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权德舆
德舆,字载之,秦州人。未冠,以文章称诸儒间。韩洄黜陟河南,辟置幕府,复从江西观察使李兼府为判官。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中间累上书直言,迁起居舍人,贞元十五年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初,历兵部侍郎、太子宾客,以陈说谋略多中,元和五年自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舆善辩论,开陈古今,觉悟人主。为辅相,尚宽,不甚察察,封扶风郡公。德舆能赋诗,工古调乐府,极多情致。积思经术,无不贯综,手不释卷,虽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贞元、元和间,为荐绅羽仪。有文集,今传,杨嗣复为序。
【注释】
①秦州:州名,治所在今甘肃天水。
②韩洄:字幼深,德宗继位,担任淮南黜陟使。河南:当为淮南。
③观察使:官名,掌一道州县官的考绩及民政,初设于无节度使的地区,后与节度使职互兼。李兼:贞元元年(785)至六年(790)为江西观察使兼洪州刺史。判官:官名,为观察使的佐吏,协理政事,或备差遣。
④左补阙:官名,属门下省,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
⑤贞元十五年:当为贞元十年(794)。
⑥太常卿:官名,太常寺长官,掌礼乐、郊庙、祭祀等事。
⑦辅相:辅佐帝王的宰相。
⑧尚宽:即以儒家仁厚为治。
⑨察察:斤斤计较。
⑩扶风:郡名,治所在今陕西凤翔。郡公:爵名,晋始有郡公之封,唐世因之。
⑪外饰:粉饰外表,即虚饰。
⑫荐绅:士大夫别称。羽仪:借指表率。
⑬杨嗣复:字继之,一字庆门,深于礼学,为权德舆贡举门生,后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诗多题咏。
【译文】
权德舆,字载之,秦州人。还没成年,就因文章写得好被诸位儒士所称道。韩洄担任淮南黜陟使时,征辟他在幕府中任职,又随从江西观察使李兼在他的使府下担任判官。唐德宗听说他的才能,下诏让他担任太常博士,改任左补阙,在职期间多次上奏书向皇帝直言进谏,迁任起居舍人,贞元十五年(799)担任知制诰,升任中书舍人。唐宪宗初期,担任过兵部侍郎、太子宾客,因为陈述表达的谋略多次有效,元和五年(810)从太常卿职位上拜任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德舆善于辩论,能陈述古今治乱之理,来使皇帝能够领会体悟。担任宰相时期,崇尚仁厚之政,不斤斤计较,封为扶风郡公。权德舆能写诗,精于古风乐府,极富有情思兴致。多年深思儒学,没有不融会贯通的,手上总是拿着书,虽然行为举止没有刻意修饰,他的潇洒温文儒雅的风度,自然而然更加让人倾慕。贞元、元和年间,是当时士大夫的典范。权德舆著有文集,流传至今,杨嗣复为他的文集撰写了序言。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