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经营自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如何经营自己神会禅师前去拜见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
神会答道:“没从哪里来。”
六祖问:“为什么不回去?”
神会答:“没有来,谈什么回去?”
“你把生命带来了吗?”
神会答:“带来了。”
“既有生命,应该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
神会答:“只有肉身来来去去,没有灵魂往往返返!”
六祖拾起禅杖,打了他一下。
神会毫不躲避,只是高声问:“和尚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感觉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么意义?”
神会答:“只有俗人才会因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头和石头是不会感觉到痛的。”
“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观念,舍弃一切尘想与贪欲的。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痛与不痛,又能怎样?无法摆脱躯壳的束缚,还谈什么生命的本原?”
六祖又说:“问路的人是因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还用问吗?你生命的本原只有自己能够看到,因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来问我有没有看见你的生命。生命须要自己把握,何必问我见或不见?”
神会默默礼拜合十。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做一件事:探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在神会禅师双手合十的刹那,人们是否能在一片智慧禅光中看到自己呢?
其实,不必问我从何处来,那是过去是虚妄,不必问我往何处去,未来未起,只有当下,找到自己,做好自己,便是一切的意义。
如佛家大师所言,做人应该做一面镜子,时时刻刻通过对自身的关照来反省,不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而现实中,人们常常“认识诸世间,不能认识自己”,就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名僧人问智门禅师:“莲花在尚未出水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智门禅师回答说:“还是莲花。”
僧人又问:“那出水之后呢?”
智门禅师:“出水之后就变成了荷叶。”
雪窦禅师恰巧从他们二人身边经过,听到他们二人的对话之后作了一首诗:“莲花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莲花始终是莲花,正如本来清净的人之本性,但若不能正确认识,一疑才解,一疑又生,不能自己解决,反而事事求助他人,必然在疑惑丛生中迷失自我。
当人迷失在对自我的寻找中时,又怎能以一种坦然与平和的心境迎接生命更多的挑战?
做一个明白人,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并评价自己,既不可自卑,更不能自傲。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要擦亮眼睛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发现和重用自己,同时又要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得意忘形,因为每个人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不过是偌大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到底人要认识自己的什么呢?星云大师曾为困惑中的众生列举了六点:认识自己的环境;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学识;认识自己的因缘;认识自己的家世;识自己的志趣。
当然,这只是每个人需要了解的一部分而已。认识自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好像人必须一步一步攀山越岭,从山中走出来,才能在豁然开阔的视野中看清山的本来面目。
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做一个明白人,一步比一步清晰。
人的一生,只和两种人相处,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人生时空本是一个浑融的圆,所以无论自处,还是与人处,就像在画圆,以自觉、自度为圆心,以慈悲、利他为半径,所画出来的就是那个人生时空的圆。
要想将这圆画得圆满,最重要的莫过于认识自己。只有发现并认识自己,才能好好地经营自己,经营自己的人生。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