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十五:目标、皇后,皇后!(3)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919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武则天就是个一直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不过她快乐地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是让无数人失去快乐甚至生命的血腥过程。

  这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她最初的一个远大理想就是成为皇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潜伏、伪装、用计,将挡在她通向皇后之路上的所有路障全部清除,而极力促成她进宫的王皇后则成了她的第一打击目标。

  武则天明白,要想实现自己的理由,必须要先让后宫之主王皇后实现理想,而王皇后的理想就是使萧淑妃失宠。

  这对媚力十足的“媚娘”武则天来说,简直不是个事儿,李治本身就很迷她,再加上武则天刻意迎合他而施展出来的“吸心大法”媚功,感情瓜秧子李治哪能受得了?不到几个月她就把李治的心思全吸到自己的身上,萧淑妃很快就被李治抛在脑后。

  在前期施展媚功过程中,武则天主次分得很清,她手脚并用,一边拿脚死踹萧淑妃,一边用手死死抱住王皇后的大腿。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大腿还不粗,翅膀还不硬,暂时还少不了皇后那把罩着自己的保护伞,所以刚开始她对王皇后低眉顺眼,极力讨好:“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卑辞屈体”的想像空间很大,大家可以随便想,想必一定是武则天把自己当成了皇后的侍女丫鬟,行动上,按摩捏脚敲背乃至倒痰盂的事肯定都帮王皇后干过,语言上估计也不外乎“萧淑妃那个小妖精一切都坏,王皇后这个美菩萨什么都好”这类的谄媚话,总之肯定是把王皇后哄得开心得想死。

  王皇后心里一定觉得自己把武则天接回宫是此生做的最伟大光荣正确的一件事,她多次在李治面前夸奖武则天,为武则天说了几箩筐都装不下的好话,使李治对武则天的印象分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思维是很缜密的,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带着实现理想的目的。她对王皇后采取的工作方针是很明确的三步走策略:讨好她、麻痹她、干掉她。

  王皇后很快就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了。虽然她促成皇上将武则天特招进宫的最终目的都达到了,武则天确实成功离间了皇上和萧淑妃的关系、萧淑妃也如自己所愿地失宠了,但令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在萧淑妃失宠的同时,自己也成了失意中人,皇上天天赖在武则天的热被窝里,而她和萧淑妃却两人一人一间瓜分了冰箱冷冻、冷藏室的两个单间。

  武则天进宫不久就成了后宫红人,以最快的速度被李治封为昭仪。昭仪是九嫔中的最高级别,和朝廷正二品的宰相大员平起平坐。在唐初后宫级别中,比昭仪级别高的除了皇后之外,只有四个正一品的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个人。这就是说,武则天基本没经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打基础阶段,就直接由一个尼姑坐着比火箭速度还快的直升飞机,迅速跃升至大唐后宫的第六把交椅的高位,成为后宫委班子成员。

  在李治老子的手上,武则天磨了十二年,还是个五品的才人,而在李治的手上,还不到十二个月,她就窜升成二品的昭仪。同是一个人,在老子眼里是糟糠糠,而在儿子眼里却变成了香饽饽,这爷俩的审美标准,相差也忒大了点!

  王皇后终于感觉到危机了,这时候她才知道,她加错好友了,于是便想把武则天从好友栏删除,踢进“黑名单”。为了壮大力量,王皇后不记前嫌,又将萧淑妃从“陌生人”名单中捞出来,重新加为好友,两人结成了统一战线,将关系从互不相干的并联提高到密不可分的串联,联手对付咄咄逼人的武昭仪。

  于是,像当年的曹、刘、孙三人你来我往、打成一团一样,大唐后宫也上演了一曲王、萧、武“三国大战”: “后及淑妃宠皆衰,更相与共谮之。”

  三个美女都在皇帝李治耳边叽叽喳喳大讲对方不是。可李裁判长似乎是个黑哨,他的执法哨声永远都只朝着王皇后和萧淑妃猛吹,对王皇后眼里的“黑客”武则天,除了偏心还是偏心:“上不信后、淑妃之语,独信昭仪。”

  无论王皇后、萧淑妃说什么,李治都认为那全是假的,而对于武则天的告状,李治则深信不疑。

  这就是唐朝的“两个凡是”-----凡王皇后、萧淑妃说的:错!错!错!凡武则天武昭仪说的:对!对!对!

  王、萧二人注定要成为长门之中的阿娇了,她们不知道,皇帝一旦见异思迁,就是把周华健请来对着他连唱一千零一遍《再爱我吧》,他也不会为之所动了。再说,大牌唱这么多遍,这巨额出场费她们也付不起。再再说了,就算付得起出场费也是白搭,汉武帝的那个叫做阿娇的皇后,为了使表弟皇帝能回心转意,不是一掷千金给司马相如,要他为自己写一篇能换回武帝心的情赋吗?结果咋样?依旧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唱情歌、写抒情诗也许对女人百战不殆,而于天生对此免疫的男人则完全不好使。这种情形下,王皇后、萧淑妃注定只能自己哼哼“一千零一夜,没有一夜不流泪”聊以自慰了。

  初登大宝时的李治像是一个坠入爱河的痴情男,对武则天已经是言听计从,武昭仪说什么是什么。对于武氏提出的任何要求,只要能办得到,李治都是现场拍板:马上办!

  武则天很想为死去的父亲武士彟搞顶高官帽子,便让李治给他老爸追赠。武士彟的确也算是大唐王朝最早闹革命的革命家之一,但以他的功劳和作用,踮起脚勉强只能够上二线革命家资格,和那些一线当红革命家比起来,武士彟只有靠边站的份。但为了满足武昭仪的愿望,皇帝李治有的是办法,他玩了一招挂靠法,下诏说要褒赏唐朝建国以来的有功之臣,然后假模假样地挑选了屈突通等十三个获奖者,武士彟位列其中,被追赠为司徒和周国公称号。司徒是中国最古老的官职之一,早在舜帝时代就出现了。唐朝时候,司徒是享受正一品待遇的荣誉官职。二品的武则天轻而易举就把死去多年的父亲提成了正一品。

  热恋中李治的这种政治挂靠法还真是运用了恋爱法则,好比一个男孩暗恋一个办公室女孩,不敢公开表白,想请她吃饭又怕被别人看出心思,于是为了创造一次和心仪女孩共进晚餐的机会,便只好把她办公室同事全部请出来撮一顿,可谓拐弯抹角、用心良苦啊!

  史料对这件事记得很详细:“昭仪欲追赠其父而无名,故托以褒赏功臣,遍赠屈突通等,而武士彟预焉。”

  “预”在这里相当于内定的意思。皇帝为了奖赏一个人,竟煞有介事地搞了十二个配相的“红中”,为了使自己家一个亲戚能成为公家司机,干脆单位出钱买来十三辆豪车。

  李治这事办的,有那么点十三不靠。十三这个数字被许多人视为是不吉祥的数字。西方人因为《最后的晚餐》中包括出卖耶稣的犹大在内共十三个就餐者而特别抵触这个数字。还真有那么一点巧合的意味,李治隆重表彰的十三功臣中的一个人的后代,最后也出卖了他,把他家的江山社稷改姓易色了。

  当然,任何一个阿拉伯数字都不可能具有什么玄密的特殊意义,这里只是说到十三这个数字顺便八卦一下而已,其实十三在中国还算是个比较受人欢迎的数字的,除了“十三点”不大好听外,其他的如十三姨、十三妹、十三陵等都不让人反感。

  思想一下,李治的这表彰事件至少可以透露出两点信息:

  一、武则天太得宠了。

  二、李治太没有原则了。

  一个死了多少年的一般功臣被迅速炒成了一线勋臣,理由只有一个:因为这个人是武则天的父亲。而作为一国之主的李治,对这种庄重严肃的国家大事,是办得轻浮而缺少原则的,他很糊涂地把国事和床事搅和到了一起。

  那么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对这个女人如此着迷呢?

  封建皇帝大家都知道,他就是缺什么也不缺女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缺美女。后宫里的各色各样的美女不计其数,随便从宫廷洗衣房、烧火间里拉出一个女孩,搁现在都能参加这旅游小姐、那形象大使的比赛。可李治为什么却对身边的万紫千红熟视无睹,而偏对一个半老徐娘情有独钟呢?

  武则天从感业寺进宫时已经二十七岁,这样的年龄如果和后宫里那些千挑万选出来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比起姿色来,恐怕占到便宜的概率很小。所以基本可以断定,武则天不可能是李治后宫最漂亮的女人。对这个不是最漂亮的女人却博得了李治最大青睐的原因,我分析可能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李治的恋母情结。唐高宗有恋母情结,这几乎是后世史家的一致共识,这方面没有大的异议,从李治迷恋比他大四岁的武则天的表面现象就可以看出一二。

  女方大男方四岁的姐弟恋在现代社会很普遍,但在古代社会的婚姻状况中,女大男的情况并不多见,具体到皇帝身上,就更少见了。中国那么多帝王,玩姐弟恋乐此不疲的没几个。像李治这样一生主动抱住一个老婆姐姐不松手的皇帝,估计也只有明宪宗朱见深可与之相比了。不过,这方面李世民的后代没干过朱元璋的后代,朱见深玩的是比姐弟恋级别更高的“母子恋”,他喜欢的万贵妃比他大了整整十七岁。

  和那么多喜欢玩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爷孙恋”皇帝比起来,喜欢搞姐弟恋的李治确实显得有点“非典型”,但若从李治的成长经历来分析,他产生恋母情结的土壤是具备的。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死的时候,李治才只有八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失去了母亲疼爱的李治等于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这对他后天的性格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李治和母亲的感情很好,而正在他处在对母亲依赖感很强的年龄段时,长孙皇后却突然去世了,她身上所拥有的那些温柔、果敢、冷静、大方等女人的美德也就成了李治心中永远的怅然若失。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