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八:马踏半岛(5)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702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在述说这次征服高丽时,一个有趣的小插曲也是必须要说的。

  因为朝鲜半岛的地理形式,唐军每次攻伐朝鲜时,采用的战法都是海陆两军左右开弓的组合拳,这次也不例外。在陆路军疾风暴雨进攻的同时,唐将郭待封率领的水军从海上直扑高丽都城平壤。为了保障水军的后勤供应,李勣特地派遣将军冯师本负责给水军运送粮食、武器等战略物资。可冯师本指挥的满载着粮食的运输补给船因在海上遇险,致使舰船伤损,无法按照事先约定时间到达郭待封部。

  这下把郭待封急坏了,他的部队都是战斗兵员,只带有少量的粮草物资,原以为后方粮草及时、充足,却不曾想自己军中粮食吃光了,补给船的影子都看不到。

  他想写封信送给李总司令,叫他火速送粮过来,但又怕信件在送达途中被高丽人截获,所以心情矛盾,两难不定。

  军中缺粮是高度军事机密,绝不能让敌人知晓,否则,对方肯定会采取全面反攻,不让缺粮的一方有喘息之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只能以静制动,不然,几次高强度的战场冲锋后,整个军队就都跨了。

  郭待封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很保险的给大本营递送情报的方法:“作离合诗以与勣。”

  他写了一首离合诗派军士送給了李勣。诗中隐晦地告诉李司令,自己缺粮啦,没吃的啦,肚子饿得呱呱叫啦 ,快点送粮食来吧。。。。。。

  李勣接到这首诗后大怒,他负责指挥调度整个东征军,正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呢,没想到军情如此紧急之时,这个水军主将还有心思和自己玩起小资情调,漂洋过海只为送来几句破诗,当时就气得不行:“军事方急,何以诗为?必斩之!”

  李勣的误会来自于一种叫做“离合体”的诗歌样式。离合诗可真正可称之为文字游戏。它是根据汉字的上下、左右等各种不同的结构特点,在诗句内拆开整字,取其一半,再和另一个字的一半拼成一个新字,先离后合,故称之。

  如晚唐诗人皮日休的离合诗《晚秋吟》:东皋烟雨归耕日,免去玄冠手刈禾。火满酒炉诗在口,今人无计奈侬何。

  这首诗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每句最后一个字和相连下句的第一个字合而为一就组成了一个字:日与免合为“晚”,禾与火合为“秋”,口与今合为“吟”,三字连起来就是诗的标题:晚秋吟。

  挺妙的吧?再如晚唐另一位诗人,和皮日休一起并称“皮陆”的陆龟蒙的一首离合诗:避暑最须从朴野,葛中筠席更相当。归来又好乘凉钓,藤蔓阴阴着雨凉。

  如果将这首诗的前句末字与后句首字离出,再合成词,即得到野葛、当归、钓藤三味药名。

  汉字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这种两两相连又严丝合缝的离合体只有汉字才能做得到,世界上其它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李勣是个军事家,打仗是行家里手,十二三岁就在外面打家劫舍的他对诗词自是一窍不通,哪能看得懂离合诗中的玄妙机关?所以这时候李司令大发雷霆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亏了司令部的机要秘书元万顷,他看出了其中门道后为李勣解释了其中含义。于是,恍然大悟的李勣赶紧重新派遣舰船给郭待封运送粮食和武器。

  这场情报风波差点让郭待封变成了“郭待斩”,真要是被李勣给斩了,那岂不冤死了。

  其实战场离合诗可以看作是后世密码电报的雏形,两者的原理是一回事,都是不想让对手看得懂是什么回事,都是想让对手看什么都是一团麻。

  郭待封算是很幸运的了,还有知音看懂了他的哑谜。同样发生在七世纪的初唐,同样是在战场上,同样是差不多的哑谜暗示,三十年后的唐将许钦明就没郭待封那么幸运。

  公元697年,后突厥可汗默啜,就是被武则天改名为斩啜的那个少数民族兄弟,他在攻打灵州(今宁夏宁武市)的时候押着因寡不敌众被俘虏的唐军高级将领许钦明,要他去劝降灵州城内守将。

  许钦明装模作样地对着城楼上的唐军大喊,向唐军“求美酱、粱米及墨”。估计当时城上守军个个笑得满地找牙。真新鲜,一个叛变革命的变节分子,还好意思来讨吃的,饿不死你!要是有美酱,我们留着自个蘸煎饼,自个做炸酱面,怎么可能会送给你!

  没有一个知道许钦明所说的这三种物品的真正含义:酱暗指将、粱米借代精兵,而墨则暗示黑夜。了解突厥军营情报的许将军想以此提醒唐军,在夜晚时出动精兵良将去偷袭敌营。

  可惜“城中无悟其意者”,城里将士都是李勣,没有元万顷,他们没有那么会转弯的脑筋。可以想像,身在敌营的许钦明在说完这句话后,一定是天天夜不能寐,盼望着战友能来劫营。但很遗憾,他没等到战友,却等来了突厥人的屠刀,此后不久他就遇害了。

  有件很巧合的事情是,在许钦明死于突厥的同一年,他的哥哥许钦寂也被突厥俘虏,也被押往战场作为劝降说客。

  许哥哥和许弟弟表现不一样,他在唐军城下没有打哑谜,而是大声对着城上守军公开守城将士:“狂贼天殃,灭在朝夕,公但谨守励兵,以全忠节。”

  突厥人害怕这个大喇叭广播,狂怒地将他杀死。

  这对叫钦明、钦寂的弟兄俩真的让人钦佩!

  雄唐时代,值得我们钦佩的人太多太多,东征军总司令李勣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位,是他把立国七百多年的高丽彻底铲平。

  公元668年八月,李勣指挥唐军主力强渡鸭绿江,突破高丽最后一道坚固防线,抵达高丽国都平壤城下,包围平壤城。

  战斗过程没什么可写,因为其时高丽军精锐已经被完全摧毁,城内守军的斗志和精神也都垮了,他们知道平壤必破。事实上高丽此时确实已陷于绝境。没有任何一个外部力量可以来救援平壤,国内军队全军覆没;曾经最铁的盟友百济早已国灭。而此时围困平壤的三国联军:唐军、新罗军和泉男生军都在平壤城下生龙活虎地跃跃欲试呢。

  投降。只有投降。

  在坚持了一个月以后,高丽国王高藏派泉男产举着白旗,带着政府高级官员前往东征军司令部,向李勣投降。自此,朝鲜半岛上的一个“钉子户”被永久拔除。

  高丽平定后,李治下诏在其全境设置四十二个州、一百个县。同时为了稳定当地局势,又在其地驻兵两万人,成立了安东都护府,下辖九个都督府,以薛仁贵担任高丽故地最高军事首长----安东都护府都护。

  大家看到这里也许觉得很过瘾吧?瞧咱祖先多牛,灭一个国家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似的,不费吹灰之力!

  且慢为这事喝彩。

  其实百济、高丽这两个国家的消失,最大受益者不是唐朝,而是新罗,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今天的大韩民族。

  因为唐朝在平壤是匆匆过客,只停留了很短很短的时间,仅过了八年,唐军就全部撤出平壤。

  说实在的,这次撤离不是什么战略转移、主动撤退,就是迫于无奈,不得不撤,因为新罗在捣乱。

  原来新罗对唐朝“吃独食”的行为十分不满,他觉得大唐不应该全部占有高丽和百济的土地,而应该分一点给新罗。

  我也觉得唐高宗李治这件事情处理得很不成功。在攻打这两个国家时,新罗一直出粮出兵,配合唐军作战,连国王都亲自上场指挥。但最后的胜利果实,新罗却边都没沾上。不怪新罗王郁闷,好歹、多少也该给人发点奖金,给高丽棒子丢几根玉米棒子也行呀,甭管棒子上有几粒玉米,先让他们的手和嘴别闲着,使他们成为老老实实啃玉米棒子的棒棒军。大街上耍猴人每次在猴子爬到杆顶的时候,都还甩过去根把香蕉呢。

  连香蕉皮都没见着的新罗王于是支持、怂恿高丽遗民放抗唐朝在平壤的统治,不断给唐军制造麻烦,同时自己也在高丽灭亡一年后和唐朝反目,率兵向唐朝发起进攻。

  本来地广兵多的大唐搞定新罗这样的蕞尔小国也是没什么技术难度的事情,但今时非同往日。当时,青藏高原上最强大的吐蕃王朝和唐朝已经短兵交接,吐蕃来势凶猛,在唐朝西北边境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使得唐朝廷不得不从东线向西北增兵,像曾经多次征战半岛的薛仁贵、契苾何力、高侃、郭待封等人都被调往西北战场和吐蕃军队决战,即便是这样,唐、吐冲突中,唐军也多半处于挨打地位。正是吐蕃强大的军事压力使得唐军无暇腾出手来控制朝鲜半岛局势,最终致使新罗将唐军逼出平壤,从而占领百济全境和高丽故地南端,统一了朝鲜半岛中南部。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