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杀鸡取卵的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做杀鸡取卵的事有一则笑话说,一个伐木工人去应征工作,工头对他说:“你去前面的树林试试看,看你一分钟能锯几棵树?”一分钟后,大片树木倒下,工头喜不自胜:“你以前在哪工作的?”
工人回答:“撒哈拉森林。”
工头诧异:“只听过撒哈拉沙漠,没听过撒哈拉森林啊!”
工人点点头,说:“后来改名字啦!”
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笑话,不过,当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变成人类的泪水,我们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在道家经典《列子·天端》里曾讲述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杞国有个人,总是担心天要崩塌下来他将无处藏身,因此愁得食不下咽、寝不安枕,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的成语来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诗仙李白曾有诗云:“……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然而,当大自然的资源正在逐渐被挖掘一空、后世子孙得以生存的资财即将被挥霍殆尽时,杞人忧天便成为生存的当务之急了。
以煤为例,历史上煤炭最初的发现是在汉武帝时代。相传,当年汉武帝为教练水军,集天下征夫开凿昆明池,得一异物,状若黑石,其色如漆,叩之有异声,天下竟无有识者。汉武问于东方朔,东方卖了个关子,随后献策,某年月日将有西域胡僧某某过某地,问之可知。后果有胡僧西来,问之则答曰:“此乃前劫之劫灰也。”所以煤又有“劫灰”的叫法。
煤炭是上个文明时期火烧后的余烬中含藏的能量,好比人体的皮毛卫发;石油,佛经中称之为“劫精”,好比人体的血液精华。
古人既然早已知道煤炭、石油等能源,为什么不早早开发来应用,却始终上山打柴,拿草木来做燃料呢?那是因为,汉武帝在听闻了“劫灰”、“劫精”之说后,禁令采集,历代亦是如此。
帝王的做法同样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地球也是一个有生机的大生命,就如人身一样。地球同样富有生机,是一个生命体,不可轻易毁伤它,不然,对人类的生存,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古人虽然早就知道有“天材地宝”的矿藏,也绝不肯轻易去挖掘。即使挖掘,也要祭告天地神癨,得到允许。人心即天心,人们的传统思想是如此,神癨的权威就起到了震慑之效。正因如此,地大物博的泱泱中华才能有幸将其丰富的矿藏保留至今,作为未来子孙们生存的资财。而没有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
春秋时期,一年夏天,鲁宣公兴致勃勃地把渔网撒在潭里准备捕鱼。正在这时,里革刚好从潭边路过,见到后立即把鲁宣公渔网的绳剪断了,并且把网拉上来扔掉。
鲁宣公不知何意,正要发怒,里革忙解释说:“我主可曾听说过,古时候,春暖花开之际,万物复苏。这时候,鸟兽刚好怀胎,水中的动物却基本成熟,狩猎师就下令禁止用兔网、鸟网捕捉鸟兽,而只用矛等刺取鱼鳖,将它做成鱼干,以备夏天食用,这样做是为了促使鸟兽生长;到了夏天,鸟兽长成,水中动物又开始孕育,渔师在这时又下令禁止使用大小渔网捕鱼,只是设陷阱,在陷阱中装设捕兽的装置,捕取禽兽。这样一来,不论鱼虾鸟兽都能有休养生息的时候了。如此都是为了积蓄物力,补足国家所需。那个时候,人们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贪得无厌,一味索取。
比如,人们在山上不会砍伐树木所生的新芽;在草地里,也不会随意割取未长成材的草木;捕鱼时,禁止捕捞有卵的鱼和小鱼;狩猎时,要等到那些幼鹿等小兽长大后再猎捕;抓鸟也要先等那些鸟卵孵出,小鸟长成;就是对可食的虫子,也要留下卵和未生翅的幼虫。这样各种植物、动物才能生息繁衍,人们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供给啊。如果古人为了一时痛快、一时的满足而不计后果,恐怕现在留给我们的就所剩无几了。现在鱼正在产卵,您不等鱼生长,又用这样的小孔网捕捞,大王这可是有些贪心不足啊。您是一国之君,如果下面的人效仿您的样子,更加贪婪,干脆把这潭水都抽干了不更可以把所有的鱼都捉到吗?但这样做以后这里还会有鱼吗?所以说,贪得无厌最终只会让自己,让子孙后代一无所获啊!”
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不能不让我们今人惭愧。人类早可以透支地球资源,但古人却将自然的精华悉心呵护。古人尚知煤炭、石油是地球的骨髓血液而不去触碰它,以求保全生态环境,而现在的人们却在欲望的指使下手握高科技的利器对地球大肆开采,后果可想而知。
当前世劫灰耗尽,当未来资财所存无几,即便用生命来换取自然的残喘恐怕也不可能了。几千年前那个杞人的忧虑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现实。人,从小我来看,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的人生,而人类,我们作为一个文明世界的延续者,是否也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我们的子孙留下些自然的财富呢?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