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皇宫里
太后摸着手里的竹蜻蜓,冷笑道:“七娘,你的女儿和你还真是与这苏家纠缠不清啊,哀家的这份礼,你可要满意呀。”柔嬷嬷的眼里带着忧虑,“太后娘娘,您这样,皇上那边。”
“哀家这是给他创造机会,谁让他像个木头一样,早点把人拖回宫,不就没那么多问题了嘛?”太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再说了,宫里太无聊了,弄点调味料,这样才好玩嘛。”
御书房
尚渊垣满脸怒气地听着下面人的回禀,“结亲,与他苏家结亲。”尚渊垣冷笑了一声,“朕都不知道,朕的皇后什么时候要与外人结亲了。全牍,拟旨。”
全牍赶紧跪地道:“皇上,三思啊。”
“朕的皇后都快跟人结亲了,你让朕三思。”尚渊垣怒吼道。
“皇上,你此时拟旨不是将七主子往火上烤吗?您的圣旨一下,大殿之上,批判七主子的声音会越来越多,到时,以顾太师为首的世家官员定会阻拦您的。而且,皇上,现在只是城中谣言,您且需三思而后行。”
尚渊垣沉下声来,不在出声,内心的怒气直冒心头,他猛地一拂,御案上的奏折纷纷掉落在地,殿里的宫人们心头一颤,不敢大声出气。
殿外竹韵小心地迈着步子走了进来,颤声道:“皇,皇上,江,江尚书来了。”
“他来做什么?”
全牍心头一喜,连忙说道:“皇上,奴才有一计,可化解此次谣言。”
尚渊垣顿时会了意,“你是说。”
“皇上英明。”
尚渊垣的眉头一松,“让江左入殿。”
“是。”
竹韵松了一口气,“江尚书多谢了。您来的真是太是时候了。”
“江尚书请。”殿内的人都用一种无比感谢的目光望向江尚书,江尚书觉得莫名其妙,他做了什么吗?江左心里很是不解,但面上还是一如平常。
看着殿内的一片狼藉,江左的心头一颤,跪地道:“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江左有何事?”
江尚书拿出了一份奏折,全牍呈了上去,尚渊垣打开奏折仔细浏览着,江尚书趁势说道:“陛下,意下如何?这水车是否批下文书,以用推广。”
尚渊垣合起奏折道:“批,就以京都城郊的河田做为实验点,若是效果拔著,便适时推广。”
“微臣遵旨,微臣这就下去拟文书。”
江尚书快要退下的时候,尚渊垣出声道:“等等,江左,替朕拟一道文书,张贴在京都榜上。”
“敢问皇上是何文书?”
“柳相之女柳望七与苏将军之子奉命制作水车,鞠躬为亲,劳苦功高,工部为二人精神所感动,特提供最好的木料于二位,望二位尽快到工部领取,聊表心意。朕这么说,你明白了吗?”尚渊垣笑着看着低下的江尚书。
江尚书连连点头,“微臣明白了,明白了。”他想到了今日朝野之上恭喜柳相的谣言了,看来皇上是属意柳相的女儿了,不然也不会让这位柳小姐在千寿宴上坐如此位置了。江尚书突然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了,这柳望还真是让人不爽啊。
江尚书的行动能力还是很强的,回到工部后,便立即拟了文书张贴在京都榜上。柳望七与苏礼的谣言这才开始止住了。
京都榜下
众人瞧着榜单上的文书,恍然道:“原来如此,我说,按照柳小姐如此豪放之人,怎会有人甘愿入这水火。没想到竟是奉命行事,怪不得前些日子会在京都郊外的河田看到二人。原来是去踩点了。”
众人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
其中有一人问道:“话说这水车是何物件啊?”
“不知啊?”众人摇了摇头。
“算了,这皇上不是说了吗,到时会在那城郊河田实验,到时若是有兴趣的,去一探究竟便知了,不用在这瞎猜测了。”
“也是,到时再去看看。”
“嗯,嗯。”众人点了点头。
宣辰殿
太后看着回禀,笑道:“没想到这垣儿的速度竟会如此之快,还真是护妻啊。”柔嬷嬷的内心为自家皇上的竖起来大拇指,可以的,皇上,继续加油。
太后的眼里流露出了一丝怨恨,“若是当初,他有像垣儿那样护着七儿那般护着我,垣儿的妹妹就不会胎死腹中了。”
“太后娘娘。”柔嬷嬷安慰着太后,“我们去看看瑠公主吧。瑠公主怕是也想您了。”
“是啊,去瞧瞧瑠姐儿吧。”柔嬷嬷扶起太后往里殿走去。
柳相家
为了让自家夫人消气,柳相扭捏地询问了葛二的意见,“你说怎样才能让夫人消气?”
葛二无比娴熟地从某个地方掏出了一块搓衣板,眼角弯弯,“相爷,这才是王道。”柳相顿时耷拉着脸,小步加慢步地挪向了葛二,不情愿地接过了那块搓衣板,麻利地往青鸢居的地板一跪,喊着:“夫人,我错了。”
青鸢居的柳夫人被他的这一声委屈巴巴地喊声叫地顿时没了怒意,加之宫里传来的消息,也让柳夫人的心放了下来。
柳夫人第一次觉得尚渊垣如此顺眼,她心底的那点不满也随着这次事情的解决消失了,柳夫人嫌弃地看了一眼跪在搓衣板上的柳望,厉声道:“以后,你不许再去给小七儿与皇上找事了,没事就给我好好呆在青鸢居,那都不许去。”
柳相泪眼婆娑道:“夫人。”
“没得商量。”柳夫人拿着擀面杖走到他的面前,横放在了柳望的头上,恶狠狠地说道:“要掉了,再多加一个时辰。”
柳相顿时欲哭无泪,“夫人。”
柳夫人没有理会柳望,对葛二说道:“看着他,要是他敢不从,往后,一人待书房,不用再会青鸢居了。”柳夫人表面上是跟葛二说,实借着葛二来警告柳相。
经过了工部的这一个运作,也不伐他人的背后散播,这则消息在五日内传遍了京都,柳家与苏家结亲的消息变成了柳望七与苏礼因公办事。这些天苏礼也被苏老夫人禁足在了苏家。柳望七也淡漠地不说话,似乎没有受到一点影响,除了平日的膳食时间,剩下的时间都呆在了工坊。
虽说没了苏礼的帮忙,工是缓了不少,但是也没怎么影响进度,毕竟柳家也不缺工匠帮忙。而苏礼之前的画得另一架水车也开始动工了。
另一旁的乐清的心终于定了下来,真是太好了,皇上的手段简直不要太聪明呀,不愧是皇上。 皇后每天都在努力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