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汪遵

  遵,宣州泾县人。幼为小吏,昼夜读书良苦,人皆不觉。咸通七年韩衮榜进士。遵初与乡人许棠友善,工为绝句诗,而深自晦密。以家贫难得书,必借于人,彻夜强记,棠实不知。一旦辞役就贡,棠时先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棠讯之曰:“汪都何事来?”遵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洛中有李相德裕平泉庄,佳景殊胜,李未几坐事贬朱崖,遵过,题诗曰:“平泉风景好高眠,水色岚光满目前。刚欲平它不平事,至今惆怅满南边。”又《过杨相宅》诗云:“倚伏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俱为时人称赏。其余警策称是。有集今传。

  【注释】

  ①宣州泾县:当为宣州宣城,治所在今安徽宣城。

  ②韩衮(gǔn):咸通七年(866)丙戌科状元,韩愈之孙。

  ③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咸通进士,授泾县尉,又曾为江宁丞,工诗文。传见本书卷九。

  ④灞、浐:灞水和浐水的合称。灞水,关中人川之一,即今灞河,在陕西中部,为渭河支流。浐水,关中八川之一,源出今陕西蓝田西南北流至西安,东入灞水。

  ⑤都:都头,对吏员的称呼。

  ⑥就贡:指应举。

  ⑦研席:砚台与几席,指读书的地方。

  ⑧李相德裕:即宰相李德裕。平泉庄:唐宰相李德裕别墅,位于东都洛阳南部,内有台榭水泉之胜,四方奇花异草毕备。

  ⑨朱崖:即“珠崖”,因崖边出珍珠得名,唐时称崖州,治所在今海南海口琼山区。

  ⑩“平泉风景好高眠”以下几句:引诗题为《题李太尉平泉庄》,意谓平泉山庄的风景适合闲居,满目都是美好的湖光山色,罗列眼前。刚想面对着这些美景,平复心中不能平复的事情,却不想被贬谪到崖州,到今天他的惆怅之情还弥漫在南边。

  ⑪杨相:指宰相杨收。

  ⑫“倚伏从来事不遥”以下几句:意谓祸福相互倚伏的道理从来就不远,比如杨收就没多久平步青云成为宰相。刚到青云转眼又跌落平地,从宰相被贬谪,赐死,竟还不如平地了,只有故宅大门寂寞地对着空空如也的古槐树。倚伏,谓祸福互相转化。语出《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

  汪遵,宣州泾县人。年幼担任小吏员,白天黑夜勤奋刻苦地读书,人们都没察觉。咸通七年(866)韩衮那一榜的进士。汪遵起初跟乡里人许棠关系很好,工于绝句诗的创作,却深自韬晦,密不告人。因为家里贫寒难有书读,必须从别人那里借书,就通宵强记,而许棠对此一点儿也不知道。一天汪遵辞去吏役去应举,许棠当时已先在京都,偶然送客到灞水、浐水之间,忽然在路上遇到汪遵,行装、仆人都很少,许棠问他说:“汪都头因为什么事来京都?”汪遵说:“这次来应举。”许棠生气地说:“你个小吏员一点不思量,却想跟我许棠一同读书应考吗?”很是侮辱怠慢他。后来汪遵考中功名五年之后,许棠才刚刚考中进士。洛阳城中有宰相李德裕的平泉庄,风景特别优美,李德裕不久就因事被贬谪到崖州,汪遵经过此地题诗说:“平泉风景好高眠,水色岚光满目前。刚欲平它不平事,至今惆怅满南边。”还有一首《过杨相宅》说:“倚伏从来事不遥,无何平地起青霄。才到青霄却平地,门对古槐空寂寥。”都被当时人们称赞欣赏。其他的诗歌跟这些诗歌一样精警。有集子如今流传着。

  ○汪遵,泾之一走耳。拔身卑污,夺誉文苑。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昔沟中之断,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与夫朱门富家,积书万卷,束在高阁,尘暗签轴,蠹落帙帷,网好学之名,欺盲聋之俗,非三变之败,无一展之期,谚曰:“金玉有余,买镇宅书。”呜呼哀哉!

  【注释】

  ①阅市偷光:指贫士勤奋好学。阅市,指东汉王充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偷光,指凿壁借光的故事,西汉匡衡学习勤奋,家贫,苦于夜晚无烛照明读书,便凿穿隔墙,使邻家烛光透过孔洞,就着这点光亮而读书。

  ②沟中之断:借指被弃置不用的人。语出《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

  ③签轴:加有标签便于检取的卷轴,常用以泛称书籍。

  ④蠹(dù):虫子。帙帷:包书的布套。

  ⑤三变之败:语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蠹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译文】

  ○汪遵,不过是泾县的一个吏员罢了,却从卑微污浊之地挺身而出,在文坛获得声誉。家里贫寒,借书来看,夜以继日,古人阅市偷光的故事,大概也不过如此。过去是沟中被遗弃的断木头一样无用的人,如今成为宴席上美味佳珍一般的珍贵之人,大丈夫自我修身,不应当像汪遵这样吗?跟那些朱门大户的富贵之家相比,他们集藏万卷之多的书籍,却束之高阁,任灰尘黯淡书签和卷轴,任虫子落满包书的函套,网罗喜好学习的名声,用来欺骗盲聋的世俗之人,即使还没有“三变”败家,为期也不会很远,谚语说:“金玉有余,买镇宅书。”哀痛啊哀痛!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