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虽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叱咤风云,但却性情沉厚。
李玄霸上朝,免不得要穿上衮服,他的衮服规格最高,但是穿起来也麻烦。
四更时分,杨吉儿就把李玄霸叫了起来,收拾了一番,杨吉儿在他临出门的时候低声说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先缓一缓。”
李玄霸一愣,转而笑道:“放心,你老公还没那么莽撞,大不了老子把李靖弄进书院做老师去。”
说罢,“咣”,把一碗小米粥灌了下去,呵呵一笑出了门,不由捻了捻手指。
留下的杨吉儿一阵低嗔。
夜风微凉,出了门的李玄霸顿感精神一振,秦猛在前面大喝道:“出发!”
众亲卫疾驰而去。
长安城在夜色中似乎变得更大了,进城的时候,秦猛递上了李玄霸的腰牌,到达丹凤门的时候,上朝的重臣们齐聚在那里,互相见礼。
天色渐亮,当众人看见李玄霸疾驰而来,驻马丹凤门时,纷纷施礼。
李玄霸一边还礼一边往前走。
排班他在最前面,也应该他第一个进入丹凤门。最前面的是那些各个部门的大佬,李靖和屈突通等一干兵部尚书形成了一个小团体,排在了左侧,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排在右侧。
“恭喜王爷征战突厥,再立大功!”一个声音响起,却是褚遂良迎了上来。
“过奖,过奖!”李玄霸心中一沉,难道这就要开始了么?褚遂良和民部尚书长孙无忌、御史大夫萧瑀的关系不错,又是礼部尚书,他站出来说话,是不是预示着什么?
“咳咳。”长孙无忌轻咳几声,李玄霸仔细盯着褚遂良,果然见他面色一肃,身体微微后仰。
李玄霸看向长孙无忌笑道:“长孙大人,您若是身体不适,就找孙神仙好好看看,这大唐国事频繁,还少不了您啊。”
长孙无忌笑得真诚:“多谢王爷!”萧瑀的脸色却不好看。
嘿嘿,李玄霸心中暗笑,看来今天还是来对了,问题可能就出现在他们身上。他对李靖那边微微点了点头,没有上去说话。
不久,内侍在门内叫道:“诸臣工上朝!”
众人依照排序,分成两列进了丹凤门,前面有宦官带路,直接进了太极宫。
萧瑀出班,从前往后巡视了一番,才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殿外适时响起一声尖喝:“陛下驾到——”
李世民身穿大袞冕,在内侍和侍卫的守护下缓缓而来。
众人依礼拜倒,齐声呼道:“陛下万岁、万万岁!”
直到李世民上了皇座坐了,他才说道:“诸位平身!”
“谢陛下!”纷纷站了起来。
众人起身之后,稍微冷了一下场。
“关于昨日岭南上奏一事,克明,可曾拿出具体计划?”李世民问道。
“陛下,日前岭南请求扩建医学堂和航海学堂,以及学堂一事,微臣已经和诸位大人商量过了。”这话明显是在提醒今日上朝的李玄霸了,李玄霸对房玄龄拱了拱手,算是致谢。
“我们一致认定,岭南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了,此事需要循序渐进,骤然全面铺开,前景未可预料,还是要谨慎为上,可先允许各县择条件合适的乡里先行设立学堂,县里设医学堂,至于航海学堂,岭南不宜过多,沿海处可增设五六处,此事已经拟旨,交给冯盎负责即可。”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李玄霸也认为即使岭南有了大发展,也不能激进过分,这个消息冯盎早就通知他了,因此他没有不同意见。
“好,既然如此,便可依旨实行。”李世民说道。
“诺!”房玄龄退下。
“陛下,臣有本奏!”褚遂良站了出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讲来!”
“启奏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李靖领军剿灭突厥之时,纵兵抢掠,突厥颉利牙帐珍藏尽数被兵卒瓜分一空,况且北伐大军任意屠杀草原各族实乃有损我天朝名誉。此乃不义不仁的违逆之举,还请陛下依例治罪。”褚遂良怒视李靖说道。
“陛下,”萧瑀站了出来,“臣窃以为,突厥牙帐的财物应为国有,纵兵劫掠而不上缴,此事不可不查。还请陛下着赴三司,彻查此事。”
李玄霸闻言大怒,前线的事情他比谁都明白,褚遂良前面说得有理,但污蔑李靖有违逆之心,这话确实过分了。
眼见李靖一脸愤怒之色,就要站出来说话,旁边的屈突通伸手拉住了李靖的手臂。
“褚大人,这件事情你是从何得知?”李玄霸冷不丁问道。
“呃,此事,自然是有人首告。”褚遂良说道。
“首告?那好,你告诉本王是谁首告,本王绝对不打死他!”李玄霸笑得像只狐狸。
“呃,这……”褚遂良不说话了。
“赵王殿下,此事不可。”萧瑀站了出来,“首告之人不管是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告诉殿下。”
“呵呵,”李玄霸笑道,“萧大人,我大唐北伐军十万余人,历经数月之久方才消灭颉利可汗的几十万大军,将士们死伤多少?又有多少家庭面临破败?你们可知道?”
“现在,因为一两个人的所谓污蔑,就要查探将士们的所作所为,你们是何意?鸟尽弓藏么?还是卸磨杀驴?”
萧瑀大怒,这帽子盖的结实。
“赵王慎言,”李世民说道,“萧大人一心为国 ,必不会有这样的心思。”
“嘿嘿!”李玄霸冷笑道,“私分财物?屠杀各族?不仁不义?这帽子扣的不小啊!”
了解他的人面色一变,知道李玄霸是真生气了。
果然,李玄霸大喝道:“讲仁义?那好,你们告诉老子,突厥寇边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去和他们讲仁义?谁来告诉我?到时候只要有人入侵中原,老子就派你去和他们讲仁义。”
“我呸了,仗打完了,你们开始讲仁义了,没开战前干嘛不讲仁义?娘的,鸡蛋里挑骨头,还有理了你们!”
众人面色大变。
“赵王不可无礼!”一声断喝响了起来,原来是御史中丞魏征,“朝堂之上,岂可口出骂言?”
李玄霸斜了他一眼,笑道:“骂言?嘿嘿!”
没再往下说,但是看他的态度就会知道他要说什么?
“有功奖,有过罚!乃是施法之道,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还是要彻查清楚,还将士们一个清白的。”杜如晦出班说道。
李世民说道:“前朝的将领史万岁打败了达头可汗,可是隋朝对有功的将士们不加以奖赏,因此导致灭亡。我朝必不会这样,李大将军率兵平灭突厥,稳定了北方祸患,应当记录他的功勋。”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李大将军治军无方的罪名还是要处罚的。”褚遂良说道。
李世民明显有点不耐烦了,他看了看李玄霸。
李玄霸根本就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说道:“褚大人,你认为李大将军的所作所为不仁不义,本王还要你解释一番,请你细数他的不仁不义在何处?”
褚遂良看了看长孙无忌和萧瑀,只好说道:“夺人土地,抢掠财物乃是不仁,屠杀各族,尽驱百姓乃是不义。”
“那照您这么说,咱们只需要击败颉利就能做到仁义了是么?”李玄霸说道。
“呃。”褚遂良沉思起来。这话他也不敢乱说。
长孙无忌眼前一亮,接口说道:“赵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也。又有何难解之处?”
“长孙大人说的是,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汉书食货志上》说道:‘陵夷至於战国,贵诈力而贱仁谊,先富有而后礼让。’”论及仁义,孔颖达向来不落人后,这是他家里的道理。
“呵呵,”李玄霸笑了,“且王师以仁义为本,岂宜以多杀敛怨耶?此话有理?”
长孙无忌和孔颖达点头。
“屁的有理!”李玄霸断喝道,“我大唐将士们可曾侵占过自己子民的财物?冒着严寒杀敌难道也要讲仁义?宋襄公的前车之鉴你们不清楚?”
“孟轲拜孔伋为师,就曾请教过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你们不知道?先贤都知道利益为先,什么叫利益?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心,以弘扬道德。”
“难道你们也要只谈仁义,不讲利益?须知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 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
“我们的将士们对侵我家园的敌人就是应该狠,狠到他们惧我天朝,再不敢正眼看我们才是王道。对自己的百姓才能讲仁义。你们,哼哼,你们懂个屁。”
这一席话说的长孙无忌和孔颖达等人面色紫涨,这些东西他们岂能没看过,只是个人理解不同而已,但是李玄霸都把话题上升到敌人和自家百姓的高度了,没人再愿意和他辩解,否则一个通敌的帽子肯定会被扣到头上。
“亲善、亲和,孝悌,和德!皆道,皆理,皆礼。围三缺一是仁;穷寇莫追是仁;有理让三分,凡事留一线,共和、共赢,一样是仁。人敬还情,礼敬还礼;惩恶扬善,扶弱祛恶是义;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盗亦有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义。”李玄霸又说了一通。
长孙无忌等人缓缓点头,沉思在李玄霸的言辞中。
“这些都是什么?道理而已,说说罢了,战场和朝堂一样么?大将军征战在外,一切均以消灭敌人为先,只要我们的将士们不受到威胁,我们的百姓不蒙受损失,就是大功一件。你们的仁义,还是用作谈资罢了。”李玄霸一锤定音。
李玄霸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暗道一声惭愧,要不是大学那会儿参加了一次“仁义”的辩论会,他也说不上来这么许多。
先讲道理,这些都是经典,没人敢提意见。
军中的不同之处,这时候的大臣们谁没上过战场,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他的话没人再反驳。
“大将军行事稳重,治军有方,着中枢拟旨赐给李靖绢二千匹,提升为尚书右仆射。”李世民终结了这次的争论。 逍遥战神李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