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身心的自由最可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身心的自由最可贵道家思想很注重人心灵的自由驰骋,强调逍遥自在,才是做人境界的极致。在《庄子·人间世》中有:“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通过这句话,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从重重束缚和闲置中摆脱出来,达到自由的境界。这自由是精神的自由,一个人人身的自由算不上自由,只有精神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只要精神自由了,就能获得心灵的解脱,获得生命的超越,如自在飞花一般,逍遥浮游于人生天地间,达到自由的大境界。这也就是《庄子》书中开宗明义的“逍遥游”所描述的境界。

  如何实现真正的逍遥,庄子用了一个很动感的词来表达精神自由——坐驰。怎样才能坐驰呢?坐在那里,身子不动,心灵在宇宙之间自由飞翔驰骋。一个人的肉体是可以被羁绊的,但是一定不要给你的心灵戴上枷锁。如果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飞翔,那在人间就获得了真正的精神自在。

  《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另一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道理。

  戴晋生是个很有才学的人,魏王听说后,便把他请到王宫中面谈。谈话间,魏王见他气度不凡,是经国济世之才,于是要留戴晋生在宫中做官,赐给优厚的俸禄。

  戴晋生却拒绝了,他说:“您见过那沼泽荒地中的野鸡吗?它没有人用现成的食物喂养,全靠自己辛勤觅食,总要走好几步才能啄到一口食,常常是用整天的劳动才能吃饱肚子。可是,它的羽毛却长得十分丰满,光泽闪亮,能和天上的日月相辉映;它奋翅飞翔,引吭长鸣,那叫声弥漫整个荒野和山陵。您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野鸡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自在地生活,它不停地活动,无拘无束地来往于广阔的天地之中。现在如果把它捉回家,喂养在粮仓里,使它不费力气就能吃得饱饱的,它必然会失去原来的朝气与活力,羽毛会失去原有的光润,精神衰退,垂头丧气,叫声也不雄壮了。您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不是喂给它的食物不好呢?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锢了它的志趣,它怎么会有生气呢!”

  在庄子的眼中,野鸡为了生存,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一天到晚四处找食。虽然如此,但它觉得很快乐,因为野鸡没被关在笼子里。而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虽然不必四处觅食,可它们失掉了原本平凡自在的快乐,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实平凡自在是珍贵的,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挽回,这也是道家给我们的一个做人智慧的启发。

  可见,无论如何,一个人都要有自由精神,否则,就只能拾人牙慧,成为别人的精神附庸,永远活不出真实的自己,又何谈自由自在。而没有自由的心灵,就如笼中的小鸟;没有自由的心灵,就不会有独立的品格,花落泥沼,人生也就谈不上逍遥自在了。

  人生能如自在飞花般逍遥悠游,这是比任何物质的享受都要珍贵的,野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自在逍遥的真正内涵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比如对于一个身陷囹圄的人来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是自在就是逍遥;对于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来说,拥有健康就是自在就是逍遥;对于一个为高考埋头苦读的学生来说,自在逍遥的生活就是不再有考试;对于一个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说,有钱就能得自在得逍遥……其实都是一种狭隘偏颇的理解。真正的自在和逍遥,并不是所有欲望的满足,同时它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能在我们有限的人生里,在各种各样的桎梏和不足中,得以实现。正如前面庄子所讲的野雉,养尊处优、食物丰足的生活并不能给它真正的逍遥自在,反而是在山野之中。虽然它需要不断地自己寻找食物,但是却能自在快乐。而这种平凡的快乐才真正是人生的快乐,才是真正的福气。

  所以说,做一只自由游走的野鸡远比困在樊笼里的孔雀要逍遥自在得多,在我们看似简单平常的人生中,只要能放下过多的期待,逍遥自在的心境自然立现。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