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御史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指名道姓,剑锋所向,明显就是用对联向来俊臣发难。
楼梯处,来俊臣哈哈一笑,在这满堂寂静当中,扬声说道:“你可听说过一句话,叫做辱人者,人恒辱之。”
大厅中心,裴继业站在一众好友中间。他举止体贴不失礼数,大声回应道:“来大人此言差矣,正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您是恩科金榜出身,承圣恩,应国策,乃天子门生,大唐文魁翘数。晚辈不才,后学未进,此时相逢一面,实为学生之幸事。尊您为先,学生志在科举,请先生赐教文风,磨砺文笔又有何不可?”
裴继业行晚辈礼,将来俊臣高高捧起。
他的话语一说,立即就有好友应声说道:“裴兄志在科举,文笔上佳。前次入京赴考,虽未高中金榜,却也是复榜有名。来大人是天子门生,又逢圣恩分官青阳,有选拔举荐之权,为朝廷推荐人才也是来大人分内之事。如今我等一众书生,欲求来大人不吝赐教,合情合理,并无不妥之处。”
“是啊,来大人您想多了。对联之道,在于应时应景方有趣味。裴兄求学心切,先前急中生智得一上联,联内言语稍稍不稳,却也是无心之言。”
传冬衣,拿夏扇,不知春秋!
这一副上联,从字面上来解,并无不妥。若是从句意上说,就有了讽刺意味,骂人沐猴而冠,痴傻不知冷暖。
朝廷每一届恩科,除了金榜之外,还会临设一面复榜。复榜之人,虽未高中,却也是功成名就,大涨名望。
复榜会公布上榜之人的文章,并且还有当朝大学时的点评,以及一些文臣魁首的见解与评价。
复榜可以用来激励天下学子。一次恩科,虽未得以官身,却也能够大添名望,鼓励天下学子用工读书。
就算退一步而言,复榜学子次次恩科不中,那也大可借助名望自谋生路。
文臣魁首都会点评复榜文章,若是得遇贵人赏识,这其中好处就难以用金银来衡量,可谓是一步登天也未尝不行。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十五年前,魏征评价一篇复榜文章。那名学子很不争气,次次恩科,次次不曾金榜题名。只因他让魏征另眼相看,虽是没有恩科题名,却也让魏征为他谋了个职务。
从低微坐起,一晃十五年过去。那学子如今已经高升庙堂,每逢朝会必在其列,身穿官府,已至四品。
从此以后,天下学子皆知。复榜,一样可以鱼跃龙门,翻云覆雨。
…………
……
来俊臣站在楼梯上,心下好笑。
这帮诗人才子,少年俊才们,为了能让自己出丑,当真是什么好话都说。
少年英才数十人,以裴继业为中心。
有人在说好话,有人在捧场,有人在补漏,也有人出言讽刺,用着激将法。
“既然你求学心切,本官指点你两句也未尝不可。”楼梯上,来俊臣被这帮家伙缠的无奈,只得随了他们的心愿。
一听这话,满堂学子个个摩拳擦掌。他们早已串通一气,誓要在文笔上压下来俊臣,让他在这接风宴上丢尽脸面。
他们心高气傲,就是要踩着来俊臣这位金榜文魁扬名。
他们要告诉天下人,他们的才华,要比金榜文魁还要高。
挣的,就是这个名。
众才子表现欲望急切,好在他们还知晓先来后到的礼数。
有人嘀咕道:“让他先把魏兄的对联补上。若是对的出,我们一来可以试一试他的水,二来也可以探一探他的文笔思路。”
“若是对不出呢?”有人问道。
“你傻啊,对不出,正是咱们扬名之时。”
“要是全对了呢?金榜题名者,必然不是泛泛之辈。”
“怕什么?咱们众多才子齐聚一堂,还能压不住他孤身一人?”
“没错,诗词对联可不是写文章,更不是恩科考题。各位记住了,咱们只以诗词对联让他出丑,若论写文章,咱们还真的没那个底气。”
“避重就轻,就这么干。今日就是我等扬名之时,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一切按部就班,不怕不能将他踩下去。”
…………
……
裴继业上前一步,站在众多才子身前,拱手有礼的说道:“既然来大人不吝赐教,何不下堂与我等细聊。”
这是再请自己下去呢!
来俊臣站在楼梯上‘呵呵’一笑,心中暗道:下去?下去之后就是没完没了的纠缠。有这个时间,本官宁愿吃吃喝喝享乐一番,又岂会将时间浪费在你们身上。
想到此处,来俊臣风轻云淡的挥一挥手说道:“许些小事,指点文风思路而已。各位自诩为才子,自当会举一反三,聪明智慧。一窍通则百窍通,点明文路,只在尔尔,上楼的时间,足够了。”
听听这话!
险些让众多才子气炸了心肺。
你什么意思?
上楼的时间就够了?
瞧不起人也不能这样,你这是蔑视,是羞辱。
敢情我们联合在一起,都没资格让你正眼瞧上一眼?
你能不能认真点,好歹我们也是有名有姓,身有名声才气的才子。
不要以为你是金榜文魁,就能瞧不起我们。
底下人心思索,个个心怀怨念。谁都不是傻子,话语说的好听,其中意思他们却是全明白了。
万事,都得有个有始有终。
众人将裴继业推出去,满怀自信的想道:裴兄复榜有名,又爱钻研对联。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有裴兄出马,就是一战而胜,也并非没有可能。
这时,裴继业自信满满,上前一步,向来俊臣扬声说道:“穿冬衣,拿夏扇,不知春秋。”
这话一出,意味着已经正式开打。
有许多人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
也有人静静等下下联,准备从中挑刺,讥讽来俊臣文笔不行。
楼梯上,来俊臣往上轻踏一步,扬声说道:“出京都,走南北,什么东西。”
不怕你接住上联,就怕你对不出下联。
那些准备挑刺的才子,他们将来俊臣的下联一一拆解,开始咬文爵字的挑毛病。
格式有没有错?
没错。
那格律有么有错?
也没错。
众人心里急切,拆开了既然没错,那就从整体上找毛病。
找了半天,众人议论,而后无奈的发现,这幅下联工工整整,实在挑不出硬件上的不足之处。
格式与字面意思都没错,那就只能从句意里下手了。
众人都是这样想!
小声嗡嗡的议论声中,却是有人‘噗嗤’一下,大笑一声。
众人望去,只见一名才子用手捂嘴,脸色憋得有些红润。显然是想笑不能笑,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人分三六九等,才华也有高低。
众才子都在琢磨着来俊臣的下联!
可是!
越是琢磨,这气氛就越来越不对,议论之声就越来越是低迷。
气氛也随之越来越诡异!
‘噗嗤!’~~‘噗呲!’~~~
这就像是雨天中的雷声,稀稀落落,毫无顺序,不知何时就是突然乍起一声闷笑。让人防不胜防,无迹可寻。
发出笑声之人,都会引来旁人的注意。
然而,那些出笑之人,都会用手捂嘴,憋住笑意,不向旁人言语。
这时,最先出笑的那人,他听着那一声声断断续续的闷笑,脸上的笑容精彩万分。
在他身旁,有一才子实在耐不过心中好奇,于是就三番五次的询问道:“赵兄,到底是怎么了?你瞧瞧王兄,周兄,何兄,钱兄,孙兄。为何这些才华横溢的人,都会先后发笑,却又硬将笑意憋了回去?莫非,莫非是这下联中有什么古怪吗?”
被称作赵兄的才子,他感觉自己的心肺都快给憋炸了,却偏偏畏惧裴家,不敢让自己笑出声。
这人平时也是个话痨儿,是个心里藏不住话的人。
此时此景心里有喜,憋在胸口,当真是不吐不快。
这时听见询问,赵兄实在是憋不住了,急切想要找人分享喜悦,于是他就向那人小声说道:“来大人这是在骂人呢!”
“什么意思?”那人小声,继续问道。
“你想想下联,再想想裴二公子的经历,以及裴家是在京都的哪边,然后……。”
“哈哈~~额!”
话语还没说完,先前询问的那人就是大笑一声,而后连忙捂住自己的嘴,憋得满脸笑意,向赵兄小声说道:“来大人也太损了,骂人也没这么骂的。”
出京都,走南北,什么东西!
出京都?正是对应裴继业恩科金榜不中,离开京都。
走南北?恩科不中,那就只能回家继续苦读。凤阳,恰好就在京都的南面。
什么东西?这摆明就是骂人的话,骂他是什么东西。
上联有春夏秋冬四季!
下联有东南西北四方!
上联结尾有‘春秋’二字,一说季节,二说古籍《春秋》。
下联末端有‘东西’二字,一是方向,二是骂人‘东西’。
想明白其中关键,这人立即就明白其中内涵。
来俊臣,这摆明就是指着裴继业骂道:你丧家之犬一样的离开京都,走南北路乖乖滚回老家,说你是人,你没金榜题名。说你是狗,你乖乖回家,你自己说,你是个什么东西?
骂人也是一种境界,工工整整的对上对联,捎带脚,还指名道姓,含沙射影的把裴继业给骂了一遍。
众人都是觉得,此间事情,恐怕是难以善了了! 大唐御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