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唐朝的和亲故事挺丰富的,远嫁异邦的公主数量不少,特别是在李唐繁盛时期,周边那些少数民族都以各种理由和手段向唐政府求婚,希望唐皇大发慈悲,赏脸让自己娶个公主。在当时来讲,哪个国家领导要是能抱得一个唐朝公主归,那是件倍有面子的事,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我是大唐李家王朝的女婿,我岳父是“李刚”!
说“李刚”有点夸张,但娶李唐家公主为自己撑场子、争面子却是事实,因为有了唐公主做老婆,自己就是天朝上国的女婿,隔壁邻居那些国家就不敢恃强欺负自己了:你要敢动我,看我老丈人怎么收拾你!在七世纪的东方大地上,谁能狠得过唐朝老大?!你要是有气,就拿拳头砸自己的脑袋吧,千万别砸唐朝女婿的脑袋,否则到时候自己可能会脑袋不保的。
所以呀,那会李唐政府收求爱信收到手酸,来求公主的国家太多了,跟走马灯似的:突厥、吐谷浑、契丹、奚。。。。。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如愿的,大唐抬头嫁女儿,很傲的哦。
松赞干布知道吧,身为吐蕃国王的他当时也想赶时髦,派人向唐太宗请求发个公主给他当老婆。哪知道唐太宗看不上他,没答应。结果激怒了这位青藏高原上的天王老大,他带着二十多万精兵猛将沿着边境一路攻杀到唐朝境内,急得李世民派出大将侯君集前去抵挡。
最后,英雄出身的唐太宗觉得松赞干布这小伙子挺英雄气概的,有自己年轻时的风采,便把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了他,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桩美妙姻缘。
要说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真的没话说,那叫一个好呀!别人家结婚,买套三居室就是不得了了,如果碰到富老板,弄幢别墅,能把那些月月还贷的“负翁”们眼珠子羡慕得一天掉下来好几回。但松赞干布比这些都牛,他在山顶上建了座宫殿作为自己和文成公主的婚房。牛吧?更牛的是,一千多年了,这婚房还在呢------西藏的布达拉宫。
瞧人家这工程建筑质量,从来没听豆腐渣,没有楼歪歪、桥裂裂、路塌塌。。。。。
松赞干布的求婚之路虽然波折有点大,但好歹从大唐捞到个素质美女回去了,在和亲道路上,最不如意的是突厥。唐玄宗时期,北方突厥多次向唐朝请求下放一个公主到他们国家做可敦(等同皇后),但玄宗就是不答应,把突厥可汗搞得灰头土脸,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惹得突厥可汗在一次招待唐朝外交大使的国宴上忿忿不平地追问道:
“吐蕃,狗种;奚、契丹,本突厥奴也,皆得尚主。突厥前后求昏独不许,何也?”
当时突厥势力最为强大,唐玄宗在策划封禅泰山时,最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怕突厥趁这当口对唐朝搞突袭。所以,突厥看不起吐蕃、奚、契丹那些小国家是有资本的,但这位可汗如此丑化这些国家,貌似有点心理不平衡。让突厥可汗尤其不满的是,以前一直受突厥统治的契丹都高高兴兴娶到公主了,自己作为他们的前老大,竟然屡请不着,所以可汗有些急眼了:为什么单就不给我送只爱情鸟呢?凭嘛呀!
突厥可汗之所以对这事耿耿于怀,原因并非他是找不着老婆的剩男,而是抹不开面子,在别人面前没得炫耀的资本,这点他对唐朝大使说得很坦白:“吾亦知入蕃公主皆非天子女,今岂问真伪!但屡请不获,愧见诸蕃耳。”
瞧瞧那时唐朝有多大的影响力!可汗说,我知道嫁出去的唐家公主都不是唐天子的亲闺女,但管她是真是假呢,你嫁一个过来给我撑个场子噻,要不然我在别人面前很没面子,不好意思见人啦!
这也就是三十年前的事,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看看唐肃宗这会,把自己的亲女儿送给一个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老头子做老婆,那老头子还傲得跟鸵鸟蛋似的,唉---------只能长长一声叹息了。
而在唐肃宗面前,安庆绪也是只能长声叹息。因为自打从老子那里抢过皇位以来,这个安老二变成了王小二,造反事业一年不如一年。以前他老子做大的造反蛋糕在他手里变得越来越小,洛阳之战要不是他跑得快,就在自己的都城被唐军给俘虏了。而当年他老爸进入李唐都城的情形却恰恰相反,要不是唐玄宗跑得快,那位皇大爷就被老安卷进造反蛋糕里做成奶油了。
安庆绪这皇二代当得相当失败,自从登基以后,他就成了个天天以屁股示人的逃跑皇帝,从长安捂着屁股跑到洛阳,洛阳失守后,又捂着屁股跑到邺郡(今河南安阳市)。总之,他一上台就没上个台阶,天天走下坡路,造反事业一泄千里。被唐军赶出洛阳后,安庆绪退守邺郡,开始了自己醉生梦死的末日生涯。在邺郡的一年多时间里,安庆绪不问军政,“专以缮台沼楼船、酣饮为事”。他不去想着怎么去巩固经营自己所剩不多根据地,而是没心没肺地忙着造豪华大船、挖大型人工湖、咧开大嘴巴没日没夜地豪饮美酒,鬼混作乐。
上梁不正,下梁自然会歪,安庆绪手底下的那些大臣和将领见皇帝如此没个正行,也都纷纷仿效,拉帮结派,互相内斗,你暗算我,我排挤他,小朝廷的朝纲混乱不堪。
这样没出息的人当皇帝,那些原先跟随安禄山的一帮凶悍将领们当然不服,安史之乱的第二号人物史思明即是这种不服派的代表人物。
安庆绪也担心史思明不给自己捧场,所以一上台就拉拢他,不但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还封他为妫川王,面子真是给足了。
不给不行啊!史思明当时实力强大,手上有十几万军队,他能直接调动的军队比皇帝安庆绪多得多。他若是不高兴了,在范阳地界上生气地跺上那么一小脚,坐在邺郡龙椅上的皇帝安庆绪的屁股定会被震得麻上一小麻。所以为了安抚他,安庆绪只能以王爵作为安定片奖励他,意思不言而喻:你可千万别随便跺脚,我晕脚。
范阳是安禄山的本部大本营,安禄山是很在意范阳的,其程度和用心和后来的满清政府对于东北的态度相类似,把这地方当作自己的龙兴故居,精心呵护打造,在攻陷长安、洛阳两大繁华城市后,安禄山当了回运输大队长,把两京中的珍宝财物全部运送到范阳城储藏。而负责镇守范阳的一直是安禄山最为倚重的老搭档史思明。
安禄山死后,史思明发财了,范阳城巨量的遗产全被他继承了,武器、粮食、珍宝、精兵,史思明一个都不少,所以他开始变得骄横起来,拿皇帝不当干部,经常拒不执行安庆绪的命令,搞得小安皇帝被这个大史郡王弄得担惊受怕。
安庆绪他害怕手握重兵的史思明造他的反革他的命,便想逮机会先下手除掉这个让他长年累月吓得连觉都睡不好的失眠症病原体。于是便派宰相阿史那承庆和亲王安守忠到范阳征调军队,并嘱咐二人“因密图之”,意思就是你俩见机行事看着办,只要有机会就把史思明干掉。
皇帝派人来范阳征兵,明摆着是想削弱自己的军事力量,这点把戏史思明当然思而明之,所以他心里很窝火。这个时候,他的两个参谋便劝他反出燕朝,说皇帝对你这么不信任,将来你能落到好吗?不如趁现在手上还有资本弃燕投唐吧!
这两人估计早就商量好了,观点口气都出奇一致,一个说:“今唐室中兴,天子仁圣,大夫诚帅所部归之,此转祸为福之计也。”
另一个说:“庆绪叶上露耳。大夫奈何与之俱亡!”
两人都说,唐朝皇帝李亨英明神武,燕朝皇帝安庆绪愚钝不堪,迟早会跟草叶上的露珠一样烟消云散,你何苦陪着他自寻死路,不如当机立断,转祸为福降了李唐。
史思明真被说动了,他见两京已被唐军收复,自己又遭皇帝猜忌,这样下去,生命朝不保夕,便接受了两个参谋的劝说,答应投降唐朝。
当史思明决定加入李唐阵营后,前来征调兵员的阿史那承庆与安守忠带着五千劲骑来到范阳,史思明早已想好了拿下他们的主意。这家伙装成高兴得不得了的样子,招呼了好几万兵士跑出老远去迎接他们,做出一副要齐声高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标语口号的架势。
这当然是忽悠了,他可不是来欢迎领导莅临视察的,而是欢迎首长掉入陷阱的。
在距离两人一里远的地方,史思明命令部队原地待命,他派人对阿史那承庆说,得知两位首长大驾光临,我们全军上下都欣喜万分地前来迎接。在大说了一通马屁后话入正题:“然边兵怯懦,惧相公之众,不敢进,愿弛弓以安之。”
来人可怜巴巴地说,我们这里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边疆兵,一向怯懦胆小,见您带来这么多神威天军,害怕得不敢再向前走啦,麻烦您叫将士收起弓箭刀枪,好让范阳的士兵安心。
这等于是说,我们这里的士兵集体晕刀,简直跟说屠夫晕血、驾驶员晕车一样可笑,借口也太蹩脚了点。边兵长年累月打仗,上战场比上菜市场的次数还多,哪能在五百米外就莫名其妙地恐惧一支比自己人数少好几倍的远道而来的军队?明显的诳人嘛。
不过阿史那承庆不知道这是个坑,他真把边兵当乡下人了,说,小意思啊,大家伙都把兵器交了吧,等会再拿回来。用我们家乡话说,这种情形属于熟鬼害熟人,成功率很高,现在的传销就利用的这一原理,害的都是超熟悉的朋友亲人同事什么的。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