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与汗

第七八回 归乡

龙与汗 阿武主公 4317 2021-04-06 04:0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龙与汗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世元一二七六年夏天,闽州。

  世界上最动荡的地方。

  在那里,有一个刚刚建立的小朝廷,和十几万想要打下、或者捍卫这个小朝廷的军队。

  行安京的南荣朝廷年初时向兀军统帅百炎投降,六歳的荣恭帝随即在三月被兀人押回汗八里。两个月后,一个新朝廷便匆匆在福城成立了。

  小朝廷的皇帝是荣恭帝的哥哥,益亲王莒昰,也是个小孩,年纪不过八岁,他在行安朝廷投降前就逃到南方来了。由于大部分皇族都被抓到汗八里去,陈宜、陆宴翁、张杰与苏义等一帮南荣遗臣没得选择,只得拥立这个小孩做皇帝,史称荣端宗,年号改为景炎,定福城为京城,试图重建荣朝。

  小朝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很小,很少。

  皇帝年纪小,志向也小;京城小,皇宫也小;官员少,人民也少;税收少,兵队也少。

  当然,国土也很小。

  南荣王朝绝大部分的国土,都已经划入大兀帝国的版图里了。这个小王国所能控制的区域,只剩闽粤两州,还有赣州南部,顶多再加上沦陷区内的扬城、真城、渝城、与湖城等几座风雨飘摇的孤城。

  即使国土面积小得可怜,敌人吞并的脚步也丝毫没有松懈。

  兀兵像是穿越自家后院一样,小王国里处处都可以见到他们出没的踪迹,大小规模的混战不断。

  而战火最为密集的地区,就是闽州。

  小朝廷落户福城,是闽州战火频繁的原因。

  然而,闽州全境山脉纵横,使得以骑兵为主的兀军行动非常不便,而以步兵占多数的荣军却能发挥所长,可以说是唯一荣军能与兀军抗衡的战场。

  许多被兀军占领的地方,荣军第二天都能夺回来;兀军如果加把劲,荣军夺回的城,也可能很快又落回兀军的手中。

  因此,闽州各城一直陷入拉锯战,烽火连天。

  六月,阿武乱回到家乡——闽州。

  不单是他一个人回来,甄雨茉、贝宝星、石双牛也跟着来了。

  另外,还有他的那群“子弟兵”。

  没错,就是那群曾是官兵,后来沦为土匪,遇上阿武乱抢劫不成反被收服的十一名所谓的“子弟兵”。

  这些家伙的脑袋有没有变得聪明一些,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经过三个月的历练,这支队伍的战力已经大有长进。

  越州到闽州的路上,严格说都算是兀帝国的领土了,遍地是兀军。一群披着铠甲、拿着兵器的荣人自然会走得十分辛苦。

  这三个月来,他们与兀军交手了无数次。

  实战经验,加上阿武教头不断的操练,这十一人的刀术、枪术、骑术都练得相当不错,远远超出一般南荣士兵的水准;贝宝星则是锦上添花,将他们都训练成快、狠、准兼备的火枪手。

  这十一个人的姓名、谐音或是绰号中,都刚好有个鸟兽的字。例如入伍前做过贼,来去无声的老鼠璋;号称幼时练过点轻功的兔儿腿;好勇斗狠的两兄弟陈登虎与陈龙涛;喜欢吃蛇肉的粤州人蛇仔聪;跟着哥哥来经商,后来落户荣籍的诸色人马加海;宣称自己最爱的食物是羊肉炉的羊肉卢;矮小而凶猛的哑巴侯弥;爱漂亮的纪八郎;最后,当然少不了陈狗肝与蔡猪太这一对宝。

  巧合的是,老鼠璋的“鼠”与石双牛的“牛”、陈登虎的“虎”、兔儿腿的“兔”、陈龙涛的“龙”、蛇仔聪的“蛇”、马加海的“马”、羊肉卢的“羊”、侯弥的“猴”、纪八郎的“鸡”、陈狗肝的“狗”以及蔡猪太的“猪”,正好可以凑成十二个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这十二人本来也都是官兵,石双牛是禁军的队将,军阶最高,于是阿武乱干脆把这十一人交给他来带。石双牛虽然是军人出身,却十分向往武林侠客的风范,或许因为这样,他自己为这群人取了个浑名,叫“生肖十二侠”。

  有趣的是,被冠上“侠”号后,这十一个弃官为盗的草贼举止竟然也跟着正派起来。

  阿武乱、贝宝星、甄雨茉与这十二个生肖侠,已经从越州进入闽州了。

  这趟旅程并不容易走。他们是打赢了许多硬仗,才能到闽州的。

  这些战役,使他们赢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靺子猎队”。

  没错,这名称以前只是阿武乱的赚钱勾当,现在他的“靺子猎人”生意愈做愈大,从一两人的规模,发展成一支骑兵队。

  这支猎队专门猎杀效忠大兀朝廷的士兵,抢他们的战马、衣甲武器、甚至是辎重装备,再卖给地下商人。

  靺古军以抢劫起家,向来只有他们抢人,从没让人抢过。原本的侵略者,在靺子猎队面前竟然一反变成了受害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让靺古人恼怒,却让荣人无比鼓舞。

  大兀朝廷当然无法忍受这样一支队伍存在,派兵四处追缉。但各军不是找不到靺子猎队的行踪,就是反被他们洗劫一空。

  愈是通缉靺子猎队,他们的名号便愈是响亮。

  闽州西北,六月下旬的某个正午,整个天游山区都笼罩在夏日的阳光中。

  天游山口绿油油的谷地平原上,座落着一个诗情画意的小村。一条刚好可容两艘小船并行的运河,从村子中央蜿蜒穿过。沿河两岸都是凉亭栏杆、垂柳斜枝,如此的水乡景致在山区可算是十分稀有。村庄人家不多,大概只有十几户,但屋舍整齐,都修筑得十分讲究,其中有一两户还是墙壁镶有砖雕、梁柱刻着木雕的豪宅。

  这样一座富裕小村,四周用高墙围起来,也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事情。

  那墙有三丈高,夯得非常坚实。

  远离中原的闽州,一直以来很少遭到战火的蹂躏。这样的高墙用来挡山贼土匪,似乎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但是现在烽烟四起,想要拿这墙来阻挠南下的兀兵,又令人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或许因为心里不踏实的关系,村人新近在土墙的南北两面,各筑了一座了望箭塔;东、西门都封死,只在南、北各留了个水陆门,水门用木栅封住,而陆门则用两片像花岗岩一样硬实的千年红豆杉木做为门版,门框上各镶着一块门匾,刻着“下梅堡”三个大字。

  初夏的下梅堡,向来都是热呼呼、懒洋洋的。

  但是,现在这股温暖懒散的气氛却突然被一阵刺耳的梆子声打破。

  这些催命噪音来自北边的了望塔,塔上的两个村丁发现谷地平原的北端出现异状。

  一阵沙尘。

  那阵沙尘愈来愈近,伴随着马蹄声而来。

  以沙尘的规模来看,应不是大部队。但只要有马蹄声,就很可能是兀军的骑兵队。

  这令村丁相当紧张。

  滚滚沙尘愈滚愈近,梆子声也愈敲愈急。

  靺古人来了? 龙与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