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躬行才能证得圆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躬行才能证得圆满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运用的人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矮子”很多,既有赵括纸上谈兵成为千年笑柄,又有马谡痛失街亭万古遗恨。所以古人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修行不是口头禅,修行需要我们亲自去践行。一者礼敬诸佛,我愿自今以后实践人格的尊重;二者称赞如来,我愿自今以后实践语言的赞美;三者广修供养,我愿自今以后实践心意的布施;四者忏悔业障,我愿自今以后实践行为的改进;五者随喜功德,我愿自今以后实践善事的资助;六者请转法轮,我愿自今以后实践佛法的弘传;七者请佛住世,我愿自今以后实践圣贤的保护;八者常随佛学,我愿自今以后实践真理的追随;九者恒顺众生,我愿自今以后实践民意的重视;十者普皆供养,我愿自今以后实践圆满的功德。

  大师有十大誓愿,而最后一桩却归于对圆满功德的实践。一切过程都必将结束于实践之中,学习亦是如此。

  行,既是行动,也是行走,行动是一种随时而发的实践,行走是永远身在途中的状态。也就是说,修行与学习相伴相随,永远都不会停止。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心里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他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禅师如果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真正的学禅绝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弥陀,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圣人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地懂得,仍然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参悟,唯有躬行才能证得最终的圆满。

  “后世研究禅宗,动辄抓住禅宗为言下顿悟,立地成佛的话柄,好像只要聪明伶俐、能言善道,说一两句俏皮话,立刻就算悟道,完全不管实际做学问与下工夫的重点,这当然会落在“我其谁欺!欺人乎!欺天乎”的野狐禅了!不然,就想自己不用反省的工夫,只要找一个明师,秘密地授一个诀窍,认为便是禅宗的工夫,“敝帚自珍,视如拱璧”,这又忘了达摩大师所说的“诸佛法印,非从人得”的明训了。近代谈禅,不是容易落于前者的空疏狂妄,便是落在后者的神秘玄妙,实在值得反省”。这段话明确提出了成佛要经历一番实践和修行。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法是需要修证的,一个人去修证、实践佛法不一定能成佛,但一个不去修证、实践的学佛者绝不可能获得解脱。所以不少佛学大师主张人要实践的原因也是在此。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所以,并非埋头死读书,读书破万卷与在读书中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如此,学习才能多有所获。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