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安贫乐道也是信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安贫乐道也是信仰清末民初,上海一条叫登瀛里的小弄堂里居住着一位普通的老人——蒲华,他自撰对联:身无长物,内有残书;老骥伏枥,洋鬼比邻。这是他真实的生活,更是他面对窘迫、面对现实的一种超乎常人的乐观心态。正是这种心态,使穷困潦倒的蒲华在绘画道路上有执著的追求和超人的灵气,与任伯年、虚谷、吴昌硕一起并称为“海上四家”。

  其实,贫是钱财太少,但不是一无所有,安贫就是一个人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心灵的安宁。

  孔子十分欣赏颜回,曾经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颜回这个人有贤德啊,每天吃的是一盆白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地方,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但是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的乐观照旧追寻那个奇妙的道。颜回确实很有贤德啊。

  物质环境那么艰苦,颜回心境却依然恬淡。他能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保持那种顶天立地的气概与内心的快乐,无怪乎孔子要大加赞赏。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确实很震撼人。

  当然话虽如此,要做到贫而安确实不容易。别人穿金戴银,纸醉金迷,自己却捉襟见肘,箪食瓢饮;别人万贯家财,一掷千金,自己却不名一文,省吃俭用,为柴米油盐烦恼,日常生活都过得艰难,怎么能那么坦然而安贫乐道呢?

  《论语》里还有一句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孔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臂膀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便感到人生的快乐无穷。人生自有乐趣,并不需要一味依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非法、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富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聚散不定。看透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郑力有一个做医生的朋友,几年前到一个宾馆去开会,一眼瞥见领班小姐,貌若天仙,便上前搭讪。小姐莞尔一笑,用一种很不经意的口气说:“先生,没看见你开车来哦。”这位朋友当即如五雷轰顶,大受刺激,从此立志加入有车族。后来他们在一起吃饭,几杯酒下肚之后,这位朋友告诉郑力,准备把开了一年的“昌河”小面包卖掉,换一部新款的“爱丽舍”。然后又问郑力买车了没有?郑力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有,而且在看得见的将来也没有这种可能性。他同情地看着郑力:“唉!一个男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开过车,那实在是太不幸了。”

  这顿饭让郑力吃得很惶惑,因为按他目前的收入水平,买部“爱丽舍”,他得不吃不喝地攒上好几年。更糟糕的是,若他有一天终于买上了汽车,也许在他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幸福”滋味的时候,一个有私人飞机的家伙就会同情地对他说:“作为一个男人,没开过飞机太不幸了!”那他这辈子还有救吗?

  这个问题让郑力坐立不安了很长时间,如何挽救自己,免于坠入“不幸”的深渊,让他甚是苦恼。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了在台湾创立济慈医院的证严法师在一次讲法时说的一段话:有菜篮子可提的女人最幸福。幸福其实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微之处,人生的真味存在于诸如提篮买菜这样平平淡淡的经历之中。我们时时刻刻拥有着它们,却无视它们的存在。

  郑力恍然大悟。原来他的这位医生朋友在用一个逻辑陷阱蓄意误导他:没有汽车是不幸的;你没有汽车,所以你是不幸的。但这个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汽车”与“幸福”并无必然的联系。

  确实,幸福与富贵无关。不生病,不缺钱,做自己爱做的事,就是生活的幸福。被一辆“爱丽舍”碾碎了我们的平淡幸福,是多么的不值得。

  我们通常说“安贫乐道”,为什么要安贫,那是因为有道。因此安贫乐道就是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生命的升华。这就是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安贫乐道”的“道”其实是一个人的信仰、理念,具体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因此,乐道,乃是快乐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人穷志不穷,那是你真正的价值所在,也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环境的优劣而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亦欣然,败亦何妨。这也就是所谓的逍遥。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