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靖军侯

第二百九十五章:庙算计北

大魏靖军侯 安静的风铃渡 6331 2021-04-06 0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离唐飞赡至青岩已过半月,魏沧边境久来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竟成事实,居室山内外号角啸天,旌旗屏空。八部合军共计二十万,设中军帅营于草堂山,遣风瑶部骑兵两万、步兵三万,阖部五万大军为前部先锋,向居室山青萍关进发。平策军遣讨夷将军霍开城率军三万驻扎守关,于瓮城布防接战。一时间,狼烟四布,弛报迭传,北境震动。

  斥候以八百里急报级别将羽檄送抵帝都,驰至正阳门时极累坠马而亡。羽林卫不敢懈怠,将其弛报急忙奏入正德殿。正德殿已经数日议论北境态势,面对时不时传来的紧张消息,已经愁云惨淡。当羽林卫军士连滚带爬将弛报送抵入殿时,所有人的心紧张得如发丝之弦,一触即断。

  元尧顾不得宗海转呈,自个快步下殿,夺过羽林卫手上的弛报,阅后剑眉震抖。弛报跌落地上,他语气冰冷而颤瑟道:“列位臣工,魏沧······终于开战了。”这战事早在预料之内,留李行客在京,只为引慕容词冒进。

  此言一出,殿内百官顿时色变,却很快镇定下来。元尧曾听秦启和薛万仞来报,说近来羽林卫和宿卫军操练都比往日勤奋了许多,这都是那日李行客一番慷慨激言的效果。

  位列武将班首列的李行客,虎步而出,拱手道:“陛下,臣请命赶回北境,与沧贼一战。”他这一月留在府中,实在急得很。元尧三次设宴,与之共商迎敌之策,并下旨犒军。他始终对元尧的策略布局感到不安,故而恨不得即刻就动身回羌州。

  众臣见其毫无惧色,不由点头称道,不少人因而出班举荐李行客。

  中军将军窦胜与元宗对视一眼,点头会意,踏步出奏:“陛下,末将举荐靖军侯虞启!”他本为越垒军参将,因功获升入朝,也与展嵩、高轶等将交厚。他一说话,很容易让人以为将领结党。

  元宗双目一亮,赶紧出奏道:“不可不可,靖军侯仍在府丁忧,未满三年,此时若出不合礼法。再说诏书传至青岩,尚需时日,今兵情骤如水火,岂可耽搁?”

  窦胜摇头道:“元侍中之言,请恕末将不敢苟同。古训曰‘金革之事无避’。兵无常形,当以其人所处之时地为断。靖军侯兵韬精熟,乃我大魏第一名将,他若夺情复出,定能击退沧人。”

  李行客一听,横眉张目,不悦道:“大魏第一名将?这个名头是陛下钦封?还说他自己说的?”

  元尧心中一动,“这······朕并没下过这样的旨意。不过靖军侯确实惊才艳艳,战功赫赫”。

  李行客冷哼一声,再奏道:“陛下,老臣请战!如若不胜,请斩我头!”言讫,双膝跪下,重重叩首。

  这正合心意,元尧激奋道:“好!李老将军宝刀未老,愿以花甲之躯再驱征马,铁胆忠心天地可昭!来人,赐诏。加封李行客为伯,命为三军讨沧行军大帅,即刻率军北上。”

  李行客肃然接旨。

  接下来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元尧转头往某个方向瞧了眼,叫道:“寇平何在?”

  武将臣班里寇平愣了下神,快步出列,跪而答道:“臣在。”

  元尧嘴角一翘,令道:“听旨。封寇平为讨沧行军副帅,掌后勤事宜,协助李帅撄敌。”

  寇平微微抬头,对上元尧投来的别有深意的眼神,不禁眼睑颤振。

  ——他刚调回帝都任职的时候,接到秦启的密旨,即赴开明殿面君。

  刚入殿之时,他惶恐不安,不敢四处张望。

  “前建武军督将,寇平?”一道威严的声音从侧边屏风传来。

  “臣拜见陛下。”寇平立马朝龙椅上躬身行礼。

  “你可知,朕为何调你回京,入羽林卫?”

  “臣不知。”

  “听说你与靖军侯有过龃龉,后来又化金戈为玉帛了。”

  “投军之初,臣年少轻狂,不知天外有天。”

  “朕又听说,你、高轶、展嵩、陈曦行,接到调军旨意后,一同喝酒谈天,说了好些话。”语气停顿一下,又接着说:“那话是什么来着?哦哦······朕想起来了。‘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

  寇平脸色大变,赶忙跪下,辩道:“臣不敢!”

  “朕没有问你敢是不敢,是问你有,还是没有?”声音立时杀气腾腾。

  “臣······”寇平神色慌张,冷汗浸下。

  “哈哈······”屏风背后传出一笑,“不用紧张。其实这话高轶早就说过了,还是当着朕的面所说”。

  寇平又是心惊,双唇似是冻住,说不出话。

  “你觉得虞启,是个怎样的人?”那声音突然问。

  “当世名将,忠孝之人。”寇平谨慎而答。

  “可怎么近来朝臣中,有人说他暗图不轨,借陈子放之手铲除建武军?”那声音意味深长,刀锋铿锵。

  寇平急道:“陛下,绝无此事,这是谗言!”

  “寇将军果然重情重义,与靖军侯袍泽义深啊!朕也不相信。”那声音忽然柔和起来,又带诱惑而问:“你是寇恂的后代,想不想与你先祖一样,封侯拜将,青史留名?”

  寇平不解其意,“陛下是何意?”

  “一朝之中,如若只有靖军侯善战,朕怕他忙不过来。累倒了的话,朕的过错可就大了。那些个不恤功臣之类的帽子,朕是脱不掉咯。”那声音动之以理,又晓之以情,“再说,靖军侯快到而立之年,却膝下无子,这都是久在沙场给耽搁了。这份人伦之痛,朕也饱受其苦,故而深有同感。寇将军,你说呢?”

  寇平心中疑惑,心想皇帝这是要提拔自己吗?如若是,又是因何缘由?他只好答道:“陛下所言······极是。”

  “朕是个惜才之人。羽林卫郎中令是个磨砺人的好位置,因为它站在宫殿顶上,离天近。离天近,就能更清楚看到天上的月亮。”言下之意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郎中令只是个开始。

  “臣谢陛下隆恩。”寇平脸色微澜,听出了话中意思,也容不得他拒绝。

  “御案上有一幅字,是朕亲自所题,就赐与你了。自己去拿吧。记得好好体会。”

  寇平谢恩之后,走上玉阶,果然看见正中摆放了一幅字。他拿起一看,上述“南辕北辙”四个字。他眉宇一颤,双手一紧,攥得娟布都褶了。所谓南辕北辙,便是让他与靖军侯一南一北,永不相逢。心绪乱如麻,他努力镇定,转过身对屏风行了一礼,就要告辞。当他行到门槛处时,身后又飘来一句话——“对了,寇将军在徐州的家眷,朕已经派人去接来帝都,现在已经在路上了吧。还有,随行的有姚侃和他的女儿,姚夏。京内名医众多,在这里将养,相信姚老将军会好得快些。”

  这下寇平终于支撑不住,身形踉跄,靠扶墙才没有跌倒。他以手捂住心口,步履阑珊转过身,咬紧牙关对屏风谢恩道:“臣,多谢陛下体恤!”

  ······

  在散朝的时候,百官走出正阳门。而此时有人在前醉酒聚众打架,引起了百官的注意。宁松见状,迅速上前,在寇平身边认出了打架之人的身份,同时告知于李行客。李行客一听是大沧羌园将军,立时横眉瞪眼,将唐飞赡捉获。

  唐飞赡按照宁松吩咐行事,一改醉意醺醺,将来意禀告李行客与寇平。这时宁松刚好来至酒肆旁,暗中塞了一个锦囊给寇平,然后对李行客及寇平建议,应带唐飞赡进宫面圣。李行客和寇平想了一会,也觉得兹事体大,需要元尧亲自判别决定。于是乎,三人趁百官俱散之后,押着唐飞赡进了宫,通报之后,在开明殿上得见元尧。

  唐飞赡将来意说出,即引魏军为援,风瑶部愿为内应,自始至终没有说曾会见过靖军侯,这也是陆渔嘱托他的。元尧及李行客、寇平自然对此将信将疑,一连询问了大沧八部许多机密,甚至是这次南犯的军力情况。唐飞赡一一对答如流,期间还交代了一件令元尧大为惊讶的事,那就是赫连城之事。自从赫连城失去踪迹之后,云麾校一直在寻他,却始终杳无音信。唐飞赡痛斥,大沧之变,实则是赫连城在背后推波助澜,赫连城是大沧及风瑶部的敌人。元尧这下才渐渐相信风瑶部来附,令人将唐飞赡带下去安置了。

  元尧问道:“三位爱卿,这事你们是如何看?”

  宁松咳嗽几声,掩了掩嘴,先答:“臣以为,这唐飞赡所说之言不似有假,但即使唐飞赡所言为真,也要提防金晖侯。所以无论我们信与不信,都不能对唐飞赡泄露我军的军事部署。”

  李行客颔首道:“宁尚书说得是,沧人虽说直爽,但也不乏狡诈之人,应小心应付为上。老臣就曾吃过这亏。”

  寇平望了宁松一眼,决定禀道:“陛下,臣以为,无论风瑶部来降是真是假,我们都可以做如下安排。”

  元尧来了兴趣,问道:“愿闻其详。”

  宗海取来了北境舆图,就径直铺在地上。众人围上,望图而思。

  寇平眉宇间纠结一会,答道:“放弃青萍关,诱敌深入。”

  元尧眼睛亮了起来,因为放弃青萍关,这本来就是他原定的计策。

  寇平见元尧及李行客并无当即反对,暗松了口气,继续说道:“青萍关到羌州城三条路,分别为羌北官道、雁岭山道和冰姜河沿岸。其中雁岭山道太过险峻,时有山崩雪滚,不适宜大军快速行进。羌北官道路途最近,两岸崇山峻岭,易于埋伏。冰姜河沿岸,地势平坦,且可就地取水,最为安全。我们可回复唐飞赡,让其告知康侯,让风瑶部从羌北官道而过,届时我们放他,截杀后面的慕容词。”

  李行客问道:“寇将军,若是慕容词决定从冰姜河南下,又当如何?”

  寇平答道:“所以,我们事先可在羌北官道布置疑兵。冰姜河最好走,我们知道,沧人也知道。慕容词想必觉得我们在羌北官道的伏兵是虚,而冰姜河上的伏兵才是实。”

  李行客又问:“该如何布置疑兵与伏兵?”

  寇平又答:“羌北官道上既是疑兵,同时也是真正的伏兵,但军力侧重于桃花山。因为桃花山西、东就是羌北官道和冰姜河,可随机应变。另外还需设一支轻骑潜伏在冰姜河以南。”

  元尧在地图找到冰姜河以南,指着那位置不解问道:“冰姜河以南······这又是为何?”

  寇平答道:“防止风瑶部是诈降。一旦风瑶部反水,后军变前军与慕容词一道夹攻我伏兵。那么,这支轻骑将会攻袭其尾。”

  一番解说完毕,元尧眸子异彩连连,望着寇平赞赏道:“好!寇将军之才比靖军侯,也不会逊色啊!”

  经此剖析,李行客对寇平也看重了几分,收了几分轻视之心。

  而寇平闻得赞言,只是苦笑。谁有料到,刚才精彩的计策,其实是靖军侯暗中给出的?他眼角余光瞥了眼神色平静的宁松,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魏靖军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