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修炼一颗清净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修炼一颗清净心古语有云: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世间法也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心不清净,不孝。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长上;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不知敬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亵渎。

  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因此,人生在世,不必太过计较,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应该尊重自己的选择,修清净心。

  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正在动了;告诫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人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达到净化自身的目的。

  仰山禅师有一次请示洪恩禅师道:“为什么吾人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洪恩禅师回答道:“我给你说个譬喻,如一室有六窗,室内有一猕猴,蹦跳不停,另有五只猕猴从东西南北窗边追逐猩猩。猩猩回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六只猕猴,六只猩猩,实在很不容易很快认出哪一个是自己。”

  仰山禅师听后,知道洪恩禅师是说吾人内在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追逐外境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鼓噪繁动,彼此纠缠不息,如空中金星蜉蝣不停,如此怎能很快认识哪一个是真的自己?因此便起而礼谢道:“适蒙和尚以譬喻开示,无不了知,但如果内在的猕猴睡觉,外境的猩猩欲与它相见,且又如何?”

  洪恩禅师便下绳床,拉着仰山禅师,手舞足蹈似的说道:“好比在田地里,防止鸟雀偷吃禾苗的果实,竖一个稻草假人,所谓‘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仰山禅师终于言下契入。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更是本末倒置。其实,何必生活在他人的眼光里,面对选择和他人的干扰,不妨修清净心,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就好。

  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影响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村庄为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他所在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让人不得安宁。

  龙到了地上的时候,四爪着地,还有一爪抓着明珠不放;而蛟一落地,四爪抓住种种繁华,贪恋尘世,从此不愿离开。一个有明珠,自然其心光华,再次飞升;一个无明珠照耀,内心渐生污浊,想要再得飞升便很难了。

  所以,人们只知争论龙与蛟的区别,究竟是五爪还是四爪。却不知更大的分歧在于二者对生活的态度。

  其实,做人也是一样的。青云直上还是坠入深谷,全在一个人的选择。毕竟,承担后果的仍是自己。而这个时候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本应完全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

  不同的人因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生活,也造就了不同的结果。著名哲学家阿纳哈斯说:“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我们所作的每一次选择就是这路上的一个岔道口,它们不停地延伸,把我们带向生命的终点。只有到了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瞬间,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归于何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心中会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遗憾或是懊悔:“当初,如果我……就好了。”但我们却永远也无法再次回到起点。

  所以,人生的路,如何走,那就看我们一开始的选择是怎样的。一旦作了选择,无论平步青云还是崎岖坎坷,我们都必须坦然接受。因此,人生不想太苦,需要提前作好准备,思前想后、仔细掂量,别看眼前,着眼未来,一旦决定,就要狠下心面对,相信人生无憾,此生便不算蹉跎。

  在面临选择时,不必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心不动才能真正认清自己,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在作出选择时才不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但是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太过高兴,遇到逆境的时候又太过痛苦,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其实,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点,就不会被六尘所诱惑,亦不会被六识所蒙蔽。

  由此,我们应该明了,外面再美的景致,无法使我们真正休心息虑。我们穿上草鞋上路,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为什么要为了沿途的眼光来决定我们的步态呢?若是那样,便只是空费草鞋钱。世间的杂志、书报,各项视听娱乐,无法使我们内在悠然清心,不过徒增声色的贪得、是非的爱染。看一池荷花,于污泥之中生,观者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一池荷花就在那里,不动,不痴,不染,荷花还是荷花。人如能像荷花一般,不为繁华蒙蔽,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活出真我,生活的禅便算是被参透了。

  人生路漫漫,面对众多的困扰,我们要学会修炼清净心,不为他人的眼光而活,不必太过计较,跟着自己的心走,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