掉风尘仆仆的衣袍,就立即来到政事堂主持会议。只见他没有坐下,站在上方让人展开一张关中舆图。

  “诸公,朕回来时途径眉县,发现该地久旱几乎成灾。为缓解当地旱情,朕打算在褒斜水(石头河)至芒水(黑河)之间修一水利灌溉渠道。在渭水来水不足情况下,缓解京西地区旱情...”

  “可陛下,现下各地均农忙,从何处调集民夫?”赵岐反应有些消极,淡淡地说道。

  “那就去抓,大漠之上民夫何其多也?”刘协想到那一个个被剁了脚趾的汉奴,不由双目炯炯。

  “......”一众宰辅纷纷沉默了下来,刘协的话要是传出去必定被那些吃饱没事干的腐儒口诛笔伐。要是当真这么明确去做,他们都会受牵累,毕竟史书是由后人来写的...

  “不,远水难救近过!臣建议陛下先命郑浑勘察好条路后,然后让沿途各乡亭各自分派河段挖掘。朝廷只需提供工具、以及一些肉食医药、技术指导...”士孙瑞见事明快,当即出列拱手道。

  这不是后世生产队的做法吗?刘协这才醍醐灌顶,暗骂自己反应迟钝。

  “好,就依爱卿之言!”刘协重重地点点头,心情变好起来。随即收起了舆图转过身来:“嗯,朕无其他事了,诸公可以去落实各项工作了...”

  刘协当然知道若给这些人一个机会,必定恨不得把自己生撕了吃掉。所以,只有趁机遁走才是最好选择。

  “且慢...”政事堂内众宰辅,板着脸几乎异口同声。

  刘协刚迈开步伐子,听闻后收回脚端起案上茶水轻抿着笑了笑:“额...卿等还有何事?”

  “政事堂最近因忙于西事的缘故,只好将各地奏卷共计十六大车,暂放未央宫待陛下一一批阅...”

  “噗...”刘协一口茶水全部喷了出来,深吸几大口气方才指了指一众老头:“算你们狠!” 三国之七雄归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