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十八,目标:皇后、皇后!(6)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09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应该算是李治因立后无望而颁给武则天的安慰奖。但这只是李治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听说了皇帝这个动议后,毫无商量余地地就把李治的安慰奖奖杯给没收了:“妃嫔有数,今别立号,不可。”

  接二连三地遭到臣下拒绝和制衡让李治觉得伤自尊了。当时的李治虽然是皇帝,但在某些方面的执行力是要打折扣的,朝廷权力集中在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重要大臣手中,像褚遂良、李勣、韩瑗、来济、于志宁等这些位高权重的宰相基本都看着长孙无忌这杆旗,长孙无忌刮什么风,他们就下什么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掌权的长孙无忌是完全站在朝廷立场上的,没有乱政干政的劣行。

  但这帮曾经和唐太宗李世民同朝共事的老臣可能是以要求李世民的标准来要求唐高宗李治了,他们没想过,像唐太宗那样的人,多少个世纪才能出一个呀!其实,我觉得在立宸妃这个问题上,这帮宰相们做得有点过了。从道理上讲,反对废后重立是正确无误的,但在皇帝已经作出退让的情形下,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提拔一下,并不是什么违反原则的大事情,根本无需一点面子都不给地把一国之君逼得狼狈不堪、搞得可怜巴巴的。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要反对,应该在儿子将老子的侍妾接进宫廷的时候就表示反对。既然那时候都没反对,这时候就更没有反对的必要了。昭仪和和宸妃都是皇帝的女人,两者之间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不如顺了皇帝,让他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保留一点炫耀、自信或者说是吹牛的资本。

  这次碰壁事件使李治大为恼火,让他感到了这帮贞观老臣带给自己政治上、生活上无处不在的巨大压力。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治和武则天鸳鸯合璧,为废后立后问题和长孙无忌们展开了正面交锋,从而拉开了高宗朝恐怖政治的序幕。

  正式点燃李治和以长孙无忌为队长的贞观老臣代表队之间交锋战火的是当时的中书舍人李义府。

  李义府这人有点说头,是个大大的奸臣,《新唐书、奸臣传》只列了十来个人,他是其中之一。李义府一生虽然干了不少坏事,但却因为坏得具有李氏特色而为后世贡献了一个应用广泛的成语:笑里藏刀。他的个人传记在概括他的性格特点时说他“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

  外表柔顺而内心阴险。这家伙阴得很隐蔽,见到谁都和颜悦色,但只要和谁不对眼时,一转身操家伙害你。当面好话不停口,背后随时下毒手。这样的人现如今社会上也不算少,各位也得以史为鉴,脑子里要安装好应对各种常规笑脸的视觉识别系统。

  因为这一肚子异于常人的坏水,李义府“荣膺”世人授给他的两个特色外号:一个是“笑中刀”,这就是笑里藏刀的来历;还有一个叫“李猫”,是形容他表面忠厚、内心狠毒的不对称形象。

  用猫形容奸臣还真合适,民间俗语中就有“狗是忠诚、猫是奸臣”之说。狗无论主人打它骂它,哪怕主人家里穷得跟水洗过的似的,它还是呆在主人家不走,尾巴依旧摇得亲亲热热。而猫就不同了,你家要是没了吃的,它立马跳槽,跳到别人家的槽里找好吃的去了。

  李义府就是因为找好吃的而起先投到了武则天的门下。

  在李治提拔武则天为宸妃的计划泡汤的时候,李义府的职务是中书舍人,这个职务是正五品,属于中书省高层管理人员。中书舍人是个文化含量很高的工作岗位,专门负责为朝廷起草诏书、表章一类的技术活,能在这个岗位上独当一面的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李义府虽然人品很差,但却很有才,他在贞观时期就因文采出众和来济两人并称“来李”。

  李义府因其圆滑阴狠一向遭到长孙无忌的鄙视,大权在握的无忌先生随便找了个不是就将其下放到遥远的大西南:“左迁壁州司马”。

  “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中国自汉代以来一直贵右贱左,以右为尊,右比左大,这和古人遵循的南尊被卑是一码事,打禹帝那会,帝王就定下了坐北朝南的规矩了。你要是敢屁股冲北地和帝王面对面说话,那你就只能坟头座北朝南了。知道了“左迁”是降职贬谪的意思,那么“右迁”是什么意思就不用作者再多嘴了吧!

  壁州是今天四川省东部的通江县,从贬谪地理位置看,长孙无忌应该相当讨厌他,这个国舅像国脚一样,一脚把他开的挺远。再看李义府的任职就更不值一提了,司马是一个地方州长手下的芝麻小官。比较有意思的是,司马这个官职在唐代好像是专门为贬谪大文豪特设的一样。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都曾被贬为各地司马。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最后一句大家还记得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个江州司马和壁州司马彼此彼此。

  本来李义府从国务院下放到小县城已成定局,因为当时皇帝的敕书都已经拟草好了,等门下省过道审批手续就可以公布执行了。而当时的门下省侍中韩瑗也是长孙无忌阵营的,这种普通的人事变动他是不可能卡着不签字盖章的。

  可长孙无忌他们没想到,李义府是中书舍人,而敕书就是中书省负责起草的,就是讲写这个敕书的都是李义府的同事,所以,敕书还没发到门下省,李义府就已经“密知之”了,也不知道是谁通过地下渠道把这个消息传到了李义府的耳中。

  笑里藏刀的李舍人这次笑不出来了,他觉得到那个山旮旯里做官还不如在长安城嘛事不干七逛八逛地舒坦呢。他心里一百个不想去,于是便找到同是中书舍人的单位同事王德俭,寻求能留在京城的办法。

  王德俭给他出了一个点石成金的好主意,说现在皇上超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苦于朝中没人呐喊支持,如果“君能建策立之,则转祸为福矣。”

  其实依我看给他出这个主意的王德俭也不一定就是诚心帮他,说不定是故意害他呢。因为第一个提出废立皇后的人风险是很大的,当时谁都知道和长孙无忌唱对台戏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即使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心思,也不敢表示支持。再说,如果这事真像王德俭说的那样有那么天大的好处,他自己为什么不亲自去说?难道一个已经肯定知道千万元彩票大奖号码的人还会把那个号码写好了让别人去买?

  李义府可不这么想,他不想上山下乡,不想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他一门心思就想留在繁华的大长安。于是,豁出去了的李义府写了一封奏折,利用值夜班的机会直接由内宫递交给皇上,请求废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

  这道奏折改变了李义府后半生命运。

  李治接到奏章后,大喜过望,哎哟,终于找着亲人了,终于看到一个把话说到自己心坎里的朝臣了。他马上作出了令一系列令李义府简直幸福到晕眩的反应:“召见与语,赐珠一斗,停司马诏书,留居旧职。”

  李治单独接见了他,就废立皇后问题和他坦诚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共识,双方一致认为,让谁做皇后应该由皇帝本人说了算,外部势力不应进行粗暴干涉,这个问题不需要和谁平等协商,一切随缘。

  “李猫” 这回是小狗掉到茅缸里,开心死了。他一个五品的笔杆子,平时哪能有机会得到皇帝单独召见的荣耀?而这次皇帝不单是和他零距离,还赏赐给他珍珠一斗,贬谪他去地方任职的文件也被李治宣布停止执行,官复旧职,还在中枢机关做中书舍人。

  根据李治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这些雷厉风行、丝毫不拖泥带水,而且隐隐透着一股要和舅舅对着干的倔强的措施,应该是别人给他出的主意。以李治的EQ,他做得出如此硬实的豆腐、刮得出这么光滑的地平的可能性很小,绝对有大师傅在后面指点,而这个大师傅肯定是废立皇后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武则天。情况也确实如此,在李治赏赐了李义府之后,“昭仪又密遣使劳勉之。”

  武则天也偷偷派遣心腹人员向李义府表示感谢。李义府这单攀龙附凤的生意真是赚大发了,吃了皇帝又吃了皇后,而且还都是皇帝皇后兴高采烈地主动送吃上门的。

  这时候的情况已经很明确了,武则天早已以自己的身份开始影响唐朝的政治进程,只是此时她还是一个不敢站到前台的幕后推手。

  而李义府正好成了武则天推手公开推出的一个炒作对象,炒作的目的是要拿李义府制造出千金买骨的示范效应。她要让朝臣知道,支持皇后的人位子会有的,帽子也会有的,而只要有了位子帽子,房子、票子、女子也都自然而然跟着一切都会有了。

  在这个思路支配下,首倡更立皇后的李义府迅速被炒成了膨胀的爆米花,身价和出场费紧跟着飞速暴涨,从中书舍人被越级提拔为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是中书省仅次于中书令的正三品高官。李义府连升两级,直接跨过了四品、三品之间的六个级阶,一步登天,成为大唐省、部级领导干部,不久又被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入宰相行列。从司局级到副总理,李义府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李义府成了武则天通往皇后之途的第一个重要助推器,他在武则天刚想喊“妹娃子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的时候,就提前说出了“我来推你嘛”的标准答案。这两人心照不宣地玩了一把双推,你推我过河,我推你上位。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