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七雄归汉

第319章科举考试(上)

三国之七雄归汉 思无邪 3779 2021-04-06 04:29

  “砰啪啪...”

  翌日清早,贡院大门前。两条如爆竹节又非爆竹节的红色火药爆竹被点燃,发出清脆而又绵长的声音。

  硝烟弥漫了整条道路,不少早早来到等候的考生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滚滚浓烟呛得鼻涕直流。他们连忙捂着口鼻,咳嗽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贡院厚重的朱漆大门被打开。心情激动的考生们踏着红炮纸屑,迈过门槛往考场而去。并没有太多的隆重礼乐,两千报了进士科的考生鱼贯而入。

  刘协也在其中,他今天身穿寻常士子白袍,戴着无梁冠手持折扇,倒也是风度翩翩潇洒俊逸。

  显得气定神闲的他站在周围一言不发甚至紧张得腿脚发软的考生们中间,有种鹤立鸡群的违和感。

  人数众多的考生在胥吏的指挥下分成三队,逐个很进。

  “拼十载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刘协偏头看去,只见一个脱离了队列的白袍考生正负手在背,站在台阶上仰视着考场大门两侧的对联大声朗读。但他的行为并没怎么引起其他人太多注意,毕竟这些字读过书的人都会认。

  但是,这个考生踱步片刻后竟然给对上了:

  “跨三江舟车倾荡求学不惧险,带兄友厚望破釜沉舟榜题名!”

  “好!”

  “妙也!”同在排队的考生,纷纷啧啧称叹。刘协看着侧脸颇为熟悉,上前一看竟然就是昨日相遇的三少爷。

  几个考生抢在刘协前面,过去对着三少爷一齐齐拱手。刘协从他们自报名号得知,这些人竟然是陈群、赵俨、秦宓、徐庶以及马良!

  而三少爷,果然是来自岭南蛮荒,名叫士徽。是原交州刺史,今岭南道观察使士燮的三儿子。要是按照地域论,也算是刘协的老乡了。

  就在刘协想着要不要过去打招呼的时候,后面排队的考生都不约而同地向队伍前列张望。刘协疑惑,也跟着挪侧身子向前看去,只见一个娇小的背影在门口踌躇不前。

  而里面两个长得面相阴鸷的胥吏,正在不断催促他上前去。这个考生游疑了片刻,还是走到一旁去,让后面的考生进去。

  原来这两个胥吏是要对考生进行搜身,防止作弊的情况发生。这个考生让开之后,后面的考生出奇的顺利进入考场。也没发现有人藏东西,故意作弊的小动作。

  考场规则前两天已经公布了,有舞弊出千情况的,一经抓获一律以违法行为论断。而大汉律法严明早已人人耳濡,所以没有几个人选择顶风作案。

  很快,就要轮到刘协了。而那个考生仍旧立在门口内侧,看着两个胥吏的双手从考生头发摸到落脚趾公,脸上一阵小纠结。

  刘协偏头稍稍一窥,见这个考生喉结不隆,细细一看竟然胡须也是假的。看那微微凸起的衣襟,便知道是个女扮男装。这时,这个考生也若有所感地扭过头来看向刘协。

  “是你?”

  两人几乎同时发出惊呼,随即双目相对片刻后,对方先别过脸去。刘协为了不使对方暴露,亲热地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腕拖了进队来:

  “蔡兄不必紧张,待贤弟为你探路啦!”

  这个考生也不顾后面的颇有微词的同学们,依从着排在刘协的背后。俏丽的脸颊微微陀红,低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有种惹人怜爱的感觉。

  终于轮到刘协了,两个胥吏并不知道站在他们面前的正是大汉天子刘协。依旧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对刘协进行摸探搜身。

  其中一个探前身的胥吏恰好侧脸对着刘协的面目,刘协顺其自然地凑近对方的耳边,轻声提醒:“后面这个,乃是蔡家千金...”

  胥吏明显动容了一下,随即和对面胥吏对视一眼点点头。

  刘协走过后,忐忑的蔡琰方才向前迈了两步。两个胥吏似乎之前早被交带,随便探了一下她的发髻和衣物后含糊地放了进去。

  “下一位!”

  蔡琰听闻这三个字方才如释重负,碎步跟上刘协的步伐。刘协也似乎特地放慢步履等她,环视这前方大堂内密集而整齐的桌椅。

  “谢谢你!”蔡琰似乎将胥吏行为的反常归功于刘协身上,当即道了句谢。

  刘协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随即又有着好奇地打量着一身男装的蔡琰。“你又不做官,为何来考科举占他人名额?”

  汉代女官不是没有,但大多数都是在宫中任职。而科举是选拔治理天下的官员,而不是管宫女礼仪的宫官。

  “你不也是?”蔡琰白了他一眼。

  “我...当然是了,我的志向乃是做一县令!”刘协先是一愣,随即下巴微微上扬故作正经地说道。

  “那你说,我的志向又会是甚?”蔡琰挺了挺有些傲人的胸脯,一本正经地看着远方。

  刘协围着她转了一圈,随即凝视着她的双眼,脸上同样不苟言笑:“天碧云遮日,伏羲始人文。昆仑擎重天,山河一步迈!”说完,留下一抹笑意转身走向自己的位置。

  蔡琰娥眉轻蹙,口中反复念叨着刘协的四句五言诗,推敲其中意思。

  不过说到猜字谜她老爹蔡邕才是一代宗师,这种显浅的题目当然难不住蔡琰。只见她一阵明悟之后,低垂下头脸红如血,瞟了一眼刘协背影暗暗嗔啐:

  “我才不要做你的县令夫人!”

  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考生们也各自就位。近两千张桌椅横成排竖成列,单独分隔开来。刘协的位置靠近墙边角落,虽然旁边大窗户但桌下还是蚊子多得到处乱飞。

  他的座位和别人的没什么区别,也是一张红木靠背椅,一张三面边沿设有近一尺高挡板的案桌。

  上面放置着笔架、毛笔和研石墨胶,除此之外,再无一物。刘协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台面立正身姿,环视着偌大考场恍若隔世。

  “嘿!贤弟,你也在?”

  就在刘协出神的时候,一阵口音特别的声音忽然从身侧传来。刘协偏头一看,果然是士徽。这个南方学子虽然大大咧咧不修边幅,但却给人一种爽快的感觉。

  “原来是兄台,当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刘协也不崖岸自高,当即起来拱手回了一礼。

  “呵呵,贤弟好句!话说,愚兄回去之后按照贤弟的说法去做,果然今早那母老虎竟然变成了温顺猫,好生缠人...”

  士徽坐下来后滔滔不绝,大拇指都几乎要把屋顶戳破。

  刘协只是连连谦虚口称不敢,心里还是多谢这个送了他一半天灯的老乡。看来这个时代岭南人,花花肠子远没有中原那么多,人心应该也比较淳朴吧?

  “贤弟,愚兄这回要是大贩一批天灯回去番禺卖,必定能把路上花费赚回来!”士徽一边说一边比划,就差没有把算盘拧出来。

  刘协却是摇摇头:“天灯技术含量不高,用布加松脂就可以做出了。所谓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兄台远来数千里,就是带也得带些许有价值的货物回去!”

  士徽显然已经对刘协心悦诚服,当即伸长脖子好奇地问道:“贤弟不妨透露一二,不论是否赚到钱愚兄改天都送你三五个岭南美女做小妾!”

  好,刘协暗暗点头,这才是做生意的好料!敢尝试,即使亏了钱也得到一个朋友!要知道古人远比后世重友情,李白就曾不花一分钱寄住在各个朋友的家里上十年。

  “清补凉汤料,即是滋补类药材;不知兄台可曾听过?”

  “就是煲骨头或者鸡汤时,配上汤料一起煲,其汤能够除湿热,补身体?”士徽果然是富家子弟,一看就是去到哪吃到哪的主,思考片刻就娓娓道来了。

  “正是!这清补凉...”

  “噔噔噔!”一阵敲钟声,将刘协的话打断。主考官张喜柱着拐杖依旧红光满面,中气十足声若洪钟:“肃静!准备考试!” 三国之七雄归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