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二十九章 圣人无为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3196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十九章 圣人无为【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今译】

  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达不到目的的。天下是一个神妙之物,对天下是不能够采取勉强的行为的。有为者必然会失败,把持者必然会失去。因此,圣人无心于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予把持,所以不会失去。各种事物之中,有的前行,有的跟随;有的缓和,有的急躁;有的强健,有的羸弱;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因此,圣人会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

  【解析】

  万事不可强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老子说:想要治理天下而有所作为,我看他是达不到目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因为天下是一个神妙之物,对天下是不能够采取勉强的行为的。那么,如果有为呢?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对于天下,有为者必然会失败,把持者必然会失去。“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因此,圣人无心于为,所以不会失败;不予把持,所以不会失去。

  老子在此讲述的就是做事不可强为的道理,《孟子·公孙丑上》中所讲的“揠苗助长”的寓言,就是对这个道理所做出的最为生动的说明。孟子在这篇文章中还讲述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讲述了圣人的三种类型:伯夷是治世则进,乱世则退,他所侍奉的一定是自己的君主,他所役使的一定是自己的子民,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义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上;而伊尹呢,他的做法与伯夷大有不同,他不论自己遭遇的是治世还是乱世,都是一定要出来建树一番事业的,谁能够重用他,他就辅佐谁;那么孔子呢,他与伯夷和伊尹都不一样,完全是见机而行,仕、止、久、速,可谓往来随心,进退自如。孟子将伯夷称作“圣之清者”,将伊尹称作“圣之任者”,将孔子称作“圣之时者”,并且表示自己所愿意效仿的是孔子。孔子的做法突出地体现出“时”的特点,这个“时”,也就是时机、时宜的意思,孔子做事并不是强而为之,而是讲究机宜的,因此,孟子才将他称作“圣之时者”,并且对孔子最为推崇。

  其实,做事情的时候之所以不可强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事情有着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一旦强而为之,就意味着对这种规律的违背,往往就会像揠苗助长的宋人那样,产生欲速则不达一类的与自己的主观愿望恰恰相反的结果。

  想有为必将失败,想占有必将失去。从处事角度来看,这个观点告诉我们,凡事不可强求。有些事情,条件不具备,时机不到,需要准备和等待,需要尊重现实而不是心气浮躁强行上马。不遵循事物的基本规律,强求硬推,必然会导致失败。在老子看来,大多数渴望有所作为的人,其所为多半是违反大道的妄为,而这种妄为除了破坏事物的发展规律,导致事物向反面发展之外,基本没什么作用。比如,有的企业,不考虑基础如何,一味快速扩张,结果由于财力不济,整合乏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还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天才少年,不惜违背教育规律,强迫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训练班,结果天才没培养成,反而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烦恼皆因强出头”,人类痛苦和纷争的病根就在于刚强过了分,假如大家遵循老子的教导,立身处世都天真朴实,不强行不妄为,人们的生活必定会幸福很多。

  【从政之道】

  做事要适度

  汉献帝建安十五年(210年),位高权重的丞相曹操广受天下非议,鉴于此,曹操写了一篇文章,用以表明心迹,昭告天下。在文章中,曹操自述自己原本只想做一个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而他在担任济南国相之时也的确颇有政绩,很好地体现了许劭对他的评价——“治世之能臣”,然而由于朝政昏暗,自己的这一想法未能实现。后来被征为都尉之时,自己也不过只想做一个征西将军,以期日后能够在自己的墓碑上写道:“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但是不久又起董卓之乱,自己兴举义兵,本来可以招募更多的兵士,但是自己常常有意地进行减损,不想让自己的军队壮大起来,为的就是军队一强大起来,意气就会变得骄盛,从而与强敌相争,那也就意味着又惹起了新的祸端。后来虽然因为在汴水之战中损失了几千人,到扬州又进行过招募,但是军队的数量也没有超过三千人。这就是因为自己原本的志向是有限的。

  曹操这样来说,并非虚词,他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他在起兵之时,是很注意适度原则的,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棵树木自己成长得壮大了,虽然自己抵御打击的能力增强了,但是同时所遭受的摧残也会变得更加厉害。曹操有意避免兵连祸结的危害,只不过,在天下大乱之际,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他自己的,虽说弓弩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旦自己走上了那个重要的位置,再想平淡地退下来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了。

  曹操在文章的后面说道,有人想让我放弃兵权,做一个有名誉和地位而没有实权的武平侯,去过那种优哉游哉的快活日子,但这实在是做不到的啊。为什么呢?我真是恐怕一旦自己放弃了兵权就会遭受他人的祸害啊。而且不只我一个人,我还得为自己的子孙考虑啊,我一退下来,我的子孙也同样会难以保全的。况且国家也是需要我的,如果不是因为有我在朝中震慑着,那就不知道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了,所以断断不可因为贪慕虚名而让自己遭受实祸啊。因此说,曹操后来成为许劭在评价中所指出的另一面——“乱世之奸雄”,实在是有其迫不得已之处的。

  我们要注意到的是,曹操无论在自己发展的早期还是业已变得强大的后期,他始终都没有放弃适度的原则。后来他身居宰相之职,又被加封为魏王,受九锡,可谓位极人臣,无论从所受的仪礼方面,还是从享有的权力方面来讲,他都已经是一个实质上的帝王了。但是他终究没有跨出这最后的一步。虽然那仅仅是一个名号的问题,可是毕竟他身为汉臣,世受汉恩,并口口声声以汉相自许。所以,他自始自终都谨守着这个最为关键的度,没有使自己成为篡汉的逆臣,没有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