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谨言慎行方无尤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谨言慎行方无尤东汉末年,曹操酷爱幼子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转立曹植为世子。当曹操就这件事征求贾诩的意见时,贾诩却一言不发。曹操十分疑惑:“你为什么不说话?”贾诩说:“我正在思量一件事!”曹操问:“什么事?”贾诩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曹操闻言一笑,领会了贾诩的言外之意,也不再提废立之事了。

  贾诩此举实在高明。长幼废立之事,虽为国事也算家事,但是曹操问起,倘若不说曹操会不高兴;说得深浅分寸不当,亦会引起曹操的不满。贾诩绕了一圈,用袁绍的故事来点破其中的玄虚,曹操自然明白。这样,贾诩既避免了指手画脚的嫌疑,也起到了问有所答的妙处,实为上策。

  说话就像是做人,说话的艺术,其实也是做人的艺术。《庄子·人间世》讲,“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意思是告诉人们,风一来,平静的水面就起波澜,一句话说错了,人与人之间就跳出问题来。正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句话如刀之双刃,口业十分重要。人的行为是事实,行动错了,事情便很危险了。在这里,庄子将人的言与行的后果指示了出来,给人以启发。

  《增广贤文》里面有这样一句:“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作为中国人生存的金玉之言而被世代强调。逢人只说三分话,还有七分,不必对人说出,以免别人彻底掌握自己的“底细”。有的人也许认为,自己做人光明磊落,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说三分话岂不是太过阴险了?没有什么见不得人,是指你所做的事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并不是说非要尽情向别人宣布。老于世故的人,他只说三分话,就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说话本来有三种限制,一是人,二是时,三是地。非其人不必说;非其时,虽得其人,也不必说;得其人,得其时,而非其地,仍是不必说。非其人,你说三分真话,已是太多;得其人,而非其时,你说三分真话,正给他一个暗示,看看他的反应;得其时,而非其地,你说三分真话,正可以引起他的注意,如有必要,不妨择地长谈,这叫做通达世故的人。

  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还借孔子的口论述了这样一段人生哲理。他说:“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外交官传达两方面意见的时候,做翻译官也一样,‘传其常情’,很正规,很平常,“无传其溢言”,就是说过分的话不能传,好坏都不能加一点,你能够做到这样,就能保全自己,也能够完成使命。

  这虽然是一段讲外交官的修养,做外交的哲学,但也是告诉我们做人懂得谨言慎行,才能无尤少祸。俗话说嘴巴闭关,舌头收箭,我们说谨言慎行,其实也是一种耐与恒的做人境界。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幼年跟随父亲被抓到了长安,那时候生活十分困难,难以自给。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官居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朝南的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对王世充却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像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朋友也可能会被他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我察看时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徐文远之所以能在五代隋唐之际的乱世保全自己,屡被重用,就是因为他在平时说话办事能够谨慎以待,不张扬不放纵。可谓深得道家做人的智慧。

  有一篇文章叫《说话的温度》,讲述的也是这个道理。“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此段描述,与庄子的用意不谋而合。言语能够引起风波,而行动会直接带来结果,做人做事,需要懂得忍耐矜持、谨言慎行,有时不妨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这样自然能给自己免去不少祸患和麻烦。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