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吃饭,要尝出味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人生如吃饭,要尝出味道人生如吃饭,饭要自己吃才能尝出味道,生活也要自己感受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看似简单,却有着深远的寓意在里面。人生原本是一种享受,有的人却要处处虚伪,甚至于打肿脸充胖子。他们认为这才是品位,才是面子,才是交往,其实虚伪的表演很容易被看穿,随之而来的只能是轻视。
与其虚伪度日,不如活出真我风采,真切感受生活的滋味,还会因此有可能成为佛。
但佛并不是到处可寻,在自然世界,在心灵深处,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佛,但它无踪迹可寻,没有固定模式。像万里阳光,晴空不挂一片云;如清净之水,清溪见底看入“空无”。但这又确确实实存在,真叫人难以捉摸!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佛性吗?”惟宽禅师回答道:“狗是有佛性的。”“马有佛性吗?”答:“马是有佛性的。”
“为什么这些动物都有佛性呢?”“因为他们都是众生,众生均有佛性。”
“既然这样,那么,你有佛性吗?”“我没有佛性。”
“那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
“你不是众生,你是佛吗?”“我不是佛。”
“那你究竟是什么?”“我不是一个‘什么’!”
“佛性到底是什么?是我们能看到,或是能想到,或是能感觉到的吗?”“什么也不能,只能悟到。”
惟宽禅师反过来问这位学僧:“荒田没有水,瘠土没有肥,能耕吗?”学僧答曰:“不能。”“往荒田里注水,往瘠土上施肥,就一定能种出粮食吗?”,答:“恐怕不能吧!”
“香里有没有佛?油里有没有佛?”“没有。”
“买香油、买油烧能烧出佛吗?”“当然不能!佛到底是什么?”
惟宽禅师最后说:“真正的佛,是一种澄静的智慧,一种明亮的作为,不是烧香磕头就能得到的。事事妙圆,处处空寂,无争执无欲望,一切都可放下或牺牲,这就是真佛!众生平等,皆可成佛。真我就是佛,佛就是真我。”
佛性就是人的自性,就是真我的风采。不必磕头烧香,佛性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能如惟宽禅师所说,做到处处空寂,无争无执无欲,那便是成佛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其实就是一个最平凡同时也最伟大的人,这也体现了平常就是真道,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仙佛的境界,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所以真正的人道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
平常即真,人生如吃饭,要尝出味道,慢慢去体会,活出真我。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