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九十四:李唐涅槃(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900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他在当时是一个威望高耸的传奇人物,就像国共两党都同时敬重国父孙中山一样,武周和李唐政权也都很尊重狄仁杰。尤其武则天,简直把狄仁杰当成了自己事业参谋的依靠,狄仁杰死后,武则天哭得特别伤心,面对着满朝文武,她视若无人地长叹:“朝堂空矣”。

  在她眼里,那些毕恭毕敬站在自己面前的大臣根本不存在,真的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

  细想一下,武则天对狄仁杰的感情很像李世民对魏征那样的感情。李世民在征高丽无功而返后感叹爱进谏的魏征去世太早的情形,在武则天身上也曾发生过。狄仁杰去世后,每当朝廷有大事不能迅速做出处理决断时,武则天总要唉声叹气地说:“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

  可见,她对狄仁杰充满着怀念。其实,并不是狄仁杰走得太早,而是武则天走得太迟。狄仁杰是七十周岁才去世的,这样的年龄在唐代已经算是寿星了。但武则天似乎是枚安装了聚能环的超级电池,生命能量十分强大,寿星狄仁杰那七旬的寿龄在她面前就太小菜了,她的生命横跨七、八两个世纪,从公元624年到705年,在中国所有帝王中排名前三。她的前面,只有清高宗乾隆和梁武帝萧衍,而览遍整个中国历史,活过八十岁的帝王只有五个人,另外两人分别是宋高宗赵构和元世祖忽必烈。

  有意思,五大高寿天王中,有两个庙号是高宗,还有一个老公的庙号叫高宗。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关于狄仁杰的。狄仁杰是中国在西方国家中知名度最高的司法人物,被欧美许多国家的人们誉为“东方福尔摩斯”,这是因为荷兰著名汉学家高罗佩在上世纪以狄仁杰在州、县及京都任上,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历史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了一百多万字的著作《狄公案》,并将其翻译到国外,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使得狄仁杰成为了欧美民众眼中最大牌的华人神探。很多西方人甚至说,他们了解中国就是从高罗佩的《狄公案》开始的。

  没想到狄仁杰的文化价值这么高,一千多年后还能为咱们国家的文化输出做贡献。只是现在,咱们只能向世界输出商品和劳动力了,与这两者相比,咱们现在的对世界的文化输出可以忽略到不计,基本上到了关起门来在家里自己玩自己的,玩别人的,别人早就不喜欢玩咱的了。

  至于狄仁杰那样的神探就更别提了,现在欧美很多人已经完全不相信今天的中国会诞生出那样的神探,他们多半认为我们的案件都是靠非常规手段取得的,这观点、看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也确实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十六、李唐涅槃

  公元705年注定是唐代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武则天被迫退位;这一年,李唐重新复国。

  从704年底开始,女皇武则天病情开始加重,一个冬天都卧在病榻上,不见起色,也不见大臣,差不多和外界断了联系,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日夜服侍在侧。

  这可急坏了许多人。

  不过,这许多人并不是急自己的皇帝病情为什么总是不快点痊愈,而是着急当时的政局,因为政局的变化关乎不同政治派别者的职位变化甚至身家性命。

  一个八十多岁的皇帝久病不愈,她的手下能不急吗?这种情况下,皇帝随时都有可能两腿一伸、两手一撒,驾鹤西去。

  皇帝死了不要紧,能当皇帝的人多的是,要紧的是现在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连皇帝是否已经医治无效都是雾里看花,这其中可能蕴藏着太多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

  于是,那些着急的人就想尽快把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

  当时最着急的有五个人: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暐。

  这五个人在忧虑女皇病情的同时也时刻在忧虑着国事------恢复李唐政权。

  大胆!在武周统治时期却想恢复李唐,这不是谋反吗?

  确实,他们确实是想谋反。不过,由于李唐是个大一统王朝,史家称呼这种“拨乱反正”似的宫廷军事行动,不叫他们谋反,而叫他们政变或者事变。

  这五个人引发出促使武则天下台的军事行动,史上称之为“五王政变”或“神龙政变”。

  时任宰相张柬之是“五王政变”的直接促成和发起者,政变人员多是他联络、交通而来。

  政变人员由三部分构成:拥李派朝臣、军方将领以及李唐皇室成员。军方将领作用最大,因为他们担任着皇宫警卫任务,不把他们搞通,根本进入不了戒备森严的皇宫大内。参与此次政变的军方人物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手握兵权的实权人物,他们都认为领导他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李唐皇室,所以积极支持李家以枪杆子夺回政权。李唐皇室成员这边,包括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兄妹三人都填了报名表。

  这年正月二十二日,在凛冽的寒风中,一场针对武则天的政变行动正式开始了。

  按照行动方案,参与政变者分为A、B、C三组:

  A组有李旦率领袁恕己等人占领京城各主要进出通道和重要办公机关,首先包围政事堂,将值班宰相全部控制,避免其向内廷通风报信;

  B组以张柬之为小组长,他和崔玄暐、敬晖、桓彦范一起,带着五百名羽林军冲向玄武门,打通进入内廷门户;

  C组做主的是太子李显的女婿王同皎,他和羽林军将领李多祚、李湛一起,负责请太子李显尽快进入皇宫撑场子。

  当A、B两组都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不曾想政变最高领导C组这里卡壳了。

  王同皎来到东宫请老丈人出门时,身为皇储的李显却吓得怎么也不敢出门,这位皇子就如当年的光绪皇帝害怕慈禧一样,即使是三、四十岁的成人,依然在精神上对女皇充满了恐惧。任凭女婿怎么劝,他就是不愿上马进宫,还说他妈咪身体不佳,别惊吓到了妈咪,甚至说出了请“诸公更为后图”的昏话。

  他叫大家把已经出鞘的刀再放下来,以后再从长计议政变这件事。

  这话谁敢听呀!

  政变从来就是一辆只有油门,没有刹车的特制专列,从起点到终点,不能上下乘客,没有紧急刹车,结果只有一种:惨烈。不是自己惨烈,就是别人惨烈;不是把自己撞得车毁人亡,就是把别人撞得粉身碎骨。

  而现在,专列已经风驰电掣,车长却下令停车,车组人员当然不答应。为了不使己方车毁人亡,女婿也顾不得犯上了,他和大家半劝说半强制地将太子老丈人抱扶上马,涌向皇帝内宫。

  当李显带着一帮荷枪实弹的军士进入到武则天住处时,正好碰上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没有什么多余废话,张柬之等人冲上去就砍死了这对莲花两兄弟。

  然后,李显他们没敲门、没喊报告、没等门里的女皇说“请进”,就直接进入到国家最高领导的卧室:“进至太后所寝长生殿,环绕侍卫”,

  史官在这里太偏心眼儿了,明明是把躺在床榻上的女皇跟圆规划圈一样地武装包围了,还美其名曰是“环绕侍卫”。

  晕死,有一帮大男人拿着刀剑跑到人女同志卧房中“侍卫”的吗?况且这女同志还在生病,况且这女同志还是皇帝。

  躺在病床上强势一生的武则天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两个老实巴交的儿子竟会来武力逼宫这招。

  从她第一反应的问话中也可以判断出她应当是没想到。

  当武则天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在床上时,惊得坐起来问道:

  “乱者谁邪?”

  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我们奉太子之令,已将两个反贼诛杀,因为怕走漏消息,事先没跟您通气,抱歉得很。

  原来如此。女皇彻底明白是咋回事了,她知道自己此时已无力控制局势,所以并没有对两个情郎的被杀而枉发脾气,只是淡淡地对儿子说,既然两个小子已经处死,你可以回你的东宫了。

  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空手而回是不可能的了。桓彦范对女皇软中带硬地说:“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

  这是任何一种政变的统一答案,大家提着脑袋就是为了得到这个答案,无一例外。还记得上一本书中的玄武门政变吗?李世民的手下尉迟敬德在政变进行中时,直接要求皇帝李渊任命李世民为天下兵马总司令。这回桓彦范更厉害,直接替自己的顶头上司向皇帝索要皇位!

  随着这句话的挑明,武则天的权力生涯正式结束。

  第二天,武则天交出全部权力,下诏命太子监国。紧接着的第三天,又再次下诏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显。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