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挫折大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我们如何决定
自己的命运
在学习过非必要碰撞和必要碰撞的课程之后,我们便可以拥有智慧、理解、幸福、力量、成功和伟大。我们的生活跃上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因为我们已接受了教育。
我为你们具体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一天,火车在一个小站上停下来补水。轨道的一边有一家杂货店,杂货店前摆放着一排盛满苹果的木桶。其中一只木桶里装满了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我跑过去,买了满满一袋。
火车开动以后,我向袋里望去,发现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突然间一只也不见了。
我所能想到的是,又大又红、个头饱满的苹果只是在木桶的顶部摆放一层。杂货店老板不想破坏这一层招揽生意的牌子,只好将手伸到这层苹果的下面。
他肯定是从木桶的底部为我取出苹果的,因为他装进袋里的是一堆要么干瘪、要么被风吹落的苹果,也是我所见过的最糟糕的苹果。
后来,我开始冷静下来。杂货店老板有意这么做吗?杂货店老板总是把大苹果放在上面,把小苹果放在下面吗?
你们这样做吗?听众中有谁是杂货店老板吗?
如果有的话,悲哀的人啊,你可是真正被冤枉了呀。那天在火车上,我终于领悟了这一点。杂货店老板并非有意把大苹果放在上面,把小苹果放在下面。
他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是自然形成的。随着木桶的晃动,大的苹果自然要被顶到上面,小的则沉到下面。
木桶的晃动
你们笑什么?不信吗?或许你们一帆风顺,毋须颠簸就能到达目的地。但在俄亥俄州的黑色沼泽里,我们遇到了用木排铺成的道路。
你们见过用木排铺成的道路吗?就是在软泥上铺上一层圆木,马车走在上面,简直像是在谱写一首运动的乐章篇!车轮总是“碰撞高处”。
我拉着一车苹果,通过木排之路来到生产苹果汁的作坊。由于颠簸,苹果被自动分类。大的力图挤向顶部,又小又干瘪的只能在底部挤挤攘攘。
这样的事情我已见识了30多年,现在终于明白过来了。你们注意过自己究竟花费多长时间才能真正明白事物的所以然吗?
其实,早在玩石子的年代我就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大石子总是在我身体的颠簸下上升到口袋的顶部,小石子往往在一片哗啦声中下沉到口袋的底部。
孩子们,明天就试一试吧,千万别学我,要等30年之后才弄明白,大的东西在摇动中会浮上来,小的则自动地沉下去。
如果将质地相当的大小物件儿放进一个盒子或其他什么容器里摇晃,你们就会看到这个现象:最大的物件总是上升到最上面,最小的则下沉到最下面。
你们还可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什么东西,其自身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它的去向。大一点的爬得高一些,小一点的沉得低一些。
如果将它们混和起来重新摇过,你们就会发现,它们仍然处在过去的位置上,最大的在最上面,最小的在最下面。
罐子里的学问
(演讲者在讲坛上摆出一个玻璃罐子,里面装着大半罐乳白色的豆子和几只胡桃)
我们就在讲台上做个实验吧。这是一只玻璃罐子,你们完全可以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它们有两种,大小不同。一种是白色的豆子,数量多一些,大一点的东西是胡桃。
我拿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粗糙仪器摆在你们面前,希望大家不必介意。
我想请大家再耐心一些。我发现,我们在倾听时,眼睛往往比耳朵灵敏。我想给你们生动地展示一下,希望你们能够永远记住。我不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像我一样,要在30年之后才能明白这些道理。
如果石头能够布道,罐子里就一定存在着学问。下面就是罐子里的学问,请罐子先生讲给你们吧。
请注意,在我晃动罐子时,体积较小的豆子迅速下沉,体积较大的胡桃则向上浮升。
没有一个豆子问:“我这是在向哪儿走呢?”
也没有一个胡桃问:“我这是在向哪儿走呢?”
它们只是自动地向着该去的地方走去。小的向下,大的朝上。
现在,我把它们混合起来,重新晃动。请注意,它们仍像前面一次一样各就各位。
想象一下,如果这些东西会说话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听见底部的小豆子在喊:“救救我吧!救救我吧!真是倒霉死了,我一直在向下沉去,一直沉到最下面了。我没有机会像那些大块头一样往上走,帮我一把,让我也上去吧。”
我说:“好的,小豆子,我来帮你一把。”
于是,我把它拿到顶端。看!它在顶端了。是我把它提升上来的。
请注意,罐子又在晃动,结果,小豆子又被摇落到底部。我听见他说:“老天呀!我又滑下来了。你再把我提升上去吧,我多么希望待在上面。”
我再一次将它提升上来。
然而,罐子仍在晃动。小豆子再一次被晃到底部,因为它的体积实在太小,根本无法守在上面。
它无法享受高高在上的生活。
后来,我听见小豆子说:“好吧,既然我不能呆在上面,你就让那些大块头也下来吧。大家一律平等嘛。”
我说:“好吧,小豆子先生。听着,你们那些在上面的大个子,请下来吧。你们那些大胡桃全都下来与小豆子平起平坐!”
你看,我把他们全都拿到下面。
罐子又晃动了。结果,大的仍然上去,小的仍在下面。
罐子里的东西只能这样改变它们的位置。人为地将它们提升上来或沉放下去均于事无补,除非我们可以改变它们的大小!
地位的平等要求大小相称。小的变大了自然上去,大的变小了自然下来。
生活的晃动
噢,苹果兄弟们,你们并不是孤单的。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木桶中的苹果,都走在通往未来市场的道路上。
这是一条铺着木排的道路,木桶滚动在上面,总是摇啊,摇啊。
木桶里有大苹果、小苹果、青苹果、红苹果、斑点苹果、干瘪苹果和烂苹果!
换句话说,世界上的所有人都生活在人生这个巨大的木桶里。这个木桶随时都在晃动。每个群体都在晃动,每个地方都在晃动。办公室、商场、店铺、学校、讲台和家庭,我们居住或工作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在晃动。
生活总是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
在罐子里,体积大的被摇上来,体积小的则被晃下去;在人生的这个大木桶里,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同样能将每个人物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大人物被摆放在社会的上层,小人物被摆放在社会的下层。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被人为地提升到大人物的位置,或幻想将那些大人物摆放在小人物的位置上,难道不觉得自己是在犯傻吗?因为我们正在愚蠢地尝试去颠倒生活的永恒法则。
只要生活这个木桶不断地摇动,我们就只能处在自己的大小所决定的位置上。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准备好接受这一位置,再努力守住它。
对于人们来说,最糟糕的是被人为地捧到某个位置,然后再哗啦一声掉落下来。
我听到许多有关命运的说法。有人似乎认为,命运如同一列火车,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到站,命运之车便会自行开走,远离我们。我们也就坐失命运了。
我们不会失去的。我们的命运不是那列火车,而是那只罐子。
如果我们是小人物,我们的命运就会非常平凡;如果我们是大人物,我们的命运就会非常伟大。
我们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
改变自己的命运
罐子里的物件无法改变自己的大小。然而,谢天谢地,你我都不会成为命运无常无可救药的牺牲品。我们不是机缘的傀儡。不管我们想长大还是不想长大,我们都能牢牢地把握机缘,决定自己的命运。
如果变小,我们就会滑向社会的底层;如果变大,我们就可上升到社会的顶层。如果到达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们就会一直守在那里,除非我们的大小能够有所改变。
因而,如果试图改变自己的位置,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大小。若要滑落下去,我们只需变小就是,生活会将我们摇晃下去;若要攀登上来,我们就得设法增大自己的体积,然后,生活的木桶就会将我们摇晃上来。
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在有意无意地做着三件事情:
守住自己的位置;
向下滑落;
向上攀登。
如果希望守住自己的位置,我们就得设法保持自己的大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如果缩小,我们就会哗啦一声沉落下去。
没有人能够长久地守在自己哗啦一声下滑的地方。大自然并不喜欢下滑的人。他必定下滑到更小的地方,甚至一直下滑到社会的底层。
若要守住自己的地盘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如果希望自己的大小保持不变,我们就得每天成长一点点,以补充蒸发带来的损耗。
生活中的蒸发与液体中的蒸发没有不同。如果一点也不增长,我们的体积就会因为蒸发而变小,我们就会由于体积的变化而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向下沉落。
迫使自己上升
因此,年轻人呀,你们应该牢记,生活的木桶肯定能将你们晃动到适合你们的位置。无论是在店铺、商场、办公室,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如果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你们就得不断地成长。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牢牢地守住属于你们自己的地盘。
然而,如果希望得到一个更高的位置,你别无他法,只有使自己的体积变大。只要你的体积增加了,就没有人将你硬挤下去。
千万别要求提升,你需要的是迫使自己提升。如果你不停地增加自己的伟大,充实自己的体积,开发自己的能力,同时拼命地工作,那么,你自然会超越原来的地位,晋升至一个更高的位置。
有一天,如果我有幸或不幸地成为一个老板,我将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摆上一只罐子,里面装进大小不同的物体。
如果哪位员工来到我的办公室里,对我说:“该给我升职了吧?”
我会说:“摇摇这个罐子吧,查理。这是你获得升职的惟一办法。如果你的体积增大了,你大可不必要求升职,因为你自己会升上去的。”
好运气与坏运气
这个罐子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运气的道理。
我注意过,运气好的人总是被摇上来,运气不好的人总是被晃下去。也就是说,运气好的人总是在进步,运气不好的人总是在退缩,然后被彻底淘汰出局。
请注意,在我摇晃罐子时,只能发生两件事情:对于质量相同的东西来说,体积小的总是沉下去,体积大的总是浮上来。
这种摇晃,对于小的东西来说总是坏运气,对于大的东西来说,总是好运气。同样的摇晃既可以产生好运气,也可以产生坏运气。
决定运气的不是被摇动者的运动方向,而是被摇动者的体积大小。
乡下来的姑娘
所以,无论在哪里,你们都可以看到人生的木桶将人们按体积的大小分类。任何一件与这个原理相关的事情都包含着许多故事,就像下面我所讲的这个故事一样。
故事发生在芝加哥的一所办公室里,里面工作着许多年轻漂亮的姑娘。她们中的几个已在那里工作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这时,从乡下来了一位荷兰籍女孩。她没有工作经验,可以说完全是个新手。这是她的第一次办公经历,因而得到的工作是最低下的。
其他姑娘们开始戏弄她,取笑她,因为她总是表现得又笨又拙,显得非常稚嫩。
你们还记得稚嫩的绿色小树是怎样生长起来的吗?
“她真让人受不了!”她们这样评价她。
的确这样,她总是犯下许多过错。然而,如果细心回忆的话,她们就会发现,同样的过错她绝不重犯。每吃一堑,她就增长一智。
她总是忙个不停。每当完成手头的工作之后,她总能找到其他一些可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从来不理睬集体的规则!
注意,没有一个人要求她这样做。她有一个全世界人都在梦寐以求的特性——主动!
其他女孩子呢,忙完就算忙完了。一旦完成手头的工作,她们就会百无聊赖地守候在那儿——噢,耐心地守候着——等候别人分配给她们下面要做的工作。
3个月之后,其他的姑娘们只好放下架子,不耻下问,回头向这个荷兰小姑娘求教,因为在过去的3个月中,她学到的东西比她们自进这个办公室以来所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她什么都学到了,没有拉下任何东西。于是,她成为这个办公室里最能干的女孩子。
接下来的便是人生的木桶原理。她开始给其他女孩布置任务,因为她已被晋升为这个办公室的主管。
这件事可能使其他的女孩子大受伤害。她们可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是彻头彻尾的袒护。“太不公平了!应该让杰妮来当主管,她在这儿干了整整4年!”
一问三不知的老实人
另一天,在一家造纸厂里,我站在一台生产高级日历彩印纸的机器旁边,就该机器向那里的一个工人讨教。
他回答得很好。然后,我向他询问隔壁房间里的另一台机器。他说:“老板,我不知道,我没有在那里工作过。”
我问他另一个流程的事,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在那里工作过。”
我问的最后问题是生产纸浆,他的回答依然是:“我不知道,我从未在那里工作过。”
他一点儿也没有了解这一切的欲望。
“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
“大约12年吧。”
走出大楼之后,我指着那个一问三不知的人对工头说:“看见那个站在高级日历纸机旁边的工人了吗?他还是个人吗?”
工头长叹一声。“我不想跟您谈论他。他是这个车间里心地最善良的工人,但我们不得不解雇他,因为我们马上要更新设备了。他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去学习,也不想学习。”
因此,他的地位只能下滑。没有人能够一成不变地守在正在晃动的位置上。
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进步,要么下滑。
你的尺寸够吗
书籍里记载着许多人生浮沉的故事。你们可能听说过,两兄弟在创业时机会均等,一段时间之后,一个在向上走,一个在向下滑。
当然,我们中的某些人在生活中起点较高。他们甚至一出生就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名字就被载入蓝皮书里。而我们中的另一些人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起步,甚至连受到邀请的机会也没有。看到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我们总是感到沮丧。
我们会说:“噢,我要是有这个机会就好了!我要是起点高一些的话,可能也是个什么人物。可惜的是,我的起点太低了。”
我们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物的。每一个人都能。
这是因为,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人生的大木桶里被摇来晃去,磕来碰往。
在那里,没有人问我们:“你是长在哪棵大树的哪一根枝条上的?”
他们只会问:“坐这个位置,你的尺寸够吗?”
守住自己的位置
生活总的来说是老一套子。你也好,我也好,我们中的所有人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故事。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重复着几乎相同的事务。
然而,如果让生活就这样千篇一律,我们就会下滑。在生活的道路上,每天都必须闪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全新的东西,发掘全新的乐趣,否则,我们就会闷闷不乐。如果日复一日地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思考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眼界就不会脱离先前的惯例,我们就会原地打转,止步不前;我们就会很快地沦落为机器;我们就会渐渐变小;甜蜜和欢乐就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于是,我们就会畏缩,就会向下滑落。
生活的成功、欢乐和光荣存在于学习、成长、前进和向上之中。这是保持我们现有位置的惟一方法。
在这个每天都在进步的年代里,农场主必须学习新的畜牧业知识才能保住其作为一个农场主的地位;商人必须成长为一个拥有更大产业与更高智慧的人,才能保持其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行政部长若要继续留在这个属于他的政坛上,就必须拥有更为广阔的行政眼光;在同一个教室里,老师必须看到有可能出现的新的可能性;甚至家庭主妇在操持家务时,也必须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
只要活着,我们就得不停地成长与学习。不管是谁,如果能够年复一年地呆在原来的地方,而且也非常适合呆在那里,他就不会下滑。
除非那个地方是个坟墓!
活人的时代与死人的时代
我看到报刊上登载许多学校的招生广告,上面往往写着“完善学校”或“完善您孩子的地方”。
我战栗了。我知道学校是好意。我耽心的是,学生可能认为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完善,而这一点足以让他们完蛋。
只要活着,我们永远不会得到完善。从学校里毕业出来,只是我们走向完善的开端,绝对不是完善的结束。
有人会说:“我无所不知,用不着你来教导。”
我为他惋惜。一般来讲,这个人正在向下滑落。越是伟大、越是富有智慧的人,越想听取别人的教导。
有人会趾高气扬地说:“这份工作是我的,他们离开我绝对玩不转。”
我也为他惋惜,因为我已感到有人正在向他的位置挤去。你听到的噪音是从他的喉管里发出的奄奄一息的向下滑落声。
我还为那些整天目中无人地向下滑落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感到惋惜。他们嘴里不断地喊着“这是我的时代!”而在实际上,他们走的是下坡路。
活人的时代永远是今天和明天,只有死人的时代才是昨天。
能力证明与能力证书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年轻人,大多希望成为大人物。对于那些不想成为大人物的年轻人(或其他什么人),我不愿意再说什么。对于并不向往明天更美好事物的任何人,我也不想多费口舌。
我们通常认为,成为大人物的方法是追寻,是争取。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就要尽可能地去争取这些吸引力。
争取你有更多能力的证明吧。
我们认为,如果能争取到一个更大的位置,我们就能成就大事。然而,如果我们还未成长到能够适合那个位置的实力,我们就会成为笑话,因为我们会马上滑落下去。反之,一旦我们的实力足以适应那个伟大的位置,适合我们的位置就会找上门来。
还有,我们不会因为得到一个更大的位置而变得伟大,就像一个孩子不会因为穿上父亲的靴子而变成大人一样。即使这个孩子真的穿上了一双大人的靴子,他也只能滑落下去。
若要穿上大人的靴子,他的脚必须首先长大。换句话说,在穿上更大的靴子之前,他必须拥有一双与靴子等大的脚。
在得到所希望的东西之前,我们必须为得到它们而做好准备。
生活中的一切所有都是在为更大事件的发生而进行的准备。
为了做好40年的工作,摩西准备了整整80年[ 摩西:《圣经》人物,传说为犹太人领袖,在80岁时带领犹太人脱离埃及法老的奴隶式统治,并在西奈山上为犹太人制订律法,后人称为《摩西十诫》。]。为了做好3年的工作,基督耶稣整整准备了30年[ 基督:《圣经》人物,又叫救世主,指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传说他30岁开始传教,3年后被罗马统治者钉死在十字架上。]。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却指望“通过邮件中的四节简易教程”而应对一切!
我们可以在一个夏天里造就一只南瓜,过着“崩客”式的生活。我们可以在24小时里造就一朵蘑菇,终日与“腐烂的碎屑”为伍。
然而,我们无法用同样的方式造就一棵橡树。
能力证书并不能给世人留下过多的印象。拥有能力证书的人一般需要用它们来稳定自己的地位,因而,这样的证书通常成为拥有者的依靠。
于是,聪明的雇主总是先为雇员写一份能力证书,再将其赶走。
“噢,我希望这个东西能对他有所帮助。不过,无论如何,我得将他弄走。”一位客气的雇主这样对我说。
另一些就不那么客气了。在芝加哥,我听见一个经理对下面的主管说:“给他填份能力证书,让他滚蛋!”
过分抬举是危险的。对于那些正在下滑的人来说,将他们抬得越高,他们就摔得越惨。
报刊的危害
能力证书和报刊短评通常都很有用。无论是办学、教书,还是从事其他行业,录用新人都要依靠这些东西。
同样有用的还有介绍信。文凭、学位、资格证书、执照等,虽然形式不同,但均可用以证明我们的能力。
我耽心的是,这些证书的主人越来越依靠它们。如果是这样,这样的证书就会成为他的无能的反映,而不是他的活力的写照。
大多数能力证书和报刊短评明摆着是在吹捧,是在夸大优点,回避缺点。
我只需回顾一下自己的讲座生涯,就可明白这一点。如果总是阅读报刊评语,而不是与听众面对面接触,亲耳倾听他们的评价,我就会固步自封。
我总是不愿听取那些坦诚的批评,因为它们总是伤害我的虚荣心。无论何时,只要听到逆耳的批评,我的选择之一就是阅读报刊上对我的吹捧。只有在那里,我是无可挑剔的,因为那些评论家总是将我吹捧为最伟大的演说家,只要我来,大厅里总是座无虚席。
虚荣心总是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唉!我明白过不知多少次了。每当回到那些曾经是座无虚席的演讲大厅,我就会发现,它们永远是那么巨大,巨大得不管有多少听众都无法将其盛满。
美国的编辑们啊,愿上帝保佑他们!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将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人捧到天上,而在他们下滑时,再将他们狠狠地踩到地下。
因此,我们必须阅读人民,而不是阅读报刊评论。
假定有一天,你来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你可以站在路边,“看着自己如何走过”。
你静静地站在那儿,眼睁睁地看着你的每一根神经和你的工作的每一个步骤得到无情的剖解。
走过去与你自己握手吧。你尽可高兴起来,因为成功的王国已经属于你了。
彼得的施舍
在这片土地上,总是发生着可爱、真诚、愚蠢、残忍的提升行动。许多人物一跃而起,然后一落千丈,在抱怨、哀叹声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是成倍或更多的后继者。
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上升不是木桶自然摇动的结果,而是借助了起重机的力量。
人工提升的受害者无法永远处在被提升的位置。他们只能下滑,一直下滑到他们初始的位置,甚者连那个位置也守不住。
我们无法依靠施舍来提升一个乞丐的地位。如果这样做,我们就是在使用起重机。我们必须为饥者提供食物,为裸者提供衣服,但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在帮助他们,而是在支撑他们。
希望我们救助的乞丐其实并不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他只是希望找个依靠,希望我们给他发个证件,让他做个职业乞丐。
救助一个人的惟一方法是帮助他学会自助,帮助他自己成长起来。我们不可能帮助许多人,因为没有那么多人从内心深处期望得到我们的帮助,更没有那么多人乐于自然成长起来。
彼得和约翰[ 彼得和约翰:《圣经》人物。两人同为耶稣门徒,彼得为首席门徒,与约翰、雅各一道受到耶稣特宠。彼得在耶稣死后成为众信徒之首,后入狱,被罗马统治者倒钉十字架而死。]来到一座教堂跟前,发现一个跛脚的乞丐坐在美之门的旁边。
这个乞丐每天都能得到人们的“救助”。有人天天将他放在大门的旁边,好让大家在走进大门的时候都能看到他。
他逢人就说:“可怜可怜我吧!”人们大多回答:“多可怜的人啊,你的境遇的确糟透了,我们这就帮助你。”
于是,他们扔给他几个铜钱。
于是,那个乞丐一天比一天更像一个乞丐。大家“帮助”他成为一个思想上更加贫穷、更加无助、更加无望的残疾人。
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帮助”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耶路撒冷丐帮的一员,同时拥有一张属于他的会员证。而且,他可能还会心甘情愿地为加入这个机制而付出一笔可观的佣金。
只有彼得打算给他一次真正的救助:“我没有铜板。我所能给予你的是一句话:以耶稣的名义,请你站起来,昂首挺胸向前走!”
改造人,而不是改造木桶
我过去常说:“没有人善待过我。没有人给我机会。”
然而,如果机会是蛇,我每天将被蛇咬到100次。
我们需要的不是机会,而是对眼光的矫正。
我曾在“铁路段”里工作过,每天赚1美元15美分。我就是在那里走下坡路的。我从未挣到属于我的1美元15美分,因为我总是偷懒,能少干一点儿就少干一点儿,并在表面上装作仍在工作的样子。
我是第16路段里最有心计的小滑头,每当下班的哨声响起——噢,多么美妙的声音!——我就会将工具抛到空中,再也不愿拿起它来,再也不愿从事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
到路段上班时总要经过比尔巴罗银行。每当此时,我总是在想,我为什么当不上银行总裁呢?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未能坐上高贵的红木椅,而是在铁路段上推人力车呢?我天生聪明呀。
我过去常说:“要不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话,我就能当上银行总裁。”
你们听到过类似的话吗?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人往往这么说道。
值得高兴的是,我当时没有当上银行总裁。他们也高兴!否则,我就会在15分钟内滑下去,滑进豆子的行列,因为我不过是一粒豆子。
请记住,人力车手的工作跟银行总裁的工作一样受人尊敬。不同的只是,由于我对某些事情缺乏诚意,因而在许多事情上处处下滑。
童话故事书中常常写道,某个乡巴佬突然时来运转当上了国王。然而,生活中的童话却在证明,乡巴佬只有在做好必要的准备之后,才能登上王位。
统治他人的惟一方法是,首先学会统治自己。
我过去常说:“等到我走进国会后你们再看吧。”
我认为人们都在等着我呢!“我要把一切都颠倒过来。我要通过法律让所有的苹果都长成同样大小。是的,我要通过法律让生活的木桶颠倒过来,让小人物站到上面,让大人物滚到下面。”
然而,我未能明白的是,木桶的哪一端朝上并没有关系。大的照样会被摇到上面,小的照样被晃到下面。
小人物越是成长得快,机会就越多。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活的木桶,只能改变木桶里面人物的大小。
你们注意过没有,不愿改变自己的人正是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法律来改变他人的人。他们希望得到所有的东西,却不愿为它们付出任何努力。
无情的命运
是的,我真高兴。在我希望得到什么时,我总是得不到,而这些东西总是像那只咖啡壶一样。谢天谢地,在最终拿到那只咖啡壶时,我已为如何拿到它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今天,无论你我,都会拥有一些我们昨天所没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我们昨天希望得到的。
当时我们多么希望得到它们呀!然而,无情的命运总是不让我们拥有它们。今天,我们终于拥有了,而且是自然而然地拥有了。
我们之所以觉得自然,是因为我们在得到它们时已胸有成竹,是因为生活的木桶已经将我们摇到了取得这些东西的位置。
今天,无论你我,都想得到一些力所不及的东西。啊,我们多么需要这些东西呀!可无情的命运仍然不让我们拥有它们。
你看,所谓“无情的命运”,不就是我们自身的渺小和准备不足吗?我们越是进步,就越能得到更好的东西。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就是今天我们所能承受的。
拥有过多,只能让我们遭受挫折;拥有过多,只能让我们向下滑去。
崛起意味着成长。
这只神圣而古老的生活木桶啊,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将那些快速成长的人群以同样快的速度摇晃到它的顶部。 挫折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