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是失败的先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患得患失是失败的先兆患得患失就是一味地担心得失,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阴影,是浮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做什么事情之前都要反复考虑,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对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尽量周到。如有不妥,就很担心把事情办砸并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极其注重个人的得失。他们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房被得失纷扰得没有一分安宁。
同时,患得患失会使一个人分神在许多事情上。最终精力都被浪费在无用的胡思乱想上了,怎么会成功呢?
传说中的后羿是一位神射手。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自己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你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的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后羿的失败缘于他的得失心,他将名利看得太重。可见,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所以,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尽量保持平常心。
患得患失这个成语是从《论语》中而来的,原文中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当做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意思是说:“鄙夫,难道能同他共事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假若生怕失去,会无所不用其极了。”
鄙夫就是庸俗谫陋的人,在孔子看来,这些人世俗名利心太重,做人做事患得患失,一旦他们害怕失去名利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无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所以,儒家教给世人,无论做什么事,绝对不能患得患失,否则就会心有旁骛,不能集中精力,一时失利了倒还是小事,若是信誉扫地,甚至做出有悖道德的事来,那就是大忌了。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