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今译】
当治理天下合乎“道”,就会天下太平,没有战争,就会把马还给农夫到田间耕种。而当治理天下不合乎“道”,天下就会发生战乱,连怀孕的母马也会被拉上战场,只得在荒郊野外生小马驹。人世间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过错也没有比欲望的不知足更大的了。因此只有懂得了知足常乐的人,才会得到永远的富足。
【解析】
知足常足
本章中,老子所教给人们的智慧就是一个词——“知足”。老子先从反面提出了不知足、欲望的贪婪乃是最大的祸患和过错,又从正面提出一旦知足便会感到富足的正面效果,从而向人们讲述了知足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知足与否会对每个人的人生的幸福与否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另外,不仅如此,老子曾言:“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这显然指的是统治者知足与否所产生的效果,为政者如果能够知足,适当收敛自己的欲望,便会天下安定,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而如果为政者不能感到知足,穷奢极欲,不能餍足,便会导致天下发生动乱,人民陷入战争之中。因此可以说,老子在这里又一次表明了其政治观点。当然,老子的政治观点对于普通人的指导意义不大,我们重点来谈谈老子的知足常足的人生观,这才是对普通人极有价值的智慧。
其实,老子对于知足智慧的提倡,不止本章,第十二章、第四十四章中都有论述。并且多次强调,过多的享受会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讲论不知足的弊端。因此可以说,知足的智慧,乃是老子十分推崇的一种人生态度。而在本章中,老子在一开始便从天下有“道”和无“道”所导致的结果说起,然后落实在对于知足的提倡上,其实便指出了知足是符合他一向提倡的“道”的,而不知足则不符合“道”。在这里,他讲出了对于知足的智慧推崇的深层原因。
在提倡知足的智慧之前,老子先是反过来说出了不知足的严重后果,老子严肃地指出,不知足便是最大祸患和过错。而这并非老子危言耸听地吓唬我们,看一下历史和现实中的无论是有权势者还是普通百姓,最终遭致身败名裂,乃至灭国杀身的结局的原因,说到底无不是起于贪婪、不知足。有些人是因为对权力的不知足,如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文种、唐代的安禄山、清代的鳌拜;有些人是对财富的不知足,如东晋的石崇、明代沈万三、清代的和珅;有的则是对享受的不知足,如夏桀、商纣王、隋炀帝等历代暴君。另外,除了这些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物,还有多少没有留下名字的人因为不知足而遭致灾祸的?可以说,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对不知足的祸患进行的一种形象化表达。因为仅仅是为了基本的生活需求所求的财,一般来说都不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那些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无不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膨胀,对于钱财的不知足。
接下来,老子则指出了知足的效用——知足常足!说实在的,这可是高明的智慧,非是洞悉了人之本性的大智慧之人难以道出!集中国古典小说之大成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出生时所衔的“玉”,其实便是谐音“欲望”之“欲”。而西方哲学家叔本华也直接指出,人生就是一团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可见,欲望就是我们的内在特质,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如果你指望通过满足自己的欲望来得到快乐,便会如同一头驴为吃到车夫挂在其眼前的草一样,永远地往前走,却永远得不到。而老子则为我们追寻快乐提出了另一种思维,既然彼岸的快乐永远是可望不可即的,那么我们何不在此岸抓住快乐。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在精神上有所依托,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个人不是便拥有了他需要的一切了吗?可见,不知足的话你便永远也不会感到富足,而一旦感到知足,瞬间便会觉得充实无比。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老子所说的知足并非是一种禁欲主义,要求我们一味地委屈自己。知足强调的只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并珍惜,不要将眼睛盯着自己不具有的东西。另外,老子所说的知足也并非是一种颓废、消极的人生观,让人们无所追求,萎靡度日。恰恰相反,老子所说的知足常足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他提醒人们以一种更加冷静的目光去审视自己的心灵和行为,然后判断出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合理的,哪些是盲目的。从而将自己的精力都投放在最有价值的地方,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东西。这样,也更可能取得一番成就。看一下历史上那些真正取得成就的人,无不是在物质方面要求极其简单,将自己的精力全都投放在了自己的事业上。爱因斯坦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担任教职并领到他的第一个月的薪水的时候,曾在信中对朋友感叹道:“这么多的钱,我可拿他们怎么办呢?”德国伟大哲学家康德一生几乎未曾离开过自己出生的城市葛尼斯堡,终生未娶,每天重复着极其单调的生活,沉浸在自己的哲学思考中。据说他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地准时在下午一点半外出散步,以致于市民们都以他散步的时间来校对自己的手表。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老子知足常足的智慧应该说对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人一向提倡的“乐天知命”“知足常乐”等便是老子这种思想的一种反映。时至今日,这种智慧仍可以给我们的现实人生以非常具体的指导。具体而言,我们还是要懂得,在已有的东西中获得快乐,而不要总是将快乐寄托在还未得到的东西上。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要因为贪婪、虚荣、与人攀比而盲目追求。最后,即使是并不能做到知足常足,仍然想要得到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么努力去追求便是,在未曾得到的时候不必过于焦虑,或者因别人拥有而嫉妒。要明白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所走的路必然是不同的。总之在追逐的过程中保持心平气静和从容不迫。而即使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也不必抱怨,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了就行了,不管缺少什么东西,你都有权利并有能力保持快乐。
【从政之道】
长孙无忌不知足之祸
我们知道,位高权重是古代众多俊杰之士孜孜以求的。但是,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当然,也有身处高位者能既能享有富贵,同时又保全自己的。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这些人的一个诀窍便是懂得知足常足的道理。下面,我们看一个因为不知足而遭来杀身之祸的著名例子。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出身北魏皇族支系,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文德顺圣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少年时便和李世民要好,隋朝末年,李渊起兵于太原,长孙无忌追随李渊,并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莫大功劳。在后来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过程中,长孙无忌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夺权立下首功。因此,在唐太宗李世民用来表彰功臣的凌烟阁里,长孙无忌被列为第一功臣。凭借这种既是国舅,又是第一功臣的身份,长孙无忌被唐太宗任命为宰相,达到为人臣者显赫的极点。但是,长孙无忌虽然功高,但其担任宰相,才能则略显不足。如果他有自知之明,懂得知足的话,荣耀一阵子也就应该放开手中的权力。但是,长孙无忌却并不知足,其还极力参与了下一代皇子间的权力争夺,虽然也取得了成功,却也自食其果,最终遭来了杀身之祸。
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因谋反而被废为庶人。之后,最有资格被立为太子的,是长孙皇后的另外两个儿子: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两人之中,李泰的可能性更大,他是长孙皇后的次子,比李治年长九岁,唐太宗对他也十分喜爱,并认可他的才能。李治是长孙皇后的三子,性格懦弱,唐太宗不是很喜欢他。按说,两人都是自己的亲外甥,长孙无忌应无厚薄才对。但是,长孙无忌却坚定地支持李治。之所以如此,乃因其自有私下的小算盘。魏王李泰年纪较大,才能出众,在朝廷中与许多臣子交好,党羽众多。长孙无忌担心他一旦即位,必然会安插他自己的党羽在重要职位上,到时自己的权势肯定便被削弱了。而李治没有自己的势力,又生性懦弱,即位后只能依靠自己这个舅舅来执掌权柄,下一任朝廷又是自己的天下了。因此,他拉拢一些老臣极力向唐太宗推荐李治。
李家夺得天下所依赖的力量乃是关陇集团,而长孙无忌则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考虑再三,唐太宗最终立李治为太子。并且,之后,唐太宗虽曾一度想改换太子,但都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下放弃了。唐太宗死后,李治登基,是为高宗。果然,因高宗懦弱,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基本上控制了朝政。但是,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高宗懦弱最终将其送上了黄泉路。
高宗即位后,将唐太宗的一个才人武则天纳为嫔妃,并对其十分宠爱。后来,武则天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成功嫁祸给王皇后,高宗信以为真,决定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因王皇后同样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因此长孙无忌坚决反对此事。但是,因为长孙无忌常年把持朝政,以许敬宗、李义府、李为代表的一批臣僚因为失势而极力赞同此事。最后高宗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
野心勃勃的武则天当上皇后后,一方面出于对长孙无忌当初阻挠的愤恨,另一方面长孙无忌等人的存在也是自己权力扩张的障碍,所以进行暗算倾轧。几年后,武则天势力丰满,授意依附于她的许敬宗,想办法将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陷害,又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无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结果,懦弱而无主见的高宗,竟然只知道流泪,也不知道当面询问一下舅舅,便稀里糊涂地将其流放到黔州去了。长孙无忌的家属也或流或杀。不久,武则天担心长孙无忌东山再起,干脆又将他搞到狱中,逼他自杀了。武则天之所以能够如此,可以说都因为高宗的懦弱。可叹的是高宗的懦弱,正是当初长孙无忌力举其为太子的原因。而长孙无忌如此做,则在于自己的权力欲望的不知足。按说,长孙无忌身受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两朝恩宠,应该知足了。并且如果他的另一个外甥魏王李泰即位,其身为两朝元老,加上又是堂堂国舅,其权势即使没有原来那样炙手可热,也低不到哪里去吧。但他却不知满足,最终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可叹!其实,他的妹妹文德皇后在世时,就曾多次劝他逊职,但长孙无忌却没能理解她的良苦用心。可以说,文德皇后除了具有深谋远虑的眼光之外,还有知足常足的智慧。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