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杜牧

  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搢笏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尝以从兄悰更历将相,而己困踬不振,怏怏难平。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后人评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急也。

  【注释】

  ①京兆:具体为京兆万年,治所在今陕西西安。

  ②韦筹:大和二年(828)戊申科状元。

  ③侍郎崔郾(yǎn):字广略,贝州武城(今属河北)人。长庆四年(824)以给事中充翰林侍讲学士,十二月改中书舍人。宝历二年(826)出守本官,十月进礼部侍郎,大和元年至二年(827—828)两知贡举,擢杜牧等登第。

  ④太学博士:官名,掌教文武官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太学生者。吴武陵:原名侃,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举进士,唐穆宗长庆初年,主管北边盐务,入朝为太学博士,曾推荐杜牧以第五名登进士第,当时有“知人”之誉。与韩愈、柳宗元等人交往。策蹇:鞭策驽钝之马。

  ⑤尘露:尘埃和露水,喻指微不足道的贡献。

  ⑥《阿房宫赋》:阿房宫为秦始皇所建宫殿群,后被项羽焚毁,杜牧以夸张手法描绘当年阿房宫宏大华丽,意在讽刺唐敬宗大建宫室。搢笏(jìn hù):把笏板插在腰带上。

  ⑦状头:即状元,古代科举考试殿试一甲第一名。

  ⑧贤良方正科:科举制科之一。

  ⑨沈传师:字子言,沈既济之子,宝历二年(826)拜尚书右丞,复出为江西观察使。工诗能文,其诗多为赠和题咏之作。团练府巡官:即团练使府巡官,为团练使的属官,掌巡察事务,地位在判官、推官之次。

  ⑩牛僧孺: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长庆三年(823)任宰相,宝历元年(825)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再次升任宰相,后又历任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等职,与李宗闵交结,同为“牛党”首领。淮南节度:方镇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⑪左补阙:官名,隶于门下省,职掌规谏讽谕,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

  ⑫黄:即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州。池:即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睦:即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桐庐一带。

  ⑬考功郎中:官名,尚书省吏部考功司长官,总掌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并详加簿录。

  ⑭龊龊(chuò)小谨:在细小的事情上过分谨慎。

  ⑮平昔:平时。

  ⑯悰:即杜悰,杜佑之孙,尚宪宗女岐阳公主,为银青光禄大夫、殿中少监、驸马都尉,历迁至司农卿,会昌中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中初出镇西川,官至太傅,封邠国公。

  ⑰困踬(zhì):困厄,受挫。

  【译文】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善于写文章。大和二年(828)韦筹那一榜的进士,跟厉玄是同学。起初没有考中进士,来东都洛阳,当时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着他的驽钝的马来进见拜谒说:“礼部侍郎大人,您凭着丰茂的德行和宏伟的声望,来给圣明的君王挑选才士,我怎敢不略微用力帮点小忙。以前偶然见到文学士子十几个人,眉毛飞扬,拍着手掌,一起阅读一卷文书,我看了它,是来考进士的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这个人,真是王佐之才啊。”于是拿出书卷,把笏板插在腰带上大声朗诵这篇赋,崔郾特别欣赏。吴武陵说:“请大人让他当状元!”崔郾说:“状元已经有别人了。”吴武陵说:“得不到状元的话,就请给他第五名。如果还不行,就请你把他的赋还给我!”言辞激烈,脸色严肃。崔郾说:“诸位考生常说杜牧疏朗旷荡,不拘小节,但我敬奉你的教诲,让他以第五名考中,不敢再变了。”后来又考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推荐他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又担任过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使府上的掌书记,拜任侍御史,累积升迁左补阙,做过黄州、池州、睦州三个州的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身份担任知制诰,升为中书舍人。杜牧刚烈正直有出众的气节,不在细小的事情上小心翼翼,敢于评论军国大事,尤其在指陈国家的利弊上深中肯綮,兵法军事,都是他平时留心的方面。曾因为从兄杜悰多次做过宰相和将帅,而自己却困顿不振,心里郁闷难以平静,去世的时候才五十岁。临终之际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焚烧了很多他所撰写的文章。杜牧诗歌情感豪放俊迈,诗歌语句都很震惊人,有识之士将他比作杜甫,因此称他们为“大杜”“小杜”来加以区别。后人评价杜牧的诗歌,说是像铜质弹丸跑下长坂,骏马从长坡上奔腾而下,意在说他的诗歌圆融痛快振奋迅疾啊。

  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时淮南称繁盛,不减京华,且多名姬绝色,牧恣心赏,牛相收街吏报“杜书记平安”帖子至盈箧。后以御史分司洛阳,时李司徒闲居,家妓为当时第一,宴朝士,以牧风宪,不敢邀。牧因遣讽李使召己。既至,曰:“闻有紫云者妙歌舞,孰是?”即赠诗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袖一时回。”意气闲逸,傍若无人,座客莫不称异。大和末,往湖州,目成一女子,方十余岁,约以“十年后吾来典郡,当纳之”,结以金币。洎周墀入相,上笺乞守湖州,比至,已十四年,前女子从人,两抱雏矣。赋诗曰:“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此其大概一二,凡所牵系,情见于辞。别业樊川,有《樊川集》二十卷,及注《孙子》,并传。同时有严恽,字子重,工诗,与牧友善,以《问春》诗得名。昔闻有集,今无之矣。

  【注释】

  ①御史:指分司东都留台御史,官名,属御史台台院,由侍御史一人充任,主管东都留台事务。分司:唐以洛阳为东郡,分设在东都在中央官员称分司。

  ②李司徒:指李愿,李晟子,历任刑部尚书、凤翔节度使,穆宗时,任宣武军节度使,性奢侈,又峻威刑,于军乱中逃出,贬为隋州刺史,不久复任河中、晋、绛等节度使,卒赠司徒,故称。

  ③风宪:指御史观民风,正吏治之举。

  ④“华堂今日绮筵开”以下几句:诗意谓华美的堂中今日举行丰盛的筵席,是谁叫来了分司东都御史杜牧过来?他忽然口出狂言震惊四周的宾客,只为了那个舞着两截红袖的舞女一时回头望他一眼。据学者考证,此事不足信。绮筵,丰盛精美的筵席。

  ⑤目成:两心相悦,以目传情。

  ⑥洎(jì):等到。周墀(chí):字德升,汝南(今河南上蔡)人,宣宗大中二年(848)拜相,以兵部侍郎召判度支,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⑦“自恨寻芳去较迟”以下几句:诗意谓遗憾自己因寻找芳香的花朵而离开得比较晚,不必心怀惆怅怨恨花开的时候那么美好。如今风吹着花朵凋零一片凌乱,绿叶成阴,枝头挂满果子。据学者考证,这也是小说家言,根据诗意中的花落结果子,来比喻女子结婚生子。狼藉,凌乱。

  ⑧樊川:水名,在陕西长安南。汉樊哙食邑于此,故名。

  ⑨《问春》:原诗题为《落花》,诗为:“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译文】

  杜牧容貌姿态很美,喜欢唱歌跳舞,风月之情很放纵,不能自已。当时淮南史称繁荣昌盛,跟京都相比也不减色,而且常有绝色的著名歌姬,杜牧纵心游赏,宰相牛僧孺所收到的街上小吏报告“掌书记杜牧平安无事”的小帖子,甚至装满箱子。后来杜牧担任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当时司徒李愿闲居在家,他家的歌姬在当时号称第一,他宴会款待朝中官员,因为杜牧是御史,不敢邀请。杜牧便派人暗中讽喻李愿,让他邀请自己。杜牧到了宴会后,就说:“听说有个叫紫云的歌姬歌舞曼妙,哪个是她?”当下就写诗赠送给她说:“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袖一时回。”杜牧意态气度悠闲飘逸,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在座的宾客没有不惊异的。大和末年,前往湖州,跟一位女子眉目传情,她才十来岁,杜牧跟她相约“十年以后来做湖州太守,到时当会纳她为妾”,用黄金钱币结下誓约。等到周墀入朝担任宰相,杜牧上书乞求做湖州太守,等他到湖州,已过去十四年,以前那个女子嫁给别人,已经生过两个孩子了。杜牧写诗说:“自恨寻芳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这些大概只是他风流韵事中的一两个,凡是他所牵挂联系的,其中的情感都呈现在诗中。有山庄在樊川,写有《樊川集》二十卷,和注释《孙子》,都流传下来。跟杜牧同时的有一位叫严恽,字子重,工于写诗,跟杜牧关系很好,凭着《问春》诗获得名声。过去听说有集子,如今已经没有了。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