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靖军侯

第二百二十九章:赤子之心

大魏靖军侯 安静的风铃渡 5070 2021-04-06 0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已经许多日了,陆渔仍在关下摆阵,而陈子放反倒成了宿头乌龟,无论魏军如何叫骂都没有反应。陈子放自从得知二将派出斥候向南后,就一直心神不宁,觉得朝廷或许会有大变故。果不其然,等陈贵妃的信使入了嘉鸣关的时候,他才得知原来是被人背后捅了一刀。陈子放很愤怒,气得拔剑而出,但没有行走几步,又停了下来。

  他气恼完,知道不可擅杀大将,否则难以向朝廷交代,于是乎摆摆手让信使回去了。现今成王萧化潜再度被梁帝起用,用以驻防泠南。他深知这是一个预兆,一个梁帝对他的警告,一旦攻魏有所不顺,萧化潜随时可过江接替他成为大军主将。若是如此,那真是十二万梁军的噩梦。

  “陈平川。”陈子放大喊一声。

  陈平川立马从门外冲入,抱拳而问:“少将军何事?”

  陈子放眼睛深沉,沉吟一会,问道:“萧江时与刘子拓二人在哪里?”

  陈平川答道:“都在各自营帐里,说来也奇怪,他们二人最近在聚拢将士,收拾行装,似要随时行军的模样。”

  陈子放冷笑,“他们打得什么鬼主意,我还不知道?可是恐怕要让他们失望了,朝廷并无下令撤换我主帅职位,也没下令让我撤军!”

  “还有一事。”陈平川一听,就知道方才的信使可能与萧、刘二将有关,不过不该问的他也没问,便道:“今日关下的魏军没有摆阵!”

  “哦?”陈子放一听,有些惊讶,连忙出了府衙。代他穿过军营,走上城关朝下望,一看果然如此,立时喜道:“或许是魏军粮草耗尽。又见我等不肯出关,虞启就不白费功夫,保存力气为上。”

  “那照这么来说,我们只要稍微再坚持一下,就可以获得这场大战的胜利?”陈白旸惊呆呆望住陈子放,而后者只是微微一笑,信心一下子拔高了,扫去了几分刚才的不愉快。

  魏军大营。中军帐。

  陆渔召了展嵩、陈曦行、薛辽等将来议事。议事的主题只有一个,军粮之事。方才督粮官心急如焚地来禀报说全军只剩下五日之粮了,若不早定,连撤回建州城的路上余粮都没有。

  “我们只剩五日之粮了,你们说说,有什么对策?”陆渔问道。

  众将一听,顿时大惊,窃窃私语。

  陈曦行率先说话道:“附近的军屯已经搬空,无余粮可调。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

  陆渔眼睛一亮,不禁问道:“什么办法?”

  陈曦行沉吟片刻,才说出了这个办法,“齐麟山附近地势高耸,并无受到建州洪灾的影响。那里种植了大片稻谷,而今又是深夏,正是收割之时。我们可遣军前往收割······不过,并非是抢百姓口粮,而是以官府的名义收买,给予金钱。”最后,他连忙补上了句,免得陆渔以为他想做强盗勾当。

  陆渔期待的神情逐渐散去,徘徊案前思索,脚步停下时决定也就出来了。他摇头道:“不行!”

  陈曦行不解问道:“为何不行?官府给多一些钱,把价格提到市价两倍,这总算不薄了。”

  “建州洪灾之后,建州最缺的就是粮草。全境少粮,粮价早已飞涨。你即使给百姓再多的钱,也不济事。在灾年,真金白银,可比不上香喷喷的稻米。”

  闻言,众将深以为然,尽皆点了点头。

  在议论过后,中军帐内一片默然,众将都眉头紧蹙,而对当下困局无以为计。陆渔望着他们的样子,便知最后还得靠自己来想,本想招招手,把他们都屏退下去。不曾想,一个守营牙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禀报说营寨外有百姓求见,还载着许多粮车。

  “你没看错,真是粮车?”陆渔急忙步至这名牙将身前,语气非常急切。

  牙将咽了口口水,确定道:“禀侯爷,末将没看错,肯用人头担保,就是粮车。”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渔转头对众将道:“快,随我出迎!”

  一行人出了中军帐,迅速步至北寨,果然见到一队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寨门外。为首的是一个白发老翁,身后推车的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

  那牙将先陆渔一步,快速跑回寨门,跟老翁道:“这是我们将军,朝廷御封的靖军侯。”

  那老翁一听,慌忙挽起衣袍,当头下跪,虔诚道:“哦哦······草民拜见侯爷!”

  陆渔快一步,连忙扶住了他,恳切道:“老人家不必如此,俗话说‘长者为尊’,你这样,我可受不起啊,快快起来。”

  “草民多谢侯爷!”老翁被陆渔搀扶起,眉开眼笑地道:“草民早就听说,大魏靖军侯平易近人,爱民如子,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陆渔笑道:“老人家过奖了,这是本分。”

  老翁也笑笑,然后想起正事,连忙侧了侧身,张手指了指身后的百车,“差点把正事耽搁了。这些车上装的都是粮米。近来咱们看军士们在齐麟山的军屯走走出出,把存粮都搬尽了,大伙就猜想是大军军粮不够用。这是咱们建州百姓收割稻田后,打来的粮,送来支援大军。”

  陆渔越过老者,望了望眼前百车粮草,摸了摸为首一驾,捻着还沾着稻枝、谷壳的布袋,瞧着一众衣衫褴褛的百姓跋山涉水的疲惫模样,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他连忙转身,郑重地朝老翁行了一个大礼,再转身向押车的几百百姓行了一个大礼,谢道:“多谢建州百姓们的好意,你们辛苦了。这些粮,我们不能要!”

  老翁和百姓们正被陆渔的大礼惊得连忙还礼,不曾想陆渔竟不要他们的粮,顿时就急道:“这些都是乡亲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稻米,都是实实在在长在建州这片土地里的。侯爷为何不要啊?”

  “正因为这是乡亲们在建州这片土地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所以我们才不要。”陆渔噙回泪水,眼眶湿润地道:“建州洪灾,我知道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看看你们,个个衣衫褴褛,脸色黄瘦,个个疲惫不堪。我作为建州刺史,未能使大家安居乐业,本是我的失职,我又怎么忍心再夺去你们仅剩的一些口粮?我······于心不安啊!”

  “侯爷······”老翁顿时老泪纵横,低声哽咽道:“侯爷真是宅心仁厚啊!草民这么多年了,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关心乡亲的刺史······这是我们大伙心甘情愿的,侯爷你就拿去吧!”

  一众乡亲也都纷纷叫陆渔拿去。

  陆渔还是摇了摇头,道:“我们拿去了,你们吃什么?”

  老翁强行挤出的笑容,更让陆渔心痛。他逃过兵灾,叶离也逃过兵灾,知道在灾年活下来是多么艰难,是靠吃谷糠、野菜,甚至吃树皮。

  老翁又见陆渔迟迟不语,顿时一急,径直跪下,哭喊道:“实不相瞒,草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手拿过刀的老卒。而他们的父辈也是老卒,跟着草民走出农田,也曾与众位军士一样,披着甲,在洛州跟梁寇们舍命搏斗!这本来是陈年旧事,草民本不想提,免得让人以为倚老卖老。可是今日侯爷不收下军粮,草民死不瞑目啊!在忻州我们败走了;在洛州,我们也败走了;在淮州、在嘉鸣关,我们同样败走了。如今,草民我已年过古稀,走不动了,也不想走了。这是我们魏人的建州,是我们祖辈扎根的地方。即使草民拼上这条老命,也绝不能让梁人给夺了去!”说到最后,老翁激动得身躯颤抖,拐杖直拍地。

  数百青壮同样跪下,齐声高呼:“绝不能让梁人夺去!绝不能让梁人夺去······”

  听到这番话,陆渔心中隐隐作痛。原来这天下间,还剩着这么多老卒默默无闻,却无时无刻不怀有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心。战时他们敢拼命,战后甘愿做田舍一老翁。不为功名利禄来,惟为脚下土地去,圣人云赤子之心,莫过如此。陆渔已然忍不住双目溢出的泪水,连忙扶起老翁,肃然道:“老人家起来,这些粮草,我决定收下了。”

  老翁喜不自禁,站起来后抹了抹泪,笑了起来,虽然脸上丘壑横生,但这个笑容给人感觉很真诚、很淳朴,很让人感动,绝对见过一次,永远也忘不了。

  陆渔很想知道这位老卒的名字,便问他:“老人家,可否告知你的名字。”

  老翁摆了摆手,笑道:“侯爷叫我李老头就可。”

  “全名呢?”

  “全名······”老翁浑浊的双目游离在外,清明了些,仿佛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忽而肃穆道:“牧宁军左军刀盾营什长,李全忠!”

  陆渔拱手,以军士之礼礼之,肃然道:“若此番击退梁人,乃镇海、越垒、横野、建武四军,以及牧宁军左军刀盾营什长李全忠与其阵亡属下并肩而战之功!”

  闻言,李全忠再度激动起来,热泪盈眶。他身后的几百青壮亦壮怀激烈,高呼“魏军万岁”,几百人喊声极其嘹亮。与陆渔一道出迎的众将以及魏军纷纷被他们的赤诚所感染,亦都振臂高呼“魏军万岁”。一时之间,整个军营皆呼万岁,呐喊之声荡漾在军营上空,震惊飞鸟,亦震动着嘉鸣关上梁军的军心! 大魏靖军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