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七:刘黑闼之乱(3)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53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很快,李神通带着三千多名关内精兵东进到冀州(今河北省冀州市),和幽州(今北京市)总管李艺合兵一处,同时征调了附近六个州的军兵,共计五万余人和刘黑闼在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县)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一场军事力量非对称的战斗,双方对阵时的状况是:“黑闼众少,依堤单行而陈以单之。”而唐军则是“布陈十余里”。刘黑闼的军队数量史书上没有明说,但根据推估,应该不会超过五千人,面对密密麻麻的唐军,农民军寒酸到只能排成单行阵势抵抗,人数能多到哪里去?一方是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政府军,一方是单薄薄的军士拿着七拼八凑来的各色武器的杂牌军。战斗胜负的结果似乎没有多大悬念,但李渊这个叫“神通”的堂弟严重名不副实,至少是打仗时一点也不“神通”。这种水平悬殊到近乎垂直的以大打下、以强揍弱,他愣是很有创意地没打赢!

  战斗发生在天在刮风天在下雪天上没太阳的一天。因为李神通和李艺分别处在不同的两个方向,刘黑闼和高雅贤不得不分兵迎击。本来就一根棍子,还要掰断了当成双截棍使,真够那什么的。不过刘黑闼和农民军们好像一点也不怕,他们拿勇气当盾牌,颇有点唐代版《不怕不怕啦》的架势:“看见唐军,我不怕不怕啦,我胆子比较大,不怕不怕不怕啦。。。。。。”北风吹,战鼓擂,打起仗来谁怕谁。两支军队在风雪交加之中拼命杀了起来。刚开始时,形势对唐军十分有利,“神通乘风击之。” 李皇弟打的是顺风战,那冰冷的寒风一个劲地朝农民军阵地方向刮呀刮,风雪迷糊了他们的眼睛,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发挥,但刘黑闼咬牙顶住了唐军这一轮暴风雪般的进攻。接下来很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既而风返”-------风向突然改变,又朝唐军阵地刮呀刮了过去,农民军趁着在上风头的机会,向唐军展开了猛烈反击。“神通大败,士马军资失亡三分之二。”

  都是狂风惹的祸。一阵狂风改变了一场战争的结局。别看风是个无影无踪的东西,但它却实实在在影响过中国的历史走向。被风向偶然改变结果的战争在我国古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下最关键的一战就是被突如其来的狂风给搅和掉了,否则, 朱棣的一切都会随着那场战争的结束而结束了。如果此推理成立的话,那么就没有后来传世的《永乐大典》,没有郑和下西洋、没有紫禁城故宫了。我们甚至可以说,是那一阵风把建文帝吹失踪了,因为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解开建文帝最终下落的秘密,他在朱棣攻进皇宫的当日到底是死是活?死了他的尸首在哪里?活着他在哪里落脚?没有一个人知道。

  虽说唐军是吃了风的亏,但这个败仗账还是要算到统帅李神通的头上的,因为一个高明的军事家是应该适应全天候作战的,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可惜李神通不是这样的人,他一生败多胜少,幸亏唐朝家大业大,不然真被他亏成内伤了。

  在李神通和刘黑闼打成一团的时候,李艺战绩不错,他把和自己对阵的高雅贤打得抱头而逃,并且“逐奔数里”。可最后还是被击败了李神通的刘黑闼反嘴咬了一口,于是他只好带着一颗受伤的心继续退守幽州城。李艺本来是叫罗艺的,他的这个皇姓也是李渊赏赐的,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先放在这儿,后文再专门说他。

  大败李神通后,刘黑闼军威大振,人气直线上升。河北本来就是窦建德的老根据地,当年窦建德在此统治时,把这里搞得政通人和,所以当地老百姓对打着窦建德旗号的刘黑闼相当支持,致使李唐政府在河北的“剿匪”行动十分被动,处境急剧恶化。其后,形势一边倒地向有利于刘黑闼的方向倾斜发展,农民军相继攻陷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观州(今河北省东光县)、毛州(今河北省馆陶县)等地,在河北北部势如破竹。农民军在起事前五个月时间里,连续破州下县,杀死唐政府卢士叡、雷德备、赵元恺、李玄通、麴稜等多名朝廷总管、刺史级官员。其中定州总管李玄通的死颇为悲壮。李玄通被擒后,刘黑闼因其有才华想招降他,但李玄通表示“当守节以报”朝廷,不肯投降。 刘黑闼不死心,命人将他关进监狱,准备慢慢软化他。在以前的同事和部下给自己送食物的时候,李玄通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说:“诸君见哀,吾能一醉。”这帮老熟人估计是刘黑闼特意叫他劝降的,不然牢房重地他们岂能随便送酒送菜?见李玄通想一醉方休,他们正求之不得呢,几杯酒下肚,劝降的话更好说。于是大伙一起陪着他大口喝酒。喝到半晌,李玄通很自然地对看守说:“吾能剑舞,可借刀。”过去宴席间舞刀助兴跟现在大排档上划拳行令、玩石头剪刀布一样自然平常,监狱看守想都没想就递过去一把刀。一曲舞罢,李玄通仰天长叹道:“大丈夫受国厚恩,镇抚方面,不能保全所守,亦何面目视息世间哉!”说完,不等别人阻挡,以刀刺腹而死。这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官员,以自己的生命为败仗埋单,只是,这账单太过昂贵了。但李玄通的行为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李唐政权的先进性已经深入人心,王行敏、李玄通以及卢士叡等人都是拒绝投降,从容赴死,以示自己对唐朝政府的忠诚,他们的名单都被史家归入到《忠义传》中。

  刘黑闼七月起兵,到年底的时候,他已经是兵势很盛了。在河北一带,众多原窦建德部下将卒“争杀唐官吏以应黑闼”。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氛围中,刘黑闼又迎来了他革命生涯中的一次辉煌胜利。

  李神通兵败后,唐政府再次调派右屯卫大将军、义安王李孝常率军讨伐刘黑闼。李孝常是李氏宗室郡王,在李渊起义初期立了很大功劳,他当时是华阴县令,负责镇守隋朝的大粮袋子------永丰仓,但他比较识时务,在李渊还没打过黄河的时候,就主动派人去联络向其投降献仓事宜。就是他的仓粮使李唐军队此后不愁吃饭,一心打仗。又因为李孝常还是李渊夫人窦氏家族的女婿,所以他最后被封为义安王。不过这个郡王和李神通一样,也被刘黑闼打得溃不成军。连续击败讨伐的唐军后,刘黑闼率领数万大军进逼宗城(今河北省威县)。唐朝名将李世勣先是屯兵在宗城,但他手上只有几千人马,自知无法和兵力数倍于几的刘黑闼抗衡,于是便决定南撤到洺州(今河北省永年县),集中全部力量保卫洺州,等待朝廷增援。刘黑闼看穿了他的心思,趁他在撤往洺州的路上,命令军队快速跟踪追击,将李世勣杀得全军覆没,“世勣仅以身免。”这是李世勣一生当中败得最难看的一次。算上在黎阳曾被窦建德率领的窦夏“国家队”打得落花流水的那次。这位被李世民比为唐朝长城的千古名将,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大败都和河北军团的窦夏军有关,河北,是李世勣的伤心之地。

  赶走李世勣之后,刘黑闼又指哪打哪地攻下河北境内多个州县,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将唐军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完全扫除:“半岁之间,尽复建德旧境”。刘黑闼的暴风雨比老领导来得更猛烈,窦建德在河北经营了好几年才站稳脚跟,刘黑闼事半功倍,当年造反,当年见效。这投资生意做的,巴菲特见了也只有拱手鞠躬的份。

  公元622年正月,窦建德对大将军的职务已经不满足了,他在洺州称汉东王,改元天造。这个政权可以说是“窦建德第二”,因为“其设法行政,皆师建德”,而且“又引建德时文武悉复本位”。窦夏政权还魂了,以前在窦夏朝廷任职的,是部长的还回来当部长,是司长、司令、司务长的也都可以回来,该干嘛干嘛,典型的继承了老窦的遗志。

  唐军连战连败,失去对河北控制权的消息让李渊政府有点始料不及。他们原以为刘黑闼这个败军之将掀不起什么大浪的,没想到他却干净利落地连沉两艘实力不凡的郡王级战舰。看来,对这个比窦建德“攻战勇决过之”的刘黑闼,不亮出压箱底的王牌是不行的了。

  刘黑闼确实不好对付,他并不是单纯的一介有勇无谋的莽夫。跟种菜不可能就种一棵一样,他跨学科跨行业地把菜农种菜,多多益善的理念移植到造反界,在自己积极造反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拉来了两个合作伙伴和帮手:一个是东突厥,一个是徐圆朗。

  东突厥那时候是很强大的,刚坐龙庭的李唐一直不敢公开得罪他们,对东突厥的政策是能哄就哄,能拉就拉,就是不能打,因为李唐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安内,而不是攘外。突厥也拿准了这点,所以动不动就挥兵南下,在边界搞回打砸抢。这次刘黑闼邀请东突厥加入,突厥颉利可汗立马派遣骑兵随刘黑闼一同客串参战。但突厥的胡骑也只是象征性地来一些人表明支持立场,不可能大量出动,否则,那就是全面战争了。突厥远道而来最想干的事情就是趁打胜仗后抢点捞点“子女玉帛”之类的战利品,他们那旮旯太穷,帮人打仗是挣外汇的手段之一,估计出门时每人都要带几个蛇皮袋,回家时好装或抢或分的纪念品呀。

  徐圆朗是隋末唐初活跃在山东兖州一带的一个小级别的反王,兵力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两万人。他早先分别投靠过李密和窦建德,但不幸的是他抱谁谁倒,这两棵曾经的苍天大树先后倒在了王世充和李渊这两个伐木工手上。最后,李伐木工在到东伐木时,为免于被伐,徐圆朗主动缴枪,投降了李渊,被李渊封为兖州总管、鲁郡公。按说,这是个比较好的归宿了,当年的土匪摇身一变,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一方大员,不应该不满足。可徐圆朗很不安分,刘黑闼反唐后,“阴与圆朗通谋”,邀请他加入造反阵营,起兵响应。造反上瘾的徐圆朗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令他很快断头送命的邀请。

  徐圆朗的造反不仅让自己直接断头送命,还间接将唐朝名将盛彦师送上了断头台。盛彦师就是三年前在河南灵宝境内成功擒杀隋末造反大哥李密的战斗指挥员,当时,他准确地判断出了欲往山东重起炉灶的李密的声东击西之策,于山中提前布置好了众多刀斧手,在李密的丝毫不觉中一举将其当场击毙。在平定王世充的战斗中,盛彦师也立有不菲战功,被封为葛国公和宋州总管。刘黑闼反叛时,唐政府派盛彦师去安抚河南,没想到在他经过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的时候,徐圆朗突然宣布脱离李唐政府,并扣留了盛彦师。人才走到哪里都吃香,徐圆朗扣留盛彦师并不是想杀他或为难他,而是想让他为自己效力,所以,每天好吃好喝地供他。其时,盛彦师的弟弟负责镇守今天的河南省虞城县,徐圆朗要盛哥哥写信给盛弟弟,“令举城降己。”这买卖要是做成了真划算,不但白得大将,还白得城池,怪不得徐圆朗对盛彦师“礼厚之”呢。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