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小心误入伪诈人的雷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小心误入伪诈人的雷区境界有高下,我们可以用庄子讲的故事来打比喻,说很多小鸟看不上大鹏,其实自己只是自夸贬他,聊以自慰而已。在现实中就不乏伪诈之人。平时我们不得不提防这类人,因为他们不但自己飞不高,还要别人也飞不高,见别人飞高,就要拿弹弓打下来。

  南宋时,为了“精忠报国”,年轻的岳飞应募从军,参加抗金斗争,很快他就成了一名能干的军官,并组建了“岳家军”。岳飞有句名言:“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

  不久,宋军从金兵手中收复大片失地。1140年秋,岳飞率领军队在河南大败金兵,并准备把金兵赶回东北老巢。就在他踌躇满志之时,皇帝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召他班师回朝。他和将帅们收复国土的宏图大志也不得不半途而废。

  原来这是当朝丞相秦桧捣的鬼。当时宋朝的内部分为主战与求和两派,秦桧是当朝最大的实权派,也是最富有的官僚。为了保存财产与官职,他主张尽快求和。求和的先决条件是除掉主战派代表岳飞。秦桧绞尽脑汁,终于有了办法。

  他首先诬陷岳飞手下的将领张宪谋反,然后又诬陷岳飞之子岳云给张宪写过谋反信,是同谋。凭借这些诬陷的罪名,岳云与张宪就稀里糊涂地被关进了监牢。接着,他又借口质问岳飞几个问题,令他到当时的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去。岳飞一到临安,就被捕入狱。

  为了找借口处死岳飞,秦桧宣布岳飞、岳云和张宪共同策划谋反。当被质问“岳飞抗金,何罪之有?岳飞谋反,证据何在”,秦桧支支吾吾,作出了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莫须有”的意思,就是“大概有”。按照秦桧的授意,岳飞三人很快就被判处死刑。1142年,岳飞在杭州风波亭遭到杀害,当时他只有39岁。秦桧知道,凭正当手段是无法除掉岳飞的,他就只好加给岳飞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仅仅凭猜测来给一个无辜者定罪,也就是无中生有地诬陷。由于这个颠倒黑白的故事,“莫须有”这个词一直流传至今。

  像秦桧这样的小人没有道德负担,没有在基本道德意识之上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因而在他的心目中不存在所谓的群体大局、国家大事。小人心中的“大事”就是他的个人私利,就是他强烈欲望的满足,除此以外不会有任何别的内容。我们正常人所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而小人所接受的自我教育则是“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且要坚决地凌驾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甚至将其彻底取消。这种观念上的分野使正常人和小人在面对某些事关国家、集体大局的选择时往往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取舍,而这种取舍所导致的后果也是截然相反的。这种人能力越大,破坏力也越大。这注定他一生必以己之力毁人,真是可叹。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小心提防这种小人,他们的私欲总是在自己身上游走不定,跟这样的人在一起,难免会触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因此还是小心为妙。

  唐朝有个叫卢杞的官员,是个心胸狭窄、阴险伪诈之人。此人生来相貌奇丑,铁青脸面,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世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这个人大概是因为胎记又长在了脸上,有强烈的自卑心,所以他对权力的欲望很大,后来曾居要位。《唐书》记载,他当了宰相之后忌能妒贤,凡是他看不顺眼的,就把人家杀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立威,巩固权势。比如同朝为官的杨炎认为卢杞陋貌无识,同处台司,心里很不高兴,结果他被卢杞谮毁,被贬逐到崖州。朱泚叛乱,德宗逃亡到奉天,崔宁流泪论时事,卢杞听了非常反感,于是在德宗面前说崔宁与朱泚立过盟誓,崔宁因此被杀。因为讨厌殿中侍御史颜真卿直言,德宗兴元元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时,卢杞想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其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这些事例,暴露了他强烈的自卑心理。也正是由于他有强烈的自卑心理,因此当别人看到他丑陋的样子时哪怕忍不住笑一下,他便认为别人瞧不起他而怀恨在心,然后伺机报复。

  当时的郭子仪就处处防备这个小人。他让他的姬妾在卢杞来的时候躲起来,以防止因为失笑而遭灭门。于此,我们也可见卢杞之卑鄙。后来此人终不得善果。他在朝四年,人们怨声载道。泾原兵变后,京师失守,卢杞被大臣上疏指斥罪责,这个不可一世的卢杞,在建中四年十二月,被贬为新州司马。贞元元年,卢杞又被贬为澧州别驾。在赴澧州途中,病死于船里,连老家都没有回去。古代讲落叶归根,他客死他乡,也算是报应吧。

  通篇来看,秦桧与卢杞,都曾位极人臣。他们本可以潇洒作为一番,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但可惜的是二位官虽大,眼界却狭窄,只看到了自己身边的小世界,对无边的天下视而不见。真是可悲、可恨、可气、可叹。而我们对于生活中的这类诡诈之作风,不仅自己要严厉杜绝,同时对待这样的人也要小心谨慎,切莫入了对方的雷区。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