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7280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今译】

  在求学的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会一天比一天增加;在求道的过程中,一个人的欲念则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达到“无为”的境地。一旦能够做到无为,即不妄为,实际上便能做成任何事情。为政者治理国家时,要以尽量少发布政令,以不骚扰百姓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的政令侵扰百姓,那就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了。

  【解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本章老子重点论述的是“为道”,他认为无论是为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具有“无为”的态度,如此,才符合了“道”。而为了说明了“道”与“无为”的关系,老子将“为道”与人们比较了解的“为学”进行了比较。这可以说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论题,实际上其论述的便是知识与智慧,或者说知识与真理之间的关系。

  老子所指的“为学”,后人一般将其理解为泛泛的知识、学问,也有人将其理解为世人所学的政教礼乐之学。而“道”,则是老子一向所说的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显然,如我们所知,知识正是靠量的积累来进行的。一般而言,知识积累得越多,便越有学问。所谓为学日益,很大程度上便是指的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多了,更牢固了。然后,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了为“道”的特点则与掌握知识恰恰相反,不是一个一天天增加的过程,而是一个一天天减少的过程。人内心的各种欲望和外在的文饰逐渐减少,人不断除去内心的愚妄,损减外界的蒙蔽,便会越接近“道”。因为老子认为,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内心的各种欲望与想法就会越多,外表上则其文饰也会越来越多,一个人会变得越来越精明、礼貌、有口才等。这在我们世俗人看来,是一种进步,但是在老子看来,则只是变得更加世故和心思复杂而已,反而失去了其纯朴的本性,因此未必是一种进步。其实这种观点和《道德经》第十二章中所讲的存在一种呼应,在该章章中,老子曾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过多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过多的声音使人无力辩识,过多的美味使人味觉麻木,因此圣人都对于这些东西,都尽量少得到。类似地,老子在此处的意思便是知识多了反而使智慧受到蒙蔽。这一观点,与老子曾经提出的“绝学无忧”、“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等看法近似。

  老子的这种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关系的认知,显然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如我们所知,一个人要想彻底领悟这个世界最深层的真理,通过学习知识其实是办不到的。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在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追求无限,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此老子在这里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维,便是从对外寻求转向向内寻求,即通过内心去领悟这个世界的真理。同时,从对复杂的追求转向对简单的追求。而这也为现代科学所证明,越是高深的物理学定律,其公式便越是简单。并且,现在,科学虽然十分发达,人类所制造的望远镜虽然能够望到几十万光年以外,但对于整个宇宙的认知可以说还是处于初始阶段。但在遥远的古代,老子就提出了通过内心去领悟这个世界,并对这个世界作出了完整的解释。而且,不仅老子,佛教也同样是通过向内心寻找“自性”的方式,领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因此,老子所提出的通过内心的日渐清静寻找到宇宙万物的真理,绝非是偶然和没有根据的。其实,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承认,科学是无法解决宇宙的本源问题的,而哲学通过内心去领悟的方式,则可能认清这个问题。而向内寻求,则必须遵循“损之又损”的思维途径。

  另外,也有人认为老子所说的为学与为道并不矛盾,说的是一回事,认为所谓为学一天天增加的,即是真理;而为道一天天减少的,即是妄念,两者是统一的。但这其实和上面的说法并不矛盾。总体上,老子在这里便是提醒人们不要孜孜追求于知识,最终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没有任何领悟。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便必然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老子对于为学与为道的论述,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其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也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它提醒我们,知识并不一定等于智慧,因此在你对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贪多求全。如果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智慧,反而可能成为你的累赘。比如,我们知道,小孩子们既没有多少课本知识,也缺乏实践知识(经验),但是他们说话、做事往往能出人意料之外,就像一个艺术家那样充满想象力和灵性。反而是长大之后,大部分人都变得思维枯竭,想象力贫乏,这恰恰正是他们的知识桎梏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在学习知识时,不可盲目,要用智慧作为一个衡量指标。

  其次,它提醒我们,在我们致力于认识这个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回过头来认识一下我们自己。所谓学习知识,追求学问,一般指的便是认识这个世界。而许多人往往忽略了最大的学问其实在于认识自我。许多人在狂热地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忽略了自我,最终迷失。比如,近年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大学生,乃至一些硕士、博士生自杀的消息。他们的知识不可谓不多,但是之所以走上绝路,正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有了有条理的认知,对于自身内心的混乱却无能为力。因此,在追逐外在事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时时将目光投注到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样,无论在这个世界上走多远,我们都不会迷失自己。

  最后,它还提醒我们,“为学”和“为道”是分不开的,不可能割裂开来单独去追求某一个。换种和我们现实联系更为紧密的说法,即追求学问和做人是分不开的。一个人若要真想追求学问,必然要结合自己的做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行为本身去追求学问,必然不会有真正的成就。反过来,追求做人的过程本身便是在追求一种人生的大学问。其实,关于这点,中国古人早就明白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追求学问的过程首先便是“修身”,“修身”便包含了追求学问与做人的双重供功能,古代那些大有成就的学者无不是如此,如王阳明、曾国藩等。因此,在教育子女时,便要注意从小培养其人格、良好的习惯等,这才是完整的教育。

  【为人之道】

  六祖慧能的故事

  禅宗乃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最早是在北魏时期由达摩祖师从印度传来,而其兴盛则始于唐代的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精通佛法,当时许多高僧都拜在其门下,但不可思议的是,六祖却根本不识字。

  慧能本是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一个砍柴少年,其父早亡,与老母孤苦度日,未曾读书。一次在集市上卖柴的时候,他听到一个人在诵经。具有慧根的他一听便顿悟了,于是他问客人诵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诵的乃是《金刚经》。又询问经是哪里得到的,客人告诉他在湖北黄梅县的东禅寺,住着一位弘忍法师(禅宗五祖),自己是从他那儿得到的。这个客人看慧能和佛法颇有善缘,便资助他十两银子让他安置母亲,再去礼拜五祖。

  慧能到黄梅东禅寺后,便拜见五祖。五祖看他虽然不识字,但是所说的话却充满灵性,便留下他在寺里干些粗活。一段时间后,五祖召集众人说:“你们每个人都作一首偈子,如果谁的偈子能够表明你已经见性了,我便将衣钵传给他。”在众多和尚中,神秀一向是领悟力最高的,别人也知道自己争不过他,便都没有去作偈。神秀作了一首偈,因为没有自信,便在半夜悄悄地将其贴在了佛堂的走廊上,准备看看大家的评价,然后再伺机而动。

  到第二天,大家在佛堂看到了这首偈,偈子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僧人看了,都纷纷称赞。五祖知道这是神秀所作,便唤其到自己房间,对他说:“你只是到了自性的门口,还没有进来,你回去再做一首,如果能见性,我就将衣钵传你。”

  神秀回去后,却做不出更好的偈,这事便这么拖着了。一天,慧能在后院干活,听到有两个童子念神秀的偈子,他一听便知道这首偈未能见性。于是他便问童子此偈的来历,童子告诉他后,他便对童子说:“我到这里碓米八个月了,还没有到过堂前,请您带我到偈前礼拜一下吧!”

  于是童子将他带到了挂着神秀偈子的走廊,当时许多人还聚集在那里。慧能对旁边的人说道:“我不识字,请上人为我念一下吧。”于是其中一个便朗声念了一遍。慧能于是说:“我也做了一首偈,烦您帮我写下来如何?”那人有些不相信地说:“你也能作偈,稀罕稀罕!”慧能于是说:“要学习无上菩提,不能轻视初学者。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那人说:“好,你说吧,我帮你写下来。如果你得法了,先要度我,别忘这句话。”慧能于是诵偈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偈诵完,徒众大惊,都相互议论道:“奇呀,看来不能以貌取人,他才来了多久,就成为肉身菩萨了啊!”

  五祖弘忍见大家惊讶,担心慧能树大招风,被人陷害,便走过来用鞋子将偈子擦去,然后说了句:“也未见性。”大家听五祖这么说,也便觉得的确是如此。

  第二天,五祖又悄悄地走到慧能碓米的地方,然后以杖击碓三下,暗示慧能三更去找他。慧能心下明白,于是晚上三更到了五祖房间。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当讲到经文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一下子彻悟了,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明白慧能已经彻悟,于是便将衣钵悄悄传给了他,让他做禅宗第六代祖师。

  那天传经之后,五祖担心其他人加害慧能,于是当夜便送他离开了。慧能听从师父的嘱托向南走,因为有人一直想加害他,他躲在猎人群中十五年。后来,为了弘法,他离开猎人队伍到了广州法性寺,正碰上印宗法师在讲《涅经》。而听经的两个僧人因为经幡在风中飘舞,一人认为是风在动,一人认为是幡在动,争执不下。慧能听到后,便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众人一听,顿时骇然,惊为高人。

  印宗禅师已经听说黄梅禅师的衣钵传承者已经南来,对来人心存疑惑。于是,将慧能延至上席,询问后确认来者正是五祖传人。于是印宗禅师替慧能削了发,然后拜其为师,从此慧能开始讲经说法,影响越来越大,最终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最蔚为壮观的派别。

  六祖因为不识字,别人请教其问题时,往往需要别人先念一遍经文给他听,他一听便明白了,然后再将经中奥义讲给请教者。六祖慧能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知识并不等于智慧。六祖完全不识字,却能够洞晓佛法的真理,令无数学识渊博的人拜服,其根本便在于六祖是通过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这个世界和自我。因此,一味地追求知识不一定能增长你的智慧,我们也应该学会更多地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智慧。

  【从政之道】

  “文景之治”与廉范治蜀

  汉初一度把持朝政15年的吕后死后,经过刘氏皇族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的流血斗争,汉文帝登基。因为汉文帝本来只是远离京都的王,在大臣们诛杀吕氏之后拥立他为帝,他的登基实属意外,又是朝臣拥立,自己本无政治势力,因此虽然其地位骤升,但也比较克制自己。再加上他本人比较仁德厚道,所以为政以宽。在登基后,文帝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汉王朝从初步安定走向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为减轻农民负担,汉文帝在生活上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在他登基以后,皇宫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他还要求嫔妃宫女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正是因为朝廷开支的大规模减少,文帝曾先后两次减免农民一半的田租,还有一次则完全减免了全国农民的田租。并且后来干脆只收农民的一半田租。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汉文帝则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文帝还将百姓的徭役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汉文帝还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秦代留下来的黥、劓、刖等数种残酷的肉刑,改用笞刑代替。又废除了处罚犯人亲人的连坐制度。受文帝影响,官吏们在判案时,也尽量从轻发落,不那么苛刻。

  在对周边民族的关系上,汉文帝尽力与他们和平相处,以避免战争给人民带来负担。吕后时,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帝,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文帝即位后,为赵佗修葺祖坟,尊宠赵氏昆弟,并派陆贾出使南越,赐书赵佗。赵佗感佩,归附汉王朝。对好战的北方强邻匈奴,文帝则与其定和亲之约,此后匈奴虽毁盟背约屡犯边境,但文帝只是诏令边郡严加备守,并不兴兵出击,以免烦扰百姓。文帝所施行的政策正是老子所提倡的“无为”政策,后来其子汉景帝继位,延续了文帝的政策。两代帝王的“无为”政策,使得汉王朝当时国库充盈,大小粮库充实。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安居乐业。另外,整个社会的文化也很繁荣。这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繁荣的历史时期,被历史学家赞为“文景之治”。正是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征讨匈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说,文景之治是证明老子提倡的“无为”政治的良好效果的典型例子。

  让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

  东汉时期的廉范乃是赵国名将廉颇后代,他历任云中、武威、武都等郡的行政长官,政绩卓越。汉章帝建初年间,他被任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蜀郡自古文气较盛,即使是普通百姓也喜欢逞口舌之快,以显示文辩。蜀人还经常相互攻讦,喜欢在别人背后指人短长。廉范到任后,觉得这种风气不好,它容易使人们失去厚道宽容的纯朴天性,而变得狭隘好斗。廉范很想改变这种不良民风,但他也知道,这种风气是长时期形成的,很难一下子改变。他决定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取潜移默化。他经常以纯朴厚实训导他的属下和百姓,并且自己以身作则,从不背后议论别人,并且也不接受别人给他打的小报告。时间长了,他周围的人受到他的影响,也都很少相互激辩或是背后非议别人了。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蜀郡百姓也变得宽厚朴实了。

  蜀郡地处成都平原,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凉爽,人们喜欢夜间点灯干活。但是由于房间狭窄,容易失火。以前的郡守为了避免火灾,通常都发布政令禁止百姓晚上活动。习惯于夜间活动的百姓只好偷偷摸摸地干活,为避免被发现,便将灯火捂起来,这样反而更容易发生火灾。那时,几乎天天都有火灾发生。廉范到任后,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废除了原来的法令,允许百姓夜间干活,但严格要求百姓储存一些水,以备不测。如此,就皆大欢喜了。百姓得到便利,便编出这样的歌谣:“廉叔度,来何墓?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这里,廉范同样是利用了老子的“无为”思想来治理蜀郡,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景之治”和廉范治蜀的例子说明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在政治上的妙用。顺应百姓的需要,尽量不去打扰他们,不去强迫他们,最终便会达到一种国富民强的双赢效果。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