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薛逢
逢,字陶臣,蒲州人。会昌元年,崔岘榜第三人进士,调万年尉,未几,佐河中幕府。崔铉入相,引直弘文馆,历侍御史、尚书郎,持论鲠切,以谋略高自显布衣中。与刘瑑交,而文辞出逢下,常易瑑。及当国,有荐逢知制诰者,瑑猥言先朝以两省官给事、舍人治州县乃得除,逢未试州,不可,乃出为巴州刺史。初及第,与杨收、王铎同年,而逢文艺最优。收辅政,逢有诗云:“谁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收衔之,斥为蓬、绵二州刺史。及铎相,逢又赋诗云:“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毫轻。”铎怒。中外亦鄙逢褊傲,迁秘书监,卒。逢晚年岨峿宦途,尝策羸赴朝,值新进士榜下,缀行而出,呵殿整然,见逢行李萧条,前导曰:“回避新郎君!”逢冁然,因遣一介语之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其人辟易。
【注释】
①蒲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②崔岘(xiàn):会昌元年(841)辛酉科状元。
③万年:县名,治所在今陕西西安。
④河中:方镇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
⑤崔铉:字台硕,会昌三年(843)为相,以与李德裕不协罢,宣宗初复相,后累更淮南、山南东道诸镇,卒于荆南。少有诗名,《咏架上鹰》诗为人所称。
⑥弘文馆:隶属门下省,置学士,掌刊正图籍、教授生徒,并参议朝廷礼仪制度。
⑦尚书郎:尚书省各曹的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皆通称尚书郎。
⑧刘瑑(zhuàn):字子全,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中十一年(857)加检校礼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同年十二月入朝拜相,任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⑨猥(wěi)言:卑劣地说。两省:指门下省和中书省。给事:即给事中,门下省重要职官,职责为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等。舍人:即中书舍人。
⑩巴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巴中。
⑪杨收:字藏之,唐宣宗时进士,历任渭南县尉、侍御史、长安县令等职,唐懿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铎:字昭范,会昌元年(841)进士及第。咸通十二年(871),由礼部尚书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符五年(878),授江陵、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次年,自请督军镇压北上的黄巢起义军。后随僖宗入蜀,复为宰相,任诸道行营都统,权知义成节度使。
⑫“谁知金印朝天客”两句:引诗题为《贺杨收作相》,意谓谁能知道那个带着金印朝见皇帝的宰相杨收,是那个当年跟我一起为别的宰相就任而让开道路的人呢?意谓杨收虽做宰相,跟我也没什么区别,他不过是赶上时机罢了,而我的时机却没有。据学者考证,杨收和王铎当时在刘瑑阻碍薛逢的文牒上都签字同意,故薛逢写诗讥讽。金印,指宰相所带黄金玺印。沙堤,唐天宝以来,宰相初拜,府县必使人铺设专用的沙面道路。
⑬蓬:即蓬州,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南。绵:即绵州,治所在今四川绵阳。
⑭“昨日鸿毛万钧重”两句:意谓昨日没有做宰相,连鸿雁的羽毛都有万钧之重,今日做了宰相后,连高大的山岳也像一根毫毛那么轻盈。此诗句含义颇丰,即可理解为王铎没做宰相前慎重到连一根鸿毛也视若万钧之重,做了宰相后连山岳都轻视,表现王铎对薛逢前恭后倨的转变;也可理解为昨日王铎这根微不足道的鸿毛做了宰相后就有万钧之重,而原在他眼中如山岳一般的薛逢,今日如一根毫毛般微不足道。总之,讽刺辛辣。
⑮中外:朝廷内外。褊傲:褊狭傲慢。
⑯岨峿(jǔ wǔ):山交错不平貌,这里指不顺当。
⑰缀行:紧跟着行走。
⑱呵殿:古代官员出行,仪卫前呵后殿,喝令行人让道。
⑲冁(chǎn)然:面含笑容的样子。
⑳一介:一个人。
(21)贫相:谓虽然暴发暴富,却仍不能脱其贫贱寒伧之色。
(22)阿婆:对老年妇人的敬称。
(23)辟易:惊退。《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译文】
薛逢,字陶臣,蒲州人。会昌元年(841),崔岘那一榜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调任万年县尉,没多久,去河中节度使府担任僚佐。崔铉入朝为宰相,引荐薛逢在弘文馆值班,担任过侍御史、尚书郎,每次论奏都耿直恳切,以高超的谋略自在平民中显扬名声。跟刘瑑交往,而刘瑑文采词藻不及薛逢,薛逢常常轻视他。等他当宰相,有人推荐薛逢担任知制诰,刘瑑鄙视地说前朝任命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舍人都需要他们先治理过州县,才能担任,但薛逢还没试任过州郡,不行,于是出任巴州刺史。起初,刚中进士,薛逢跟杨收、王铎同榜进士及第,而薛逢文藻才艺是最优秀的。杨收担任宰相,薛逢有诗送给他说:“谁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杨收对他怀恨在心,贬斥他担任蓬州、绵州两州的刺史。等到王铎担任宰相,薛逢又写诗送给他说:“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毫轻。”王铎读完大怒。朝廷内外也都鄙薄薛逢褊急傲诞,后来升迁为秘书监,就去世了。薛逢晚年在仕途上很不顺利,曾经驾着驽马赶赴朝廷,适逢新一年的进士放榜,新进士们紧跟着出来,前呼后拥的随行人员阵容整齐,见到薛逢出行所带的物品、仆人很萧条,就上前指示他说:“给新进士们让下路!”薛逢哈哈大笑,就派遣一个仆人告诉他说:“开路的人别露穷相,即使是老婆婆,十五岁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在脸上东涂西抹过。”那个随从人员惊退让开。
○逢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而自有豪逸之态,第长短皆率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盖亦当时所尚,非离群绝俗之诣也。夫道家三宝,其一不敢为天下先,前人者孰肯后之,加人者孰能受之?观逢恃才怠傲,耻在喧卑,而喋喋唇齿,亦犹恶醉而强酒也。累摈远方,寸进尺退,至龙钟而自愤不已,盖祸福无不自己求者焉。有诗集十卷,又别纸十三卷,赋集十四卷,今并行。
【注释】
①道家三宝:《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
②加人:驾凌、凌辱别人。
③喧卑:喧闹卑微。
④恶(wù)醉而强(qiǎng)酒:害怕喝醉却偏要勉强喝酒。语出《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比喻行为和目的截然相反。
⑤摈:摈弃。
⑥龙钟:衰老貌。
⑦盖祸福无不自己求者焉:语出《孟子·公孙丑上》:“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⑧别纸:即书札的别称。
【译文】
○薛逢天资本来就高,学识才力也很丰赡,所以不须特别辛苦思索,写的诗自是豪放飘逸的姿态,无论长篇短篇都是突然之间就写完了,难免会有失于肤浅直白庸俗的地方,这也是当时所推尚的,不是超群绝俗达到的境界。道家讲究三宝,其中之一就是不敢争做天下最前面的那个人,在别人前面的人,谁愿意在你后面?侮辱别人的人,谁能够忍受被你侮辱?看薛逢倚仗才华懈怠傲慢,本耻于官位低下,却唇齿间喋喋不休,也就像口上说讨厌喝醉却勉强着要喝酒的人一样啊。他多次被摈弃在远方,进一寸退一尺,到老了自己还在不停地愤慨,大概人的灾祸或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招来吧。有诗集十卷,又有书札集子十三卷,赋集十四卷,如今都流传着。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