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新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主要参考文献
B
《白居易集笺校》,〔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晋〕葛洪著,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北山录》,〔唐〕神清著,《大正新修大藏经》(以下简称《大正藏》)第52册,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张勇著,中华书局,2016年。
C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禅与老庄》,徐小跃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禅源诸全集都序》,〔唐〕宗密著,《大正藏》第48册。
《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本)》,洪修平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春秋繁露义证》,〔汉〕董仲舒著,〔清〕苏舆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注,〔唐〕徐彦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春秋集传纂例》,〔唐〕陆质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42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
《春秋左传正义》,〔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徂徕石先生文集》,〔宋〕石介著,陈植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
D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唐〕澄观述,《大正藏》第35册。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宗密著,《大正藏》第39册。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宋〕蕴闻编,《大正藏》第47册。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著,章巽校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道藏书目提要》,潘雨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道藏源流考》,陈国符著,中华书局,1986年。
《道德真经广圣义》,〔唐〕杜光庭著,《道藏》第14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1988年。
《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萧登福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道教概论》,李养正著,中华书局,1989年。
《道书辑校十种》,蒙文通著,巴蜀书社,2001年。
《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胡孚琛、吕锡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孙亦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顿悟入道要门论》,〔唐〕大珠慧海撰,《大藏新纂卍续藏经》(以下简称《续藏经》)第63册,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倡印,2006年。
E
《二程集》,〔宋〕程颢、〔宋〕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
F
《法苑珠林校注》,〔唐〕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范仲淹全集》,〔宋〕范仲淹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方舆胜览》,〔宋〕祝穆著,〔宋〕祝洙增订,中华书局,2003年。
《佛教史》,杜继文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佛说盂兰盆经疏》,〔唐〕宗密著,《大正藏》第38册。
《佛学与隋唐社会》,张国刚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佛祖历代通载》,〔元〕念常著,《大正藏》第49册。
《佛祖统纪》,〔宋〕志磐著,《大正藏》第49册。
《付法藏因缘传》,〔北魏〕吉迦夜等译,《大正藏》第50册。
G
《高僧传》,〔梁〕慧皎著,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
《公羊学引论》,蒋庆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广成集》,〔唐〕杜光庭著,董恩林点校,中华书局,2011年。
《广弘明集》,〔唐〕道宣著,《大正藏》第52册。
《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梁超然、谢汉强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H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明〕憨山德清著,《续藏经》第73册。
《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韩柳文新探》,胡楚生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韩柳文学论》,〔日本〕松本肇著,孙险峰译,中华书局,2014年。
《韩柳文研究法》,林纾著,台湾广文书局,1964年。
《韩柳新论》,方介著,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
《韩学研究》,张清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黄云眉著,齐鲁书社,1980年。
《韩愈评传》,卞孝萱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韩愈研究新论——思想与文章创作》,〔日〕市川勘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韩愈研究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83年。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汉书》,〔汉〕班固著,〔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2000年。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上海书店,1991年。
《河东先生集》,〔唐〕柳宗元著,宋廖氏世彩堂刻本。
《河东先生集》,〔唐〕柳宗元著,张勇校点,《儒藏》精华编第20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弘明集》,〔梁〕僧祐著,《大正藏》第52册。
《后汉书》,〔宋〕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
《淮南鸿烈集解》,〔汉〕刘安主编,刘文典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黄氏日钞》,〔宋〕黄震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710册。
《惠能评传》,洪修平、孙亦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J
《集古今佛道论衡》,〔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2册。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2008年。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撰,《大正藏》第51册。
《旧唐书》,〔五代〕刘昫等编,中华书局,1975年。
《居士传》,〔清〕彭际清编,《续藏经》第88册。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L
《老子想尔注校证》,饶宗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乐邦文类》,〔宋〕宗晓编,《大正藏》第47册。
《楞伽师资记》,〔唐〕净觉撰,《大正藏》第85册。
《礼记译注》,杨天宇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李觏集》,〔宋〕李觏著,中华书局,1981年。
《李文公集》,〔唐〕李翱撰,《四部丛刊初编》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
《历代崇道记》,〔唐〕杜光庭著,《道藏》第11册。
《历代法宝记》,《大正藏》第51册。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79年。
《临川先生文集》,〔宋〕王安石著,中华书局,1959年。
《刘禹锡丛考》,卞孝萱撰,巴蜀书社,2000年。
《刘禹锡年谱》,卞孝萱著,中华书局,1963年。
《刘禹锡评传》,卞孝萱、卞敏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刘禹锡全集》,〔唐〕刘禹锡著,瞿蜕园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柳文指要》,章士钊著,文汇出版社,2000年。
《柳先生年谱》,文安礼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柳宗元传论》,孙昌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柳宗元大辞典》,吴文治、谢汉强主编,黄山书社,2004年。
《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蔡自新主编,珠海出版社,2003年。
《柳宗元集》,〔唐〕柳宗元著,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
《柳宗元集校注》,〔唐〕柳宗元著,尹占华、韩文奇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
《柳宗元年谱》,施子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柳宗元评传》,孙昌武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柳宗元评传》,吴文治著,中华书局,1962年。
《柳宗元诗笺释》,王国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柳宗元事迹系年暨资料类编》,罗联添编著,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行,1981年。
《柳宗元新传》,刘光裕、杨慧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柳宗元新论》,张铁夫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柳宗元研究》,何书置撰,岳麓书社,1994年。
《柳宗元研究论文选粹》,尚永亮、李芳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2018年。
《柳宗元研究》,〔日本〕松本肇著,(东京)创文社,2000年。
《柳宗元研究文集》,谢汉强、陈琼光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柳宗元与唐代思想变迁》,陈弱水著,郭英剑、徐承向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
《柳宗元哲学选集》,侯外庐等编,中华书局,1964年。
《柳宗元资料汇编》,吴文治编,中华书局,1964年。
《龙川集》,〔宋〕陈亮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宋〕祖琇撰,《续藏经》第75册。
《庐山莲宗宝鉴》,〔元〕普度编,《大正藏》第47册。
《吕氏春秋》,〔汉〕高诱注,〔清〕毕沅校,余翔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论衡校释》,〔汉〕王充著,黄晖校释,中华书局,2018年。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著,中华书局,1990年。
M
《茅山长沙馆碑》,〔梁〕陶弘景撰,《道藏》第23册。
《扪虱新话》,〔宋〕陈善撰,中华书局,1985年。
《孟浩然集校注》,〔唐〕孟浩然著,徐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妙法莲华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摩诃止观》,〔隋〕智顗说,〔隋〕灌顶记,《大正藏》第46册。
《墨子校注》,吴毓江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
N
《南部新书》,〔宋〕钱易撰,中华书局,2002年。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O
《欧阳修全集》,〔宋〕欧阳修著,中华书局,2001年。
Q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等撰,中华书局,1997年。
《全后汉文》,〔清〕严可均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全隋文》,〔清〕严可均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
R
《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董群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牟钟鉴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
《儒佛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华书局,2003年。
《儒佛道哲学的诗性智慧》,华雨檀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儒学与佛学》,赖永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日〕圆仁撰,〔日〕小野胜年校注,白化文等修订校注,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
S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0年。
《尚书正义》,〔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著,上海书店,1990年。
《神会和尚禅话录》,杨曾文编校,中华书局,1996年。
《石药尔雅》,〔唐〕梅彪编,《道藏》第19册。
《史记》,〔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82年。
《史通》,〔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世界佛教通史》,魏道儒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释门正统》,〔宋〕宗鉴编,《续藏经》第75册。
《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
《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唐〕道宣撰,《大正藏》第40册。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著,中华书局,1983年。
《宋高僧传》,〔宋〕赞宁著,中华书局,1987年。
《宋濂全集》,〔明〕宋濂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明理学》,陈来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宋明理学研究》,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漆侠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苏轼文集》,〔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隋书》,〔唐〕魏徵等著,中华书局,2000年。
《隋唐道家与道教》,李大华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2年。
《隋唐佛教文化》,〔日〕砺波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隋唐五代史》,吕思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隋唐五代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孙明复小集》,〔宋〕孙复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094册。
T
《镡津文集》,〔宋〕契嵩著,《大正藏》第52册。
《太平经合校》,王明校注,中华书局,1960年。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杜光庭著,《道藏》第17册。
《太玄经集注》,〔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中华书局,1998年。
《坛经校释》,〔唐〕惠能著,郭朋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增补本)》,郭绍林著,三秦出版社,2006年。
《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陈弱水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唐会要》,〔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
《唐李文公集》,〔唐〕李翱著,《四部丛刊初编》第119册,上海书店,1989年。
《唐文粹》,〔宋〕姚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通玄真经注》,〔唐〕默希子著,《道藏》第16册。
W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王维集校注》,〔唐〕王维著,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
《文章并峙壮乾坤——韩愈柳宗元研究》,蒋凡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五灯会元》,〔宋〕普济撰,中华书局,1984年。
《悟真篇浅解》,〔宋〕张伯端撰,王沐浅解,中华书局,1990年。
X
《习学记言序目》,〔宋〕叶适撰,中华书局,1977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撰,中华书局,1975年。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隋〕智顗著,《大正藏》第46册。
《续高僧传》,〔唐〕道宣著,郭绍林点校,中华书局,2014年。
《荀子》,〔战国〕荀子著,〔唐〕扬倞注,耿芸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Y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
《叶适集》,〔宋〕叶适著,中华书局,1983年。
《一代宗师柳宗元》,翟满桂撰,岳麓书社,2002年。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明〕元贤著,《续藏经》第72册。
《盂兰盆经疏》,〔唐〕宗密撰,《大正藏》第39册。
《御制道德真经疏》,〔唐〕唐玄宗撰,《道藏》第11册。
《原人论》,〔唐〕宗密著,《大正藏》第45册。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唐〕宗密撰,《续藏经》第9册。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中华书局,2003年。
《云麓漫钞》,〔宋〕赵彦卫撰,中华书局,1996年。
Z
《肇论校释》,〔东晋〕僧肇著,张春波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
《贞观政要集校》,〔唐〕吴兢撰,谢保成集校,中华书局,2003年。
《中国禅思想史》,葛兆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禅宗史》,印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道教史(修订本)》,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
《中国佛教通史》,赖永海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增订本)》,洪修平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国佛教文化论》,赖永海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洪修平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佛性论》,赖永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佛学史》,胡适著,中华书局,1997年。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中华书局,1979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钱穆著,中华书局,1987年。
《中国净土宗通史》,陈扬炯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中国历代年号(修订本)》,李崇智编著,中华书局,2001年。
《中国律宗思想研究》,王建光著,巴蜀书社,2004年。
《中国孟学诠释史论》,黄俊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洪修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中国儒学》,庞朴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中国儒学史》,张岂之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儒学史》,赵吉惠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中国思想史》,韦政通撰,上海书店,2003年。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著,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天台宗通史》,潘桂明、吴忠伟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中国无神论史纲》,王友三编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著,耿昇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张立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国哲学范畴通论》,葛荣晋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唐〕宗密著,《续藏经》第63册。
《中论》,〔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0册。
《中说校注》,〔隋〕王通著,张沛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
《周叔迦佛学论著集》,周叔迦著,中华书局,1991年。
《周易译注》,黄寿祺、张善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
《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清〕王先谦、刘武撰,中华书局,1987年。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中华书局,1956年。
《宗玄先生文集》,〔唐〕吴筠著,《道藏》第23册。 柳宗元儒佛道三教观新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