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倚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12191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倚【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今译】

  治国者看似无为无事,政治看似浑浊不清,其实人民生活安定,内心淳朴。治国者有为有事,一国的政治看上去条理分明,其实人民不堪束缚,内心反而狡诈。所以说灾祸里,未必不隐藏着幸福;而幸福里面,则可能隐藏着灾祸。这种祸福交互存在的循环,是没有一定准则的,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呢?本是正直的东西随时可能突然间变作了虚假;本是善良的东西突然间变作了邪恶。长期以来,世人都看不透这个这道理,每每总是各执己见,作为是非的标准,结果陷进回环往复的循环中,无法自拔。而圣人则因为已经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表现得方正但不迂腐,锐利但不伤害别人,直率但不放肆,光亮而不炫耀。

  【解析】

  祸福相依

  本章中,老子先是谈到一个现象,表面看上去浑浊不清的政治,结果可能人民生活很安定,民心很淳朴;表面上看上去条理分明的政治,结果可能人民生活并不幸福。由此现象,老子便推出了一个结论,许多事情看上去是好事情,其实未必是好事;有些事看上去是坏事,其实也未必是坏事。这便是老子所说的“祸福相依”的智慧,具体而言,便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显然,这是一种大智慧。实际上,老子的这种观点乃是老子辩证法观点的一个侧面,在《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曾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并且,他还进一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如“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而“福”和“祸”这一对相反的命题,显然也不会例外,两者本身同样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得到福的同时,也可能埋下了祸患的种子;而遭遇祸患的同时,未必没有埋下福德的种子。

  春秋时期,鲁国的阳虎专权作乱,鲁国国君一次突然发难,命令国人紧闭城门捉拿他。声称抓到他者得重赏,胆敢私下放走他者杀无赦。于是各个城门被人把守起来,阳虎东窜西逃,当来到最后一个城门前,发现仍没有办法逃出去。阳虎绝望,便拔出剑来,准备自刎。守门人看到了他的举动,便制止了他,并对他说:“何必如此灰心呢,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啊,我放你出去吧!”阳虎这才得以逃出了城。就在他出城后,却回身刺伤了这个守门人。守门人愤怒地说:“我本来和你非亲非故,只是因为同情你才放了你,为此我已经犯了死罪。你不但不感激我,反而刺伤我,这真是天降灾祸于我啊!”后来,鲁国国君发现阳虎逃走,便调查这件事情。最后也没有调出结果,于是断言,阳虎又不会飞,反正肯定是从哪个城门跑的。于是下令,凡是未受伤的守门人全都抓起来治罪,而受伤的则给以重赏。结果,这个放走阳虎的守门人因为身上负伤而得到了重赏。

  这则故事便形象地说明了祸福相依的道理,在故事中,守门人放走了阳虎反而被其刺伤,不仅是犯下了死罪,而且还十分倒霉。但是,结果他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被重赏。而被阳虎刺伤这件本来令他感到倒霉和愤怒的事情,恰恰成了他受重赏的原因。可以看到,无论是灾祸,还是好事,都并非如同一眼看上去的那样。好事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祸事,祸事背后可能隐藏着好事。实际上,这绝非仅仅存在于那些看似有些偶然性的故事中,可以说,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一个女孩子漂亮,是好事吧,但是,其未必不是坏事。历史上的那些美貌女子,比如西施、貂蝉、杨贵妃、陈圆圆,往往或是像一个物件一样被有权势者争来夺去,身不由己,或是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早早殒命,最后还落得骂名。即使不说这些绝色女子,现实中平凡的美貌女子,恐怕美貌给她们带来的也未必全是好事。另外,我们知道,一个人取得成功肯定是令人高兴的好事了。但是,其却未必不是坏事。而反过来,逆境也未必全是灾祸,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历史学名著《历史研究》中在对古今各个文明体进行研究之后,便得出一个结论:文明的产生和进步都产生自对于来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挑战的应战,换句话说,正是对于逆境的应对造就了人类早期的各个文明体,而后来的文明进步与演变的动力也同样是出于对逆境的应对。在《历史研究》中,汤因比认为正是由于世界的气候产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原本的原始人身处逆境之中,他们为应对环境挑战,取得生存,才逐渐聚居为早期的族群、部落。而后,同样是出于应对环境挑战或来自邻近部族的战争,人类建立起早期的文明。这些来自环境或者其他部族的战争威胁,使得早期的文明体时时处于被消灭的危险之中,正是这种逆境逼着早期的文明体向前发展,最终才演化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并且,汤因比还在书中举了反例,如因纽特人,这个族群所生存的环境(北极)几千年来少有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完全地适应了。正是因为没有了逆境的挑战,所以这种人的文明便停滞了,几千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没有变化,文明也没有多大发展。

  总之,通过老子的这种智慧,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要仅仅看到短暂的现实,而要学会用一种更为全面的、动态的目光去看问题,能够看到事情表面背后隐藏的趋势或者苗头。也不要看到好事就高兴得忘乎所以,遇到坏事便万念俱灰,失去方寸。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把握这个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发现灾祸背后的福气,而且还能够施加影响,使得灾祸变为福瑞。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老子在本章中指出,好事和坏事会相互依存,正直和虚假会彼此转化,善良和邪恶也会相互易位,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存在。而世人却看不透这一点,只是执着于自己的理解和标准,结果陷入混乱之中,无法自拔。而圣人却因为看透了这个道理,所以能够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即方正但不迂腐,锐利但不伤害别人,直率但不放肆,光亮而不炫耀。其实,这就是一种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应该说,这四条准则对于我们为人处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这四个准则中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侧重于理解别人,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则侧重于强调的是克制自己。因此,我们将其分开论述,这里先论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智慧。

  其实对于“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解释,不止一种,除了上面所说的方正但不迂腐,锐利但不伤害别人外,还有人认为其可解释为方正但不生硬,廉洁但又不疾恶太严,苛刻太甚。不过,可以看出,这些解释本质上差别不大,总的意思便是说一个人可以要求自己在内心坚持原则,但在处世时,便要学会圆融,不要用这种原则去苛责别人,以免伤害别人。简单说,即是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则宽厚。显然,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出生和成长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所受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衡量行为的标准肯定有所不同。同时,每个人的智慧高低也是有差别的,因此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也会有智愚之别。有时候智慧的人看到的东西,别人未必能够看出来。当然,一般而言,大家对于正直、诚实、廉洁等品格都是认可的,并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自己去做到。但是,每个人因为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的不同,所能做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便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苛责别人。要知道,每个人的原则都应该只是用来约束和激励自我,而不应该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孔子曾言自己每天都反思自己今天有没有做不符合仁义的事情,却从来没有说要积极去衡量别人有没有符合仁义。美国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自己的小说中曾经说过一句话:每当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有你出生至今所拥有的优越条件。这便提示我们,对待自己,不妨严格一些,而对待别人,则以宽厚为好。每当你要苛责别人的时候,要明白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标准,你认为对的未必就真的那么对。用一种并不绝对的准则去衡量别人,只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结果显得自己苛刻、狭隘,乃至愚蠢,最后被人厌烦。

  有一位刘先生,是一位颇有原则的人,诚实严谨,不阿谀奉承,不投机取巧,不参与坏事,更不占别人便宜,还乐于助人。按说,这应该是个受人尊敬,人缘很好的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他的朋友很少,大家都躲着他,不太愿意跟他交往。原来,这个人正是因为自己在道德上做得还行,于是自我感觉良好,过分看重自己,以为自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以为人人都应该以他为模范,为导师。生活中他总是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态,随时随地地去教训别人、指导别人,像大人管小孩,老师对学生一样。另外,他还不能容忍别人对他有丝毫不恭敬、不忠实之处。如果他吃了别人一点的亏或受了别人一点点欺骗,那他就把对方当作罪大恶极、无耻之极的人,加以攻击、嘲笑、讽刺或谩骂不已。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问题便在于他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以为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别人便同样应该认可。显然,老子所说的“人之迷,其日固久”说的就是他了。

  实际上,正如老子所说,世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一定的,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你的标准就一定比别人的高明吗,其实不一定。另外,即使是你是正确,别人是错误的,也要明白,每个人的处境是不一样的,也许你站在他的立场,身处他的状况之中,你同样会那样做。总之,凡事最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我们看一下历史上那些因道德被大家敬仰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对别人则总是相当的宽容。事实上,古人对此有一个专门的词,便叫做“外圆内方”。“内方”,即是人格独立,灵魂正直,胸怀大义,坚持真理。而“外圆”则是指对待对朋友、同事、左邻右舍,要宽容、温和、平易近人,和气共事,不要老看不惯别人,不要得理不饶人。明代文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言:“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曾国藩在写给自己的弟弟的信中告诫弟弟:“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还将“外圆内方”的智慧送给将要出国读书的儿子,他在给儿子写的座右铭中就有这样的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些人对于老子的智慧是有体悟的。

  另外,提到“外圆内方”,其还包含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不苛责别人,不伤害别人,会使自己免受伤害。因为首先,如果你对别人苛责,大家必然都不愿与你亲近,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此,没有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你做事便会缺少帮助。我们知道,孔子肯定算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了吧,但是在那个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时代,他的学生竟然能够达到三千人。设想一下,如果他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够令他满意,但是他并没有嫌弃他们,而是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给他们以指导。也正是因为此,才成就了孔子的伟大。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学生传承并使他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恐怕早就湮没于历史之中了,哪还有后来的儒家思想。说得实际一点,没有学生们的帮忙,恐怕他周游列国都不能成行。因此,“外圆内方”实际上还是非常实用的一种为人处世态度,他能够给你带来许多现实的帮助。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其次,世间总是有心胸狭隘的人的,你某天指责了他的过失,他便可能怀恨在心,说不定哪天便会报复你。因此,可以说,“方而不割,廉而不刿”,也是使自己免受伤害的不凡智慧。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在为人处事之道上,除了前面所讨论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智慧,“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也是一种对我们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的智慧,这里探讨一下。“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思便是直率而不放肆,有所成就但不炫耀,其侧重点则是在于提醒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直而不肆”的智慧。

  我们知道,直率本来是一种美德,直率的人往往说话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表现出一种坦诚、豁达的性格。因此,这种人往往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也都愿意和这样的人相处,交友。但是,所谓物极则反,直率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说话没有克制,不管什么话都不加考虑地想到就说,则有可能成为一种放肆了,其结果有可能伤害别人,或者令人感到尴尬,最后显得自己不够稳重、成熟,乃至招致别人的讨厌。有时我们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某某人说话不过脑子!这个人之所以得到这样的评价,往往是因为说话过于直率以至于显得放肆了。其实,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说话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考虑相应的场景和后果,不是想到什么就脱口而出。一句话,虚话、套话固然是不受欢迎的,而真话也是要有节制或者讲究说的方式的。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李逵,便是一个说话过于直率的典型例子。

  在《水浒传》第六十六章中,梁山众好汉劫法场,救了卢俊义,然后又接他上山。之后,宋江要将头领的位置让给卢俊义。宋江一本正经地表示:因卢俊义文武双全,在天下名头也比较响,要将山寨头把交椅让给卢俊义。卢俊义初来乍到,自然不敢接受。于是两人彼此说客气话辞让。没想到,这时李逵说了一句:“若是哥哥做皇帝,卢员外做个丞相,我们今日都住在金殿里,也值得这般鸟乱;不过只是水泊子里做个强盗,不如仍旧了罢!”宋江气得话说不出。这里,李逵所说的话是实话,实情的确如此。可以说,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未必只有李逵一人,像林冲曾身为80万禁军教头,呼延灼、关胜为名将后代,又曾做过朝廷中级将领,对于梁山头领的位置大概也不会怎么瞧在眼里。因此,李逵的话他们未必不认同,但是,在这种时候,李逵的话虽然直率,却显然是放肆了。想象一下当时宋江正煞有介事地让位呢,被李逵这么一说,肯定有些下不来台,也难怪他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幸亏这里只是组织不太严密的梁山,如果是在朝廷,说这话的李逵恐怕职位甚至性命都不保了。可以说,李逵的例子便生动地说明了说话过于直率的危害。

  实际上,在上司面前,说话过分直率便成了一种放肆,乃是很忌讳的。因为,上司毕竟是上司,其很重要的一个属性便是要具有威信,以保证事情执行的效率。因此,如果你当着众人的面无所顾忌地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是无所顾忌地和他开玩笑,便会损害这种权威。即使他是你的同学或者私底下的朋友,也应该对他保有一定程度的敬重,尤其是有别人在场的时候。同样道理,在父母长辈、老师等面前,也应该避免直率得放肆。另外,还有许多情况下都应该避免这种行为。

  比如和陌生人初次见面,说话便应该保持一种距离,不可放肆。而有的人却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与人初次见面时并不懂得顾忌,而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询问对方家庭情况、收入等一些过于个人化的问题,或者跟人开一些就初次见面的人来说显然过分的玩笑。这些,对方可能出于礼貌表面上不说什么,而内心里则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觉得你轻浮。如此,如果是职业性的会面,别人便会因为觉得你不太可靠而不愿意跟你合作;如果是个人化的会面,别人则可能也不大愿意和你做朋友。

  不仅在陌生人面前应该避免放肆,即使在很熟的人面前,也不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话。实际上,熟人之间翻脸许多时候都是因为彼此之间太熟了,在说话时无所顾忌,拿对方的短处或者最近的糗事开玩笑,结果惹怒了对方,导致大家不欢而散,结下疙瘩。因此,在和同学、朋友、同事相处时,即使是彼此非常熟悉,也不可想到什么说什么。最好是不要提对方的短处,不要直言对方的失败,等等。总之,一个人的言行是应该有一定的规范的,孔子强调礼制,推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质便是将每个人的言行规范起来,避免放肆。可以说,这点与老子所说的“直而不肆”是相通的。另外,在西方有句谚语叫:和奴隶开玩笑,过一会他就原形毕露了。其内涵便是因为奴隶说话不知道节制,和你熟了便放肆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光而不耀”的智慧。“光而不耀”讲的是做人要低调、谦虚,实际上这是老子一向强调的处卑、处下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化。我们知道,人们会在地位、才能、智力、成就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高低差别。当然,对于本身平凡、卑微的人来说,自然不会显得很高调。但是,一个人一旦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明显高于旁人时,这个人便很难保持一种低调了,会情不自禁地产生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的姿态,总想表现自己。这种心态是十分有害的。

  首先,一个人一旦妄自尊大,自我表现欲过强,便会遭致别人的反感和鄙视,失去别人的敬重,并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严重的甚至会丢掉性命。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杨修便是因为自恃聪明,经常在众人面前泄露曹操心事,卖弄自己的聪明,因而遭到曹操的嫉妒,并最终丢了脑袋。

  其次,一个人如果言行过于张扬,便会志得意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束缚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为了了解禅学的奥妙,不远千里去拜访一位著名禅师。禅师斟茶后,便和他对面而坐,开始讲解。这位学者一开始很恭敬,但是听着听着,觉得禅师所讲的东西无外乎自己以前所了解的,好像也不是特别玄妙。而他曾听人说这位禅师道行高深,从他的话语中能够得到很多启发,于是他便认为这位禅师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想到这里,学者便觉得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在禅师讲道时不停地插话,甚至一次忍不住轻蔑地说了一句:“哦,这个我早就知道了。”禅师听到他这句话,并没有出言指责学者的不逊,他只是停了下来,拿起茶壶再次替这位学者斟茶。尽管学者的茶杯里的茶已经满了,禅师却继续倒水,直到茶水从杯中溢出,他也没停手。这位学者见状,连忙提醒禅师说:“别倒了,杯子已经满了,根本装不下了。”禅师这才放下茶壶,不愠不火地说:“是啊!如果你不先把原来的茶倒掉,又怎么能品尝我现在倒给你的茶呢?”

  这个故事,便形象地说明了做人过于自负,便不能继续进步。因此,做人还是应该内敛、低调为好。可以说,低调做人是做人成熟的标志,是为人处世非常实用的智慧,也是一个人不断取得更大成就的基础。我们知道,向日葵在籽粒尚不饱满的时候,镶嵌着金黄色的花瓣,高昂着头,随着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摇来晃去,唯恐别人看不到它。一旦籽粒饱满便会低下沉甸甸的头,因为它成熟了、充实了。民间也有谚语:“低头是谷穗,昂头是谷秧。”

  总之,和“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理解别人的智慧相对应,“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则是从克制自己的角度来讲述做人处世之道。如果能做到低调,我们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欢,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为人之道】

  刘备低调成大事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鼎足三立的三个枭雄中,刘备的基础条件是最差的。他长期没有自己的地盘,寄人篱下,还多次处于危险之中,险些丢掉性命。他也之所以最终能够成就一番霸业,除了他志向高远之外,还有他隐忍、低调的性格,这种性格便是老子所说的“光而不耀”。

  刘备本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汉景帝的直系子孙,可说是血统显贵。但是刘备并没有因此自恃高贵,而是始终低调,脚踏实地地做自己的事业。起先,因家道中落而沦为平民的刘备以卖草鞋为生,后结识关羽、张飞,并在桃园结义。然后三人招兵买马,因镇压汉末黄巾起义立功,刘备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官职,才算走上仕途。后来天下大乱,刘备带领着一支多时几千人少时只有几百人的部队辗转各地,一直没有自己的地盘,先后依附徐州牧陶谦、吕布、曹操、刘表、刘璋等人,直到最后得了荆州、益州,才算是建立了自己的基业。关于刘备的“光而不耀”的做人格调,可以通过下面的几个事例得以体现。

  一个是“三顾茅庐”。刘备当初听说诸葛亮的名声之后,便率关羽、张飞二人前去拜见。第一次时,诸葛亮外出,三人扑空。一段时间后,刘备又率二人前来,这次竟然又没见着人。直到第三次,刘备才碰上诸葛亮在家。而这次,因为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竟不让仆人通报,直到诸葛亮睡醒,才拜见。刘备请教天下形势,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然后,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相佐,但是诸葛亮拒绝了。这个时候,贵为皇叔的刘备竟然抽泣起来,这才感动了诸葛亮,答应随其出山。

  还有,在著名的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凭借一人之力从乱军之中救出刘备的独子刘禅,然后交给刘备。没想到刘备竟然一把将刘禅摔在地上,声称:“为了你,差点损失我一员大将!”此故事也体现出刘备的“光而不耀”的格调。因为对于刘备来说,独子刘禅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赵云拼死救出他,也是值得的。但刘备却将他扔掉,似乎根本无足轻重,这里表现的便是不以自己为尊。当然,民间有另外的看法,所谓“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但即使是如此,刘备也得具备不以自我为尊的做人习惯,不然,这样的戏恐怕也演不出来。

  刘备之所以能够与占据了“天时”的曹操和占据了“地利”的孙权鼎足而立,成就一番霸业,正是因为其这种“光而不耀”的做人智慧,成就了其“人和”。

  【从政之道】

  “内方外圆”的卓茂

  卓茂是西汉末年的官吏,他在为人处事时,对内严于律己,对待别人异常宽厚,体现的正是一种内方外圆,“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智慧。

  卓茂,字子康,南阳人,其祖父和父亲都当过郡守级别的官员。他早年在长安官学中学习,十分刻苦,以儒家修身之道精进修身,并以儒家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后来,他当了地方官,依旧如此,做事时内心原则明确,条理清晰,看问题十分犀利。

  卓茂被朝廷派到河南境内的一个县做长官。到任后,他先是深入调查境内的一些情况,然后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令,并废除了一些老的政令。对于他的举措,衙门里的一些刁钻的公差觉得没有什么用处,便经常私下里嘲笑他,说他没什么才能。后来这种闲言碎语传到了附近的城镇,那些地方的人也嘲笑起这位新来的长官。后来,这种话传到了河南郡守的耳朵里,郡守信以为真,便派了一位官吏来和卓茂一起治理该县。卓茂也知道事情的大致情况,但是他并不在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政令。结果,几年之后,效果便显现出来了,整个县的风气焕然一新,经济繁荣,民众富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后来,外戚王莽摄政,明眼人都知道他要篡位自立,内心正直的卓茂看不下去,以有病为借口祈求回家休养,然后常年不肯出任实职。几年后,王莽篡位自立。王莽登基后,封卓茂为侍中祭酒,并召他到京城长安。卓茂到长安后,才知道了王莽已经篡位,便以年老请求退休,为此差点被王莽所杀。当时,卓茂和同县的孔休、陈留蔡勋、安众刘宣、楚国龚胜、上党鲍宣六人,以不仕篡汉的王莽一起名重当时。八年后,汉光武帝刘秀推翻王莽政权,马上求访刚直的卓茂,并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夫名冠天下,当受天下重赏,故武王诛纣,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今以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衣一袭,絮五百斤。”大意是卓茂不事王莽的义举,可以和商朝忠臣比干相比,因此不仅封他为太傅,而且还封他为侯。另外,他的儿子也都被封官。建武四年,卓茂逝世,皇帝亲自前来送葬,可见对他的尊重。

  卓茂之所以能够不受别人的嘲笑和怀疑的干扰,将辖下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乃是因为他首先能够准确看到问题所在,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其之所以受到如此隆重的封赏和尊崇,正是因为其在内心严格按道德要求自己,为了符合自己内心的准则,甘愿冒被杀头的危险。总括这两条,可以看出,卓茂乃是才华卓著,同时又原则性很强的一个人。但是,卓茂在对待自己原则性强的同时,并不以自己的原则去要求别人,相反,其对待别人的宽厚乃是出了名的。

  刚出来做官时,卓茂在当时的丞相孔光府里担任史官。一次,他骑着马外出办事,没想到一个人上前指着他的马说:“这是我丢失的那匹马!”卓茂问那人道:“请问您的马丢失了多久了?”那人回答:“一个多月。”

  卓茂拥有这匹马已经有几年了,知道这人是认错马了,但是他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把马给了那人道:“既然是你的马,就还给你,如果你以后找到了你的马,就将这匹马送到丞相府还我。”过了一段日子后,那人果然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马,便牵着卓茂的马到丞相府谢罪,卓茂却只是微笑着接受了自己的马,丝毫不怪罪他。

  卓茂在担任密县县令期间,一次,有个刁钻的人因为和一个亭长有些私仇,便设计陷害。他先是送给了亭长一些米肉,然后又到卓茂面前告状道:“您的手下收受我的贿赂。”卓茂一听便屏退周围的人仔细了解情况,他问那人道:“是亭长问你要的,还是你主动送给他的呢?”

  “是我主动送的。”那人沉默了一下回答道。卓茂说:“你既然主动送他的,为何还要到我这里来告他?”那人说道:“我听说贤明的长官能使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取人财物。现在我因为害怕官吏,所以才给他送东西。他接受了,我就来说明情况。”

  没想到卓茂却说道:“人之所以贵于禽兽,是因为有仁爱,知道互相尊敬往来。现在邻里长老尚且赠送食物,这是人道,何况是官吏与民众呢?官吏只是不应当以自己的威力向百姓强行索取罢了。偏偏你不按此道理,难道你能够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吗?那个亭长我比较了解,他平素是个好官,过年时有人送他些米肉,这是礼节。”

  那人还不甘心,追问道:“既然如此,法律为何还要禁止这样的事情呢?”卓茂笑着说:“设定法律是用来给大家一个大的准则,而具体到日常礼制之中还要考虑人之常情。比如说,现在我用礼仪来教导你,你必定没有怨恨;而我用法律来惩治你,便显然会过分了!”那人接受了卓茂的训诫,亭长听说后,也很感激他。

  我们可以看到,卓茂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非常严格,可以说是蹈死不顾。但是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他则显得异常宽厚,一点都不苛责别人,而是始终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并利用人之常情去理解别人。这便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智慧。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