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那时候的炮和现在的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的炮指的是一种能抛射石头的抛石机,炮弹就是石头,所以过去的“炮”字是石字旁,现在有些象棋里的“炮”字偏旁还用的是“石”字。
千万别小看这种石炮,在冷兵器时代它的威力是很大的,最厉害的石炮能将两百斤重的大石头抛射到三百米以外,不过那利用了杠杠原理的发射装置得要几十甚至几百人同时发力操作才行。
这种炮战在唐朝时已非常普遍,大规模攻城战时都会出现,几十上百斤重的石头凌空飞行后再砸向攻击目标,其破坏力之大可以想象。当时雍丘城头上的防守阁楼全是木材搭建而成,被那些飞来巨石一砸,全坍塌了,甚至连城头的防御矮墙都被炮石轰平了。
跟现代阵地战一样,炮火覆盖对方阵地、打击敌人有生力量之后,兵士集团冲锋便开始了。大批燕军“蚁附而登”,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顺着城墙往上攀爬。
张巡打仗的办法太多了,对付这样的一窝蜂攀岩者,他采取的方法是:“束蒿灌脂,焚而投之。”就是把草扎成捆,然后往草上浇灌油脂,最后“嗤啦”一下用火把草捆点着。这东西的使用方法不需要说明书,居高临下对着正在向上攀爬的敌人身上砸就行了。
这招火攻让燕军又吃了个大败仗,攀援在城墙上的士兵烧死摔死了许多,攻城再次搁浅。
就这样,不甘心的令狐潮在雍丘城下驻扎了两个多月,和张巡平均一天五战,大大小小打了三百余战,最终把燕军打到了绝望状态,觉得无法攻下雍丘,只得悻悻退兵,临退兵那天,还被张巡趁胜追尾地一顿猛打,光俘虏就抓了两千人。
两个月打了三百战,这数字可不是统计局提供的,准确着呢。太牛了,两个月打麻将也打不到三百次呀,何况是刀枪见血的打仗!这个数字表明,雍丘保卫战期间,唐军士兵伤亡率是很小很小的,要不,即便是一次伤亡十人,三百次下来,两千多守城将士就成负数了。
令狐潮很有意思,他多次带兵围攻雍丘,和张巡从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春暖花开的三月打到滴水成冰的十一月,但没一次大胜过张巡,每次都是挨打,是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典型人物。
第一次逃走之后,过了几个月,令狐先生又来了,这次是在当年七月底,双方又打了四十多天。这期间的战斗发生了很多有趣故事,跟现在微博、短信中流行的小段子一样,不少都是很经典的,相信说出来写出来,你都会感兴趣的。
我总结了一下,这一阶段的攻防PK,张巡对付令狐潮的方法是一个字:骗。
就是骗他,猛骗,接二连三地骗,把这位令狐先生骗到气得吐血还拿他没辙。
张巡第一次骗令狐潮是因为弹药库里没弹药--------箭没了。
张巡决定向令狐潮同志要赞助。他叫人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然后又给这些草人披上黑衣,在夜晚将这些草人用绳索吊在城墙上。
城外的燕军警惕性很高,看到城墙上黑压压一片夜行服打扮的草人,以为是张巡派出的突袭队员,都很卖力敬业地争着朝“敌人”射箭。一干人嗖嗖嗖地下了一夜箭雨后才发现,其实神马都是浮云,自己出工出力招呼的全是实心稻草人。
就这么一家伙,张巡“得箭数十万”,弹药难题迎刃而解。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草人借箭”故事,但这事藏在历史深闺,知之者甚少,大家熟知的都是《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糊弄曹操的“草船借箭”故事。,草船借箭是个虚构出来的小说情节,事实上没这回事,诸葛亮根本没问谁借过箭,现在天气预报还有不准的时候呢,连个水银温度计都没有诸葛亮那时候哪知道哪天会雾锁江面?再说曹操先生也不是傻子,东吴军哐哐哐地敲锣、啊啊啊地呐喊,他曹孟德就嗖嗖嗖、刷刷刷地放箭?那都是民间丑化曹操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借箭高手是张巡。
过了一段时间,张巡故伎重演。某天晚上,雍丘城墙上又出现了许多跟上次一样的黑衣人。这回燕军看到后的反应是:“贼笑不设备。”
燕军士兵一看,个个都差点笑岔气了:丫箭用光了,又来骗俺们箭了。谁再上当谁是二百五,懒得理你。于是他们呆在军营里,闲聊的继续闲聊,抠指甲的继续抠指甲,再也不去关心那些稻草人。
但事实情况是他们又受骗了。第一次是“诈弹”,第二次是炸弹。这回吊在城墙上的不是稻草人,而是真的大活人。张巡正是利用了对方的这种心理,从城上缒下了五百名敢死队员。这五百人在燕军丝毫无备的情况下冲进对方大营猛烈砍杀,令狐潮又是大败,一口气逃出十几里远。
但这位仁兄打不怕,整理好败退的军队后又包围了雍丘城。
相持了一些日子后,城内又出现了个问题:没柴烧了。
这是个大问题,所谓柴米油盐,柴排名第一,没了柴火烧煮,其他的都是白搭,总不能天天过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新生活呀。
老规矩,还是个骗,去骗令狐潮。
张巡打定主意后对令狐潮喊话说:“欲引众走,请退军二舍,使我逸。”
舍是古代长度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即是退后九十里。张巡的意思是,你人多,我干不过你,这城守不住了,我现在把它让给你,但你得给我个安全出城的机会,只要你退军六十路,我立刻就带着城内军民撤走。
令狐潮一听,这买卖好啊。先退后进,不费一兵一卒而白得一座城池,傻子才不干呢,于是命令大军如约后撤。
这位令狐先生若是在商场肯定是个诚信标楷模,但在战场他还是太轻信对手之言了。张巡待他挥军撤退之后,立即命令城内军民全部出城。
但雍丘全体军民出城并不是令狐潮想要的那种离开,而是出去打柴的:“四出三十里,撤屋发木而还为备。”
城内军民趁燕军在六十里之外的时候,飞速把县城方圆三十里内的房子上全拆了,树木全砍伐了,将木料全部运进城内,这下柴火不缺了,又可以吃热饭喝热汤了。
当令狐潮兴冲冲地赶来准备收城时,才发现这是个骗局,气得差点吐血。这事只能怪自己经验不足,气得吐金牙都没用,谁让你在不该讲诚信的战场上讲诚信来着?
如果对张巡、令狐潮两人实际交手情况进行一下总结的话,我觉得张巡可说是军事家,而令狐潮则可以说是个“道家”-------专着张巡道儿的专家。
他总是不断地着张巡的道儿,人家都说“骗你没商量”,而张巡却是骗他有商量。
“柴火事件”之后,张巡又喊话跟令狐潮商量了,这次他朝令狐潮开口要马:“君须此城,归马三十匹,我得马且出奔。”
张巡说你要真想得到这座城的话,就给我三十匹好马,我骑着马儿就离开。你前手交马,我后手交城。估计为了让令狐潮更加相信自己,张将军说不准还信誓旦旦地要和对方拉钩呢:这次可是真的哦,谁骗你是小狗。
其实张巡真把令狐潮当小狗耍了。令狐潮一听这贸易条件,哎哟妈呀,能干呀,划得来呀,三十匹马换一座城,大赚。于是派人给张巡如数送去了三十匹骏马。
那时候三十匹马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豪华车队呢,张巡很高兴自己这次空手套马的计谋再次成功,他把这些马作为奖品全部分给手下勇将,并和那些得马的将军约定:“贼至,人取一将。”
第二天,当令狐潮喜滋滋地带人来到城下要求张巡履行以马匹换城池的合同时,张巡对他又是耸肩又是摊手地说:“吾欲去,将士不从,奈何?”
这次令狐潮简直被张巡气得无血可吐了,史料上说“潮怒欲战”,他怒火中烧,当场就派兵布阵要和张巡决一死战。
但他吃亏在那送出去的三十匹马上了。那三十位一人得了一辆私家车大奖的将领和张巡也是有口头合同的,每人抓一个有军衔的敌军军官。所以在令狐潮军阵还没安排好的时候,这三十名将领就趁乱冲进敌阵,令狐潮再次败逃而去。
之后的日子还是老规矩,过程跟复印出来的一样,令狐潮又多次带兵围住雍丘,双方又发生过多次战斗,但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令狐潮损兵折将落荒而逃。张巡在雍丘和令狐潮打杀了八个月,战斗的整体情况是:“贼常数万,而巡众才千余,每战辄克。”
在和燕军对阵时,面对动辄数万人的攻城部队,张巡从未打过败仗,从“巡众才千余”这句话可大致推测出,这八个月中,张巡的军队只损失了大约一千人,因为他总共只有两千人的作战部队。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