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看到裴寂在此,李渊心里也知晓这是他故意挖的一个坑让自己跳下去,但他确实在坑里干了违法犯罪的事,就算成坑里爬上来,泥水也已经湿身了。
裴寂知道,这次自己是稳稳抓住牛鼻子了。他急切地对李渊说:“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也协,公意如何?” 裴寂的话说得很婉转,没有说你睡了皇帝的妃子,如果不起兵举事那就是死路一条。而是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说因为自己经常送宫女给领导当三陪,害得二公子、刘文静他们担心受到牵连,欲破釜沉舟,共图大业,就等你一句话了。
说话果然是门艺术啊。一颗钉子甩到你脚下,你踩不踩?踩,自己满脚是血;不踩,甩钉子的人会满身是血;踩也不能,不踩也不能,那只有一个选择:拔掉钉子!
这时候的李渊终于下定了造反决心,他对裴寂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柰何,正须从之耳。”
自此,一场由李氏主持组织的倒隋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关于李渊起兵造反到底是自己主动还是被儿子李世民被动推催,史料记载不尽相同,有说是老子自己主动的,有说是儿子推着老子走的。
以《新唐书》为代表的史料力挺李世民。在《太宗本纪》中,太原起兵根本没老李什么事,都是小李一手操办的。“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这里的意思是说,儿子把饭都煮好了,要开锅时才通知老爸来吃饭,也就是说,你爱吃不吃都是这么回事了,反正饭是不能再变回米了。
《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主编的,离太原起兵已有四百多年,这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先生好像对李世民很是偏爱。然而他的这种抑父扬子的观点似乎经不起推敲。李世民当时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没有显赫战功,不能调动部队,城府威信更是不能和他的父亲相提并论。起兵造反这样“扔石头砸天”的大事,没有军队的强力支持他凭什么去完成?再说,谁会跟着一个赤手空拳的人去造反?除非他们爱好集体自杀。
在造反这个以胳膊扭大腿、力量严重不对等的情形下,煮饭、开锅都不是最重要的,最至关重要的是锅盖揭开以后,你有没有碗盛饭。如果老子不给碗,儿子即便是深度烫伤饭也弄不到嘴里。如果强行等饭凉了再吃,那时候可能连吃饭的家伙都不在了。
所以说,因为儿子后来辉煌的贞观之治就把老子起兵首功抹杀得干干净净的行为是有失偏颇的。任何历史都要经得起后人的分析推敲,经得起推敲的历史才是真历史。
本书记录李渊起兵心路历程的资料多半来自《资治通鉴》和《大唐创业起居注》。笔者以为,这两本书的历史资料相对较为客观,特别是《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的作者温大雅就是一个“随军作家”,亲身参与了起兵全过程。他的记注应该是可信度较高的日记体“实况录像”。在这两本书中,李渊的造反之心随着形势的发展,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且最终主导着起兵的走向,这是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发展的。
李渊举旗而起虽然是一个内心与形势复杂搏奕的最终结果,但偷宿宫女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推动因素之一。这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鬼混唐朝”的宿命,给大唐开了一个并不光彩的风流先河。其后近三百年间,大唐皇室糜烂的私生活广为天下人诟病,一种阴暗龌龊另类气味从始至终笼罩着大唐的天空,经久不散。铺开唐朝289年的历史,让当今观念已极度开放的现代人脸红不齿的事件比比皆是:父夺子妻、儿勾庶母、弟奸兄嫂、臣淫皇妃。。。。。。一切现今听起来仍惊世骇俗乱伦行为在那个朝代似乎都发生得理直气壮、顺理成章。特别是皇室分子,他们不分男女、不论老幼、不管尊卑,在鬼混的欲望大道上,一个个你追我赶前赴后继,混得象鬼那样的没日没夜没心没肺。以至于后人将其和宫闱秽乱、同性恋盛行的汉朝并称为“脏唐臭汉”。
巧合的是,这两个身陷欲望泥沼的朝代正是中国王朝历史上最辉煌的并峙双雄,这现象有点耐人寻味
下一章: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