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皎然上人

  皎然,字清昼,吴兴人。俗姓谢,宋灵运之十世孙也。初入道,肄业杼山,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羽于寺旁创亭,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落成,湖州刺史颜真卿名以“三癸”,皎然赋诗,时称“三绝”。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预其论著,至是声价藉甚。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高僧集上人文十卷藏之,刺史于为之序。李端在匡岳,依止称门生。一时名公,俱相友善,题云“昼上人”是也。时韦应物以古淡矫俗,公尝拟其格,得数解为贽,韦心疑之,明日,又录旧制以见,始被领略,曰:“人各有长,盖自天分。子而为我,失故步矣,但以所诣自名可也。”公心服之。

  【注释】

  ①“皎然”两句:据学者考证,皎然,法名昼,字清昼,一字皎然。

  ②吴兴:郡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③宋:指南朝刘宋。灵运:指谢灵运,小名客儿,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开创中国山水诗派。

  ④肄(yì)业:修习课业。杼(zhù)山:即今浙江湖州西南的宝积山。

  ⑤灵彻:即灵彻上人,诗僧。传见本书卷三。陆羽:字鸿渐,与颜真卿、皇甫曾、权德舆、皎然、李季兰等交好,著有《茶经》。传见本书卷三。妙喜寺:在湖州杼山,颜真卿有《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

  ⑥羽于寺旁创亭:据颜真卿《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三癸亭乃颜真卿所建,由陆羽命名。

  ⑦癸丑岁:古代以干支纪年月日,癸丑岁指大历八年(773)。癸卯朔:指朔日为癸卯日的月份,此指十月。旧历每月第一日称为朔日,因以朔日的干支指称该月。癸亥日:即二十一日。故三癸亭建成时间为大历八年(773)农历十月二十一日。

  ⑧颜真卿:字清臣,大历七年(772)任湖州刺史。

  ⑨皎然赋诗:皎然有《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诗。

  ⑩郡斋:郡守的府第。《韵海镜源》:书名,三百六十卷,天宝末始撰,大历九年(774)撰成。该书于陆法言《切韵》之外增出一万四千七 百六十一字,以经史子集中两字以上成句者,广事编纂,故名“韵海”;以其镜照源本,无所不见,故名“镜源”。全书已佚,今仅存黄奭辑本一卷。

  ⑪集贤御书院:集贤殿书院别称,集贤院为唐代皇帝读书处,故有御书院之称。

  ⑫于(dí):字允元,德宗时任湖州刺史,宪宗时入朝任宰相。

  ⑬李端:字正己,传见本卷前文。匡岳:即庐山,传说周时匡俗在此求仙,故也称匡山、匡庐。

  ⑭依止:梵文Asraya的意译,指依附于智德等处而不动摇。门生:门下弟子。

  ⑮数解:多首。贽:拜访别人时所携的礼物。

  ⑯领略:接受,欣赏。

  【译文】

  皎然字清昼,吴兴人。俗姓谢,刘宋谢灵运第十代子孙。刚进入佛教时,在杼山学习修行,与灵彻上人、陆羽一起居住在妙喜寺。陆羽在妙喜寺旁边创建了一座亭子,因为是农历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建成,湖州刺史颜真卿就用“三癸”来给亭子命名,皎然为它写诗,当时被称作“三绝”。颜真卿曾经在郡守府第召集文人们修撰《韵海镜源》,皎然参预了这本书的编撰,到这时候名声和身价变得更加盛大。贞元年间,集贤殿书院收取高僧的文集,收藏了皎然的诗文集十卷,刺史于为他的集子写序。李端在庐山时,皈依他,在他面前自称弟子。一时间有名之士,都来跟他交朋友,题中称作“昼上人”的就是指他啊。当时韦应物用古朴平淡的诗风来矫正流俗,皎然曾模仿他的诗格,写出几首作为初次拜见韦应物的礼物,韦应物心里为之疑惑,第二天,皎然又誊录自己以前写的诗歌求见,才得到韦应物的欣赏,说:“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大概源自天赋。您却学我,迷失了自身的特点,只要用您所达到的造诣自成名家就可以了。”皎然从心里佩服他。

  往时住西林寺,定余多暇,因撰序作诗体式,兼评古今人诗,为《昼公诗式》五卷,及撰《诗评》三卷,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公性放逸,不缚于常律。初,房太尉琯早岁隐终南峻壁之下,往往闻湫中龙吟,声清而静,涤人邪想。时有僧潜戛三金以写之,惟铜酷似,房公往来,他日至山寺,闻林岭间有声,因命僧出其器,叹曰:“此真龙吟也。”大历间,有秦僧传至桐江,皎然戛铜碗效之,以警深寂,缁人有献讥者,公曰:“此达僧之事,可以嬉禅。尔曹胡凝滞于物,而以琐行自拘耶?”时人高之。公外学超然,诗兴闲适,居第一流、第二流不过也。诗集十卷。

  【注释】

  ①西林寺:在今江西九江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西,与东林寺相对。

  ②定: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指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正受所观之法,保持不昏沉、不散乱的精神状态。

  ③撰序:撰写,撰述。

  ④《昼公诗式》:即皎然《诗式》,是一部论诗专著,立“四不”“二要”以及“高”“逸”等十九字为标准,辩体品格,强调高远,追慕玄妙,开以禅理论诗先例,对司空图、严羽的诗论有一定影响。

  ⑤狂澜:汹涌的波涛,此喻诗歌潮流。

  ⑥骚雅:《离骚》和《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指它们所奠定的富于文采而又情致雅正的风格传统。

  ⑦房太尉琯:即房琯,字次律,安史乱中,被唐玄宗授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宝应二年(763)拜刑部尚书,赴任途中病卒,赠太尉。

  ⑧湫(qiū):水潭。

  ⑨僧潜:名叫潜的僧人。戛(jiá):敲击。三金:三种金属。此事见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序。

  ⑩桐江:指钱塘江干流自建德梅城镇至桐庐县城一段,此谓桐江流域一带。

  ⑪深寂:远离一切相状,叫做深;远离一切分别念,叫做寂,这里形容刻意追求深寂而入魔障的状态。

  ⑫缁人:指僧人。

  ⑬嬉禅:以禅为嬉戏。

  ⑭琐行:犹“细行”,指小事小节。

  ⑮外学:佛教学者对佛经以外的学问的通称。

  【译文】

  皎然以前住在西林寺,修行定慧之余多有闲暇,因此撰述写诗的体制和格式,并评论古今诗人的诗作,写成《昼公诗式》五卷,还有他撰写的《诗评》三卷,都议论精确恰当,取舍遵从公道,批评矫正不健康的诗歌潮流,把体现《离骚》雅诗特色的作品突出出来。皎然性格放荡飘逸,不束缚于常规。起初,太尉房琯早年隐居在终南山的岩壁之下,常常听闻水潭中有龙吟叫,声音清澈而宁静,能消除人的邪念。当时有一位叫潜的僧人,敲击三种金属来模拟这种声音,只有铜模仿出来的特别像,房琯来往山中,有一天来到僧潜所在的山寺,听到丛林山岭之间有龙的吟叫声,便让僧人拿出他的乐器,感叹着说:“这是真正的龙吟啊。”大历年间,有秦地的僧人把这方法传到桐江,皎然敲击铜碗来模拟龙吟声,用以警醒刻意追求深寂之境而入魔障的僧人,僧人中有人讥讽他,皎然说:“这是通达僧人的事情,能够以禅为戏。你们何必凝心滞碍在物象上,用小节把自己拘束起来呢?”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高见。皎然佛学以外的学问也很高超,诗歌兴致闲淡适意,高居第一流、第二流也没有问题啊。有诗歌集子十卷。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