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靖军侯

第一百一十九章:班师回朝

大魏靖军侯 安静的风铃渡 7253 2021-04-06 0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捷报送入帝都皇城,魏帝大喜,传旨镇海军班师回京畿,回朝受赏。士族闻之,颇为欢喜,因为只要元尧一建功,就必定进入胡白庭眼中。事实果如士族所料那般,胡白庭心情着实不好。

  胡府内,胡白庭收到兵部传递上来的捷报,神情复杂。

  这时伊直来报,“尚书令,刘庄主回来了!”

  “带他进来。”

  刘绍坛进来后,就拱手道:“拜见尚书令!”

  胡白庭笑道:“哎!我们是结义兄弟。刘庄主行什么礼,这样就见外了。来,请坐!”

  刘绍坛坐下,道:“谢尚书令!”

  “西境之事,刘贤弟办得不错。可不知怎的,帝都上有了传言,说镇海军捉到了一个陷害大皇子的细作。这事,你怎么看?”胡白庭先是奖赏一句,然后话锋一转,饶有所指。

  刘绍坛惴惴不安,回答:“这······这是我大意了,这才落于镇海军之手。”

  胡白庭脸色一瞪,猛力拍案,将茶杯震落地上杂碎。刘绍坛心情也如这杯子一样,散得七零八落。胡白庭又笑起来,拍了拍手,“苍蝇唧唧唧唧,听着恶心!”

  刘绍坛绷得一动不敢动,脸色很难看。

  胡白庭笑道:“贤弟,没吓着你吧?”

  刘绍坛摇头道:“没······没!”

  之后刘绍坛将自己被释放的经过,一一说与胡白庭。胡白庭听后,对陆渔的行为更加琢磨不透了,喃喃道:“难道虞启真的只为了平叛?”

  收到率师回帝都的圣旨,元尧命令卫鸣率中垒营留下看管俘虏和润宁军。自己则带上陆渔、姚侃、张久陵以及一干将佐启程赶回帝都。三日之后,镇海军到达帝都二十里外古亭出安营扎寨。之后,元尧等人进入皇城,踏入正德殿复命。

  魏帝坐于龙椅上,神色憔悴,精神披靡。见到元尧入殿,这才有了些神采。

  “儿臣率镇海军众将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二皇子跪下,稽首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陆渔也跟着大家一起跪下。

  魏帝颤颤抬手道:“众将平身!”

  二皇子禀曰:“禀父皇,贺山城一战,元禧八万叛军被剿灭四万,被俘三万,剩下一万仍在逃窜。敌将潘凤被牙将虞启斩于马下,主逆元禧被擒获,附逆邬谷之自尽。三万俘虏被中垒营看守在贺山城,等候处置。”

  魏帝高兴道:“尧儿做得好!平定叛乱,扬我天威!”

  元尧:“三万被押于贺山城的俘虏和一万在逃兵卒该如何处置,还望父皇定夺!”

  魏帝道:“这些逆贼,全部都杀了吧!”

  姚侃谏道:“陛下,如此大开杀戒,恐有伤天和!”

  魏帝想了想觉得有理,便改口道:“算了,现在皇陵监工还缺人手,就让他们给朕修皇陵吧!听旨,皇二子元尧平靖西境、擒逆有功,今赐其南珠十串,翡翠玉蝶五只,黄金千两,以示嘉奖!”

  二皇子不卑不亢道:“儿臣不敢居功!此战姚侃指挥有度,众将士用命,这都是承陛下天威所致!这才击破敌酋!”

  魏帝很是受用,点头道:“众将都有功,朕会论功行赏!”

  众人叩首谢恩,直起身。

  二皇子再禀道:“此外,张久陵受元禧以家眷胁迫,实属无心附逆,最后率润宁军拨乱反正,攻杀元禧,归顺朝廷,建有奇功。值得怜悯!”

  张久陵再俯首,求情道:“罪将张久陵叩见陛下!罪将受元禧胁迫,不得已受之驱使,但罪将心在朝廷,始终忠心于大魏!”

  魏帝冷冷望了张久陵一眼,斥道:“你跟着谋反,本应诛你九族!幸亏你识趣,没有一条路子走到黑。今有二皇子为你求情,朕免你一死,但革除你润宁军督将之职,遣返原籍!”

  张久陵叩首谢恩。

  魏帝问:“尧儿,元禧在哪里?”

  二皇子答道:“现被羁押在殿外,等候父皇发落!”

  魏帝脸色阴沉,道:“来人,把元禧押上来!”

  两个羽林军将元禧押入,将其重重压在地上,使之跪下。

  魏帝喝道:“元禧,你身为堂堂王爵,蒙朝廷恩泽,为何举兵反叛?”

  元禧骂道:“元攸,你这个资质平庸之辈,坐上这个皇位真是天瞎了眼!还敢问我为什么要举兵,什么反叛?你这个无能之徒,真是可笑!可笑啊!”

  魏帝羞愧大怒,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指着元禧歇斯底里喝道:“推出去,金瓜击死!”

  之后,羽林卫入殿禀报说元禧已正法。

  魏帝这才出了口恶气。

  这时士族这边陈御史出班弹劾姚侃,道:“陛下,臣要弹劾姚侃。他身为督将,却协助、护卫不力,让大皇子丧命。虽有平叛之功,但其罪不可饶恕!”

  此言一出,全殿死寂。

  姚侃微微变色,道:“大皇子不幸殉难,臣的确有罪,请陛下责罚!”

  胡肃望了望胡白庭。胡白庭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唐虑亦出班奏道:“依大魏律,姚侃确犯有指挥不当的过错!宜按典重办!”

  二皇子目光一沉,打算豁出去,直面胡氏与士族,求情道:“陛下,皇兄遭逢劫难,为国捐躯,固然让人痛心!但这绝非姚侃之过,而是奸细狡诈之祸。此次平叛,姚侃立有功勋,嘉奖未达不可先降罚罪!”

  唐虑喝道:“奸细何在?是为何人?”

  元尧答道:“奸细是叛军中人,冒充镇海军,已服毒自尽!”

  唐虑嗤笑道:“这是死无对证啊!”

  魏帝很是为难,于是不得已如此决定,“姚侃虽有过错但念其有功,功过相抵,不赏也不罚!三日后,朕派特使到城外军营犒军,以示嘉奖。”

  散朝后,陆渔则跟着姚侃回城外军营。二皇子也正欲回府,不曾想被胡白庭叫住。

  “二皇子真是英勇善战,以前是藏着捏着了!”胡白庭似笑非笑。

  “真不堪尚书令谬赞,这都是姚侃他们的功劳。我不过就是挂着个名,看看热闹罢了!”元尧转身谦虚做低。

  “恭喜二皇子一战功成,名声大噪。想必今后陛下定会更加倚仗,委以重担!看来我等举荐二皇子是没错啊!”说这话的是唐虑。唐家也是大世家。另外唐虑之父与胡白庭之父有宿怨。他这话一是提醒胡白庭,元尧将崛起,二是提醒元尧,他们士族会伸出橄榄枝。

  元尧自然听出唐虑的伎俩,不由谦虚道:“我只是作为援军,大战都是镇海军打的,名声大噪谈何说起?再说,朝廷之事父皇自会倚仗尚书令和各位大人劳心,哪里用得着我。哎!骑了整天的马,还真的疲惫不堪。好了,各位大人,我要回府歇息,告辞了!”说完便离去。

  唐虑等人吃了个瘪,拉耸着脸。

  胡白庭望着二皇子挺拔的背影,沉下目。

  胡府内,胡肃、胡班、召贾皆聚集到胡白庭府中议事。

  胡肃忧虑道:“兄长,元尧建了军功,如今算是声名鹊起了。他······会不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

  召贾道:“是啊!士族那边之所以荐元尧出征,目的昭然若揭!”

  胡白庭抚须长虑,“今日元尧为姚侃求情,已经与士族闹得不愉快。倒是他和姚侃之间,有没有勾连,值得我们注意!”

  胡班大大咧咧道:“嘿!区区一个元尧算什么。现在卫鸣所部也调离帝都。镇海军一帮伤兵也成不了大事。陛下的五千御林军只是瓮中之鳖。整个帝都都在我们手中了!”

  召贾忙点头附和道:“胡将军所言极是,谅他是皇子,也绝非尚书令敌手!”

  胡白庭冷冷道:“现在是重要关头,一切都不可大意。姚侃那里,仍需拉拢拉拢!即使拉拢不成,也不可让他跟元尧捆在一起!”

  当晚,陆渔来到射声营营地。

  高轶、展嵩、寇平在篝火前坐着。望见陆渔来了,他们都站了起来。

  “你们几个怎么不休息?”陆渔问道。

  “我睡不着!”高轶闷闷不乐的样。

  见三人皆有心事的样,陆渔不由问:“怎么啦?”

  高轶坐下,握起根树枝捣着火堆。陆渔也坐下。展嵩和寇平亦都坐下。

  “你们平时生龙活虎的,怎么现在一个个都像破了洞的瓜,耸了?”

  “我们当初跟着你来投军,是想为国出力。可看看现在,我们都在干些什么,自相残杀!我们五千射声营弟兄有一大半为了某些人的欲望,丢了命!”高轶将树枝猛地拍落火堆,捡起一阵火星。

  “江湖虽有刀光剑影,但是为了自己而发!可在军伍,却是为他人挥刀送命,有时还死得不明不白!这也并非我投军的初衷啊!”展嵩摇头道。

  寇平倒没说什么,也是叹了口气。

  “世上没有太多如意的事,无非是在抉择与承受,有选择就有承受!”陆渔也捡起一根树枝摆弄。

  “虞启,你也是江湖人出身,为什么选择军旅?”高轶问。

  “庙堂之高,高在志向!江湖之远,远在意气。有的人,无论他的江湖多么宽敞,心中都伫立着一座庙堂。而有的人,无论他的庙堂多么堂皇,心中都流淌着一片江湖。”陆渔眼神深邃,既有绿野仙林,又在雾中浮现着书卷旌旗。

  高轶听得浑浑噩噩的,一拍头脑,摇头道:“听不懂!”

  寇平道:“躲在江湖里,也避免不了内乱的发生,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而已。做个快意闲人,还不如拿起手中刀剑,去勾画自己的江湖,构建理想的庙堂!”

  陆渔笑道:“寇平说得对!闲着也是闲着,有的事不试试,不会知道最后结果如何。”

  高轶深深呼了口气,顿觉胸中舒畅,大笑道:“行!听你的,总不成来镇海军溜一圈就走人!这样不就成了逃兵,是吧?”

  陆渔拍拍高轶的肩膀,笑了笑。

  此时姚夏一脸不开心地走过,任由高轶怎么喊都不理,然后回了自己帐篷。

  寇平心不在焉,跟了上去,偷偷来至帐篷外。打定好心情,问:“你还好吧?”

  许久之后,里面传出一声娇喝,“鬼鬼祟祟干嘛,走进来!”

  寇平咽了口口水,小心翼翼走入。姚夏一把将寇平捉住,然后用小刀割破了他的手指。

  寇平一惊,又感到手指一痛,想抽回手,却被姚夏死死按住,硬是被放了血。“你做什么?”

  姚夏娇叱:“别动!”

  不一会,一小碗血放好了。姚夏松开他的手,在一张纸上写起了字。

  寇平揉了揉手指,既恼怒,又好奇道:“你割我手指,就是用我的血写字?”

  姚夏不搭理他,只管写字。不一会就写好,冲出帐篷,跑去姚侃军帐。她用这份血书来威胁姚侃,要求留在军营,坚决不回徐州。姚侃见到血书,以为是姚夏的血,既急又无可奈何,最后只得妥协。

  阴谋得逞,姚夏志得意满地走出军帐,一路小跑。不料一道身影掠过,夺去她手中血书。姚夏大惊,见是寇平后嚷嚷起来,便要抢回。两人不断抢夺,最终寇平夺得血书,得知姚夏与姚侃父女身份,惊异万分。 大魏靖军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