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迷途寻凶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江湖”那是一个对很多人来说都显得虚无缥缈的名词,即使身在其中的人亦感如此。
最初的江湖是“武人”的世界,同时容纳着“武林”与“绿林”两个不同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集体。
不管是心怀侠义的武林高手,还是号称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都习惯用“以武犯禁”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练就一身本事不易,练就一腔能豁出去的胆识更不易。
可最不易的还是在乱世中能活下去。
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那已经是传统江湖价值观最后的具象体现。
在那之后的很多年,整个中华彻底乱了,“江湖”必然也要跟着乱。
不管是胸怀侠义的武林人,还是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先要琢磨的就是怎么活下去。
“江湖人”不得不变的更现实。
有那一身本事和胆识做资本,其实已经比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活下去,这本身就已经很幸运。
可要活的更体面些,不管是走武林路子的,还是趟绿林道的,面对那时正在蜕变的“江湖”都要面临选择。
身怀绝技,胸怀天下的选择了戎马。
从此走上了一条远离“江湖”的峥嵘之路。
身怀绝技,职守武人本分的开起了武馆。
凭本事收徒赚钱也不算掉价,他们重新组织了自己的“江湖”。
没有绝技,只有胆识的就只能趟着那条绿林道一走到底。
拼狠、拼见识、拼运气,少有的几位也算是青史留名,大部分就只能随波逐流。
山河破碎,外强侵凌,那是一条时代的分界线。
所有的一切都随着破碎的山河一起分解再重组。
曾经同时容纳着武林和绿林的江湖,在这里分道扬镳,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寻活之路。
时至今日,武人的传承门派都成了公司,掌门人都成了CEO,
武人的江湖被一群挂羊头卖狗肉的成功人士,搞成了娱乐节目的噱头。
2013年一场天山武林大会,群魔乱舞喧嚣一时。
四年后一位武术打假狂人横空出世,最终将这片武人的江湖彻底变成了网络热搜上的笑话。
武林的江湖似乎已经走上了末路。
与此同时,更具生存能力的绿林江湖也在一次次变革中苦苦挣扎求存了许久。
曾经号称冒险家的乐园,享誉世界的沪上魔都,繁华无二的十里洋场。
一群拥有胆识、见识的绿林大亨陡然崛起。
也许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些年属于他们的奋斗史成为了了不起的时代遗产。
他们不只印证了那句“乱世出英豪”的至理名言,还成为现代电影、电视、小说从来受人青睐的话题。
仅仅这些当然不足配不上“时代遗产”这样高的评价。
真正有价值的是,使他们崛起的那一套理论,成为了这近百年时光里,绿林江湖赖以生存的根本。
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场面、情面。
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
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这些出自青帮大佬口中的名言,即便没准备混江湖的人恐怕也是耳熟能详。
一本《杜月笙传》更是所谓“江湖大哥”必读的立世活人宝典。
当流MANG学会了商人的思维,就等同于插上了成功的翅膀。
现在所谓“道上人”的江湖,延续于“绿林”江湖。
用当年的沪上大亨发家史拿来对照这小百十年间,或大、或小、哪怕是街头巷尾颇有成就的流MANG混混都至少有80%的相似度。
这就是过去百年间整个“江湖”的演变史。 迷途寻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