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定制考篮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宦妻:嫁个太监去种田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广和居有一处大烤炉。
平日里烤鸭烤鹅都挂在里头,烧得是果木炭,是一处百年的老炉了。
秦深多做了几个面饼,用食篮提着,上广和居借炉子去。
凭着丞相府的金字招牌,别说借烤炉,就是包了场子给她,广和居的掌柜也是没有二话的。
在炉子边坐了一个下午,毁掉了七八个面饼后,她终于掌握了火候和时间。
看着与现代方便面饼几乎一模一样的成品后,她长长抒了一口气。
不含防腐剂,健康又营养!
接下来,还要做各种口味的配料。
像什么红烧牛肉、牛腩、香菇鸡丁、雪菜肉丝、笋干烧肉、泡椒、酸辣、麻辣等等口味。
广和居是大饭庄,食材香料都不缺,秦深拿出银子来,请大师傅帮着一起做小食样——每一种口味做小半碗出来,装在十二格的珐琅食盒中叫她带回去。
离开广和居。
心里很是高兴,她甚至想好了,这速食面的名字就叫“秦师傅”。
等晚间时候,卫槐君下了朝回来,甫一走进院子,就闻到了浓郁的菜香味。
他提步走到饭厅,看到桌上摆出了二十碗面来,不由有些傻眼。
秦深嘿嘿一笑,摆了一个请势,笑道:
“每一种面都是一种口味,任君挑选。”
给他演示一番,她用沸水冲开了一碗面饼,拿锡箔纸盖在面碗上头。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候,掀开纸来,里头的面变软散开,飘出一阵热腾腾的香气。
将配料酱倒进面碗中搅拌开,顿时香味四溢,馋得人口齿生津。
“这是我自己做的红烧肉沫酱,你且尝尝味道,与外头现焯的热面可有什么不同?”
卫槐君看她这一番动作,并引之为奇,闻着味道却是香得很,接过她递来的筷子,卷起面吃上一口,点头道:
“比外头所卖更甚一筹。”
得了他的肯定,秦深开心洋溢在脸上,眸中霍霍,笑道:
“这速食面适合赶考学子,不必生火,只要热水冲泡蒙上一会儿,倒上酱料便可速食,操作方便,既不会耽误考试进度,又不算违背了规定,每顿都吃得热腾腾,可不比馒头或者冷糕点强上不少?”
“八月天热,原也有人自带路菜蒸饭进去,可惜过了夜饭菜大多会馊掉,我看你做法新奇,也是面饼,不知道能存放多久?”
秦深示意他放心:
“秋闱一共三场,一场考三日,我这面饼和酱料,往少了说也有半月的保质期,应付秋闱足足够了。”
“半月?那真是一样好东西。不仅仅是秋闱,但凡是赶路的旅人,也愿意带上这种冲泡即食的干粮,恭喜了,又是一笔生财之道。”
听卫槐君这般说,秦深恍然开窍,拊掌一拍:
“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咱们把会馆的门房隔半间铺儿出来,专门售卖这速食面,给卖给考生也可卖给赶路的旅人。你这处会馆,等过了秋闱后便闲下了,不如也当成驿站,低价提供给住不起客栈的赶路旅人吧?”
卫槐君叉手作揖,玩笑开口:
“我这两袖清风的,日后可要仰仗夫人了。”
“哈哈,好说好说。”
秦深见他只尝了一碗,便出声催促道:
“你且再尝尝别的,我不知你们口味,这二十种的确太多了,我想控制在五种之内,方便作坊批量制作”
卫槐君提着筷子扫了一眼,提出的建议都很中肯:
“香辣味的并不适宜,虽然考生中难免有嗜辣的,可毕竟赴考中,口味太重会饮多水,多如厕,影响答卷;笋干有时节,怕秋冬不好寻;海虾价贵,又不易保存,并不适宜,余下的你即选五种,都无妨。”
秦深扫了一眼桌案,单独拎出五碗来:
“红烧牛肉、香菇鸡丁、咸菜肉丝、泡椒牛腩、酱香肉沫,就这五样吧?”
卫槐君还有一个想法,也是秦深给的灵感,他道:
“昨天你说了号顶油布,确实是造福考生的一件好物,不若干脆做一只考箱,笔墨纸砚,蜡台号顶,吃的用的都整在一个箱子里,也方便考生自行采买,往日市面的东西好坏参差,更有粗心会漏下几样,影响秋闱应试。”
心有灵犀,想法一致,秦深拊掌笑了起来:
“呀,你也想到了?我正有此意呢!整合资源,卖秋闱应试的物品套装,你说号顶油布能卖几个钱?若只是有我家的考箱里才有,方面细致周到,岂不是吸引人都来采买?省时省力!”
顿了顿,她有些等不及了,眸光晶亮:
“我明个儿就去找地方订做木箱子,一定要设上几个小抽屉,将吃用笔墨都分开来放置,也放在会馆里卖!”
卫槐君也怕她奔来跑去的辛苦,便道:
“你不必奔劳,只画下图纸给我,最好的匠人都在内务府,我替你办了。”
秦深心花怒放,上前搂住了他的胳膊,甜腻道:
“相公最好了!”
饶是卫槐君,也受不了她这般模样儿,心里虽是很受用,却不忘挪榆道:
“嘴上说的不算数——”
还没等他撩拨完,秦深立刻将人拖进了房间,重重关上门。
半响后,细碎的呻吟从窗牖隙中透了出来,还夹杂着她后悔抱怨的声音:
“……一次、一次不行么?!”
卫槐君喘声低哑,带着勾人的魅惑:
“难得送上门,岂能轻饶了?”
*
会馆的地址选定了,是一处废弃的废弃的旧宗祠堂。
四方宅院,比起小四合更大一些,甚至有二楼排屋阁楼,更像是客栈内外院的布局。
会馆离贡院不远,门外有一株大槐树——槐树象征三公九卿位,寓意听着也好。
把钱借给北行,直接买下了这个宅院。
她身边虽然还有些余钱,但考虑到投入考篮和速食面饼中的钱,修缮宅院就得省之又省了。
选了一日学堂公休日。小南得空帮忙。
秦深又把蓉娘一起叫上,在堂屋换了身藕色的交领襦裙,配着天青的褙子,匆匆出门了。
等她到了西城那所老宅,北行请来的工匠,已经背着石料砖瓦,往里头干活去了。
秦深大致看了看宅院的构造——
大约占地半亩左右,临街一排南房,五大间,从门房进去是一块照壁,上面砖泥剥落,显得十分破败。
折而西,是外院。南屋在正中,两层楼高,偏西三间,两明一暗。
东边一处月亮门,进去另有小院,十分宽敞,往北又是长长一排阁屋,廊下虽破败,可砖磨清水墙还算牢固,大约修整一番,便可以住人了。
院森幽静,北行挽起宽袖,领着一桶浆糊向她走来,温笑道:
“银钱有限,有些活儿恐怕要我们亲自干了。”
秦深忙接过大刷子,晓得这是要裱糊房屋,便道:
“你身子弱,好不容易吃了药好些了,能不用拐杖走路,这些重活儿你还是不要干了。”
“无妨的,只不过刷层墙纸,你们也不是都来帮忙了么?”
小南和蓉娘提起浆糊,跟着北行往排楼走去。
这所大四合排楼,大多没有固定的天花板,一般要用纸来裱糊“仰尘”就是顶棚,墙壁也不用粉刷,也用纸裱糊,即便是隔断也是用纸头。
不是一般意义的宣纸,而是在高粱桔、芦桔扎成的架子外头,再裹旧账纸。
这里原来是旧宗祠,房内肮脏破旧不堪,经过裱糊之后,便像雪洞一般,光洁宜人。
“既是为了供给寒门学子寄宿,怕是房间会不够。”
蓉娘捶着发酸的腰,看着四白到底的墙面,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北行有些无奈,但确实尽力了:
“我尽可能多得分隔房间了,但弄成鸽子笼似得也是一种委屈,不如寄宿客栈民居,一日多费点银钱。”
点点头,秦深歇了口气,环顾着开口道:
“也是,隔间多了,隔音也不好,若有人晚上读夜书,也影响别人的休息。”
小南在最后一面墙上蒙上表纸,熨帖牢靠后,才拍了拍手上泥灰,一面审视一面道:
“等赶考的学子会陆续进城后,该去几家客栈外禀贴告示,那些认为炊珠薪贵,且囊中羞涩的学子,可凭县试成绩借宿,补足少量餐食费即可。”
秦深点头记下,另补充了几句:
“还有要定下馆规,第一不许携女眷居住,第二不得招引朋友同住,第三不许改建宅院,二手转租。”
北行和小南都很赞成。
“这是你想的周到,便添上这三条。” 农门宦妻:嫁个太监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