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慈悲是最大的爱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慈悲是最大的爱在广州白云山能仁寺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多情,将天下苍生的喜忧福祸放在心中,这是禅法的心意。

  佛本多情,时时惦记着天下苍生。修禅者的心境,是以慈悲之心,普度众生。佛法中的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而悲则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大慈大悲正体现了佛心的深情,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往往是用情最深的人。

  佛的慈悲心就像是环绕周身的清新空气,从来不曾远离世间所有生灵。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日夜不断,诚心诚意,锲而不舍,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进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天平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秤以求均等。

  天帝看到修行者的舍身,老鹰、鸽子全部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天帝被他的慈悲心以及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原来的健康。

  鸽子的生命很重要,老鹰的饥饱也很重要,只有自己不重要,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心使释迦牟尼佛能够坦然地舍弃自我,舍生取义救护众生。

  佛陀能以这样的慈悲心待人,正是因为他心中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佛学大师们也一直以此为自己生活修行的准则,他们认为,正因为内心对佛陀慈悲精神的无限敬仰与憧憬,并以此为言行准则,不知结了多少人缘,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望,予人多少欢喜。所以,佛家大师一向提倡“你大我小,你有我无,你乐我苦,你对我错”,若人人都能如此,人间何愁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洒水车司机发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一直尾随其后,一条街,又一条街。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停车询问。原来小男孩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而洒水车放出的音乐,正是那首《祝你生日快乐》。司机得知原委,双眼潮热,邀请小男孩坐在驾驶室。那个清晨,整个城市便飘荡着温馨的生日歌。

  生命因有了爱,而更加富有,因付出了爱而更有价值,更为芬芳。不过一首生日歌,就给一个小孩带来了莫大的快乐,温暖着小男孩,其实也温暖着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慈悲的力量,其大不可描摹,不可估量,由此可见一斑。

  俗话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今天我们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人可能不会马上报答我们,但他会记住我们的好,也许会在我们不如意时给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我们帮助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我们,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

  生活的目标是善良,这是我们的灵魂所固有的一种感情。行善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

  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与别人时,自己已经闻到了鲜花的芳香;而当我们要把泥巴甩向其他人的时候,自己的手已经被污泥染脏。与其在自我中心导致的疏远冷漠中承受孤单,不如走出自我封闭的心门,在融洽的互相交往中感受快乐——彼此的快乐。

  愿做一棵树,给行路人乘凉;愿是一道桥梁,让众生渡过河流到他们的目的地;愿做一盏灯,给众生光明及正确的方向。

  佛陀教会我们要以慈悲心待人,满怀一颗好心,多做些善事,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

  多情乃佛心,当我们对世间的人与物用情,多行善事,我们也能像佛陀那样满手都是慈悲事。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