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御史台

151,锻造与木盒

大唐御史台 我姓夏 6222 2021-04-06 04:0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御史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苦恨年年压金线,却为他人作嫁衣!

  其中滋味,应该很憋屈吧。

  烈火熊熊的房间里只有三人,铁匠挥汗如雨的进行锻造,胖墩苦兮兮的拉动风箱,时不时的还要给铁匠打打下手,充作学徒。

  房间一角,来俊臣清闲自在坐在椅子上品茶,望着别人忙活的热火朝天,倒是颇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净韵味。

  抿了一口茶,听着那连绵不绝的‘叮叮当当’敲打声,来俊臣含笑说道:“手艺不错。”

  一柄大锤,在铁匠手中虎虎生风,铁匠抹了一把汗水回应道:“祖上三代都是铁匠,我长大后吃了六年军饷,也在匠作营里干了六年。”

  趁着铁匠将烙铁回炉煅烧的空隙,来俊臣继续问道:“那为什么不留在军营里?”

  “没啥原因,以前天天有活干,最近几年没仗打,赚的少。于是我就琢磨着,我有手艺在身到哪都饿不死,随便开个铁匠铺都比军饷值钱。留在军营里赚的少暂且不说,关键是没了自由。倒不如退伍开个铁匠铺,顺便也给自己找个婆娘成个家。”这铁匠老实巴交,咧着嘴笑着回应。

  来俊臣能够理解铁匠的话语,大唐军饷之高,要比种地划算许多。匠作营,专门负责军中的器械建设与修缮。

  武器,就是士兵的第二条命。一场战斗下来,损坏的武器多如繁星,每一个士兵都希望军匠能够优先修缮自己的武器,并且是用心的维修。

  有了这个心理,匠作营里的军匠们只要微微拿捏作势,自然也就有了油水可捞。

  来俊臣驻守边疆的时候,就曾认识一位手艺极好的军匠。那家伙每月的军饷只有一两银子,但是他每月能够捞到的油水,却是从没少过五十两白银。

  这其中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的手艺好。边疆的士兵都喜欢找他修缮武器,因此才能聚少成多,从那些苦哈哈的大头兵身上榨出油水。

  想到此处,来俊臣会心一笑,不由有些黯然,开始怀念起那个从没正经德行的混蛋。

  “你成家了吗?”望着眼前的铁匠,来俊臣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面色如常,只是双眼中闪过一丝冰冷。

  “还没呢。准备再攒俩钱,三十五岁再娶妻。咱一大老爷们,总不能让老婆一进门就跟着我过苦日子。”话语朴实无华,言语虽然简陋,但他胜在真实。

  这是一个好人,一个三十多岁还打光棍的善良人。有点大男子主义,未来也会是一位好丈夫。

  听见这话,来俊臣动了恻隐之心,指着房间大门说道:“等会把刀胎打出来之后,你立即就走。剩下的事情,不用你。”

  一听见这话,铁匠顿时就不乐意了,他赤着上身,将手中大铁锤往地上一放,回头瞪着来俊臣叫道:“大人可是嫌弃俺的手艺不好。”

  来俊臣一皱眉头,他最讨厌别人忤逆自己。

  果然是个粗糙汉啊,军营里出来的人,都他妈是一个德行。豪爽的确是豪爽,可是那副脾气全他妈是属狗的,碰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立即吹胡子瞪眼炸了毛。

  混账东西,我这是为你好,你知道吗?

  别他妈不识抬举!

  想到此处,来俊臣放下茶杯,故意带着怒意的说道:“少废话,让你走你就走,我有更好的。”

  更好的?

  不说还好,这话一出口,铁匠的脾气是蹭蹭的直往上窜。

  只见这中年铁匠,一把抄起大铁锤,浑然不顾来俊臣是县令之尊,直接舞着大铁锤叫嚣道:“谁敢说手艺比我好?我家三代都是铁匠,又在军营里干了六年,啥场面没见过,啥手艺不会?把他叫出来,老子要跟他比划比划。”

  这个时候,胖墩也已经听出了话语中的不对劲。感觉氛围不对,胖墩扭头看了看来俊臣,而后瞧了瞧铁匠,最后低头思索了片刻。

  片刻之后,胖墩扔了风箱拉杆,向铁匠劝慰道:“这位大哥,银子我们付双倍,你只管听话就是了。”

  “这不行,老子自从入了铁匠这一行,打造的器物就没经过二把手。银子俺不要了,老子就想看看谁的手艺能比我好。”铁匠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样,怒发冲冠,活像是一只炸了毛的大黑猩猩。

  “你还是走吧,听话,我们不用你。”胖墩气急,就差跺脚开骂,骂这个不知好歹的执着铁匠。

  铁匠单臂横举大铁锤,锤头指着胖墩的鼻子叫道:“你闭嘴,拉你的风箱去。”

  来俊臣默默的向铁匠扔了块金子,没好气的说道:“拿着金子,赶紧滚蛋。”

  金锭子被铁匠一脚踢开,铁匠拍着胸脯直言叫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老子就是不信这个邪。”

  得!

  来俊臣算是看明白了,这家伙,是真的热爱铁匠这个行业。执着,认真,并且自信。

  自信的有些高傲!

  对于自己手艺的自信,已然与他自己的尊严挂上了等号。

  这种人一旦钻了牛角尖,任凭你说再多就是无用。除非你能光明正大,用更高一等的手艺,堂堂正正打碎他的自尊,狠抽他的脸。

  来俊臣眯起凤目,认真,并且语气诡异的说了一句:“你真的要看?”

  “嗯!”铁匠点头嗯了一声。

  摇了摇头,来俊臣再次问道:“非看不可?”

  “必须的。”铁匠厉声回声。

  叹了口气,来俊臣幽幽说了一句:“可惜了。”

  一语之后,来俊臣自此不再多言。

  炉中烈火熊熊,胖墩面上阴晴不定的站在原地。他深深望了一眼自信并且执着的铁匠,而后一跺脚,扭头继续开始拉动风箱。

  时不过片刻,铁胚再一次被煅烧至通红。

  铁匠抡起大锤,用出自家十成十的手艺,他卖足了力气,有心显摆的一边锻造钢铁一边说道:“这是俺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叫做折铁法。”

  来俊臣眉头一挑,感叹这铁匠当真是有两把硬刷子,也难怪他胆敢这般硬气。

  东汉三国时期,有一只最牛逼的部队叫虎豹骑。那是一支在当世最顶尖的部队,无论是从人员选拔,还是从军需器具上来说,都是最强的。

  然而,就算是这支最强的部队,所用的兵器器具,都是以铜器为主,铁器为辅。

  三国归晋,东西十六国,而至南北朝。

  铁器的运用工艺,由隋朝而始,在唐朝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甚至是达到了封建社会里的巅峰。正是拥有这种强大的锻造手艺,才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唐朝横刀,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唐刀’。

  折铁法的始出朝代不可考究,但是夹钢与包钢两种制铁工艺,史书中却是有着明文记载。

  也正是因为这两种工艺的出现,才让唐刀之名永垂千古。

  瞧见铁匠在施展折铁锻造法,来俊臣不由好奇的问道:“你祖上是谁?”

  “一个穷酸书生罢了,不值一提。早年间一心读书,险些饿死,没事就喜欢折点纸张消磨时间,后来迫于生计做了铁匠,倒是从折纸的手艺里琢磨出折铁锻打的方法。依仗这门手艺,俺家祖上就再也没饿死过一个人。”铁匠哈哈一笑,自满自得,洋洋得意的说道。

  他不怕来俊臣偷师学艺,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这就比如,一个皇帝不会闲来无事去当乞丐一样。来俊臣这个县令,自然也不会干起打铁的买卖,吃苦受累。

  还真是个人才!

  来俊臣低头想了想,貌似这折铁法的原理工艺,还真的就是跟折纸的道理相通相同。

  铁匠有心卖弄,只因心中不甚服气。

  他捶打烙铁,火星四溅之时,那铁匠抽空回头大叫道:“来大人,你说有人比俺好,那你把他叫出来瞧瞧,俺要跟他比一比。”

  来俊臣抿着茶,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道:“不着急,等会你就能看见。”

  铁匠冷哼一声,臭脾气一上来,当真是不给来俊臣半点好脸色。

  约莫着,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左右。

  只见铁匠用火钳夹着烙铁,举着铁锤大声叫道:“来大人,你说的那人莫不是怕了,咋还不露面?他若再不露面,这刀胚再经一道工艺可就成型了,到时候改无可改,他就是有着惊天手艺,那也只能按照俺家的法门继续锻造。”

  “老实打你的铁,哪这么多废话。”来俊臣坐在椅子上,不耐烦的回应道。

  过了片刻,烙铁回炉。

  铁匠小心翼翼的捧出一个包裹,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也就在此时,来俊臣伸手从一旁抽出一根四尺长的铁条站起身。

  瞧见来俊臣手里的铁条,铁匠先是一惊,而后拿眼细瞧之后,便嗤之以鼻的不屑冷哼一声。

  中年铁匠双手飞快的解开包裹,包裹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木盒,木盒里所盛之物,竟然也是铁条!

  这一幕,几乎是要惊掉胖墩的双眼。

  撞鬼了,两人手里拿着的,竟然全都是铁条。

  中年铁匠拿起一根木盒中的铁条,斜眼看着来俊臣,他丝毫不掩饰语气中的不屑与鄙视,直言开口说道:“没想到来大人竟然也知道夹钢法,敢问一句,大人可是军伍匠作营出身?”

  来俊臣是个识货的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尴尬中,来俊臣只觉得一张脸仿佛被人抽了一巴掌,尴尬的很是难堪。

  随手扔了铁条,来俊臣轻笑道:“刀盾手,单兵时跟匠作营里的把头挺熟。”

  “来大人,您说的那个人,不会就是您自个吧。”中年铁匠的语气不阴不阳,有调侃也有不屑。总的来说,除了轻视以外就只剩下鄙视。 大唐御史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