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出了禅房,陆渔三人缓步于甬道,在一个塔前驻足。
陆渔感叹道:“云隐山庄替大魏皇室御监天下,未想到还有这层隐秘!”
叶离却嗤笑起来,冷冷道:“原来行秋客在商州驿站时同样在欺骗我们,可真够真诚的!”
钟离御朝陆渔、叶离拱手歉道:“彼时因身份所制,不得不隐瞒,还请虞兄和叶姑娘不要见怪!其实,在寻虞兄之前,我是思考再三。因为在下清楚,一旦说动二位来找翼侯,云隐之密定不能保!”
陆渔没有在云隐山庄问题上在揪扯,凝色问道:“二更天实力如此强大,钟离兄有什么对策?”
钟离御亦凝色道:“拔除肯定是要拔除的!有这么一股复国力量潜藏于大魏,是个危险隐患!”
陆渔点头道:“我也有一种预感,他们所图甚大,怕是即将会掀起大的动荡!”
叶离冷然道:“既然如此,还在犹豫什么?把所谓大夏九皇子以及自蒋录以下的二十四夜客一个不留,斩尽杀绝,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
钟离御凝神深思片刻,继而点头赞道:“叶姑娘的话确是不错,只要大夏九皇子一死,以及知道二更天复国意图的二客、三客、四客和五客这几人死去,就算二更天剩下再多的夜鹰,失去主心骨,迟早树倒猢狲散!”
陆渔微微垂首,默然不语。
钟离御问向他:“虞兄觉得如何?”
叶离亦望向陆渔,等他意见。
陆渔沉默,想到已和二更天不死不休,内心亦有一股家国热血在迸发流淌。数刻后,英目含决然之色,沉声道:“方才翼侯说了,二更天并非将所有人手藏于千灀山,而是将其派遣于各地潜伏。如此想来,千灀山防守之力并没有我们顾虑的那么强!”
钟离御凝眸一问:“那虞兄的意思是?”
陆渔缓缓踏出几步,继而微合双目,感受到空气的流动,须臾后睁开眼,决然道:“翼侯已经画出千灀山宫殿地图,我们也不算什么都不清楚。如今是腊月,洛州一带大雪纷飞。我们效仿前朝名将,马不停蹄,雪夜入洛州,披星戴月,袭击千灀山!”
原来翼侯已经凭借记忆,给陆渔三人画出千灀山宫殿的地图。地图正收在叶离手上。
闻言,钟离御和叶离双双变色,皆被陆渔这个大胆的想法震撼住。
“雪夜入洛州,袭击千灀山?”钟离御语气惊悸,脱口而出。
叶离凤目惊异,紧紧凝视陆渔,叹道:“你变了!”
须臾之后,钟离御颔首道:“这······倒是可以一试!不过,仅靠我们三人或许有些勉强,还需多加人手!”
叶离也附和道:“对!既然云隐山庄是朝廷的人,这事自然也就不能撒手不理,仅出你一人。你去叫云隐的高手来!”
钟离御想想,摇头答道:“云隐之秘除了大魏陛下,就只有云隐中人知道。若是我通知云隐山庄,怕是对虞兄和叶姑娘颇为不利啊!”
叶离嗤笑道:“笑话!明明是你撺掇他来找我,让我劝说家师直言二更天底细。如今你还想诓我们帮你出力?”
钟离御笑道:“叶姑娘这话就不对!何必用‘撺掇’二字这么难听!而且,凭借虞兄的才智,区区在下怎能撺掇得了?”
陆渔古怪地望着钟离御,挤兑道:“钟离兄这话,叫我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不过,叶离的话有道理!即使千灀山刺客不及一千,是五百,也不是我们三人敌得过的。我看不如这样。你叫人放出消息,就说我和叶离将要前往南境桐州,找白鹿山庄报断金亭被围攻之仇。”
钟离御双目一亮,赞道:“调虎离山?虞兄厉害啊!这样可以将二更天刺客从千灀山引出,而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乘机除掉大夏九皇子以及蒋录等人!”
叶离凤目亦异彩频频望着陆渔,不过转念一思,蹙眉问道:“这办法不错!不过,要是古岳镖局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我们有难,前去白鹿山庄相救怎么办?”
闻言,陆渔神色一变,凝色道:“这方面我倒是忽视了!不能连累古岳镖局·····”
钟离御笑道:“无妨!传信于古岳镖局,将实情告诉商昭就好。还可以让商昭装病,这样可以消除二更天的怀疑。”
陆渔不语,只是紧紧望着钟离御,将后者瞪得发愣。片刻后,陆渔颇有深意地说:“老谋神算!”
钟离御笑道:“哈哈······过奖,虞兄可修书一封,我派人送往古岳镖局。”
陆渔垂垂头。
问拔云僧侣借过笔墨,陆渔手书一封,交与钟离御。钟离御持书快马下山,送与在不周山附近蹲守的袁肖。袁肖是钟离御亲信,定然不会将叶离、陆渔来过拔云寺见廖湘的事告诉云隐山庄。他收到信,立即朝蘅州赶去。
同时,钟离御吩咐余下十几个兄弟,分作两批。一批去西境散播流言,目的是让二更天知晓。另一批前往南境散播流言,目的是让白鹿山庄知晓。
两日后,大魏帝都。
大皇子最近举动愈加反常,以往他总是风轻云淡,少对政事置喙。现今开始屡屡与胡白庭顶撞,多施拌阻,令百官诧异无比。
大理寺卿唐虑自接过殷才以及殷郊书信后,就开始谋划,于今早朝议上动手。
正德殿上。
安南将军钟离牧出班禀报道:“禀陛下,自签订和约以来,已有十二日。据报说,大梁已召回萧化潜所率十万北濆军!”
闻言,魏帝元攸龙颜大悦,拍案喜道:“好啊!对峙已解,这下朕就放心了!”
胡肃乘机献媚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是陛下天威所至,震慑宵小,使大梁不得不退!由此可见,陛下洪福齐天啊!”
刑部尚书召贾亦出班附和道:“胡侍中所言极是!陛下遣横野军,逼退大梁,天威浩荡!”
见到胡氏之人如此献媚,唐玖、郭开、徐商隐等一干士族官员皆鄙夷不屑。
悦耳之言甜如蜜饯,魏帝闻之更是开怀大笑,佯作谦虚说道:“二位大人过誉啦,哈哈······”
这时,唐虑出班奏报道:“启奏陛下,臣有本上奏!”
魏帝笑颜退去,不由问道:“唐大人要奏报何事?”
唐虑答道:“近日,左宿卫将军殷郊之弟殷才来大理寺投案自首,供述了殷郊私改赋税,暗令亲属勾结县官,私吞钱粮等大罪!这是殷郊之弟殷才的供状以及殷郊亲手所书的密信,请陛下一阅!”
此言一出,正德殿上百官震惊。
胡白庭猛然变色!因为殷郊掌握三万宿卫军,其重要性非斩马刀可比。
魏帝阅过殷才供状和殷郊书信,不由拍案大怒,怒喝:“这个殷郊真是岂有此理!竟敢这样胆大妄为!”
唐虑说道:“此上罪状,大理寺均已证实!此外,还于殷才家宅中以及数个与之有勾结的县令家宅中发现了所墨之财物。如何定夺,请陛下裁决!”
魏帝愤怒说道:“每次朕要收税建宫,下面那些官员就屡屡推诿,说什么耕田荒芜、天灾歉收、商务不振!原来都是这些人在欺瞒朕!实在可恶!”
胡白庭及时出班阻止道:“禀陛下,此事还需详加彻查才是,不可污蔑重臣!”
大皇子出班驳斥道:“殷才都招了,人证物证俱在,不知胡大人还要详查什么?况且,殷郊在书信里说得明明白白,指使殷才在梧州贪墨,不要捞过徐州!难道胡大人是觉得,殷郊只害梧州百姓,不害徐州百姓,还尚有良心,值得称赞不成?”
胡白庭由于没有看过殷郊书信,并不知里述内容,故而吃了个暗亏,无言以答。只是心里暗骂殷郊因小失大,是个酒囊饭袋。
徐商隐亦出班谏道:“臣听闻殷郊常于军营酗酒,不修军务,惹得将士多有怨嗟。不曾想他竟敢胆大包天,犯下大罪!臣以为,殷郊不宜再掌军!需重办!”
一众士族官员同时附和。
魏帝面色不悦,令道:“听旨,将殷郊打入死牢,罢其职位,择日处斩!大理寺责令梧州、徐州刺史府严查与殷郊勾结的犯官,追缴赃财,核清案情上报,以罪论罚!记得,要把所贪墨之赋税全部收归国库!”这次,魏帝难得贤明了一些,但是并无将民脂归还于百姓的想法。
唐虑喜道:“臣遵旨!”
胡白庭脸色难看之极,双目瞪着大皇子快冒出火。大皇子直视他,毫不退让,坚毅如金,一改往日仁慈之色。
“父皇,既然殷郊被拿,左宿卫营不可无人统领!”大皇子别开目光,对魏帝谏言。
魏帝点头道:“巍儿此言有理!不知众卿可有合适人选举荐?”
唐玖连忙出列道:“禀陛下,臣举荐典军校尉卫鸣!”
魏帝一鄂,不由问道:“卫鸣?”
安南将军钟离牧出班道:“典军校尉卫鸣武艺出众,领军有方。先前建有剿贼战功,如今又护送梁使出魏,不辱使命,确为上佳人选!”
钟离牧此言是出于公心,不偏向胡氏或士族。大皇子这边闻言不由暗喜,而胡白庭这边则满腹怒意。
胡肃奏道:“禀陛下,臣倒觉得卫鸣年纪尚轻,资历不足,处事不够老辣,不宜执掌左宿卫营。臣举荐游击将军朱勋。”
召贾亦附和胡肃道:“臣也举荐游击将军朱勋!朱勋身在军营多年,深谙军务,经验丰富,足可替代殷郊!”
徐商隐驳斥道:“朱勋虽久浸军务,但其年纪过大,恐精力不济!宿卫军拱卫帝都皇城,以卫社稷,何其之重也?应拔擢年轻才俊统率,方可长久无虞!所以,臣觉得,卫鸣年轻干练,可堪重任!”
胡白庭奏道:“陛下,臣以为朱勋最合适!”
大皇子亦奏道:“禀父皇,儿臣看好卫鸣!”
听得胡氏和士族两方争吵,魏帝觉得心中烦闷,摆手不耐烦道:“好了好了!吵吵闹闹,成何体统?现在是朝议,不是市井议价!”继而,魏帝又将目光投到欧阳烈身上,询问道:“欧阳大人是兵部尚书,不知有何意见?”
欧阳烈出班答道:“臣以为,朱勋是军中老将,卫鸣是后起之秀,两人身上皆有可取之处。至于说,谁接替殷郊执掌宿卫左营,臣以为这关乎社稷安危之要职,由陛下圣断为宜。”欧阳烈不想趟混水,又将绣球踢回给魏帝。
魏帝露出为难之色。
这时,大皇子又出言道:“父皇!如今宁杉率横野军南下,蘅州刺史一职空缺,尚无人接替。蘅州是军事重地,建有武库,屯有军屯,之前长期有驻军,需懂兵之人任刺史方才稳当。儿臣建议,提拔胡班将军到蘅州任刺史!”
魏帝一愣,问道:“那宿卫右营谁接替?这样,朕的宿卫军岂不是都没有将军了?”
胡白庭驳斥道:“不妥!宿卫左营之事尚未定,又妄动宿卫右营人事,大皇子此举欠缺考量,会使我大魏宿卫军群龙无首!稍有不慎,造成皇城动荡!”
大皇子笑道:“胡大人何必着急,既然我向父皇提出此谏,也定是想好接替之人!”
胡白庭冷哼一声。
大皇子对魏帝拱手道:“禀父皇,成侯文武双全,且又是将门之后,可接替胡班掌管宿卫右营。胡班将军,兢兢业业多年,却仍留于五品将军之位上,不免委屈,宜当右迁四品蘅州刺史!”
魏帝望向胡白庭,犹豫道:“这······胡爱卿你有何想法?”
眼见左宿卫军就要不保,又见右宿卫军被夺,胡白庭急眼了,于是连忙谏道:“禀陛下,臣以为成侯文武双全,又曾代天赈济灾州,正好是接任蘅州刺史的最好人选!至于胡班,虽通武事,但不善文政,还是继续治军为佳!”
魏帝连连颔首道:“对对对!胡爱卿此言合情合理,正是可行之策!”
这下,大皇子背后士族傻眼了,明明想踢开胡班,却在无意间将成侯踢出帝都,真是弄巧成拙! 大魏靖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